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晴雯人物形象分析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红楼梦》晴雯人物形象分析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彩云霁月 风流灵巧
——《红楼梦》晴雯人物形象分析
必修下册第七单元整本书阅读《红楼梦》人物形象分析,适用于高一年级。
人民教育出版社
1.学习《红楼梦》解读人物形象的几种方法。
2.利用人物形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来分析晴雯这一典型形象。
3.理解晴雯悲剧命运的成因。
教学目标
5.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评价来看,全面认识人物,体察人物形象。
3.分析人物时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2.理清人物在各章中的事件,分析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
4.从同一事件或相似情境,看不同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异同。
一、《红楼梦》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1.反复细读判词,初步感知人物
1、反复细读判词,初步感知人物
判图:既非人物,又非山水,不过水墨滃染的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晴雯判图、判词
“既非人物,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已。”
晴雯的判图不能称其为图,因为上面只是乌云浊雾充满而已。这也许就是一幅遮月图,它照应了“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或许也暗示了晴雯的结局,最终是被贾府中一帮“乌浊云雾”诽谤陷害而死。
1、反复细读判词,初步感知人物
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霁月”,明净开朗的境界。雨后新晴叫霁,寓“晴”字。“彩云”,喻美好;云呈彩叫雯,寓“雯”字。这里指像晴雯这样纯洁、明亮、爽朗般的姑娘是极为难得的,只可惜像彩云般绚丽的时刻须臾就消失了。
心比天高”:作为丫头,却没有一点奴性。爽直莽撞,针对的是每一个人:宝玉、黛玉、袭人。她从不奴颜婢膝,也不温柔和顺,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
“身为下贱”晴雯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当日系赖大家用银子买的。因常跟赖嬷嬷进来,贾母见她生得伶俐标致,十分喜爱。故此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使唤。后来,到了宝玉房里。
“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明写晴雯漂亮聪明能干。所以,招致他人妒嫉、诬陷、诽谤,小小年纪就被人陷害死了,给贾宝玉留下的只能是刻骨铭心的无限怀念。
在贾府众多丫鬟中,曹雪芹对晴雯可谓情有独钟,有关她的戏份很多。
晴雯第一次出场(第8回)
酸晴雯语激袭人(第31回)
俏晴雯撕扇(第31回)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第52回)
倔晴雯表清白(第74回)
屈晴雯死不甘(第77回)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第78回)
2.理清人物在各章节中的事件,分析人物复杂多样的性格特征。
第八回:写宝玉在薛姨妈处吃了酒回来一进门,晴雯先接出来,笑说道:“好,好,要我研了那些墨,早起高兴,只写了三个字,丢下笔就走了,哄得我们等了一日。快来与我写完这些墨才罢!” 此等话语,又嗔又怪又笑,只有晴雯才说得出。脂批:“娇憨活现,余双圈不及。”
宝玉忽然想起早起的事来, 因笑道:“我写的那三个字在那里呢 ”晴雯笑道:“这个人可醉了. 你头里过那府里去,嘱咐贴在这门斗上,这会子又这么问.我生怕别人贴坏了,脂批:“ 全是体贴一人。”我亲自爬高上梯的贴上,脂批:“可儿可儿”这会子还冻的手僵冷的呢.”宝玉听了,笑道:“我忘了.你的手冷,我替你渥着.”说着便伸手携了晴雯的手,同仰首看门斗上新书的三个字。
晴雯的痴性,等了宝玉一日,她怕别人贴坏了,居然自己爬上高梯子贴在了门斗上。所以“可儿可儿”,这样痴情、纯真的女孩,不是可人儿又是什么呢?”
