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分)1.(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按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B.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成为开创藏戏的开山鼻祖。C.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别无所求,只要有观众就行。D.八儿的嘴里立时生出一种甜腻腻的感觉。2.(本题2分)下列诗句中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的一项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D.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3.(本题2分)关于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下列说法不妥的一项是( )A.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可以融人具体的人、事或者景物之中。B.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间接表达。C.《匆匆》中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慨,引起读者共鸣。D.“奔跑在田野上”这个情境在任何文章中都只能表达欢快,表达不出其他情感。4.(本题2分)比较下面的句子,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B.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 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C.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5.(本题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出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B.你们想,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C.枣子必大了三、四倍——要是真的干红枣也有那么大,那就妙极了!D.“怎么?黑的!”八儿同时想起了染缸里的脏水。二、填空题(共24分)6.(本题8分)阅读下面这段话,根据语境写出词语。黄昏,太阳轻轻悄悄地nuó yí( )了,洒下一片余晖。老屋内,老人fān xiāng dǎo guì( ),嘴里不停地niàn dao 着( )什么。突然,他似乎jué chá ( )到什么,动作tíng dùn( )了一下,从箱子里拿出一把旧吉他,轻轻地qīn wěn( )了一下,一边用手bō nòng( )琴弦,一边哼起熟悉的曲子。7.(本题6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1)第一单元中介绍春节习俗的文章是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按照__________顺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一系列习俗。这位作者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__,是新中国第一位被授予“_______________”称号的作家。我们学过他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篇课文。你还知道他的代表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篇课文中,作者介绍了北京春节的______个高潮,分别是__________;但是详写的内容在此之上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介绍北京春节时,有些日子写的详细,有些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本题10分)按要求填空。(1)“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中的这一名句告诉我们努力要趁早,不要虚度年华。《汉乐府》中“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也表达了同样的意思。(2)“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这首古诗取材于我们的民间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北京的春节》一文按_______顺序来写,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_______、 _________这几天的活动,“零七八碎儿”“各种玩意儿”等________语言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4)《十五望月夜》一诗写的是传统节日________________,“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_。”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________________之情。(5)通过阅读,我了解了很多中外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_____________,出自《_________________》,他(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三、判断题(共4分)(本题4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9.