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17 课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说课设计本课是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 17 课。我将从“依据课标说教材”“联系实际说学情”“立足理念说方法”“创设情境说流程” “基于评价说反思”等六个环节展开说课设计。一、依据课标说教材(一)对比课标找靶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知道欧洲联合的趋势和日本经济的发展,知道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了解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美国和日本的经济的发展,欧洲联合趋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初步理解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新特点。对比两版课标的表述,其中的共性要求是:掌握欧洲的联合,日本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等基本史实;较大差异是:新课标中新增了“了解美国经济的发展”。改变的诸多知识要点的逻辑关系,强调基于史实学习的特征把握和知识逻辑建构,即注重各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性,突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这有助于我精准备课,科学施教,提高教学的有效度。(二)结合学术拓视野新课标要求注重吸收史学研究的新成果,以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突出思 想性①。我结合广泛的史学阅读,发掘教学资源,如吴于廑等主编的《世界史》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本世纪末,是世界经济发展迅速、相对和平的阶① 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8 页。段”,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一书中认为“二战后的 20 年是欧洲的战后黄金期,形成欧洲共同体的雏形,工业化飞速发展”,这有益于我对教材编写意图的深刻领悟,并对单元知识体系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三)基于单元构体系本单元属于世界现代史范畴,主要叙述的是 20 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依据课标解读,借助学术阅读,理解编写意图,围绕单元主题教学需要,我确定本单元教学主题为:两极格局下的和平与竞争,并拟定单元知识体系如下:二战后在冷战的国际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展开新一轮的竞争,广大亚非拉国家也在不断发展,世界局势呈现出新的特点。第 17 课从“欧洲的联合”“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三个子目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即经济多极化、社会福利化、科技信息化等。二、联系实际说学情(一)依托调研明学情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的教学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历史、认识历史的特点,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①。为了更加精准的把握学情,教师通过①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 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 9 页。问卷调查法对所在的县城某中学九年级的 286 名学生做了学情调研。调查结果显示,我校 90%左右的九年级学生好学好问好动,乐于参与教学, 82%左右的学生能够将本课的内容同之前学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等内 容联系起来,70%左右的学生认为在理解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上存在一定 的困难。基于这样非常真实的学情调研,我将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位在理解二战后 美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二)依据实情定目标通过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三、立足理念说方法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 机诱导”,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立足该理念,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教法上主要采用教师讲授与史料分析、情境创设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学法上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锻炼学生能力,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四、创设情境说流程【导入新课】图 1:二战时期女性服装 图 2:二战后女性服装教师讲述:1947 年,法国服装设计师克里斯汀·迪奥推出了一款女式服装——New Look。这种服饰强调女性的腰线,用衬裙撑起来宽摆大长裙,脚上是跟很 细的高跟鞋,更显柔美与优雅,与二战时期严酷硬朗的服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反映了战后女性服饰的变化。(设计意图:服装是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通过服装的变化折射时代的变迁,借助图片创设历史情境,激趣引思,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讲授新课】(一)经济多极化走向联合的欧洲材料一 从 20 世纪 50 年代一直到 70 年代初的 20 多年,西欧发达国家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经济大发展时期,被称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西欧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期。——彭爱军、杨宁一:《战后西欧经济发展评述》问题:材料反映西欧经济的发展情况如何,原因是什么?材料二 漫画《二战后的欧洲》想 一想:漫画反映了二战后欧洲面临着怎样的困境?欧洲国家如何才能摆脱困境?教师引导学生从材料一、二中了解二战后的欧洲是怎样的发展状况,认识到战后的欧洲走向了联合。材料三 欧洲联合示意图学生活动:结合地图梳理欧洲联合的过程。合作探究:欧盟的成立对其成员国、欧洲、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过渡)在二战中备受打击的欧洲各国选择了一条联合自强的新道路,那么战后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谁呢?那就是美国。称霸世界的美国材料四问题:表 1 反映了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出现这种发展状况的原因是?表 2 中美国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是在哪一阶段?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美国的经济为什么又得到了发展?(设计意图:结合图表锻炼学生从表格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思维。)(过渡)作为战胜国的美国在二战后获得了新发展,那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3.华丽转身的日本出示图片:图 3、4:战后的日本教师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面临着严重的战后危机,城市破败,经济凋敝,但是日本却在 1964 年耗资 30 亿美元举办了第 18 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那么日本是如何实现“华丽的转身”呢?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二战后的日本是如何实现华丽转身的呢?”(设计意图:历史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通过向学生呈现图表、视频等形式多样的史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二战后美国、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初步涵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的历史核心素养。)(过渡)战后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各种方式解决了经济问题,面对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又会如何解决呢?(二)社会福利化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材料五 1964 年,约翰逊总统号召开展“无条件的反贫困斗争”……发起社区行动规划,以改善邻近贫困地区的就业机会、保健、住宅和教育。经济机会局1965 年支出 7.5 亿美元,1966 年支出 15 亿美元,使贫困人口占比从 1959 年的22.1下降到 1966 年的 15.4 。——摘编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思考:资本主义国家在国家政策上做出了怎样的调整?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五,认识到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所做出的调整。自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过程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议一议:结合以上材料,评价社会保障制度。材料六 美国 1985 年《社会保障法》50 周年纪念邮票思考:观察邮票结合教材知识,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哪些方面?有什么作用?材料七 据英国《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 44 岁男子提尔里 24 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F》披露他的“懒虫秘诀”。(设计意图: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了解—评价”社会保障制度,将教学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过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策的调整上,它还进行着一场伟大的社会革命——第三次科技革命。(三)科技信息化播放视频,讲述第三次科技革命相关内容: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材料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思考:第三次科技革命给资本主义国家带来了那些变化?(设计意图: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述是不可或缺的。通过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具体讲解,帮助学生了解基本情况,加深对历史的思考和理解。)【板书设计】【习题布置】基础题:课后活动第 1 题。拓展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动用人力、物力最多,伤亡最惨重的一场战争,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人类在舔舐伤口的同时也在反思历史, 逐渐认识到这场灾难源自大萧条,而大萧条又来自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于是纷纷改良资本主义制度。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资本主义国家做出了怎样的改良?(设计意图: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照顾到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双减政策和作业分层原则;拓展题是对本课内容的延伸,关注初高中内容的衔接。)五、基于评价说反思新课标标准中强调要从多个维度和多个方面对学生的学进行评价,所以我设计了学习评价量表,从学习态度、学习参与程度、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生成的基础上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发现亮点在于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整合,使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通过史料选择创设情境,利用情境设计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初步涵养历史核心素养,落实了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当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学生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史料的阅读能力可能会影响本课的推进,更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磨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