娇晴雯出场贴字
这一段写得很有趣,把两个小儿女的情态描写得淋漓尽致。晴雯天真烂漫,完全把自己当作主人了,毫无顾忌称你道我。
——又娇又痴,甚得宝玉宠爱
端午节,王夫人请薛姨妈母女吃午饭,宝玉作陪,由于天气炎热,大家没好心情,便早早结束。宝玉回来之后,长吁短叹,正好晴雯上来换衣服,不小心摔坏了扇子。宝玉叹道:“蠢才,蠢才,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么顾前不顾后的?”晴雯一听不高兴了,对宝玉冷嘲热讽,气得宝玉浑身打战。于是引来了袭人,也招了晴雯的一顿挖苦和讽刺。袭人为了息事宁人,一时疏忽,说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这一“我们”添加了晴雯的酸意,揶揄袭人连姑娘还没挣上,就和宝玉称起“我们”,袭人又气又羞,宝玉一气之下,要回了太太,赶晴雯走。幸好黛玉及时到,开个玩笑,才平息下来。
酸晴雯语激花袭人
——自尊心强、脾性爆炭、
尖酸、刻薄 、 侍宠而骄
晴雯做错事,还理起直气壮,夹枪带棒,当面刻薄宝玉和袭人,曝光了俩人隐私。言语犀利,不给人留半点情面。晴雯,秉性要强,对于一心攀高的袭人,尽情嘲讽。
“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那里就称上‘我们’了!”
宝玉说晴雯“蠢才,蠢才”,偏偏晴雯本聪明灵巧之人,内心高傲,自尊心强,不容他人任意说道。脾性若爆炭,立马反唇相讥。对宝玉,也扯上前来劝解的袭人。
第31回,前文贾宝玉因为晴雯摔坏了扇子而发火,惹得晴雯大骂。袭人从中劝和,也落得一身不是。后来,宝玉为得到晴雯原谅,让晴雯撕名贵扇子。说“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俏晴雯撕扇
——任性,她向往平等
原文: 宝玉便把扇子递与她,晴雯嗤的一声,撕了两半,又把麝月的扇子也夺过来撕了。晴雯边笑边撕,宝玉也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之后袭人出来,一起乘凉。
她性情刚毅,她向往自由与平等,但身为一个丫寰,她的言行便与那整个时代不符,最终导致了含冤而亡的结局。
在贾府,家法森严、人情淡薄,一个丫环敢于在主人面前任性而为,展现给我们的无疑是一个底层奴才难能可贵的风骨。因此,晴雯在端午佳节这天撕扇获得了世人的一致好评,在这里,晴雯胜出,我们看到主人和奴仆的地位完全平等了。
第五十二回:晴雯因伤寒病情加重,直到半夜才有些睡意。而宝玉一回来就在那急得直跺脚,因为把前几天老太太给的雀金裘烧了一块。因明正日子要穿。麝月叫人悄悄地拿出去,叫个能干织补的匠人补上。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回来说,问了很多织补匠人,还有裁缝绣匠,都不认得这个是什么,都不敢揽这个“瓷器活儿”。 宝玉有点儿着急:“明天是正日子,老太太、太太说了,还叫穿这个去呢。”
晴雯听了半天,忍不住翻身说:“拿来,我瞧瞧吧,没这个福气穿就罢了,这会子又着急”。晴雯在灯下仔细看了一会儿,说:“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麝月说:“孔雀线是现成的,但这里除了你,还有谁会界线?” 晴雯:“说不得,我挣命罢了。”宝玉忙说:“这如何使得!才好了些,如何做的活?”晴雯:“不用你蝎蝎螫螫的,我自知道。”一面说,一面坐起来,挽了一挽头发,披了衣裳,只觉得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撑不住。若不做,又怕宝玉着急,少不得恨命咬牙挨着……
直到“自鸣钟已敲了四下”,才终于补完。晴雯“嗳呦”了一声,便身不由主倒下了”……
——勇敢且心灵手巧
描写这个场景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
外面很多织补匠人,还有裁缝绣匠,都不认得这个是什么,都不敢揽这个“瓷器活儿”。
晴雯在灯下仔细看了一会儿,说:“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如今咱们也拿孔雀金线,就像界线似的界密了,只怕还可混得过去。
不认得——认得
不敢揽——敢揽 针线见识高、心灵手巧、敢补
更不知如何补——会补(界线法)
原文78回“但晴雯那丫头我看他甚好……我的意思,这些丫头们那模样儿、爽利言谈、针线,多不及他,将来只他还可以给宝玉使唤得。”
这里就照应贾母喜欢晴雯的原因,模样好,爽利言谈、针线好。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那如何理解这一“勇”呢?
