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3-2与世界深度互动课堂练习(含答案)选择题1.《牛津英语词典》收录了“hoisin(海鲜)”“guanxi(关系)”“tuina(推拿)”等中国特有的词汇。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被主流英语世界认可、接受。下列评论正确的是( )①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②这受益于我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 ③这说明开放的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连 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随着近年来中国“文化出海潮”的兴起,“中华养生”也已成为我国“文化输出”的一部分。我们熟知的拔罐、针灸、艾灸、刮痧板等“中华养生神器”竟成了外国人送父母的热门礼物。这说明了( )A.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B.世界文化差异已消除,正趋向统一C.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D.中华文化独具魅力,是最优秀的3.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主场外交活动,提出了中国方案,发出了中国声音,扩大了我们的朋友圈。这说明( )A.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B.合作与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竞争C.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不断削弱D.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积极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4. 今天,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给发展中国家以振兴的机会;中国越富强,世界经济发展就越稳定。从这些事实可以看出( )A. 中国的经济发展确保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B. 中国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C. 中国致力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D.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与稳定器5. 近年来,我国相继举办了“俄罗斯年”“中国国际交响音乐年”“中国国际歌舞剧年”等一系列大型活动,让世界文化进入中国;同时,“中国文化美国行”“巴黎—中国文化周”等活动也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我国之所以积极推进文化交流活动,是因为( )A.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B. 中国正在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C. 我们要加强交流和互鉴,领略人文精神D.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受欢迎6.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中国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还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共同守护人类生命健康。这表明我国( )①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中心 ②参与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担当③从不同文明中汲取智慧和营养 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无论是吉祥物、会徽、火炬、奖牌、体育图标、体育场馆的设计,还是开闭幕式上让人惊叹的场景设计,如二十四节气倒数、焰火打造“空中迎客松”、十二生肖冰嬉、折柳寄情……所有细节都融入了鲜明的中华文化元素。这些设计( )①向世界展示了一个文化自信的中国 ②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③表明中华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化 ④有利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当前,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如俄乌冲突带来能源价格上涨和世界粮食危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面对这些函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因此,世界各国应该( )①主动作为,转移本国的风险与危机 ②积极采取共同行动,承担共同责任③我行我素,想尽办法维护本国利益 ④相互信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在俄乌问题上,中国表示:中方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必须坚持通过对话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我国持这样立场的原因有(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需要③中国为世界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④中国是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中国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同世界共享市场机遇,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开放。这意味着我国( )①坚持共建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坚持合作共赢,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③坚持对话协商,消除国家之间的差异 ④坚持交流互鉴,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以来,积极倡导以和平方式政治解决争端,派出5万多人次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向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新冠病毒疫苗中国用实际行动( )①主动参与经济竞争 ②谋求世界合作共赢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 ④维护国际公共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当今人类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全球性问题,需要新思路与大智慧的引领。中国秉持“ ”的思想以及 的全球治理观,积极探索构建全球治理体系的新路径 ( )A. 合作共赢 共商共建共享 B. 和而不同 共建共治共享C. 和而不同 共商共建共享 D. 公平公正 共建共治共享13.“清肺排毒汤”由《伤寒杂病论》中的多个经典方剂优化组合而成,可用于治疗轻型、普通型、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经过中医治疗康复出院,让世界见证了“中国小草”的力量。为了支持世界各国抗疫斗争,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组织专家向全球多个地区和国家分享“中国小草”经验。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担当体现为( )①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②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真诚合作而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面对新冠疫情不推诿、不逃避,也不依赖他人,积极主动地承担相应的责任④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用有限资源控制疫情蔓延,努力提高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号召力,致力于成为世界和平建设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4.从共建“一带一路”到举办进博会,从加入联合国维和行动到合作应对新冠疫情挑战,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减贫到促进绿色低碳发展……为了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中国从不做观望者,始终是行动派。这说明中国 ( )①是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决定力量 ②不逃避,积极主动承担起相应责任③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 ④致力于成为建设者、贡献者、维护者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15. 