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项脊轩志》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项脊轩志》课件(共17张PPT) 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项脊轩志》
[明]归有光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2、梳理行文思路,理解文章内容。
3、赏析艺术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漉 几
葺 垣
迨 爨
妪 妣
呱 阖
笏 扃


dài



预习检测,读准字音

yuán
cuàn
b

jiōng
1.雨泽下注; 2.使不上漏。
3.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5.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6.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7.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8.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
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10.后五年,吾妻来归
11.吾妻归宁
1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预习检测,积累文言知识
要求:1.解释红色字词、翻译画线句子。
2.学生质疑解惑。6分钟
解题
项脊轩志
书斋名
“记”。古代通过
记叙人、事、物,
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项脊,因归有光先祖所居之地——项脊泾而得名。以此为书斋名,有怀祖追远之意。
任务一 明确思路,理解内容
概括段意:
第1段:记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及生活。
第2段:记叙、回忆项脊轩数次变迁及亲人往事 。
第3段:补叙作者、项脊轩逸事。
第4段:补写作者与妻子 的往事。
第5段:补写妻子手植的枇杷树,亭亭如盖。
——喜
——悲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过渡
活动:速读文本,结合题目和文体特征,小组合作,概括每段大意,形成文字。找出直接体现作者情感的语句,并明确其作用。3分钟+2分钟。
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探究明确情感
修葺前:
修葺后:
活动1:速读第一段,小组合作,根据相关句子,总结“轩”前后有怎样的不同?作者在“轩”中的生活如何?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小组代表展示。3+2分钟
对比
衬托
对“轩”及轩内生活的喜爱
突出
总结积累:恰到好处的使用“对比、衬托”手法,可使所表达感情、描述对象更加突出鲜明。
狭小 破漏 昏暗
不漏 明亮
佳木增胜 风景雅致 生活闲趣
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探究明确情感
活动2:独立思考,第2-5段写“多可悲”,虽为日常琐事,但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找出与“先妣、先大母和亡妻”有关文字,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3分钟+8分钟
妪又曰:……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大母过余曰:“吾儿,……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探究明确情感
活动2:独立思考,第2-5段写“多可悲”,日常琐事,但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找出“先妣、先大母和亡妻”有关文字,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3分钟+3分钟
妪又曰:……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
归有光8岁丧母
这一细节描写刻画了一个慈母形象,准确传达出了母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无比怀念之情 。
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探究明确情感
大母过余曰:“吾儿,……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他日汝当用之!”
这个场面细节,把老祖母对孙儿的疼爱、喜悦、期望和鼓励,表现得淋漓尽致。更表达了作者对先大母的怀念和有负所望的愧疚。
活动2:独立思考,第2-5段写“多可悲”,日常琐事,但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找出“先妣、先大母和亡妻”有关文字,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3分钟+3分钟
9岁能文,从小立志澄清天下,振兴家业
任务二 赏析艺术手法,探究明确情感
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这些场景细节描写,描绘出了作者和妻子的琴瑟和谐,欢乐幸福生活。更衬托出丧妻后的悲伤痛苦,以及作者对亡妻的深挚怀念。
活动2:独立思考,第2-5段写“多可悲”,日常琐事,但渗透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找出“先妣、先大母和亡妻”有关文字,你最喜欢哪些描写,为什么。?3分钟+3分钟
总结积累:细节描写可分为多种,如:语言、动作、场景等细节描写。恰当使用细节描写,可以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传达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
23岁娶妻 27岁丧妻
对比,衬托,细节描绘至亲音容像。
一轩,三世,琐事演绎人生悲喜情。
全文总结
拓展延伸:
看望大母场面描写
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直到 1565 年归有光才得中进士。归有光曾经被大母寄寓厚望。假定其大母仍健在,一直在项脊轩居住,归有光中进士后回乡看望大母会有怎样的情景
要求: 1、运用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
2、200 字左右。
3、写作完成后,小组交流,将优秀作品推荐到全班交流。
提示:如归有光58岁,大母年龄大约多少 是否在其中设计叔伯出场 再想象见面场面的安排,然后形成文字。
默写填空,夯实理解。
①《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的大小和面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在修葺之前老、旧、破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项脊轩志》中,描写项脊轩庭阶上时不时有小鸟前来觅食,人来了也不会被吓飞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项脊轩志》中,描写了在明月之夜,项脊轩附近桂树的影子落在半墙上随着夜风的吹拂而不断移动的一片可爱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
老屋
尘泥渗漉
雨泽下注
百年
而庭阶寂寂
小鸟时来啄食
人至不去
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珊珊可爱
理解性默写
①《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作者妻子归宁后转述其小妹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既表达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姊家有阁子
且何谓阁子也
庭有枇杷树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今已亭亭如盖矣
项脊轩志
预习任务:
1、认真阅读《导学案》第100页“识作者”有关“归有光”、“知背景”的资料,勾画关键信息。
2、结合《导学案》第105、106页《项脊轩志》“基础知识”部分,读准字音,认真批注全文,勾画出疑难点。
3、标注段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段大意。
4、勾画出文本中的细节描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