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享受学习》教学设计七年级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二课时课题 享受学习 课时 1 课型 体验式课时教学分析 《享受学习》分为“体味学习”和“学会学习”两目内容。第一目“体味学习”主要讲述学习中有快乐,也有辛苦,让学生明确学习中苦的根源与快乐的获取,从而从情感深处接纳学习,接纳自己的感受,并尝试通过努力获取快乐的体验,享受学习的过程。第二目“学会学习”主要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方式三方面来引领学生该如何学习。其中,重点是关于科学学习方法的掌握,难点是学习兴趣的培养。课时学习 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热爱学习,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为中华崛起读书。 2、健全人格目标:体验学习的美好,丰富学习生活,促进自己健康成长。 3、责任意识目标:认清自己的学习责任,掌握学习的技能与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道德修养目标: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体验学习的苦与乐,学会学习 5、法治观念: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履行学习的义务。课时教学重点 体验学习活动的苦与乐课时教学难点 怎样学会学习作业说明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七年级学生学习烦恼求助信。内容:小学时成绩优秀,老师关注喜欢,进入中学后功课多,内容深,作业多,觉得学习累,几次成绩也没小学好,面对父母探询的眼光,压力很大,不知自己怎么办。 问:你有类拟的困扰吗?如何解决呢? 爱读书是一种十全十美的享受,别的享受都有尽头,而读书给人的享受却是长久的。由此可见学习又是快乐的。 那么,学习带给我们的是苦还是乐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方面的话题,《享受学习》。 分享、交流 新课导入,通过学生来信,谈学习困惑,问题来自学生,引发学生共鸣,思考解决策略。讲授新课 第一目:体味学习 任务一:比较体验。 运用你的经验 P20 回顾自己的经历,让学生写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时与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时的感受: 分四个阶段:开始时、遇到困难时、有人反对时、事情做完时。 与同学分享自己的两类感受。思考:如果让你选择,你更愿意做哪一类事?说说你的理由 现场调查:学习是你想做的事吗?现场举手统计分三类:(1)想做;(2)不想做。(3)有的时候想做,有的时候不想做。 【探究与分享1】:辩论——学习是快乐的还是痛苦的? 正方观点:学习中有快乐 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的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能体验到快乐。 PK 反方观点:学习中也有辛苦 学习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探究与分享2】:体验学习的快乐,P21。在过去的学习经历中,你有哪些快乐的体验?进入初中以后,又有哪些让你快乐的体验?在未来的学习中,你希望的快乐是什么?请分别写或画在下面对应的的区域内。学生交流分享, 3、总结归纳:(1)获是知识、能力,认识了世界奥秘,觉得自己成长。学习是快乐的。(2)同伴探讨交流,交到志同道合友谊。学习是快乐的。(3)学习是多方面的,学习是一个过程,我们并不是每时每刻都能从中感受的快乐。学习中也有辛苦,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会遇到困难和阻挠。 【探究与分享3】 P21页。学生阅读材料:经过努力解决难题的成功感受。思考交流: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总结归纳:经历了辛苦,收获了学习的成果是,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的美妙享受。 过渡:但在实际学习中,我们同学还有很多困扰? 第二目:学会学习 任务二: 通过解决小明的三个困扰,学会学习 1.探究与分享: 小明的困扰之一:我从小就对别人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很羡慕,所以很喜欢学英语,但是对数学、物理等理科怎么也提不起劲儿。我也知道偏科不好,我该怎么办呢? 知识小结: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2.探究与分享: 小明的困扰二:我背课文时总是一字一句往下背,结果背了上句忘了下句,老记不住一篇完整的课文。我对老师讲过的题目比较有把握,但它稍微有些变化我就傻眼了。 教师小结: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回顾自己的一周,你的时间去哪儿了?你该怎样有效利用时间? 例答:回顾自己的一周,我的时间有一部分用在学习上,还有很大一部分用在玩游戏上面。应该遵守以下法则:明确目标,分清轻重缓急;制订计划,写成清单;遇事马上做,现在就做第一次做好,次次做好;专心致志,不要无头无尾;珍惜今天,当日事当日毕;养成整洁和有条理的习惯;养成快速的节奏感;设定完成期限。 3.探究与分享: 小明的困扰之三:中学的学习内容难度增大了,我遇到不会的题,不敢问老师,怕老师批评我;也不敢问同学,怕同学嘲笑我。我该怎么办啊? 展示几种学习方式 教师小结:学会学习,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们可以与同伴相互帮助、分工合作,在交流中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总结上一教学环节:学会学习,需要我们怎样做?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过渡:我们对学习有了新的认识,那么学习对于我们人生有何意义呢? 阅读方法与技能:课堂笔记策略P23 探究与分享:时间都去哪儿了?P22 观察比较高效学习者与低效学习者的区别。 得出:要把时间化在重要但不急的事,有计划、有自律。 教师最后归纳总结,摆脱学习困困扰策略:发现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善于运用不同学习方式。 着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观察、聆听、思考、探究、分享、互动、笔记等) 学生自主思考作答,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即几位同学的行为都是一种学习的表现 学生分享,教师点拨引导,使学生明确,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去学习,在此过程中,我们各方面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学生自主思考作答,教师点拨引导,师生共同明确,学习是一门学问,学无定法,生活中我们需要树立“多元学习”的理念 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主观愿望对人们做事的影响,通过调查开发学生资源,为后续教学作准备。 通过现场采访,探究分享,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是苦乐交织的过程 创设辩论情景,激发学生思考,在观点的冲突交流中学会辩证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借助小组活动的,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学习的原因,也让学生在不同回答的交流中,明白学习在人生中有着重要意义,促使学生自发努力学习。 通过反思体验,现场采访,提出问题,寻找对策 通过小组讨论,他人经验,比较分析得出优化学习的策略作业解决和 课堂练习 1.基础性作业: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关于学习的经典“学如弓弩,才如箭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在提醒我们( A ) ①要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自觉、主动地学习②中学阶段,传统文化是学习的全部内容③在学习过程中,要加强与同伴的交流和合作④要“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材料分析作业:小琴升入初中后,学习的科目多了,学习的任务也重了。在第一次单元测试中,她的学习成绩不理想。听老师说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她就虚心向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并照搬了他们的学习方法。可是这次期中考试,她的学习成绩并没有多大的提高。对此,她感到很困惑。 (1)小琴感到很困惑的原因是什么? (2)请你为小琴解决困惑提几点建议。 (1) 小琴的问题在于初中学习的科目多了,学习的任务也重了,她盲目模仿别人的学习方法,即使很努力,也没有提高学习成绩。 (2) ①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如:学会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科学安排时间等。 ②不同学科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不能盲目地模仿他人的学习方法。 基础好的学生全部完成,基础不是很好的可以完成基础性作业。 设计意图;围绕如何正确认识学习的苦与乐、怎样学会学习等重点、难点内容了解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效果。课堂小结 师:这堂课的内容,我们学习得很顺利。你有什么收获呢? 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在学生归纳基础上,呈现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明确本堂课重点、难点。 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幻灯片出示知识总结脉络图,将知识点升华。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