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课时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课前阅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丰富民主形式,畅通民主渠道,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新时代我国民主政治领域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标志性成果,极大地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自信和底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现新发展。党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等规范性文件,完善民主党派中央对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实施专项监督、直接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等制度,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发挥人民政协作为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的效能,不断完善专门协商机构制度。(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连续召开中央民族工作和西藏工作、新疆工作等系列会议,针对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确立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治疆方略,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保障各族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56个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充满活力。人民群众通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职工代表大会等,广泛、直接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从“小院议事厅”到“板凳民主”,从线下“圆桌会”到线上“议事群”,中国人民在火热的基层生活中,摸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民主形式。【体系构建】本课体系:【知识综合】本课与本书其他课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课与其他模块的联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核心突破一】——政党制度1.(2022·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书香政协”是全国政协开展的委员读书活动,委员们将读书与履职融合,在深度研讨中碰撞思想,转化形成协商选题和提案线索,比如“生态治理与美丽中国”专题读书活动推动了有关碳达峰碳中和的建议纳入党政决策。“书香政协”活动有助于( )①政协委员增长知识,提升履职能力 ②拓展协商议政深度,提高提案质量③人民政协民主决策,赋能决策执行 ④人民政协制度创新,完善协商机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2022·江苏·模拟预测)2022年3月,全国两会在北京圆满落幕。5000多名代表委员不负重托,发扬民主,建言献策,充分反映了两会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新风貌,展现出求真务实、凝心聚力的新气象,汇聚起开启新征程的奋进力量。全国“两会”各自的组织活动机制是( )①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地方国家权力②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③协商推荐→产生各级政协委员→组成各级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的执政职能④协商推荐→产生全国政协委员→组成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履行全国政协的协商民主职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3·陕西宝鸡·眉县中学校考一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围绕“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这一重要命题,同学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政协委员由各方协商推荐产生,实现了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相统一②人民不仅参与投票选举,还参与公共事务商议、重大决策、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权力运行监督等各环节,其中投票选举的权利优于广泛参与的权利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某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了对法律草案、立法计划的多条意见建议,经研究,许多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这是“全过程民主的生动诠释”④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人大得到充分反映,又通过人大的立法、决策、监督等行为,人民群众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核心突破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2022·山东·一模)2022年7月11—15日,全国政协赴云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外委员专题视察。这是全国政协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学习实践活动。此次视察( )①有利于促进全国政协党外委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②是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进行思想领导的具体体现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开展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工作④有利于增进共识,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2023·广东·模拟预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02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将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人大行使职权时“应当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修改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具体措施”,在地方人大和地方政府职责中分别增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等内容。这体现了( )①通过基层政权改革维护少数民族的权利 ②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发展思路的创新③少数民族地方的自治权有制度保障 ④制定良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2022·山东德州·德州市第一中学统考模拟预测)十九大报告在阐述民族宗教政策时指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赋予民族工作新的内涵和重大历史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具体体现。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 )A.少数民族人民要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B.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C.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打好经济基础D.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核心突破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2023·重庆·校联考一模)某地在确保社区“有钱办事”的情况下,也让基层专项资金使用规范化,确保资金的“社区属性”。简单来说,社区保障资金是由居民自己做主的民生资金,按照“村财村管、居财居管”"民事民定、自下而上"原则使用,专项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项目。这一做法( )①拓宽了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权 ②能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③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 ④创新了全过程民主的实现形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2023·重庆·校联考一模)近年来,衢州市衢江区通过充分发挥新乡贤的优势,成立特色新乡贤调解工作室、乡贤议事厅,组建新乡贤参与基层矛盾调解和基层协商民主服务团,以多元化多样化协商机制和活动为主渠道.