(1分)《爱丽丝漫游奇境》是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的童话作品。( )10.(1分)写作品梗概时,我们应该用简明的叙述性语言概括每个章节的内容。( )11.(1分)句子“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 )12.(1分)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四、语言表达(共8分)13.(本题8分)按要求写句子。(1)街道上挤满了人。(扩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不得不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不是都很熟悉吗?(改为感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 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一定会受冻挨饿的。”(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合并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现代文阅读(共24分)(本题9分)真题阅读:阅读文段,完成练习。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4.(1分)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将过去的日子形象化,写出了时间___________的特点。15.(2分)文段中“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指_______________,“赤裸裸地回去”指_______________。作者想借此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3分)阅读文段中带问号的句子,完成练习。(1)这一连串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对时光流逝之快的感叹。 B.作者对自己没有作为的自责。C.作者对自己要有所作为的渴求。 D.只是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怅然。(2)这样表达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2分)有的同学沉迷游戏,耽误学习;有的同学做事拖拉,喜欢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有的同学认为现在年纪还小,珍惜时间是以后的事情。面对这些情况,我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18.(1分)对“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理解正确的是( )A.设问句,思考人生的价值。B.问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和眷恋之情。C.否定句,作者的心情十分无奈和沮丧。(本题9分)真题阅读:阅读片段,完成练习。这段时光不好挨(āi ái)。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xīng xìng)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xué xuè),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们此刻在千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kōng kòng)空落落。19.(2分)用“√”选出选段中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0.(3分)选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选段中作者将自己等待时的____________心情融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来打发时间。21.(2分)读选段中画“ ”的句子,“我”焦急是因为_______________,“兴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22.(2分)对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是( )A.把“我”等待时孤独的情感融人景物描写之中。B.写出了等待过程非常漫长而又寂寞。C.“我”选择了放弃,因为母亲不可能带“我”出去。D.写出了“我”满怀希望,耐心执着地等待着。(本题6分)阅读理解。红棋必胜——周恩来与蒋介石对弈的故事1945年9月,国共双方的代表团,正在重庆举行谈判。一天中午,蒋介石突然约周恩来对弈。蒋介石原以为周恩来不敢应战。没想到,他的电话刚一放下,周恩来就与王若飞等人过来了。蒋介石见面一惊:“你答应了?”周恩来风趣地说:“岂有不来之理?桌面上两党谈判,棋盘上楚汉相争,多么有趣!蒋先生您说是吗?"蒋介石微微一笑:“那是那是。”在蒋介石的会客室中,两人隔着“楚河汉界”摆开了阵势。蒋介石问:“周先生是要蓝子还是要用红子。“周恩来手中早抓住了一个红“帅”,说:“我就用这个吧!”蒋介石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随即排兵布阵,大有猛虎下山之势。周恩来见蒋介石果然棋局不凡,便巧布迷阵。无疑,蒋介石不谙对方看似平常的阵势,加上求胜心切,想先发制人。于是使出他常用的突袭之术,首先来个当头炮,直逼红帅大本营。接着又是沉底炮、双炮齐上的火炮攻势,使周恩来的“帅”几乎无路可逃。蒋介石双眉一挑,对周恩来说:“这一招,周先生大概还未想到吧!“周恩来却是一副成竹在胸的神态,将早已备好的“车”“卒”紧密配合,齐头并进,很快,就在对手不经意间化险为夷了。蒋介石这才意识到,对方战术非同一般,在场的两方“观战”人,无不佩服周恩来高超的棋艺。第一盘蒋介石输了。第二盘,蒋介石又是老招,到中局时便节节败退,多次进攻都被对方化解,不免有些紧张起来。胜利在援的周恩来稳扎稳打,妙用“卒”“车”“马”“炮”的技能,步步逼近蓝棋之“将”。蒋介石一时乱了阵脚,来了个倾巢出动。