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依法履行义务 教案

资源简介

4.2依法履行义务
核心价值目标:
1.理关系: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理解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知道违反义务应承担的责任。
2.晓是非:法定义务须履行,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公民素养,自觉承担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3.鸣警钟:违反义务须担责,感受公民在参与公共生活中对他人、社会和国家应承担的责任;坚持权利义务相统一,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教学重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受教育和劳动即是权力又是义务。
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设计生生互动活动)
活动形式:学生之间互助
活动目的: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活动内容:老师首先要求所有同桌起立,统一向左转,后面的同学把双手放在前面同学,根据老师的口令帮助按摩肩部。1分钟后,所有同学向后转前面,双手放在前面同学生肩上,帮助按摩。教师提示几位同学不给前面同学按摩,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由此展开话题,我履行了义务,是为了实现权力,我权利的实现是因为履行了义务。
活动结论: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二、合作探究(利用视频材料、图片材料、经典案例师生合作探究,认识权利和义务)
合作探究一(理关系):权利义务相统一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例如:劳动和受教育。
知识拓展:
想一想 说一说
你有过这样的想法吗?这个中学生的想法正确吗?
学生思考回答:不正确。因为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我国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2、怎样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怎样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任何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合作探究二(晓是非):法定义务须履行
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补充:道德义务不具有强制性,更多是靠人们内心自愿遵守,不遵守会受到道德谴责,道德义务对法律义务起补充作用。
(凡是法律所禁止的都是道德所谴责的。)
师生互动:例举一些生活中的法定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否则可能构成违法)
(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禁止会被法律制裁)
合作探究三(鸣警钟):违反义务须担责
4.违反法定义务必须承担的责任
①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
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 刑事责任。
巩固提升
1.小俊在电影院看电影,看到兴奋激动的时候,不禁手舞足蹈,大声叫好,周围观众制止他,他却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观点中正确且可以用来反驳小俊的有( A )
①公民行使权利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②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③尊重社会公德是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现
④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规定,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小强在放学路上捡到一个皮包,内有一台九成新的电脑。小强在原地等了很长时间才等来失主,但小强向对方索要500元报酬才归还。你认为小强的做法( C )
A.应该的,索要报酬是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B.应该的,失物的价值远远超过500元
C.不应该,捡到物品归还失主是履行法定义务
D.不应该,要履行法定义务就不要维护自己权利
3.一条名为《关于弱小女子在派出所内被黑恶势力敲诈的情况反映》网帖在某论坛发布,引发网民持续关注。3月12日,四川在线记者从绵阳市公安局涪城区分局获悉,经调查,网帖中反映的内容严重不实,是典型的通过无中生有、夸大事实的网络虚假信息寻衅滋事违法行为。目前,参与网帖发布的4名“网友”被依法行政拘留。他们的行为是( A )
①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民事违法行为 
③行政违法行为   ④造谣会受到民事制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①③④
四、板书设计
权利义务相统一
依法履行义务 法定义务须履行
违反义务须担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