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八音和鸣乐曲简介《春江花月夜》,原为一首琵琶独奏曲,名为《夕阳箫鼓》是古典音乐名曲中的名曲,是一支典雅优美的抒情乐曲。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音乐社团“大同乐会”将它改编为一首民乐合奏曲,属于多乐段套曲,每一乐段都有小标题。春江花月夜1998年 中央民族乐团将此作品带到了维也纳金色大厅,代表中国的国乐在国际乐坛上的崇高荣誉。上海“大同乐会”夕阳箫鼓李芳园《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春江花月夜》江楼钟鼓欸乃归舟渔歌唱晚水深云际风回曲水月上东山回澜拍岸花影层叠尾 声桡鸣远濑江楼钟鼓听音乐,思考。1、乐曲由哪些乐器演奏?分别描绘了什么 情景?2、请找出乐曲的主题部分。音乐描写了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优美景色。引子及主题呈示江楼钟鼓夕阳映江面,春风拂涟漪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拨弦类弦鸣乐器。被称为“民乐之王”,“弹拨乐器之王”。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名曲为《十面埋伏》。琵琶箫源自骨哨,中国古老乐器。单管、竖吹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吹奏乐器。音色恬静,常演奏宁静抒情的旋律,又称洞箫。名曲《梅花三弄》。古筝古筝是一种有着两千年历史的乐器,是中国独特、重要、传统的民族弹拨乐器之一,它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表现力丰富多样,因此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江楼钟鼓引子及主题呈示这是整首乐曲的基础,首先由琵琶清脆的弹挑音模拟鼓声,由慢渐快,箫和古筝奏出轻巧的波音,刻画了夕阳映江面,微风拂涟漪的动人景象。然后,乐队合奏出令人赞叹的主题,揭开整首乐曲的序幕。ννννν江楼钟鼓鱼咬尾 中国民族音乐的传统创作手法,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开始音相同的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使乐句之间环环相接,连绵不绝鱼咬尾《咏春》 春风裁剪万千花,花艳香闻百姓家家有后园恩赏月,月羞何敢对奇葩1 . 2 3 4 5 4 3 2 -—————————————————————————————5 ——————————————————5 3 3 1 2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咬尾”创作手法《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请你结合每段乐曲旋律,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换头合尾每一段的前半部分在主题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新的音乐元素(即“换头”),而在每段的后半部分反复主题旋律(即“合尾”)。欸乃归舟乐段形象地描绘了归舟破水, 浪花四溅,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欢乐声浪响彻江面达到情绪的顶峰。随后音乐在快速中戛然而止,又回复到平静、轻柔的意境之中,像是船队推水前进,在浪花飞溅中远去。江南丝竹“丝”—— 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竹”——笛、箫、笙;经常演奏的曲目有 “八大名曲”:《欢乐歌》、《云庆》、《行街》、《四合如意》、《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板》传统民乐的现状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传统江南丝竹班社均自行解散。至今,70岁以上的老艺人已相继离世,后继乏人,加上传统曲目传谱很少,江南丝竹日渐濒危。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江南丝竹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胡独奏《草原上》河北吹奏《小放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