可是战局已定,他无法挽回危局,只得丢卒保车,最后到抛车护将。周恩来问:“蒋先生,你看怎么办?“蒋介石有些不高兴地说:“我看还是和了吧!”一旁观战的王若飞趁机插话说:“不,我看篮棋输定了,红棋必胜,岂能一和了之。“蒋介石自己心中有底,只好长叹一声:“周先生棋艺果然名不虚传,我蒋某算是领教了。“周恩来一语双关地笑道:“蒋先生的火炮攻势还是功力不小的,可惜失误在轻视我的这些小米加步枪。”23.(1分)给下列画线的字注音。对弈( ) 不谙( )24.(2分)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化险为夷——( )临危不乱——( )反义词:先发制人——( )名不虚传——( )25.(3分)联系上下文及相关的知识理解句子,然后答题。(1)蒋介石若有所思地应了一声,随即排兵布阵,大有猛虎下山之势。“若有所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此时,蒋介石心里可能想到的是_____________。(2)周恩来一语双关地笑道:“蒋先生的火炮攻势还是功力不小的,可惜失误在于轻视我的这些小米加步枪了。”“一语双关”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周恩来这句话隐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六、书面表达(共30分)26.(本题30分)习作练习。根据材料,续写故事。深夜的街道,在夜幕的笼罩下,像睡着了一样恬静。“唉!”一声轻轻的叹息,从街心公园里传了出来,惊醒了睡梦中的椰子树。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关心地问:“蒲公英,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呀?为什么叹气呢?”蒲公英为什么叹息呢?创新思维,大胆想象,以《心愿》为题,选择最能突出中心,自然流露真情的事例写一篇习作。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病句辨析。A、C、D选项均无错误。B.“开创”和“开山”意思重复。故选:B。2.D【详解】考查了诗歌的翻译和重要节假日。A.出自宋朝王安石的《元日》,意思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写的是春节。B.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写的是中秋节。C.出自唐朝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意思是:远远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人而生遗憾之情。写的是重阳节。D.出自唐朝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与我国传统节日无关。故选:D。3.D【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方法。A.在写作中,可以通过描写人物、描写场景等方式将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比如,在描写人物时,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内心感受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情感状态;在描写场景时,可以通过描写环境、气氛等方面来表现场景的情感色彩。选项说法正确。B.直接抒情是指作者在描述感情时,不借助任何事物和景观,而直接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景观作以公开的表白和坦露。间接抒情法,是与直接抒情法相对,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借助具体的人、事、物、景,使抽象的主观感情客观化、形象化,使其成为可以被观赏者再体验的对象的写作方法。它的特点是:要依靠媒介,具有依附性;含蓄委婉,耐人咀嚼,引人联想。选项说法正确。C.《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写的散文。文章紧扣“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开头、结尾都用了设问句,首尾呼应,突出时间来去匆匆的惋惜和无奈的强烈情感。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选项说法正确。D.“奔跑在田野上”只是表达了某个人的状态,没有交代人物的心情或者详细的场景描写,并不清楚所表达的情感。“奔跑在田野上”这个情境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表现出不同的情感。选项说法错误。选项D的说法不妥。故选D。4.B【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A.相同。结合“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可知,这句话是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结合“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我不知道”可知,这句话是说: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都是在感叹时间短,流逝快。B.不同。结合“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可知,这句话是说:日子滴在时间流里。结合“时间的流滴在我的日子里”可知,这句话是说:时间的流滴在日子里。C.相同。结合“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可知,这句话是说:新来的日子影儿在叹息里闪过。结合“在叹息里,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闪过了”可知,这句话是说:新来的日子影儿在叹息里闪过。都是在感叹时间短,时间流逝快。5.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A.