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与分配制度【课前阅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2022年11月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联合发布《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并在36个城市(地区)开始试点。个人养老金属于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第三支柱的范畴。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主要包括个人养老金和其他个人商业养老金融业务。个人养老金是政府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完全由个人缴费,实行完全积累,市场化运行,能享受税收优惠。国家高度重视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并通过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不同于基本养老保险的强制性或准强制性,个人养老金完全基于自愿原则,由符合条件的个人自主选择是否参加。个人养老金不同于第一支柱“单位缴费+个人缴费+财政补贴”,也不同于第二支柱“单位缴费+个人缴费”,完全由个人缴费,全部进入个人账户。个人养老金所积累的资金通过市场化运营的方式实现保值增值,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都可以参与个人养老金运营。【体系构建】本课体系:本书体系:【知识综合】本课与本书其他课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课与其他模块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题赏析】1.(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2022年,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将科技型中小企业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实际扣除费用=研发费用(1+加计扣除比例)],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该机制的作用路径是( )A.加大研发投入→减少扣除费用→少交所得税→增加净利润→扩大生产规模B.多计扣除费用→增大应税所得→多交所得税→增加国家税收→获得研发激励C.多计扣除费用→减少应税所得→少交所得税→增加净利润→加大研发投入D.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创新→降低生产费用→赢得竞争优势→扩大产品市场2.(2021·山东·统考高考真题)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我国出台了许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不仅直接帮扶了贫困群众,而且提高了市场机制的益贫性,2013-2020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比全国农村高2.3个百分点、分析表中各类帮扶政策,对实现市场机制益贫性路径描述正确的是( )表:国家贫困县建档立卡户享受的各类帮扶政策帮扶 政策 产业 帮扶 就业 帮扶 健康 帮扶 教育 帮扶 最低生 活保障 残疾人 帮扶 生态 帮扶帮扶数量 1465.8万户 1390.6万户 1476.6万户 807.1万户 1109.0万人 338.3万户 1111.3万户①初次分配注重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②通过再分配引导市场配置资源,实现共建共享③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社会公益事业 ④加大政府财政补贴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重点突破】1.(2023·安徽合肥·统考一模)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某省政府在圈定工作重点时,明确表示加快省管企业战略性重组,在建工、文旅、物流等领域打造一批旗舰劲旅;推动省管商业一类和金融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完成企业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该省做法( )①重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助力国资国企市场竞争力提升②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③通过国企混改消除所有制界限,切实提升国有资本的影响力④旨在引导产业向前瞻性战略性领域集中,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3·江苏·统考一模)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截至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99家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由此可见( )A国有企业改革激活了国有经济的内生活力B壮大国有经济必须以中央企业创新为核心C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D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市场化经营步伐加快3.(2023·广东惠州·统考三模)下图是2013-2022年我国500强入围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图(数据来源:国务院国资委)。该图( )①体现了我国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政策②说明民营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③反映非公有制经济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④可推断出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有所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广东佛山·统考一模)为增强社保基金可持续性,进-步夯实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资委密切配合,全力推进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探索建立对划转国有股权合理分红的机制,推动社保基金稳妥进入资本市场。国家此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划转国有股权分红→缓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夯实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②推动国有股权结构改革→国有资本持有多元化→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③社保基金进入资本市场→社保基金保值增值→企业上缴社会保险费用减少④加强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扩大国企混改的成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山东·模拟预测)“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以下简称社会保障卡),是持卡人享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的电子凭证。如今,社会保障卡也普遍实现金融功能。社保卡作为由政府发行的、覆盖率最广的民生保障卡,令惠民政策暖人心,政府服务更贴心。社保卡不断“变身”和“升值”,体现了( )①政府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机制,方便参保群众②保障参保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享受社保待遇和金融服务③银行不断提升社保卡的管理和应用水平,提高用卡效率④科技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安全的公共服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3·山东·模拟预测)2022年以来,各地区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以超常的力度促进粮食生产,落实国家稻谷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国家上述措施发挥作用的路径正确的是( )A.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化解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B.落实国家补贴政策→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C.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D.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7.(2022·黑龙江佳木斯·佳木斯一中校考三模)某国有酿酒食品有限公司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分别引入一家行业上游民营企业投资3300万元,持股15%;引入两家员工持股平台,投资金额合计近4400万元,持股比例合计为20%。2021年该公司实现2.36亿元销售收入,2005万元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大增109%和547%。