封建社会主仆尊卑观念深入人心,晴雯身患重病 第一冒生命危险。 第二冒缝制不好的威胁。第三在他人都不会的情况下更能体现毛遂自荐的勇敢。
——勇敢、心灵手巧
第七十四回:抄拣大观园
话说凤姐带着王善保家的一干人等,先到了怡红院,直扑丫头们的房内去。王善保家的搜了一回,又叫人各自把自己的箱子打开。王善保家的搜检袭人的见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于是便放下,搜别人的。到了晴雯的箱子,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的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自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私弊之物,回了凤姐,往别处去了。
倔晴雯表清白
——有骨气、有自尊,清清白白
《红楼梦》第七十七回:晴雯被赶之后,宝玉牵挂,前去看望,唯独晴雯一人病怏怏地躺在土炕上。见到宝玉,晴雯悲喜交加,呜咽道:“······只是一件,我死也不甘心的:我虽生的比别人略好些,并没有私情密意勾引你怎样,如何一口咬定了我是个狐狸精!我太不服。”
晴雯拭泪,取来剪刀,剪下自己的指甲,又伸手脱下自己贴身穿的红绫袄,一起给宝玉,让他好好收着,留着念想。并让宝玉脱下袄儿晴雯穿上。······论理不该如此,只是担了虚名,我可也是无可如何了。
晴雯又哭道:“回去他们看见了要问,不必撒谎,就说是我的。既担了虚名,越性如此,也不过这样了。”
屈晴雯死不甘
——自表清白,屈死心不甘,可叹,可悲。
贴身衣服,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当今社会,都意味着切肤之亲。别人都认为她勾引了贾宝玉,她无力洗白,临死之际不愿意担了狐狸精的虚名声。
“明窗弄玉指,指甲如水晶。剪之特寄郎,聊当携手行。”——《子夜歌十八首》,指甲是晴雯非常珍贵的东西,也算她的特征之一。晴雯临终以此寄托情思,这也表明她对宝玉非常有情有义。宝玉日后睹物思人,更见其悲。
第二十七回中有这样的情节:
晴雯一见身为粗使丫头的小红,就骂道:“你只是疯罢!你只是疯罢!院子里花儿也不浇,雀儿也不喂,茶炉子也不弄,就在外头逛!”
3、分析人物要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晴雯的语言,很有个性。
第七十三回中也有这样的情节:
(因宝玉要连夜温书)袭人等在旁剪烛斟茶,那些小的都困倦起来,前仰后合。晴雯骂道:“什么小蹄子们!一个个黑家白日挺尸挺不够,偶然一次睡迟了些,就装出这个腔调儿来了。再这么着,我拿针扎你们两下子!”话犹未了,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个小丫头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从梦中惊醒。
晴雯对待小丫头,张口便骂,尖刻、快言快语,锋芒太厉害,容易得罪人
第七十四回:抄拣怡红院: 晴雯动作描写
王善保家的搜检袭人的见不过是平常动用之物,于是便放下,搜别人的。到了晴雯的箱子,因问:"是谁的,怎不开了让搜 "袭人等方欲代晴雯开时,只见晴雯挽着头发闯进来,豁的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王善保家的也自觉没趣,看了一看,也无私弊之物,回了凤姐,往别处去了。
3、分析人物时抓住对人物的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
这几个动词,气势连贯,都是见根见底的动作,都是彻底而纯粹的动作,曹雪芹这样的用语,就是在表现晴雯的愤怒、勇敢、清白。晴雯的清白,无可辩驳,无可置疑。
愤怒 勇敢 清白
4、从同一事件或相似情境,看不同人物的言行,比较分析人物性格。
(第八回)如宝玉给他留了一碟豆腐皮包子,问她吃了没有,晴雯张口就来,“快别提!一送了来,我知道是我的,偏我才吃了饭,就放在哪里。后来李奶奶来了看见,说‘宝玉未必吃了,拿了给我孙子吃去罢。’她就叫人拿了家去了。”连老婆婆说的话都原封不动的转达。后来,宝玉又听茶也被吃了,大怒,摔杯想撵人。
(第十九回)宝玉给袭人留了酥酪。宝玉命取酥酪来,丫鬟们回说:“李奶奶吃了。”宝玉才要说话,袭人便忙笑道:“原来是留的这个,多谢费心。前儿我吃的时候好吃,吃过了好肚子疼,足的吐了才好。他吃了倒好,搁在这里倒白糟蹋了。我只想风干栗子吃。你替我剥栗子,我去铺床。”宝玉听了,信以为真,方把酥酪丢开,取栗子来,自向灯前拣剥。
豆腐皮包子事件
酥酪事件
脂砚斋批:足见晴卿不及袭卿远矣。什么不及?自然是人情世故。一个“远”字将晴雯的直,将晴雯单纯,不谙人情世故,说透了。
同一事件不同的处理方法,晴雯直。直来直去,从不掩饰。实话实说,不明白人情世故,只在乎自己如何,无大度胸怀全。反观袭人,处处周全,处处息事宁人,谙于人情世故。
那么《红楼梦》中有没有其它的事件,让晴雯和袭人形成鲜明的对照?