双重否定句,用疑问的形式表达肯定的观点,句末的问号应为句号。B.正确。C.两数相连表约数,中间顿号不能添。“三”“四”之间的顿号应去掉。D.分句之间表间隔,“怎么”后的问号应为逗号。选B。6. 挪移 翻箱倒柜 念叨 觉察 停顿 亲吻 拨弄【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本题“挪、移、翻、箱、倒、念、察、停、顿、吻、拨”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7. 老舍 《北京的春节》 时间 舒庆春 舍予 人民艺术家 《母鸡》 《猫》 《草原》 《养花》 《骆驼祥子》 三##3 正月初一、除夕、元宵节 温馨与美好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了节日习俗的多样和节日的热闹氛围【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作家作品与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与平时的知识积累,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答案。(1)结合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可知,本单元中介绍春节习俗的文章是老舍写的《北京的春节》。这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列举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其中作者重点描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元宵节”这几天的风俗,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老舍,生于北京,本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其中我们学过他写的《母鸡》《猫》《草原》《养花》几篇课文,还知道他的代表作有《四世同堂》、《茶馆》、《骆驼祥子》等。(2)在这篇《北京的春节》课文中,作者介绍了北京春节的三个高潮,分别是正月初一、除夕、元宵节;详写的内容在此之上还有温馨与美好。(3)作者在介绍北京的春节时,详细写了腊月初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的风俗,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样写的好处是:使文章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利于读者对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有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突出了节日习俗的多样和节日的热闹氛围。据此整理作答。8.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脉脉不得语 牛郎织女 时间 腊月三十 正月初一 京味儿 中秋节 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乡 尼尔斯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顽劣、善良、机智【详解】本题考查按要求填空。(1)出自两汉汉乐府的《长歌行》,全诗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只能徒然悲伤了。此句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充满劝诫意味,传达出积极的人生态度。(2)出自两汉佚名的《迢迢牵牛星》,全诗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哭泣的眼泪如同下雨般零落。这银河看起来又清又浅,两岸相隔又有多远呢?虽然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流,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却无法用语言交谈。这首诗是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话题写的。(3)《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也不是铺开写,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这样写详略得当,交代了北京人过春节的习俗,突出了北京人过春节欢欢喜喜的心情。“零七八碎儿”“各种玩意儿”都是北京口语,让文章的语言充满浓浓的“京味儿”。(4)《十五望月夜》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两句选取月光皎洁、栖鸦不惊、露湿桂花三个典型特征,写出了中秋的独特夜景。后两句没有从正面抒情,而是用委婉的疑问语气,把诗人对月怀念友人的感情表达得更加深沉蕴藉。全诗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5)本题写出中外名著中自己印象深刻的人物及其特点即可。如:对《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汤姆印象最深刻,他是一个敢于冒险、正义、勇敢、足智多谋的人。9.×10.√11.×12.√【解析】9.本题考查外国名著作家作品的识记。《爱丽丝漫游奇境》是英国童话作家刘易斯·卡罗尔的一部中篇童话。题干叙述错误。1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写作品梗概的理解分析能力。写作品梗概应该先通读作品的内容,了解作品主要讲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了解到的内容,再进行筛选,合并成段,最后再对语言进行精简锤炼。因此题干叙述正确。11.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方法的理解和判断。