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美国总统山:从左往右是华盛顿、杰斐逊、老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和林肯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美国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富兰克林·罗斯福可以与总统山上雕刻的四位总统相提并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第13 课 罗斯福新政电气业汽车长龙一、从繁荣到危机1.观察图片和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美国在20世纪20年代的经济发展状况。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很快,工业产量增长了近一倍,进出口在十年间翻了一番,到了1928年,生产总值超过整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1929年,美国的汽车产量为将近540万辆,平均每6人一辆汽车。美国工业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在1913年为38%,1929年为48.5%192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占世界黄金储备的一半以上。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2.观察图表和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人民消费能力没有相应的提高。产品销售不出去,引起积压。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产剩过生产力不断提高,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3.依据图文材料了解股票投机活动,并结合教材知识,分析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股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投机者往往利用行市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若预测失误,会造成破产。票大量资金涌入股票市场,股票价格狂涨,资本家兴风作浪,普通民众把有限的积蓄用来购买股票,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股票——社会经济的晴雨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4.依据《纽约证券交易所前》图片,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时间、标志、范围。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股市崩溃特点 具体表现影响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金融部门的危机;从1929年到1933年,前后共5个年头;1933年与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产量下降了40%以上,贸易额减少了2/3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特别大5.依据经济大危机的具体表现和图片,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有哪些?工人失业银行破产等候领救济面包的长队6.观看视频《看看经济危机下美国流民的生活》,分析材料和相关图片,结合教材知识,说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1.股市崩溃,银行倒闭3.失业激增,生活困难4.农业受损,价格下跌金融危机民生危机一位牧场主,将牛羊全部射杀后扔进山沟,因为运往市场的运费超过了卖掉它们的价钱。地里的棉花没有采摘,果园里挂满正在溃烂的葡萄和橄榄,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还合算。——摘自《罗斯福传》最严重时,失业人数高达1700万——占了整个劳动大军的四分之一。······纽约股票价格由崩溃前的87亿美元暴跌到1933年的19亿美元。同一时期的国家收入比以前大约减少一半。在工业停滞的同时,大批银行倒闭,估计有多达一万家银行关了大门,吞掉了小额存户的存款。——《光荣与梦想:1932—1972年美国社会实录》上册2.企业破产,市场萧条工业危机农业危机二、罗斯福新政1.阅读罗斯福介绍,观看《罗斯福新政》视频,结合教材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开始时间、目的。1933年。时间:目的:为了应付严峻的经济危机。2.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材料:……而罗斯福总统上台之后,其新政所谓的“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的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根据材料回答罗斯福新政的“新”在哪里?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突出特点3.观看《罗斯福新政内容》视频,结合教材知识,列表归纳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措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推行“以工代赈”调整农业政策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通过投资新建大量公共设施,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措施一:整顿金融体系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就下令全国银行一律休假四天,随后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案》;同时,由国会拨款30亿美元贷款给大银行,支持其开业,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3月13日人们开始排起长龙到银行存钱,4月银行存款额超过了提取额。大约13500多家银行复业,纽约股票交易所也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股票行情发报机传出了这样的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目的: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措施二: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1932年,美国的国民收入从1929年的874亿美元下降到417亿美元,工业生产1932年比1929年下降46%,13万家工商业公司破产,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下降了95%。工人工资降低40%。目的:保证农产品价格措施三:调整农业政策农民的现金收入从1932年的40亿美元增加到1935年的近70亿美元。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田纳西水利工程中的水坝旧金山金门大桥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罗斯福目的:提供就业机会,稳定社会秩序措施四:推行“以工代赈”1935的《社会保障法》: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对儿童、残疾人、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措施五:社会福利“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轻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罗斯福4.阅读《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美国失业率下降图》,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的作用。1933美国生产恢复柱状图1933美国失业率下降图(1)美国经济开始了缓慢的复苏,工业和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的作用材料三:二战后,英国实施国家干预政策……二战后,法国加大了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远大于市场调节。(2)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罗斯福就任不到11天,在政府的宏调调控之下,全国四分之三的银行重新开业,股票价格上涨15%,金融恐慌基本结束。新政的作用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做出的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的根本矛盾。5.分析材料,结合教材知识,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新政的局限性课堂小结罗斯福新政从繁荣到危机繁荣: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经济大危机:1929年开始于美国,破坏性大、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罗斯福新政开始时间:1933年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内容:金融、工业、农业、“以工代赈”、社会福利作用:经济开始缓慢恢复,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增强局限性: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1.(苏州中考)在右图所反映的美国“失业率”变化曲线中,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1929~1933年B.1933~1936年C.1937~1938年D.1940~1944年2.(无锡中考)1933 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迅速推行“新政”。“新政”主要”新”在( )A.改变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B.解决了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C.依靠市场调节经济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3.(攀枝花中考)“各工业企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确定各企业的生产模式、价格水平、工资标准和工作时数。”这一规定属于罗斯福新政中的( )A.整顿金融体系 B.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当堂达标DAB4.(阜新中考) 1935年,美国国会以372票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颁布此法令的总统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威尔逊5.(东营中考)罗斯福就职演说时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于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的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他完成“这项任务”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体系 B.推行“以工代赈”C.调整农业政策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6.(遂宁中考)“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 )A.是资本主义内部的一次自我调节 B.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模式C.放松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BCA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大事记(部分)(1)导致材料中③处美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下降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该历史事件的发生与胡佛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无关系 并说明理由。(2)请将材料中④处的“A”补充完整,并说出它的成效如何。(3)综上所述,你得到什么启示 (1)历史事件: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关系。理由:“自由放任”政策助长了经济危机的产生和扩大。序号 时间 事件① 1928年 国民生产总值达970亿美元② 1929年 胡佛当选美国总统,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③ 1929—1933年 国民生产总值从1039亿美元逐年下降至560亿美元④ 1933年 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实施 A ⑤ 1933—1939年 国民生产总值从560亿美元上升至913亿美元(2)A:新政。成效: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工业生产有所恢复,就业人数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等。(3)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要符合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要有利于民生的改善,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任答一点即可)注:胡佛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体现的是“自由放任”理论的观点,“自由放任”理论适应18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由重农学派首先提出,亚当·斯密竭力倡导,19世纪英、法经济学家继续加以宣传和发扬。“自由放任”理论认为政府不应该干涉经济活动,经济应该留给一只“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这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听任资本主义自发力量发挥作用,能使经济自然调节,保持均衡。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视频】 罗斯福新政.wmv 【视频】罗斯福新政内容.wmv 看看经济危机下美国流民的生活.mp4 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