在《红楼梦》在抄拣怡红院中,晴雯和袭人的表现也不同。请同学们课下完成这一比较。
1.袭人:
2.晴雯:
因此,在同一件事上:各色人物“自我表现”,他们互相映照,彼此对比,从而鲜明地显示了各自的个性。
4、从同一事件或相似情境,看不同人物的言行,比较分析人物性格。
王夫人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个轻狂样子。
王夫人冷笑道:“······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
5、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评价来看,全面认识人物,体察人物的形象。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有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志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5、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评价来看,全面认识人物,体察人物形象。
王善保家评价晴雯:
1.模样儿标志------那丫头仗着他生的模样儿比别人标志些,
2.言语利落,灵巧------又生了一张巧嘴,
3.爱打扮------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
4.能说惯道
5.要强 ------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
6.火爆脾气、爱骂人——一句话不投机,他就立起两个骚眼睛来骂人,
7.妩媚、不守规矩 —— 妖妖趫趫,大不成个体统。
契合判词:风流灵巧招人怨
王夫人评价晴雯:
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
轻狂(不沉稳)。
病西施
满眼的不喜欢。有狐媚子感觉。
脂评:活画出晴雯出来。 可知以前知晴雯必应遭妒者,可怜,可伤,竟死矣。
5、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评价来看,全面认识人物,体察人物形象。
又有一同学说,贾母对晴雯也有评价,在《红楼梦》第78回。
还有同学说:袭人对晴雯也颇有微词,在《红楼梦》第62回,两人有一段对话。
凤姐说:若论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论举止言语,她原轻薄些。
第77回当晴雯被撵之时,几个老婆子笑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睛了,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
第77回,晴雯被撵之后,宝玉伤心,觉得晴雯可能会死,拿院里的海棠征兆比晴雯有不测。这时袭人说:“那晴雯是个什么东西,就费这样心思,比出这些正经人来!还有一说,他纵好,也灭不过我的次序去。”
请同学们再仔细分析一下,在这些人眼中,晴雯是一个怎样的人?
第八回脂砚斋评:“晴有林风,袭乃钗副”。
1.晴林两人的性格都非常率真,很真诚非常纯洁。
2.晴雯说话,像黛玉那样直来直去,尖刻,易得罪人。
3.相貌:眉眼间像林妹妹。
首先晴雯与黛玉作者给予她们同样的“高洁”、“风流”的品质。其实二人早亡的过程和结局也极为相似,晴雯是“风流灵巧遭诽谤被驱逐,以至病亡;黛玉是遭“风霜刀剑严相逼”,泪尽而逝。
5、从不同人物的视角、评价来看,全面认识人物,体察人物形象。
小结:晴雯人物形象
在整个大观园里,活得最为恣意畅快的人,除了晴雯,恐怕再没有别人了。
她娇,她直,她风流,她敢作敢当。她骂丫头毫不留情,她尖刻,锋利,脾气若爆炭,遭人妒忌,可是她勇敢,她纯洁。作品中,晴雯是具有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作者塑造的非常成功。
“补裘撕扇逞精神,清白心胸鄙袭人”
——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先生
《红楼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好人没有缺点,坏人没有优点,黑白分明的固有成见。我们眼前这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勇晴雯”,则恰恰是个优点和缺点都十分突出的典型人物形象之一。
晴雯,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之首,贾宝玉房里的四个大丫鬟之一。风流灵巧,模样标志,针线活好,但脾气若爆炭,遭人妒忌,可是她勇敢,她纯洁。却最终成为抄检大观园的牺牲品,被逐出贾府,满含怨恨抱屈而死。那我们如何理解晴雯的悲剧命运呢?
