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利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利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 3.2依法行使权利 课时 1 第几课时 1
授课教师 陈芳 课型 新授课 授课年级 八年级
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相应部分有“成长中的我”中的“心中有法”、“我与他人与集体”中的“权利与义务”、“我与国家与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分别是“掌握获得法律帮助和维护合法权益的方式和途径,提高运用法律的能力”“了解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懂得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了解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增强公民意识,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本课所依据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相应部分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中的初中阶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具体对应的内容与要求是:“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 分析 本单元依据宪法,立足学生生活,是对第一单元中“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知识点的具体阐述。本节课在了解公民权利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行使权利的界限、方式和程序,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本课教学内容包括“行使权利有界限”“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阐述了行使权利的边界一-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强调了公民权利既受法律保障,也受法律约束,必须依法行使权利,同时介绍了维护权利的方式和程序,懂得通过正确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引导学生树立程序思维和法治意识,依法行使权利。由于内容较多,因此教师教学用书建议本框题采用2个课时开展教学。 本课时针对第一目《行使权利有界限》展开教学。这一目共有两部分内容,一是权利的范围和界限。二是要正确行使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针对如何依法维护自身权利则放到第二课时详细展开。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虽然对宪法和法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了一些公民基本权利,但是由于知识储备和阅历不足,在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如何依法维权方面知之不多,甚至存在一些误区。比如行使权利缺乏边界意识,忽视其他人的合法权益;当权利受到侵犯时,没有维权意识,也不知道如何维权;对自己的权利不够珍惜,认为行不行使是自己的事等。因此,澄清对权利的模糊认识,肃清错误观念,引导正确、合法、合理维权非常必要。本课时侧重加强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引导学生了解权利的边界,学会正确行使权利,帮助学生依法参与社会生活,成长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价。正确对待权益纠纷,学会依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2.健全人格:增强依法维护合法权利的能力,学会健康生活; 3.道德修养: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学会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了解维护公民权利的方式,知道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4.法治观念:珍视公民权利,增强权利意识,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明确权利边界,树立法治观念。 5.责任意识:能够尊重他人合法权利,规范自身行为,培育规则意识、法治意识和公共精神,提升责任担当素养。
教学重难点 知道行使权利的界限,懂得依法行使权利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学生默写
讲授新课 展示材料:某老师维权记 2023年2月,湾岭学校的某老师在湾岭镇明心超市购买一口电煮锅,在未使用情况下清洗了电煮锅及其玻璃锅盖。将玻璃锅盖放入锅盖架时,璃锅盖直接碎裂。由于天色较晚、工作繁忙,某老师时隔几天去找明心超市工作人员。一开始工作人员以超市没有多余盖子为由拒绝处理,后经多次协商,明心超市老板从推卸责任到询问厂家,最终为某教师重新置换了玻璃锅盖。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展示图文材料 2.提问: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作为公民我们在行使权利时应该如何不超过范围? 3.展示材料:某老师维权记 提问: (1)政治老师与商家的纠纷可以通过哪些方式解决? (2)你认为哪种解决方式较为合适?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和解 提问: (1)适用范围:我们一般可以在什么样的纠纷下,不借助外人,双方当事人共同商量解决问题? (2)优势:为什么在这些纠纷下,我们想要使用和解来解决问题呢?是想要达到什么效果? (3)协商方式:双方当事人要在什么基础上才能共同商量解决好问题?我可以逼迫你来处理问题,强迫你写下和解书吗? 2.调解 提问:在某老师维权记中,如果某老师与店家协商无果,还可以通过哪种方式维权? (1)依据:进行调解是以什么为依据才能调解成功? (2)调解过程:如果你们是调解人,你们会怎能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同桌a与同桌b发生了纠纷,a说你未经我允许私自动我东西,你没有礼貌,我不想和你玩了,b说我们是同桌,用一下你东西,你就生气,你怎么那么小气,如果你是调解员你会如何调解双方?) (3)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哪些?你们是如何区别的? 过渡:如果调解失败了怎么吧?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比如说工人和单位因工资问题引发纠纷,但是经过调解仍然失败,工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维权?(仲裁/诉讼) 3.仲裁 (1)依据:进行劳动仲裁是以什么为依据才能调解成功? (2)调解过程:仲裁机构会怎能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怎样才算仲裁成功? (3)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哪些? (4)仲裁的特点是什么? 4.诉讼 提问: (1)对于诉讼你们是如何理解的?什么样的方式才叫诉讼?为什么诉讼会排在维权方式的最后一个? (2)诉讼有哪几种类型?你们如何区别?可否距离说明? 展示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方式的表格 展示口诀(可写在黑板) “姐姐种树” ①和解(自行解决) ②调解(调解组织) 和解 ③仲裁(仲裁机构) ④诉讼(人民法院) →强制 最权威/最正规 最后的保障/屏障 学生思考: (1)当我们遇到消费维权问题时,你会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 (2)在维权过程中,我们是否能为得到更快更偏向与我们个人利益的结果为由,而夸大其词、添油加醋呢? (3)维权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行使权利有界限 1.学生根据图文材料思考并回答: 叶欣和小洪的说法正确吗?请你对他们的行为加以分析 2.学生思考并回答 3.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 1.学生思考并根据问题在书中画出答案,回答问题 2.学生思考并问题问题。 学生思考并回答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学生思考并回答 学生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通过材料与设问,增强学生法治观念,理解维权的意义,并能够依法维权。 理解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一案多用,结合实际,便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理解知识,锻炼阅读能力。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知识 便于学生理解知识
课堂小结 展示板书
课堂练习 1. 【2022海南】公民权利受到侵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以下维权方式正确的是 ( ) A.知识产权受到侵犯,向公安机关起诉 B. 发生合同纠纷,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C. 商家怀疑商品被偷,对顾客强行搜身 D. 受到同学欺负,纠集他人将对方打伤 2.【2022江西】江赣(gàn)同学的妈妈购买的手机不到一个星期就出现了故障,到商店要求更换遭到拒绝。江赣知道后,向妈妈提出了合理合法的建议。最终店主为妈妈更换了手机。江赣的建议应该是( ) A.围堵商店,逼迫商家让步 B.向有关部门投诉,依法维权 C.利用网络,诋毁商家名誉 D.向公安机关起诉,请求调解 3.【2022湖北】王某因购买的家电有质量问题,向销费者协会投诉。在消费者协会的协调下,王某与商家达成协议。王某的维权方式是( ) A.和解 B.诉讼 C.仲裁 D.调解 4.【2020海南】下列做法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D ) A.14周岁的小李申请参加区人大代表的选举 B.小赵向卫生管理部门反映周边餐馆卫生问题 C.小王未经国家机关批准,擅自组织游行示威 D.小吴拨打市政热线反映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问题 5.【2019海南】陈亮的妈妈在快递公司找了一份工作,上班20天后被公司无故辞退,并且拒不支付报酬。 这个案例中:陈亮妈妈可以通过哪些合法的途径维权 协商、调解、仲裁、诉讼。
课后任务 任务一:背诵知识提纲 3.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与自由。 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 任务二:预习下一节课《公民基本义务》 要求:课本需要有涂画痕迹、预习笔记(可在你认为的重点画横线)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