图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难忘一幕:书写着参赛国家和地区名字的小雪花,共同汇聚在冰雪五环下组成一朵大雪花。每一朵小雪花都映射出独特的光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这一刻,全世界人民打破隔阂、摒弃偏见;这一刻,各国文化 ( )A. 消除差异、完全一致 B. 和而不同、相互交融C. 以我为主、唯我独尊 D. 各行其是、争奇斗艳16.几十年前,在国外的华人很难感受到“年味儿”。现在,中国的春节不仅是全球华人的节日,而且吸引了多国民众。每年春节,代表中国元素的“中国红”都会扮靓国外的许多城市。这表明( )A.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中华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发展C.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7.近年来,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以下内容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①北京成功举办2022年冬奥会 ②2021年我国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③2021年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2位 ④202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 269万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8.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下列古语与上述论断相符的是( )①和羹之美,在于合异 ②物之不齐,物之情也 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19.两会是观察中国的窗口。随着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每年“两会时间”成为国际社会聚焦中国的时刻。两会如何为中国当年及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定调,会出台哪些牵动世界的新政策和措施,备受外界关注和期待。这表明( )A.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 B.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力日益提升C.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D.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20.据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全球已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外有4 000多所大学、3万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材料说明( )①汉语热反映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 ②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能让不同文化走向统一 ③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非选择题2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奥会举行开幕式,其中的中国元素引发全球盛赞。开幕式在中国传统节气立春这一天举行,倒计时视频采用一年中的24个节气,“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创意,运动员入场时走过冰雪雕刻的“中国门”和“中国窗”,中国结形式的雪花引导牌,引导员的虎头帽……都被外国网友广泛赞赏。(1)你怎样看待中国元素引发全球盛赞这一现象?(2)在国际舞台上,走出国门的中国元素还有哪些?请你试举两例。22、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请你结合九年级所学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习近平上述演讲内容的理解和认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上海豫园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和夫人布丽吉特。习近平说,在豫园款待总统先生和夫人,希望他们能领略中华园林之美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不同,但带给不同国家民众的心灵体验是相通的,不同文化可以和谐共生。中法作为东西方两大文明代表,应该相互尊重,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材料二:如图所示。材料三:2021年11月25日,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办的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中学生中文大赛总决赛在“云端”拉开帷幕。经过总决赛“江山如画”“源远流长”“美食中国”“学而时习之”“印象中国”五关的比拼,来自西班牙的光洁夺得本届“汉语桥”总冠军。“汉语桥”系列中文比赛自2002年举办至今,已吸引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万名青少年参加,成为广受关注的汉语“奥林匹克”,在世界范围内搭建起一座座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心灵之桥。(1) 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2) 阅读材料三,谈谈“汉语桥”为什么会成为广受关注的汉语“奥林匹克”。(3) 面对文化差异,假如你是本次比赛的志愿者,你将如何为促进不同文化的和谐共生搭建文化之桥、友谊之桥和心灵之桥?答案1-5AADDA 6-10 D B C B B 11-15 D B A B B 16-20CADBC21.(1)中国元素引发全球盛赞说明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延续中华文明,可以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创新,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我们应该积极弘扬中华文化,学习世界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养分(2)中国高铁、中国春节等。(符合题意即可)22.①世界文化是多彩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百花园。文化多样性和丰富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②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一律平等。③不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同发展。④文化因交流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没有交流就没有共享,没有交流就没有发展。⑤通过文化交流,既能增强其他民族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本民族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又能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⑥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融合中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与繁荣。⑦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各国人民要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23、(1)材料一说明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应该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材料二说明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各具特色。(2)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②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越来越大。③中国积极主动地与世界各国交往,在与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扩大中华文明的影响力。(3)①正确认识不同文化的差异,与外国选手交流时要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②面对多样的文化,我们要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③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向外国选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