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分析句子可知“喜得发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突显了八儿的喜悦之情。题干叙述错误。12.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刻画方法相关知识的掌握。在对一个人物进行评价时,要从各种不同角度切入,评价标准不能过于单一,因为每个人物都是独特的,并且有着复杂的性格。体寒叙述正确。13. 热闹的街道上挤满了人来人往的人。 他必须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 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应该很熟悉! 虽然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 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 一定会受冻挨饿的!【详解】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改写句子,合并句子。(1)本题考查扩写句子。扩写时在句子旁边加上合适的修饰词即可。如:街道上挤满了衣衫不整却欣喜若狂的人。(2)本题考查改肯定句。要把双重否定局改为肯定句,我们需要先把双重否定句中表示双重否定的词语删掉,然后加上表示肯定的词语。观察句子,句子中的双重否定词是不得不,把它换成肯定词,一定,句子变为:他必须用两只手紧紧地抓住雄鹅的羽毛。(3)本题考查改写感叹句。反问句改感叹句先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第二步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接着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句尾加感叹词,问号改为感叹号。改为感叹句:院子里各个角落和暗洞你应该很熟悉!(4)本题考查合并句子。读句子可知两个句子之间是转折关系,因此使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语:虽然 但是,合并后为:虽然他们中间有几只扇着翅膀跃跃欲试, 但是一只老母鹅总是说:“别犯傻,你们 一定会受冻挨饿的!”14. 比喻 易逝15. 人刚出生时光着身子,一无所有 人离世时没有任何成就 要珍惜时光,有所作为16. D 畅快、直接,能紧紧吸引读者的目光,具有撼动人心的力量1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们只有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断去充实自己,将来才能有所作为。18.B【解析】1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可知,句子把“过去的日子”比作了“轻烟”“薄雾”,故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日子的稍纵即逝,作者用全身心去感受时光的流逝。15.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结合“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可知,这两个“赤裸裸”是说生与死,来得彻底,走得彻底,故“赤裸裸来到这世界”是指人出生时光着身子;“赤裸裸地回去”是指人离世时没有任何的成就。表达出了作者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无奈和感慨;从而让我们明白要珍惜时间。16.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与赏析。(1)结合“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知,连用四个问句,写出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感慨时光的流逝,不甘虚度年华的强烈感情。故ABC理解正确。(2)结合“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知,这一连串的问句,就直接表达出了作者对时光匆匆流逝的感慨,并紧紧吸引了读者的目光,并撼动了读者的心。17.本题考查语言表达。根据题干可知,是劝说同学要珍惜时间。本题为开放性题型,答案不唯一,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可。如:时间是无比宝贵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人生只有一次,不要等以后后悔,到时候一切都晚了。18.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结合“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可知,这句话是作者在问自己为什么要浪费时间,故就是一个问句,不是设问,也不是否定句,这样是就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飞逝的感慨,对虚度光阴的无奈和惋惜。故正确的理解为:B。19.ái xīng xué kōng20. 这段时光不好挨 焦急 跳房子 看云彩走 拨弄蚁穴 翻看画报21. 母亲还没回来 母亲回来后就能带“我”出去玩22.C【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生字读音。挨:[ āi ]1.靠近;紧接着:他家~着工厂。学生一个~一个地走进教室。2.顺着(次序):把书~着次序放好。~门~户地检查卫生。[ ái ]1.遭受;忍受:~饿。~了一顿打。2.困难地度过(岁月):苦日子好不容易~过来了。3.拖延:他舍不得走,~到第二天才动身。在“不好挨”中读音为ái,指不好度过。兴:[ xīng ]1.兴盛;流行:复~。新~。现在已经不~这种式样了。2.使盛行:大~调查研究之风。3.开始;发动;创立:~办。~工。~利除弊。百废俱~。4.起;起来:晨~(早晨起来)。夙~夜寐。5.准许(多用于否定式):说话要有根据,不~胡说。6.或许:明天他也~来,也~不来。7.姓。[ xìng ]兴致;兴趣:豪~。助~。败~。雅~。游~。