努力构建形成基层民主协商的“大统战”工作格局。这( )A.增添了村民自治的新内涵 B.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C.实现了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D.赋予了新乡贤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9.(2023·山东·模拟预测)某街道惠民社区隆重召开2021年度居民会议,会议由社区党委副书记主持。会议分三项议程,一是听取和审查永昌街道惠民社区班子2020年全年工作汇报,由社区居委会主任回顾了一年来社区在党建宣传、民生事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为民服务等方面的工作。二是对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使用项目满意度进行测评。三是对2021年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立项进行问卷调查。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A.城市社区对居委会进行民主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居民代表B.实现基层群众自治,必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进行C.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接行使民主权利D.定期召开居民代表大会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真题赏析】(2022年浙江高考)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在《决议》的起草过程中,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决议》稿的修改认真考虑了这些意见和建议。《决议》的形成过程,体现了我国政党制度的独特优势。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内容和优势的。参考答案【核心突破一】——政党制度1.A【详解】①②:书香政协”活动中,委员们将读书与履职融合,在深度研讨中碰撞思想,转化形成协商选题和提案线索,有助于政协委员增长知识,提升履职能力 ,拓展协商议政深度,提高提案质量,①②正确。③: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不具有决策执行的职能,③错误。④:“书香政协”活动是活动创新,不是制度创新,也没有体现完善协商机制,④错误。故本题选A。2.C【详解】①:“地方国家权力”与“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不匹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包括全国人大。应该是广大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各级人大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①错误。②:民主选举产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最高国家权力,②正确。③:“执政职能”与“各级人民政协”不匹配,人民政协是参政议政不是“执政”,“执政”的是中国共产党,③错误。④:协商推荐产生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组成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履行全国政协的协商民主职能,④正确。故本题选C。3.D【详解】①:我国的人大代表由人民直接或者间接选举产生,①错误。②:人民不仅参与投票选举,还参与公共事务商议、重大决策、经济社会事务管理、公共权力运行监督等各环节,但并不是投票选举的权利优于广泛参与的权利,②错误。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在某地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征集了对法律草案、立法计划的多条意见建议,经研究,许多意见建议被吸收采纳,这是“全过程民主的生动诠释”,③正确。④: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通过人大得到充分反映,又通过人大的立法、决策、监督等行为,人民群众意志转化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④正确。【核心突破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B【详解】①:全国政协赴云南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外委员专题视察,有利于促进全国政协党外委员的自我教育、自我提高,①符合题意。②:材料的主体是人民政协,而不是民主党派。同时,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是政治领导,②排除。③:这次全国政协赴云南视察,有利于其充分调研,履行其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③符合题意。④:此次全国政协赴云南视察,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关,④排除。故本题选B。5.C【详解】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条文的修改不属于基层政权的改革,①说法不准确,排除。③:应该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有了法律保障,③说法不准确,排除。②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条文的修改是党和国家民族工作发展思路的创新,体现了制定良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④正确。故选C。6.C【详解】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因此,不只是少数民族人民要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故A错误。B: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公民的权利。不只是少数民族地区群众享有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故B错误。C: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所以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为少数民族地区繁荣发展打好经济基础,故C符合题意。D: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故D错误。【核心突破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7.C【详解】①: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职权是法定的,不能拓宽,①排除。②③:社区保障资金是由居民自己做主的民生资金,按照“村财村管、居财居管”"民事民定、自下而上"原则使用,专项用于社区公共服务和社区发展治理项目。这一做法能不断夯实基层治理的群众基础,能推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深入人心,②③正确。④:这一做法并没有创新全过程民主的实现形式,④排除。8.B【详解】B:新乡贤调解工作室以多元化多样化协商机制和活动为主渠道,形成基层民主协商的“大统战”工作 格局,丰富了村民自治的实践形式,B符合题意。A:新乡贤调解工作室的协商机制没有增添村民自治的新内涵,A排除。C:基层民主自治组织形式主要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没有实现多样化,C排除。D:在我国,人民不直接管理国家事务,D排除。故本题选B。9.D【详解】ABC:城市社区对居委会进行民主监督的主体可以是居民代表,实现基层群众自治,必须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之下进行,我国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法直接接行使民主权利,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依法定制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D错误,但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真题赏析】①《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地位和意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②《决议》稿起草过程中,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体现了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两者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③《决议》稿起草过程中,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属于政党协商,政党协商是协商民主的主要渠道之一,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