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曼德拉南非首位黑人总统,为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做出巨大贡献。安南历史上首位黑人联合国秘书长,加纳人。奥巴马美国首位拥有黑人血统的总统,祖籍:肯尼亚。杰克逊人类历史上最著名的摇滚乐手和明星中的明星。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运动领袖,1964年度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资料,了解撒哈拉以南非洲“热带大陆”,“高原大陆”等称谓产生的原因,明确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位置及环境特征。2.阅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分布图,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例,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自主学习5分钟:P60-63黑种人的故乡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地理位置,圈出特殊的经纬线、海、洋等;2.在图8.26中圈出主要的地形区、河流、岛屿、海峡等地理事物,思考地形、地势特点;3.回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气候分布特点;4.P62活动题;5.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主要有哪些天赋;北 非撒哈拉以南非洲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地理位置,圈出特殊的经纬线、海、洋等;绝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以南经纬度:半 球:海 陆:15°W-50°E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回、赤道、南回“热带大陆”本初子午线23.5°N-30°S跨南北半球东半球非洲大陆,撒哈拉沙漠以南,西大西洋,东印度洋撒哈拉沙漠大西洋印度洋1.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范围,地理位置,圈出特殊的经纬线、海、洋等;赤道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撒哈拉沙漠;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红海;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尼罗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马达加斯加岛、莫桑比克海峡、好望角。地形特征: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势特征:东南高,西北低“高原大陆”2.在图8.26中圈出主要的地形区、河流、岛屿、海峡等地理事物,思考地形地势特点;010002000300040005000海拔(米)非洲赤道地形剖面示意图西东大西洋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印度洋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km)刚果盆地东非高原裂大谷非东世界上最大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有“地球伤疤”之称。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拓展:东非大裂谷乞力马扎罗山是非洲第一高峰(5892米),是一座火山,位于赤道附近,但山顶终年积雪,有“赤道雪峰”之称。拓展:乞力马扎罗山3.回顾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气候类型,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气候分布特点;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以赤道南北对称分布东非高原在赤道穿过的地区,不是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地形因素:因海拔高,气温较低,水汽难以到达,降水较少。气候类型:(最广)分布特点:马达加斯加岛西侧热带草原气候,东侧是热带雨林气候,东侧位于水汽迎风坡降水多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广布。分析下图,说说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4.P62活动题: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全年高温,存在明显的“干、湿”两季2. 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易于搭建,适合游牧,防晒遮阴效果比较好。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有显著的防雨功能。茅草屋通风,凉季暖,热季凉。茅草屋4.P62活动题:分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传统民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刚果河尼罗河河流 流向 注入 海域 流经主要 气候区 水量 季节 变化 流经主要 地形区 地位刚果河尼罗河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自南向北小大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小大大西洋自东向西地中海拓展:通过地形、气候对比分析尼罗河、刚果河长度最长水量第二大水能最丰富刚果河尼罗河迁徙规律:肯尼亚坦桑尼亚这些动物为什么要迁徙?与自然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拓展:东非高原动物大迁徙7月~9月 在 半球 (国家)10月~6月 在 半球 (国家)这些动物为什么要迁徙?与自然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系?7月~9月 在 半球 (国家)10月~6月 在 半球 (国家)肯尼亚坦桑尼亚“逐水草而迁”拓展:东非高原动物大迁徙肯尼亚坦桑尼亚北南迁徙规律:热带草原气候,分为干湿两季考古学家在非洲东部的埃塞俄比亚发现了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进一步得出结论,我们的祖先正是从这片土地逐渐扩散到亚欧大陆和世界各地的。人类的“祖母”——Lucy5.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主要有哪些天赋;90%“黑非洲”5.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主要有哪些天赋;制作木雕编织工艺品击鼓5.为什么被称为“黑种人的故乡”,黑种人主要有哪些天赋;撒哈拉以南非洲有“热带大陆”、“高原大陆”、“黑非洲”之称。下面是关于这些别称的叙述,请你阅读后将其别称对号入座。撒哈拉以南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也是目前黑色人种最大的聚居地。所以有_____________之称。撒哈拉以南非洲绝大部分地区是海拔在500米以上的高原,无高大山脉,起伏和缓。所以有_____________之称。撒哈拉以南非洲地跨南北半球, 绝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所以有_____________之称。“黑非洲”“高原大陆”“热带大陆”随堂练习结合你所学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知识,回答问题:1.由图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寒带2.图中,甲点所在的海域是(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CB随堂练习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回答1~2题:3.关于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点的描述,最恰当的是( )A.