13.3 比热容导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3 比热容导学案-(无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资源简介

第三节 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4、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中心任务: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
设问导读一 比热容
1、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会发现烧一壶水所用的时间比烧半壶水所用的时间要长,说明物体所吸收的热量与_________有关。
2、把一壶水烧成开水比烧成温水所用的时间长,说明了物体所吸收的热量的多少与_________有关。
3、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当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也就是不同的物质吸热情况与什么有关呢?根据这个问题我们进行如下探究:
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
(1)实验中我们需要哪些器材?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
(2)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多少的呢?这个方法叫什么?
烧杯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200 20 28 8
2 水 100 20 28 4
3 煤油 200 20 28 4
4 煤油 200 20 24 2
(3)根据实验我们填写了如下的数据
(4)对比1、2可知: ;
对比3、4可知: ;
对比1、3可知: 。
(5)根据最后一次对比的结论我们可知,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4、什么是比热容?其单位是什么?
5、比热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6、了解一些物质比热容。不同的物质其比热容是否相同?比热容可以反映什么?
自我检测一
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套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    (选填“高”或“低”)。由此可推理,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但小明觉得实验次数过少,缺乏说服力,则他应该    。
物质 质量(g) 初始温度(℃) 加热时间(min) 最后温度(℃)
水 50 20 5 42
食用油 50 20 5 50
设问导读二 应用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
水的比热容: 。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在常见的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比较大,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你能举出几个事例吗?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对于这一性质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两个角度 物质的吸热本领 物质的温度改变的难易程度
具体说明 比热容大表示:吸热本领强 比热容大表示:温度难改变
比热容小表示:吸热本领弱 比热容小表示:温度容易改变
解释 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小,吸收的热量越少 相等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越大,温度升高得越少;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得越多
应用 汽车的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液 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小, 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
自我检测二
1、下列实例中与“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气温比内陆变化小
B.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液
C.夜晚向稻田里放水以防冻坏秧苗
D.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2、下列实例或现象中,利用水的比热容比较大这一特性的是(  )
A.木块能漂浮在水面上 B.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剂
C.化学实验中用排水法集气 D.满装饮料瓶不宜放入冰箱冷冻
3、2021年11月7日,全国气温大幅下降,北方有的地方下起了大雪,在北方冬天常用热水向千家万户供暖,用水供暖,主要是利用了(  )
A.质量大 B.密度小 C.比热容大 D.凝固点高
设问导读三 热量的计算
1、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则: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 J;
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
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
小结: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你能总结出物体在温度变化时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吗?
Q = 。
2、请利用公式计算:
(1)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质量为5kg的热水,从100℃降到8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1)应用热量公式解题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①质量的单位要用千克;
②注意识别和恰当地使用有关“温度变化”的用词,一定要分清初温、末温,升高了、升高到(或降低了、降低到)的温度含义,要根据题意作出正确的判断;
③应用热量公式的条件是物质的状态不能改变,若不考虑这个因素,计算结果就会出现错误
(2)这两个公式解题的一般步骤是:
①根据题意是吸热还是放热找出相应的公式;②明确要求的物理量;
③根据所给已知条件求解.
自我检测三
1.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1∶2,则它们吸热之比为( )
A.2∶3 B.3∶2 C.6∶1 D.1∶6
一个温度是40 ℃的铁球,吸收2.3×103 J的热量后,温度上升到90 ℃,求铁球的质量。〔铁的比热容是0.46×103 J/(kg·℃)〕
3、人们选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这样做是因为水的    较大。一汽车水箱中装有5kg的水,当温度升高20℃时需要吸收    J的热量。[c水=4.2×103J/(kg ℃)]
4、课后延时服务推出后,为防止饭菜做好后放的时间变长而变凉,值日老师往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温热上层不锈钢餐盘内的饭菜.保温饭盒下层注入热水,可以保持饭菜不变凉,这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了饭菜的内能;打开饭盒时闻到了浓浓的菜香,这属于    现象;若往饭盒注入100g、90℃的热水,水的温度降低到20℃大约需要半小时,这样可以保持饭菜不凉,这段时间内水放出的热量为    J.[c水=4.2×103J/(kg ℃)]
5、《三国演义》有“青梅煮酒”的典故,芒种节气正是青梅煮酒季,煮酒可利用水浴法对酒加热。质量为0.5kg的酒从20℃升高到40℃吸收的热量是    J[c酒=3.4×103J/(kg ℃)];若煮酒位置海拔越高,水面上方的气压越低,水的沸点会越    。
6、用热水袋取暖是利用    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汽车发动机用水作冷却剂,是利用了水的    较大的性质;一辆汽车的水箱中16kg水,如果这些水的温度升高了50℃,则水吸收的热量是    J。[c水=4.2×103J/(kg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