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学习目标】
1.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2.品味文章语言,学习景物描写与刻画人物的方法。
3. 体会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情感,感悟童年的美好与成长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
1.抓住关键词句,概括分析文章内容。
2.学习描写景物、人物要抓住特点的写作方法。
【预习导航】
1.文学常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坟》《热风》《且介亭杂文》。
这篇散文写于 1926 年9月18日。“三·一八”惨案以后,鲁迅被北洋军阀列入通缉的北京文教界五十人名单。因此他无法公开与北洋军阀作斗争,被迫于1926年应厦门大学的邀请离开北京。鲁迅到厦门大学时正值暑期,学生还没开学。鲁迅在辗转流徙,心情苦闷的时候经常回忆起少年时的往事,就写了这篇散文发表于《莽原》上,发表时加的副标题是“旧事重提之六”。
2.掌握下列字词并给加粗字注音
确凿( záo ) 菜畦( qí ) 脑髓( suǐ ) 桑葚( shèn ) 油蛉( líng )
斑蝥( máo ) 脊梁( jǐ ) 缠络( luò ) 鉴赏( jiàn )
人迹罕至( hǎn ) 倘若( tǎng )秕谷( bǐ ) 和蔼( ǎi ) 书塾(shú)
宿儒( sù rú ) 蝉蜕( tuì ) 盔甲( kuī ) 淋漓(lín lí)
倜傥( tì tǎng ) 皂荚树( zào jiá )
3.解释词语或者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确凿: 确实
(2) 鉴赏 :指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
(3) 人迹罕至 :少有人来。
(4)方正: 正直
(5)人声鼎沸: 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C )
A.春天,公园里百花齐放、蝴蝶纷飞,真是美不胜收。
B.阅读方法印书而异:有的书可随便翻翻,不求甚解;有的书须精读细品,反复咀嚼。
C.寂静的公园里,各种盘旋在头上的鸟儿叽叽喳喳,真是人声鼎沸。
D.鲁迅小时候的乐园是一座人迹罕至的荒园。
5.选词填空。(填序号)
(1)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 C机关 (A.机密 B.机谋 C.机关)。
(2)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 C.鉴赏 (A.欣赏B.鉴别C.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3)其中似乎 B.确凿 (A.切实 B.确凿C.确切)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6. 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
(1)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拟人 )
(2)(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 ( 比喻 )
(3)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罢,……都无从知道。 ( 排比 )
(4)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 ( 排比、引用 )
【学习过程】
学习活动一:
默读全文,限时7分钟,思考下面问题,把握文章写作思路 (1)第 1-8 自然段作者回忆了在百草园的有趣生活,抒发了作者的 眷恋 之情。 (2)第 9 自然段开始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 三味书屋 的记述。 (3)第10-24段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三味书屋的陈设、礼节、学习生活,着重刻画了当时的先生 寿镜吾 。
[百草园]
1.作者为什么对“百草园”依依不舍,“乐园”之“乐”表现在哪些方面?
“乐园”之“乐”表现在三个方面:有趣的景物(百草园的春、夏、秋景);有趣的故事(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有趣的活动(百草园雪日捕鸟)
2.第二段中作者对百草园的景物进行了层次井然,形象生动的刻画,作者从什么角度,什么顺序来描写的?
①角度:这段景物描写运用了多感官描写方法,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展现了立体感的画面。视觉上: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听觉上:鸣蝉在树叶里长吟,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触觉上:“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的斑蝥,可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的何首乌的“拥肿的根”。
②顺序:采取了从整体到局部、由低到高(写静物)、由高到低(写动物)、从植物到动物、从动物到植物的顺序。
3.品读句子中的动词,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捕鸟动作的词: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
作用:动作描写,准确、生动、真切地写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捕鸟活动写出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不点乐园,却乐在其中。
[三味书屋]
1.试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三味书屋的生活
约束、快乐(或苦中有乐)
2.作为作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是怎样的老师?