在“兴奋”中读音为 xīng,意思是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穴:xué,1.岩洞。泛指地上或某些建筑物上的坑或孔:洞~。孔~。~居。空~来风。2.动物的窝:巢~。虎~。蚁~。3.墓穴:土~。砖~。4.医学上指人体上可以进行针灸的部位,多为神经末梢密集或较粗的神经纤维经过的地方。也叫穴位、穴道。空:[ kōng ]1.不包含什么;里面没有东西或没有内容;不切实际的。2.天空。3.没有结果地;白白地。4.姓。[ kòng ]闲暇时间。拨空、没空、抽空腾出空隙或空间。再忙,也要空出一点时间陪陪孩子。缺乏、短少。亏空、空乏尚未利用的,或缺少东西的。空地、空位。在“空空落落”中读音为kōng,意思是形容空旷而冷清。2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我坐在草从里翻看一本画报,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可知,文中“我”做的四件事分别是:跳房子、看云彩、找蚁穴、看画报。这些句子通过描写“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表现了“这段时光不好挨”。因此,这段话是围绕“这段时光不好挨”这句话来写的。2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句子“等母亲回来”重复使用了两次,可知“我”的“焦急”是因为母亲还没有回来,“兴奋”是因为母亲回来就能带“我”出去。22.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理解分析。画线句子使用了环境描写的方法。空旷的院子里充满了绿的生机,与“我”此时的心情形成对比,表现出“我”等待时的落寞、孤寂。C.错误。此时“我”没有选择放弃,“我”在等母亲回来带“我”出去。23. yì ān24. 转危为安 处变不惊 后发制人 浪得虚名25. 好像在思考什么 我一直称共产党为“赤色分子”,周恩来执红子与我对弈,真仿佛两军交战 一句话隐含着明暗两层意思 在国共两军交战的战场上,虽然,国民党军队武器先进,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只有“小米加步枪”,可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你们就错在小看我们【解析】23.本题主要考查字音。一定要认准字形,认真拼读。尤其要识记重难点字读音。对弈——“yì”:下棋。不谙——“ān”:不了解,没有经验。24.本题主要考查近义词与反义词。近义词就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化险为夷:化危险为平安。那就是寻找跟此意思差不多的成语:转危为安。临危不惧:面对危难,一点也不害怕。先发制人:泛指先下手采取行动。“先”对“后”,根据此组正确的成语。名不虚传:传出的名声与实际相符合,不是虚假的。那寻找相反意思就应该与名声不符合:浪得虚名。25.本题主要词语含义理解。首先回答本义,再根据文中意思结合回答。若有所思:好像在思考什么。因为此时“国共双方的代表团,正在重庆举行谈判。”,而蒋介石约对弈,直有可比性。一语双关:一句话隐含着明暗两层意思。文段中提到“桌面上两党谈判,棋盘上楚汉相争”,将两党谈判和棋盘对弈作比,“轻视我的这些小米加步枪。”一则是轻视周恩来的棋术,二则是看低了共产党只有“小米加步枪”的战术。26.例文:心愿深夜的街道,在夜幕的笼罩下,像睡着了一样恬静。“唉!”一声轻轻的叹息,从街心公园里传了出来,惊醒了睡梦中的椰子树。他低下头,看看愁眉苦脸的蒲公英,关心地问:“蒲公英,这么晚了,怎么还没睡呀?为什么叹气呢?”“椰子树伯伯,明天我就要开花了,可是我担心……”蒲公英仰起头说。“开花是好事,有什么好担心的呢?”“三个月前,我不小心降落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住在这里,我好难受哇!要听汽车的叫喊声,呼吸呛鼻子的废气,喝有怪味的酸雨。我担心明天开不出漂亮的花。”“别担心,我住在这里好几年了,还不是长得又高又壮?别再烦恼了,快睡吧!”听了椰子树伯伯的话,蒲公英仍然不放心,脑海里一直想着这个问题,直到眼皮越来越沉重,才不知不觉地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椰子树上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柔和的阳光洒落在蒲公英身上。她伸了伸懒腰,揉揉惺忪的眼睛,赶紧摸摸脸颊。“哈,开花了!真的开花了!”蒲公英看着嫩黄色的花,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椰子树伯伯。不料,一辆旧汽车,边咳嗽边喘气,从蒲公英身旁驶过,喷出一股黑烟,呛得她直咳嗽,嫩黄色的花瓣也被弄脏了。还有一辆汽车,发出震耳欲聋的叫声,从她身旁呼啸而过,差点儿震落她的花瓣。地上一只空饮料罐被汽车轮子碾得飞了起来,不偏不倚砸在蒲公英的身上。“啊!”蒲公英大叫一声,眼前一黑,痛得昏了过去。等到她费了好大的力气,从空饮料罐底下钻出来时,天色已经暗了。蒲公英回想起今天的遭遇,忍不住哭了。椰子树伯伯安慰她:“蒲公英,别难过,我们居住的环境虽然差些,但慢慢会变好的。”蒲公英擦了擦眼泪,说:“椰子树伯伯,如果人们不乱排放废气,不制造噪音,不污染水源,不乱扔垃圾,我们不就可以生活在美丽的环境中吗?”椰子树伯伯说:“你说得对,人们也已意识到了,越来越重视环保了。你累了一天,早点儿睡吧!”“椰子树伯伯,晚安!”蒲公英点点头说。蒲公英很快进入梦乡,她梦见自己住在美丽的大草原里,太阳笑嘻嘻地在天空看着她,微风带着她做柔软体操,蝴蝶和蜜蜂围着她飞来飞去,她快乐地笑了。【详解】考查续写作文。仔细阅读题干,可知描写了一株叹气的蒲公英,展开想象,想想蒲公英为什么会叹气?它有何心愿呢?注意题干中还有一棵椰子树,故可以从对话展开,写出蒲公英的心愿。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身处街道的蒲公英会忧虑些什么?开头:以所给的材料开头,写出蒲公英的心事。中间: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思考。蒲公英是一种植物,担心自己的生长过程,担心自己的生长环境,担心自己会被采摘,担心自己哪也去不了等等,打开思路,进行续写。其中可以运用人物描写以及修辞,丰富表达。结尾:抒发情感,或者写一个引人思考的结尾。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