混合所有制改革对该企业影响的路径是( )①引入民营企业投资—整合上下游资源—扩大企业规模—降低市场竞争风险②引入民营企业投资—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③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增加员工转移性收入—激励员工创造业绩—提高企业效益④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2022·山东日照·统考二模)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十三五”期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保障水平稳步提高,管理服务优化规范,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关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以下推导合理的是( )①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防范和化解居民的生存危机→稳定社会生活秩序②扩大中高收入群体→提升社会的消费能力→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运行③增强居民消费意愿→扩大社会消费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④调动社会生产积极性→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总结】推导类题目难度所在和答题技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真题赏析】1.【答案】C【详解】推导类选择题作答口诀:抓首尾,促中间。即根据题干意思,一般是先找到推导的切入点(首),或推导的落脚点(尾),然后再看看中间各个环节能否顺畅推导下去,上下环节之间一定要是必然关系,偶然关系、或然关系一般都排除。该题由题干中“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可知,多计扣除费用可能应该放在首位;而由题干中“用税收优惠机制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可知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新动能可能放在末尾。A:应该是由增加扣除费用推导出加大研发投入,而且减少扣除费用意味着会多交所得税。故A错误。B:多计扣除费用意味着会减少应税所得。故B错误。C:由题干中“我国在企业所得税征收中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可知,多计扣除费用应该放在首位,多计扣除费用会减少应税所得,意味着少交所得税,从而可以增加净利润,有更多资金加大研发投入。故C符合题意。D: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不一定会降低生产费用。故D排除。2.【答案】A【详解】①:通过初次分配进行就业帮扶,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①正确。②:国家通过出台各类帮扶政策等再分配方式,引导市场资源合理流动,实现共建共享,有利于实现市场机制的益贫性,②正确。③:第三次分配是建立在志愿性的基础上,以募集,自愿捐赠和自主等慈善公益方式对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进行的分派,它依靠"精神力量",奉行"道德原则"。材料没体现第三次分配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④:题干设问指向为各类帮扶政策对实现市场机制益贫性的影响,该选项是对社会保障的影响,不符合题意,④排除。故本题选A。【重点突破】1.【答案】A【详解】①:材料中指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打造一批旗舰企业,完成企业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资国企改革,这说明该省做法重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助力国资国企市场竞争力提升,故①正确。②:材料中指出“推动省管商业一类和金融企业全面实行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完成企业竞聘制、岗薪制、任期制、淘汰制改革”,这说明该省做法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故②正确。③: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形式,旨在加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提升国有企业实力,“消除所有制界限”活法错误,故③不选。④:国有经济的控制力体现在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占支配地位,但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国有企业的不同形式的改革,故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答案】A【详解】A:通过三年的国企改革,99家国有企业进入世界500强,发电、航运、船舶等行业中央企业主要效率指标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航天、深海、能源、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世界级创新成果,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激活了国有经济的内生活力,A观点符合题意。B: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B说法错误。C:材料主要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没有涉及国有企业与中小企业相互融合、共同发展,C观点不符合题意。D:材料主要说明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果,没有涉及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市场化经营步伐加快,D观点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3.【答案】A【详解】①③:从2013-2022年我国500强入围企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国有企业数量逐年减少,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反映出非公有制经济在平等参与市场竞争中蓬勃发展,体现了我国长期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政策,①③符合题意。②: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是主体。民营企业数量逐年增加,不等于民营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的地位不断提高,②错误。④:我国国有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但质量在不断提高,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控制力有所提高而不是下降,④错误。故本题选A。4.【答案】A【详解】①:划转国有股份分红充实社保基金,有利于缓解财政转移支付的压力,推动社保基金稳妥进入资本市场,有利于充实社保基金,夯实养老保障制度的基础,①传导正确。②:推动国有股权结构改革使国有资本持有多元化,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有利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②正确。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并不意味着企业就可以减少上缴社会保险费用,③错误。④:应该是“扩大国企混改的成果→加大再分配的调节力度→加强和优化社会公共服务”,④错误。故本题选A。5.【答案】A【详解】①②:社会保障卡不仅有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服务权益功能还普遍实现金融功能,更方便了参保群众,也体现了发行主体政府不断拓展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机制,①②正确。③④:材料强调主体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并未涉及银行提升社保卡的管理和应用水平、科技企业,③④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6.【答案】D【详解】A:调动农户种粮积极性不能化解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A传导错误。B:材料中的国家补贴政策属于财政政策,不是为了也不能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排除B。C: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因果关系,排除C。D:促进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有利于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助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D正确。故本题选D。7.【答案】D【详解】①:引入民营企业投资可以整合上下游资源,扩大企业规模,有利于更好应对市场竞争风险,而不是降低市场竞争风险,故①错误。②:引入民营企业投资,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故②正确。③: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员工持股获得的收入属于生产要素分配,而不是增加员工转移性收入,因为转移性收入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故③错误。④:引入员工持股平台,员工凭借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与企业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会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企业效益,故④正确。故本题选D。8.【答案】A【详解】①:社会保障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①正确。②:国家坚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而不是“扩大中高收入群体”,②错误。③: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可以减少居民后顾之忧,增强居民消费意愿,进而扩大社会消费需求,增加产品有效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③正确。④:“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强调的是初次分配,而社保属于再分配,④错误。故本题选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