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描绘出一个方正、质朴、博学、认真负责、严而不厉又有些守旧的老师形象。
外貌描写,如“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写出了他的年老,从侧面反映出他的学识渊博;
神态描写,如“他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了”,表现出他的古板严肃;
动作描写,如“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表现出他对好文章的热爱。
3.你看到文字后面那个“大”鲁迅了吗?请找出其中运用成人视角叙述的语句,结合背景和全文,说说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混合了回忆的甜蜜和现实的苦涩,表达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念,对童趣失去的惆怅,表现儿童热爱自然,天真幼稚的欢乐心理。
课后巩固
【当堂检测】
我曾有过童话一样的童年。
洪烛
我曾有过童话一样的童年。父母双双下放,去的是长江下游叫作浦口的穷乡僻壤。在这座偏远农场,这帮书生气十足的大学教授组成支援农村建设的小分队,驻扎下来。一年后,父母把我从城里姥姥家接去,我的学籍随之转到仅有百十来个孩子的农场附校。
农场由北向南一字排列为五个大队,居民点之间是横亘的田野和沟渠。学校在二队,父母所属的小分队插入四队,每天要赶十几里路投奔上课的敲钟声。更有家住五队的同学,骑自行车或在机耕道上拉顺路的拖拉机早几里路投务上课的收离能通达县城的大路,而抄近蹦蹦跳跳的,像棋盘里几只得意忘形的卒子。特别是油菜花金黄的季节,天高地远,我感到自已渺小得要被淹没了。心感动得有点肿胀的疼痛:乡下真好。以后读书时遇到辉煌之类的字眼,总重温起油菜花像一场潜在的大火覆盖着四野的场面。
最怕与老农牵着的水牛狭路相逢。我一直未能打消对这种犄角尖尖、眼神呆滞傲慢的动物的恐惧。田埂太窄,没有躲闪和回旋的余地,我头脑一片空白地盯着它和我擦肩而过,努力按捺住怦怦的心跳,真正体会到几秒钟漫长得如半个世纪。夏天,路遇潜伏在池塘里只露出朝天口鼻的水牛,又觉得憨态可掬。看到放牛娃出身的同伴耀武扬威高踞牛背,又艳羡他们骑士的风度。在农村待了几年,未和牛真正亲近过,是小小的遗憾。
学校坐落在小水库边,矮矮的,一排红砖平房。老槐树杈上,悬吊半截生锈的铁轨,戴手表的校长按时敲击出沉闷的钟声,琅琅书声随即在四邻的麦田上空回荡。农忙时节,高挽裤脚的校长又带领一班手持镰刀锄头的孩子,像闹暴动般稀稀落落散布到队里的庄稼地。中午由食堂运一板车的糙米饭和炒蔬菜来,免费的聚餐,大家吃得很香。天热了,小伙伴穿着普通的短裤就栽进水库游泳,浑身黑溜溜的,像泥鳅。我脱下汗衫就自惭于肤色的与众不同,呛了几口水不说,爬上岸陡然发现腿上爬着好几条色彩斑斓的蚂蟥,惊叫起来。
沿着路边树立着参差不齐的电线杆,电线杆上拴着淡紫色杀虫灯的田间小径,风风雨雨,我走了无数遍,一路向同伴炫耀城里的故事。他们轻轻地叹一口气,就不大说话了。这些没见过火车、体育馆、动物园甚至三层以上楼房的孩子。这些做梦的内容都很有限的孩子,我至今记得他们黝黑粗糙的面容和表情,以及树干般结实挺拔的身躯。他们像拥戴外星人一样欣喜于我加入他们枯燥乏味的生活,带来那么多新鲜的话题和游戏。当我教他们下军棋、玩扑克魔术之后,他们以回报的心情,带着我去收获后光秃秃的田地里创遗漏的地瓜,或者掏鸟窝,粘知了。我惊叹于他们的心灵手巧,他们掩饰不住内心的骄傲和平衡。
后来,我随父母回城了,小伙伴们陪我在水库边的麦秸堆上躺了一个下午,都没怎么说话,都痴痴地望头顶上白云飘移的天空,以及远处抗日战争期间旧炮楼改造的老水塔,心思被一点点地抽走了。“那是多么蓝的天啊!”回城后看电影《追捕》时,我感动于这句台词。然而可以肯定的是,在高楼广厦的缝隙,在人间烟火的熏陶中,我已很少有看云的闲暇;即使偶抬头,也再没见过比乡下更蓝的天,比晴空更单纯的心灵。那些做梦的内容都很有限的孩,永远不可能知晓我默默的祝福。
⑦远村无消息,然而远村不寂寞……
(选自《做人与处世》)
作者为什么用“童话”一词来形容自己的童年?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乡下的生活与城里截然不同,是另一个天地,民风淳朴,自由自在,景色优美,对于儿时的作者而言,就如童话一般美好难忘。
在乡下农场上学的日子里,发生了哪些让“我”倍感新鲜有趣的事情?对此“我”分别有何感想?
