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学序曲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中学序曲 教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学设计
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1.1中学序曲 课时 1 课型 新课教学
课时教学分析 本框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作为开篇的第一课《中学时代》,就是这样的一个“中学序曲”拉开了中学生生活的序幕,承接小学生活,引领学生走进中学时代,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框题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小学生向中学生的角色转换,帮助学生理解和面对不断扩展的初中生活,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和矛盾冲突的同事,使学生理解中学时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既要坦然面对,又要懂得这个阶段对于自己一生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引导学生把握人生机遇,不断突破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发现自己身上蕴藏的经验和无线的能量,相信自己有能力度过一个美好、充实且有意义的中学时代。 本课所依据的新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践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课时学习 目标 1.道德修养:通过访谈,了解他人中学时代的生活经历,体会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热爱初中生活。 2.健全人格:通过比较初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回顾过去遗憾,确立新的目标,学会珍惜中学生活,激发发展自我、确立新目标的内在动力,努力塑造新形象。 3.责任意识:通过挑选成长的礼物,把握中学时代提供给自己的机会,初步规划中学时代的读书目标和想要完成的事。
课时教学重点 1.认识中学生活是一个全新的天地; 2.认识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与意义。
课时教学难点 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与意义,珍惜新生活,开始新行动
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采访任务,从自己和他人的生活经验中体验全新的中学生活,从而引发思考,感受中学生活的意义。 2.通过分组合作完成采访任务,达到学习的效果。
作业说明 1.课前任务: 学生分组完成实践探究活动,通过采访不同对象、不同内容,整理成视频素材和文字素材,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素材,达到体验式教学。具体准备如下: (1)第一组完成“中学生活新天地”主题采访。通过采访本校初一新生,了解两个问题:一是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有何不同;二是对中学生活的感受。 (2)第二组完成“我的中学时代”主题采访。通过采访不同成年人,了解他们中学时代最难忘的事以及中学时代意味着什么,总结中学时代的意义。 (3)第三组完成“成长的礼物”主题采访。通过采访本校初一新生,让他们从“新的机会和目标”或“新的挑战和要求”中进行选择并说明理由,总结新的初中生活给予我们的机会与挑战。 (4)第四组完成“挥别遗憾,畅想未来”主题采访。通过采访本校初一新生,了解他们过去学习生活中留下的遗憾,激励他们畅想未来,从现在做起。 2.课堂、课后作业 自行完成《初中生活规划》,从学习、人际交往、课余生活等多方面思考,对自己的初中生活进行规划。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展示一组图片《平凡的一天》 教师提问:猜猜这是什么人群的一天? 教师:金秋十月,我们告别小学,满怀希望跨进中学校园,我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中学生。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观看中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图片,回答有关问题,自觉体验自己生活的变化,确认自己新身份。
讲授新课 活动一:中学生活新天地 第一组同学上台展示采访成果 1.播放采访视频片段 2.采访总结: 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 中学生活的感受 教师引导:还有其他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吗? 师生归纳: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活动二:我的中学时代 第二组同学上台展示采访成果 播放采访视频片段 (1)中学时代最难忘的是什么? (2)中学时代意味着什么? 2.采访总结:中学时代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阅读感悟”《钱学森的中学时代》 师生进一步归纳: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这段时间并不是很长,却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活动三:成长的礼物 第三组同学上台展示采访成果 1.播放采访视频片段 (1)你最想挑选哪类礼物?希望盒子里装的是什么? (2)它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变化? 教师引导:还有其他同学想分享一下自己的选择吗? 2.采访总结: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师生归纳: 成长的礼物一: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成长的礼物二: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活动四:挥别遗憾,畅想未来 第四组同学上台展示采访成果 1.播放采访视频片段 (1)你在小学生活中有哪些遗憾,针对这一遗憾在中学你打算怎样弥补呢? (2)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书写并分享自己的遗憾和打算。 师生归纳: 成长的礼物三: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自己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师生总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之处,分享中学生活的感受。 学生观看视频,聆听故事,从他人中学时代的经历中思考中学时代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在教材相应位置划出相应内容,做好笔记:中学时代的意义。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自己的选择,并主动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选择。 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察、聆听、思考、探究、分享、互动、笔记等)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并书写自己在小学生活中的遗憾,以及在中学如何弥补的打算,积极在课堂上与其他同学分享。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发现不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新”的生活已经开始。同时,分享学生进入中学的真实感受,帮助学生寻求情感上的认同与理解。 学生通过分析实例,在真实中感知,体验,思考,使自己充分认识到中学时代的重要性,重视中学生活,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学生通过选择成长的礼物,主动体验和发现中学生活给予我们的机会和挑战,进一步认识中学生活的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写这一环节,挥别过去的遗憾,确立中学时代奋斗的新目标与新要求,激发潜能,从行动中发展自己,做更好的自己。
作业解决和 课堂练习 作业:自行完成《初中生活规划》,从学习、人际交往、课余生活等多方面思考,对自己的初中生活进行规划。 课后根据作业要求完成规划。
课堂小结 教师提问:上完今天这节课,同学们都有哪些体会? 学生分享体会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