二、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第五十一回,袭人之母病逝,袭人家去后,宝玉身边本该是晴雯多尽些心了,可晴雯却只在熏笼上围坐,麝月劝她“你今日别装小姐了,我劝你也动一动。”晴雯却道“等你们都去尽了,我再动不迟;有你们一日,我且受用一日。”后来晴雯依旧没有动。
晴雯的意思,有别的丫头干活,她就可以偷懒,不干活。都是在宝玉房里做丫头的,她却自认为以为仗着主子的宠爱,比别人高一等,别人应该做事,自己却该受用。晴雯的这种不自知,直接导致她做人做事位置的偏差,没有摆正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位置,是晴雯悲剧的原因之一。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1.性格悲剧:首先:无清醒定位,也无忧患意识。
另外,晴雯与同在怡红院的粗使丫头小红相比,晴雯有些慵懒且太天真,没有忧患意识,以为仗着主子的宠爱,可以无忧无虑地在宝玉身边过下去。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曹公刻画晴雯,绝不吝啬笔墨,多处描写她的语言,她太个性锋芒厉害,太率性而为了,作为丫鬟,她比较粗俗,显得轻狂,骂起小丫头来,那派头比主子还主子,她动不动就说把哪个丫头仆妇撵出去,打发出去,那简直成了她的口头禅。
第52回,晴雯先是怀疑平儿鬼鬼祟祟地跑来说她坏话,被宝玉反驳道平儿不是那种人。原来是有一个小丫头坠儿,偷了平儿的虾须镯,连失主平儿也建议等袭人回来后,悄悄打发出去就行了,别让晴雯知道。
后来的情节是,宝玉告诉晴雯,平儿之来的缘由,且让晴雯暂时不要理此事,只养病为好,可是,晴雯只忍了一天,就不行了,第二天,晴雯就大胆将此事做了处理。
1.性格悲剧: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红楼梦》第52回
晴雯小伤寒,请大夫吃了药后,仍不见病退,急得乱骂大夫,说“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麝月笑劝他道:“你太性急了,俗语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又不是老君的仙丹,那有这样灵药!你只静养几天,自然好了。你越急越着手。”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唬的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他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坠儿疼的乱哭乱喊。麝月忙拉开坠儿,按晴雯睡下…… 晴雯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他,他背后骂他。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1.性格悲剧: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撵坠儿事件
晴雯先急得乱骂大夫,说“只会骗人的钱,一剂好药也不给人吃”。
—这显然冤枉了王太医。晴雯得的是“小伤寒”,相当于重感冒发烧。感冒本来就是“不吃药七天好,吃药一周好”的病,任是神医也不可能药到病除。此这个细节,反映了晴雯性格的急躁且口无遮拦。
给晴雯看病的是王太医,出身医学世家,医德、医术及好。
前文情节中,王太医的名字叫王济仁。贾母听说王太医姓王,就说:“当年太医院的正堂王君效,好脉息!”王太医听了回说:“那是晚生家叔祖。”
王太医本人也很厉害,是太医院官居六品的御医。
另外不止宝玉、黛玉看病,贾母、巧姐看病,也都是请王太医来看。可见贾府对王太医的医术是很认可的。
可见,晴雯骂的不在情理之中,骂得太任性,骂得没道理,性急之中乱骂一通,在贾府中丫鬟乱骂是不合礼数及规矩的。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1.性格悲剧: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撵坠儿事件前奏
晴雯又骂小丫头子们:“那里钻沙去了!瞅我病了,都大胆子走了。明儿我好了,一个一个的才揭你们的皮呢!”唬的小丫头子篆儿忙进来问:“姑娘作什么。”晴雯道:“别人都死绝了,就剩了你不成?”