①上学抄近走田埂,被满眼辉煌的油菜花感动;②与水牛狭路相逢,害怕后感慨动物与人的和平共处;③学校生活艰苦却斑斓多姿,充满欢乐-从同伴那里了解到很多新鲜的话题和游戏,例如下军棋、玩扑克魔术、刨地瓜、掏鸟窝、粘知了。
品味划线句的表达效果
运用了动作描写,语句中的“盯着”“按捺”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我”路遇水牛时的恐惧心理。
4.文末说远村“无消息”为何又说其“不寂寞”?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虽然离开村子后便杳无音信,但村子的生活不会因此改变,孩子们依旧会生活得自得其乐。这是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乐趣。
学习活动二:
【美文荐读 】
琐记(节选) (鲁迅)
鲁迅衍太太现在是早已经做了祖母,也许竟做了曾祖母了;那时却还年青, 只有一个儿子比我大三四岁。她对自己的儿子虽然狠,对别家的孩子却好 的,无论闹出什么乱子来,也决不去告诉各人的父母,因此我们就最愿意在 她家里或她家的四近玩。
举一个例说罢,冬天,水缸里结了薄冰的时候,我们大清早起一看见,便 吃冰。有一 回给沈四太太看到了,大声说道:“莫吃呀,要肚子疼的呢!”这声 音又给我母亲听到了,跑出来我们都挨一 顿骂,并且有大半天不准玩。我 们推论祸首,认定是沈四太太,于是提起她就不用尊称了,给她另外起了一 个绰号,叫作“肚子疼”。
衍太太却决不如此。假如她看见我们吃冰,一定和蔼地笑着说,“好,再 吃一块。我记着,看谁吃的多。”
父亲故去之后,我也还常到她家里去,不过已不是和孩子们玩耍了,却 是和衍太太或她的男人谈闲天。我其实觉得很有许多东西要买,看的和吃 的,只是没有钱。有一天谈到这里,她便说道,“母亲的钱,你拿来用就是了, 还不就是你的么?”我说母亲没有钱,她就说可以拿首饰去变卖;我说没有首 饰,她却道,“也许你没有留心。到大厨的抽屉里,角角落落去寻去,总可以 寻出一点珠子这类东西… …。”
这些话我听去似乎很异样,便又不到她那里去了,但有时又真想去打开 大厨,细细地寻一寻。大约此后不到一 月,就听到一种流言,说我已经偷了 家里的东西去变卖了,这实在使我觉得有如掉在冷水里。流言的来源,我是 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 时太年青,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 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好。那么,走罢!
无须学费的学校在南京,自然只好往南京去。第一个进去的学校,目 下 不知道称为什么了,光复以后,似乎有一 时称为雷电学堂。初进去当然只能。做三班生,卧室里是一 桌一凳一床,床板只有两块。头二班学生就不同了, 二桌二凳或三凳一床,床板多至三块。不但上讲堂时挟着一堆厚而且大的 洋书,气昂昂地走着,决非只有一本“泼赖妈”和四本《左传》的三班生所敢正 视;便是空着手,也一定将肘弯撑开,像一只螃蟹,低一班的在后面总不能走 出他之前。这一种螃蟹式的名公巨卿,现在都阔别得很久了,前 四五年,竟 在教育部的破脚躺椅上,发现了这姿势,然而这位老爷却并非雷电学堂出身 的,可见螃蟹态度,在中国也颇普遍。我每每想:做学生总得自己小心些。总 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 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
第二年的总办是一个新党,他坐在马车上的时候大抵看着《时务报》,考 汉文也自己出题目,和教员出的很不同。有一 次是《华盛顿论》,汉文教员反 而惴惴地来问我们道:“华盛顿是什么东西呀? ……”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 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白 纸石印的一厚本,价五百文正。翻开一 看,是写得很好的字,开首便道:“赫 胥黎独处一 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机下。乃 悬想二 千 年 前,当 罗 马 大 将 恺 撒 未 到时,此 间 有 何 景 物? 惟 有 天 造 草 昧……”哦,原来世界上竟还有一个赫胥黎坐在书房里那么想,而且想得那 么新鲜? 一口气读下去,“物竞”“天择”也出来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也出来 了,斯多葛也出来了。学堂里又设立了一 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 《译学汇编》,那书面上的张廉卿一流的四 个字,就蓝得很可爱。“你这孩子 有点不对了,拿这篇文章去看去,抄下来去看去。”一位本家的老辈严肃地对 我说,而且递过一 张报纸来。接来看时,“臣许应 ! 跪奏 ……,”那文章现在 是一 句也不记得了,总之是参康有为变法的,也不记得可曾抄了没有。仍然
自 己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一有闲空,就照例地吃侉饼、花生米、辣椒,看《天 演论》。
留学的事,官僚也许可了,派定五名到日本去。其中的一个因为祖母哭 得死去活来,不去了,只剩了四 个。 日本是同中国很两样的,我们应该如何 准备呢? 有一个前辈同学在,比我们早一年毕业,曾经游历过日本,应该知 道些情形。跑去请教之后,他郑重地说:
“日本的袜是万不能穿的,要多带些中国袜。我看纸票也不好,你们带 去的钱不如都换了他们的现银。”
四个人都说遵命。 别人不知其详,我是将钱都在上海换了日本的银元, 还带了十双中国袜— 白袜。
后来呢? 后来,要穿制服和皮鞋,中国袜完全无用;一元的银圆日本早 已废置不用了,又赔钱换了半元的银圆和纸票。
十月八 日
【随文写作】
运用本节课所学,记叙一件对自己成长产生影响的童年往事,注意运用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对标题、结尾段等进行锤炼,不少于400字。
【学习反思】学完本节课,你都收获了哪些? 或者还有哪些困惑? 请把你思维的火花捕捉下来吧!
【自我评价】
1.我的学习很专注, 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是□ 否□
2.这节课我感觉学习状态很好, 收获颇丰。是□ 否□
3.我和同桌配合配合默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是□ 否□
4.我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发言积极主动,同学发言时能认真倾听并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是□否□
5.我对我们小组的合作学习效果感到满意。是□ 否□
6.对本堂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100%□ 80%□ 60%□
我给自己的建议是:
我给老师或同学的建议是 。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