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B.从大陆中心同沿海四周更替C.南北延伸,东西更替D.东西延伸,南北更替4.大多数河流的流量与流经地区降水量密切相关,图中四条河流中径流量最大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AC随堂练习5.羚羊在狂奔,成群的斑马向水草地迁移,凶猛的狮子和豹紧追其后……这种景观出现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 ( )A.热带沙漠 B.热带草原 C.热带雨林 D.温带草原B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有“高原大陆”之称。下列高原在此区域的是 ( )A.中西伯利亚高原 B.南非高原 C.青藏高原 D.伊朗高原B7.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人种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C8.下列不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濒临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印度洋 C.红海 D.地中海D随堂练习遍地黄金,但却落后贫困盛产咖啡,但大多嚼咖啡贫困但用进口商品是真的吗?学习目标:3.通过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状况的分析,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形成原因、特征、影响及对策。4.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粮食、环境”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问题,对策。1.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特点,具体表现;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原因;3.P65活动题;4.有哪些国家发展了特色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5.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6.称为“希望的土地”的原因。快速发展的经济自主学习5分钟:P63-65“矿产资源的宝库”,种类多,储量大金刚石、黄金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首位石油、铀、铜、铁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大“富饶大陆”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野生动物种类丰富南非——黄金 几内亚——铝土赞比亚——铜 尼日利亚——石油1.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资源特点,具体表现;撒哈拉以南非洲“矿产资源宝库”中东“世界石油宝库”贫富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原因;历史上长期受殖民主义者占领和掠夺2.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缓慢原因;4.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1.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2.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3.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可可、黄金、木材等初级农矿产品初级农矿产品价格远远低于工业制成品不利,贸易逆差,制约经济发展改变过分依赖出口初级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经济。3.P65活动题;东非“小巴黎”内罗毕尼日利亚、安哥拉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肯尼亚花卉业、旅游业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著名的旅游国家4.有哪些国家发展了特色产业促进了经济发展;商业的发展,消费的增长,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5.推动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动力;6.为什么称为“希望的土地”。自主学习5分钟:合作探究2分钟:P65-66人口、粮食与环境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2.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不足的原因有哪些;3.面对粮食不足问题,人们传统做法,产生的问题;4.合作探究P66活动题:探究人地关系。1.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特点;人口自然增长率非洲居首位,撒哈拉以南非洲更高农牧业生产落后农产品产量很低粮食产量远低于人口增长速度粮食供应不足旱灾威胁人口增长速度快2.撒哈拉以南非洲粮食不足的原因有哪些;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扩大耕地过度放牧粮食减产更多的粮食和肉类砍伐森林开垦草原人口过快增长土地肥力下降草原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扩大耕地过度放牧粮食减产3.面对粮食不足问题,人们传统做法,产生的问题;虽然撒哈拉以南非洲目前还比较落后,但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正在努力摆脱贫困。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认为下面有关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建议有道理吗?为什么?把下面若干条建议的代号,按最重要(1条)、次重要(2条)、一般重要(3条),填到金字塔形的小方块中,并说出你的理由。A.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B.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C.大力发展粮食生产,解决食物短缺问题D.尽快走出殖民经济的阴影,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E.加强团结与合作,减少种族纠纷和部落冲突F.引进人才和技术ABCDEF4.合作探究P66活动题:探究人地关系。随堂练来,中非合作密切。中国在非洲建设的现代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于2016年10月5日正式通车。该铁路从亚的斯亚贝巴途经埃塞俄比亚高原到红海沿岸的吉布提,全程落差近3 000米。1.关于途经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沿线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B.沿途厂房林立,工业发达C.气候终年湿热,野生动物众多D.沿途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2.关于埃塞俄比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濒临红海,海陆兼备 B.人口增长缓慢,劳动力短缺C.旱灾频发,粮食严重不足 D.中埃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DC读“非洲气候分布图、景观图”,回答3~4题:3.右上图景观主要分布在气候区( )A.① B.②C.③ D.④4.下列措施,促进非洲各国经济发展的是( )A.重点出口一种农矿产品B.鼓励生育,加快对资源的开发C.发展民族工业,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D.建立区域合作组织,减少与发达国家贸易往来BC愿你学有所得我们共同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