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师课时教案年级: 八 科目: 地理 编号:2 课题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课时 总1课时 课 型 新授第1课时授课教师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能力 明确北方地区的范围及自然特征。 分析北方地区春旱的原因、影响及措施。过程 与 方法 分析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地形的分布和特点、气候的主要特征、主要的河流以及农业生产等知识。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点 难点 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的范围;说出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教法 学法 启发、引导、讲授、分析等 观察、分析、讨论、训练等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导入 新课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北方地区的区域特色。 3自主 学习 黑土地 黄土地 展示 1、北方地区的地形图,结合课本9页,找出北方地区的范围: 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2、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秦岭。 河流:黄河、淮河、京杭运河、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 海洋:渤海、黄海 3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分配不均,主要集中于夏季。属于半湿润地区。 黄土地?黑土地? 10 10 重点强调学生图文结合记忆了解华北平原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合作 交流 重要的旱作农业区 通过读图总结: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北方地区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连片。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 春旱严重。 粮食作物: 小麦、玉米、谷子等 经济作物: 甜菜、棉花、大豆等 认识华北平原春旱的成因及其影响: 1、华北平原春季气温回升快,温度高,蒸发旺盛春季降水偏少,造成水资源不足。 2.春季正值华北平原冬小麦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农田需水量大。 解决方法:1、跨流域调水,增加水资源的数量。 发张节水资源。 探讨华北平原的人们是如何应对春旱的? 10 8 让学生自行研讨记忆 重点强调,建议学生从生活中找答案环节 知识点 师生活动 估时 二次备课优化 训练 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有: 1、 2、 3、 2作业 布置 完成同步探究相关题目。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2板 书 设 计 北方地区---自然特征 位置 地形特征 气候特点 重要的农作物区教 后 反 思 本节课调理非常清楚,学生掌握比较容易,华北春旱是本节课的重点,应重点强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