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必修3(统编版(2019))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步练习)(含解析)—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必修3(统编版(2019))

资源简介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以人民为中心
C.为人民谋幸福 D.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旨在说明(  )
A.党的先进性 B.党的宗旨
C.党的奋斗目标 D.党的最高理想
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C.立党为公、行政为民 D.依靠人民、为了人民
4.下列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以政治建设为中心
B.坚持改革开放,依靠外国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实现同步富裕
5.下表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部分路线。其中表述错误的是(  )
1978年 1990年 2020年 2035年
重心转移到经济 建设上来 人民生活总体达到 小康水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 现代化
A B C D
6.2020年2月2日,武汉火神山医院落成,一场“火神”驱赶瘟神的战事正酣。当然,战胜病毒不仅仅靠“雷神山”“火神山”两所医院,更要靠以共产党员为代表的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医疗工作人员,要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类历史进步和社会形态演进,都是由人民群众推动的
B.防疫工作中党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体现全民政党的优越性
C.政府在防疫工作中要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至上
D.共产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做防疫工作的先锋队和先遣军,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7.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颁授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以国之名致敬抗疫英雄!人民英雄的先进事迹(  )
①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②表明共产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③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强化执政意识 ④充分展现了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是(  )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人民立场
C.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同理想
9.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是(  )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以什么思想为指导的问题
C.是否代表先进生产力的问题 D.有没有影响力的问题
1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由小岗村18户农户发起的“大包干”之所以能推广至全国,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  )
A.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D.坚持了立党为公、行政为民
11.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以下表述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是(  )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C.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先锋队
12.“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  )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C.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 D.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3.中国共产党人要始终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________决定的。(  )
A.宗旨 B.性质
C.领导地位 D.执政方式
14.山东某地推行城乡党组织联建,突破“就城市抓城市、就农村抓农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传统模式,积极开展“城乡支部手牵手·党员群众心连心”活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优势,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行城乡党组织联建有利于(  )
①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②推进城乡行政管理机构改革 
③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④基层党组织履行组织城乡融合发展的职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15.(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宣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再次瞻仰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红船精神”,宣示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信念。
“‘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之源。”你如何看待“红船精神”
16.(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5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强调要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落实到造福人民的行动中,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凝聚智慧力量,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才能保证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
请结合教材知识,对党的执政理念的内涵进行阐释。
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各级党组织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到“突出位置”,充分重视教育、就业、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等问题,认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为农民工讨薪”的事件中,在应对各种大灾大难的过程中……无论大事小情,我们都能听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声音,看到共产党人情系人民的身影。
请说明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应如何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
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D
2.B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宗旨。材料旨在强调维护人民利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与题意无关。
3.A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执政理念的识记。特别注意C项中的“行政为民”,依法行政的主体是我国的各级政府。A项正确。
4.C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A项“以政治建设为中心”的说法错误;B项应为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D项不属于基本路线的内容,且“同步富裕”的说法错误。故选C项。
5.B 解析:本题考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B项时间是1990年,对应的任务应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6.C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先进性。材料要求是启示,A项强调人民群众的重要性,不符合题意,B项“全民政党”表述错误,D项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故选C项。
7.B 解析:人民英雄的事迹充分表明共产党人的情怀和担当,是党的先进性的体现,①④正确。先锋模范作用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材料不是强调党的执政意识,党员都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说法太绝对,②③排除。故选B项。
8.B 9.A
10.A 解析:A项符合题意,由小岗村18户农户发起的“大包干”之所以能推广至全国,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人民主体地位。B、C两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所述没有涉及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先锋模范作用。D项错误,党执政为民,政府行政为民。
11.D 解析: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A、B、C均是对中国共产党性质的正确描述,不符合题意;D不属于中国共产党性质。
12.A 解析: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正确;B、C是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不是宗旨,不符合题意;D是加强党的建设的要求,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不符合题意。
13.B 解析: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B 正确,符合题意。A、C、D都不是根本因素,排除。
14.A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从根本上说,“红船精神”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规律的自觉认识、历史任务的自觉把握和历史责任的自觉担当,蕴含了体现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性。我们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6.答案: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7.答案: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
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③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