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6.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本题有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
A.国家统一 B.保障民族自治权和一般地方行政权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B.它要求在各民族聚居地区设立自治机关
C.它满足了少数民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
D.其实施实现了民族平等,也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历史证明,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功解决了国内的民族问题。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  )
①是以国家统一为前提的 ②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自治 
③体现了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 
④以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为自治机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2020年9月25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大力支持下,新疆工作取得重大成效,经济发展持续向好,人民生活明显改善,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央支持和全国对口援疆力度不断加大,新疆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呈现出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为迈向长治久安奠定了坚实基础。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②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具有优越性 
③坚持党的领导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 
④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规定,在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的省级自治机关是(  )
A.人民政府、人民检察院 B.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
C.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 D.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
6.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国宗教界人士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普及,积极参与慈善事业,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这说明我国宗教界(  )
①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③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 ④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一带一路”由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宗教文化的国家共同建设,宗教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结构,宗教因素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为此我国宗教界要(  )
①保护公民一切宗教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鼓励公民信仰宗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③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防范宗教极端主义思想侵害 
④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促进宗教关系和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国家宗教事务局发出《关于继续开展“宗教慈善周”活动的通知》,强调在总结上一年活动开展情况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宗教界开展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该活动体现了我国(  )
①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③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依法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2020年2月,国家民委、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让各族群众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这是基于(  )
①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②民族团结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志 
③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④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 ④其自治权即立法自治权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山西省五台县佛教盛行,多年流行“谢土”习俗。一些学校为祈求师生平安,在校园内举行“谢土”仪式,焚香点蜡,下跪祭拜。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谢土”仪式无可厚非
B.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谢土”仪式可以为社会和谐作贡献
C.“谢土”仪式没有改变宗教信仰的本质,应该查处
D.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在学校举行“谢土”仪式应该依法取缔
12.在新疆的南疆地区,农村孩子免费享受从学前到高中阶段共14年的教育。这表明,我国(  )
A.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各民族间的差别已经消除
C.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方针 D.公民享有同样的政治权利
13.2021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2周年。对西藏各族人民而言,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西藏各族人民勇于进取,顽强拼搏,建设美好家园,把贫穷落后的旧西藏建设成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幸福的新西藏。下列有利于西藏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是(  )
A.明确政教合一制度,有效保障西藏人民的宗教信仰的自由
B.形成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支持西藏走向富强
C.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发达省份的帮扶是西藏走向富强的根本措施
D.实施民族区域自治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使西藏的发展有了制度保障
14.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空间分布上交错杂居,情感上日益亲近。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由流动、相互通婚成为常态。由此可见(  )
A.民族团结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B.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
C.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D.改革开放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2小题,共30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请简要说明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和意义。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我国政府历来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信教群众的宗教活动、宗教节日、宗教传统等得到尊重,调动了宗教界人士、信教群众和各族人民的积极性,为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有人说,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能搞好民族团结。请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及解析:
选择题
1.A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实行的制度,其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统一,故选A项。
2.B 解析: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B项错误,入选。
3.C 解析: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而不是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②说法错误。故选C项。
4.B 解析:①④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以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为着力点;②错误,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③错误,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故选B项。
5.C 解析:本题考查对自治机关的理解。C项正确,司法机关和人民政协都不是自治机关,A、B、D三项错误。
6.D 解析:①错误,国家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其主体不是宗教界;②错误,国家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其主体不是宗教界;③④正确,材料说明我国宗教界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故选D项。
7.D 解析: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不强制也不鼓励人们信教,①②说法错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在平等友好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交往,符合我国宗教政策的要求,③④正确。故选D项。
8.C 解析:“继续推动宗教界开展以‘慈爱人间,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周’活动”,体现了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引导宗教界人士开展慈善活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是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表现,①③说法正确;②④与题意不符。故选C项。
9.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根本标志应是经济、科技和军事等实力,②错误。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④错误。故选B项。
10.B 解析:在我国,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①表述错误;自治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④缩小了其范畴。故选B项。
11.D
12.C 解析:A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干无关;B本身说法不对,各民族间的差别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题干中农村的孩子共享免费教育,说明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C正确;D中“同样的”本身说法不对。
13.B 解析:A中的“政教合一”表述错误;C错误,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发达省份的帮扶是西藏走向富强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措施”;D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形成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助于支持西藏走向富强,B符合题意。
14.B 解析:题目中的没有阐述民族团结对经济的作用,A错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西藏人民与全国人民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使不同民族之间的自由流动、相互通婚成为常态,由此可见改革开放促进了我国的民族团结,B正确;C表述与题意不符,排除C;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一个很长的奋斗过程,故表述“实现了各民族共同繁荣”是错误的,排除D。
二、非选择题
15.答案:依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使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具有坚实的社会和政治基础。
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一个重要制度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6.答案:该说法是片面的。①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许多少数民族全民族信教,宗教问题和民族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因此,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成为我国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重要政策。实行这一政策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②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其方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共同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因此,要搞好民族团结还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