说着,只见坠儿也蹭了进来。晴雯道:“你瞧瞧这小蹄子,不问他还不来呢。这里又放月钱了,又散果子了,你该跑在头里了。你往前些,我不是老虎吃了你!”坠儿只得前凑。晴雯便冷不防欠身一把将他的手抓住,向枕边取了一丈青,向他手上乱戳,口内骂道:“要这爪子作什么?拈不得针,拿不动线,只会偷嘴吃。眼皮子又浅,爪子又轻,打嘴现世的,不如戳烂了!”
晴雯便命人叫宋嬷嬷进来,说道:“宝二爷才告诉了我,叫我告诉你们,坠儿很懒,宝二爷当面使他,他拨嘴儿不动,连袭人使他,他背后骂他。今儿务必打发他出去,明儿宝二爷亲自回太太就是了。”
宝二爷才告诉了我
宝玉真正的意思是:“不能辜负平儿之心,要领平儿这个情,等袭人回来,商议后,过后变个法子打发坠儿就完了。让晴雯不要生气,养病就是了。”(假传宝玉之意。)
林语堂曾经评价说:
“晴雯坏处,在其野嘴烂舌,好处在其烂漫天真。”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1.性格悲剧: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二骂小丫头无理头。
三又骂又戳坠儿。
从阶级属性上说,晴雯与坠儿同属于被压迫者,然而,我们看到,晴雯的倚强凌弱从来都没有嘴软、手软。
曹公对评价:用了一个“勇”字,不少人认为是对晴雯抱病坚持给宝玉补衣的一种高度赞扬。事实上,这里的“勇”字,含义指“勇猛”,喻义还指逞“匹夫之勇”。
从袭人的角度:袭人是的首席丫鬟,全权负责,人事处理由如此,但晴雯一意孤行,高调越权处理。袭人内心不满。
从平儿的角度:悄悄处理,大家面上好过。也能维护各方面的上关系。但晴雯没有。
做事张扬,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这也为后文晴雯被撵悲剧埋下了伏笔。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1.性格悲剧: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另外,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让晴雯送帕子。其中脂批:“前文晴雯放肆,原有把柄所恃也”可以相为印证。
撵坠儿行为分析
2.间接原因:他人毁谤。
(1)晴雯的个性与封建礼教相违背,最终招致了封建卫道者的诽谤污蔑,从而断送了她美丽青春的生命。
(2)袭人向王夫人告状(捍卫地位)
(3)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进谗言 (讨好主子)
析晴雯的悲剧命运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到后,袭人向王夫人说,宝玉该打,又说一些其它的话。让王夫人内心吃惊。
第七十七回:王夫人亲自来怡红院亲自阅人,说:“打量我隔得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里。”
2.间接原因:宝玉也有责任。
1.直接原因:
首先:无清醒定位,也无忧患意识。 。
性格悲剧:
其次,个性锋芒太露,太率性而为。
2.间接原因:他人毁谤。宝玉也有责任。
小结:晴雯悲剧命运之因
脂砚斋:“晴雯为聪明风流所害也。一篇为晴雯写传,是哭晴雯也。非哭晴雯,乃哭风流也。”
小结:晴雯悲剧命运之因
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急,语言犀利。晴雯撕扇,晴雯补裘,何其可爱?爱其天真。但是人生在世,一味任性天真,无所顾忌,也是不行的。有过人之节,而不能以自藏,此自祸之媒也。
晴雯善刚,用直,任性,不知其他。宝玉宠其天真。因其天真,故不得不死。晴雯被王夫人撵出怡红院后,不久便悲惨地死去。
所以,晴雯悲剧命运在其性格悲剧。
谢谢大家,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