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第2课时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有机化合物结构复杂,种类繁多。为了使每一种有机化合物有对应一个名称,所以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对每一种有机化合物进行命名。通过命名来区别不同物质,更重要的是利用命名来反映物质内部结构的特殊性和分子组成中的数量关系。同时,还可以从有机物名称了解物质结构,从而可以初步推断物质的大致性质。这一课时的内容可以说是学生今后学习有机物知识的必要环节。因此在学习系统命名法时,首先要使学生了解掌握命名法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知道有机化合物的习惯命名法。学会烷烃的系统命名法,并能根据该命名法对简单的烷烃进行命名。2.掌握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学科素养】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教学重难点】烷烃的系统命名法【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回顾]读出常见有机物的名称。2.新课讲授1.习惯命名法2.系统命名法烷烃系统命名法的基本步骤是 (1)最长、最多定主链①选择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例如:应选含6个碳原子的碳链为主链,如虚线所示。②当有几个等长的不同的碳链时,选择含支链最多的一个作为主链。例如:含7个碳原子的链有A、B、C三条,因A有三个支链,含支链最多,故应选A为主链。(2)编号位要遵循“近”“简”“小”①首先要考虑“近”以离支链较近的主链一端为起点编号。例如:②同“近”考虑“简”有两个不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则应从较简单的支链一端开始编号。例如:③同“近”同“简”考虑“小”若有两个相同的支链,且分别处于距主链两端同近的位置,而中间还有其他支链,从主链的两个方向编号,可得两种不同的编号系列,则两系列中各位次和最小者即为正确的编号。例如:(3)写名称按主链的碳原子数称为相应的某烷,在其前写出支链的位号和名称。原则是先简后繁,相同合并,位号指明。阿拉伯数字用“,”相隔,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用“ ”连接。例如:命名为2,4,6 三甲基 3 乙基庚烷。学生活动2,4-二甲基己烷2,2,5-三甲基-3-乙基己烷3,3,7- 三甲基-4 -乙基辛烷3.课堂小结[师]本节课需要大家初步掌握有机物命名方法的相关知识并完成作业。4.板书1.1.2 有机物的命名1.习惯命名法2.系统命名法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