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根本政治制度 教案

资源简介

5.1根本政治制度
一、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认同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2、道德修养: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3、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
4、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教学过程
多媒体呈现视频: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
想一想:你知道“两会”吗?全国两会怎么开?观看视频找线索?
教师引出课题《根本政治制度》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多媒体播放视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案例,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
教师讲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多媒体呈现图片:《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议程》
说一说:你从议程中读到哪些信息?
提示: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教师追问:2023年3月5日至13日,召开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这说明我国实行的什么政治制度?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齐聚北京,你知道他们是如何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的吗?
学生结合课本回答:②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4)多媒体播放视频,思考:其他机关和人大是什么关系?
提示:③产生各种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④实行民主集中制。
(5)多媒体呈现案例: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
案例一:2023年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听取和审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
教师提问:思考:这体现了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职权?(审议权)
案例二: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2790名全国人大代表表决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批准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教师提问:思考:这体现了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职权?(表决权)
案例三: 近期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华田希望能够尽快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体制改革,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并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教师提问:思考:这体现了人大代表在行使什么职权?(提案权)
教师加以解释(质询权):
质询案指人民代表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在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对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的一种书面文件。质询案的提出和答复必须按法律要求和法定程序进行。
(3)多媒体播放视频:《十四届全国人大:人大代表建言献策促发展 履职尽责显担当》
思考:人大代表具有什么职责?
提示: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目标导学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媒体中美日对国家领导人的称呼:
思考:为什么中美日对国家领导人的称呼不同呢?
提示: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
多媒体呈现图片:
思考: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这些变化,对于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有何意义?
提示:基层代表比例提高,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更有利于体现民意,进一步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师生总结结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①它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活力。
②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3)多媒体播放视频:《十四届全国人大:立法法再次修改 贯彻体现全过程人民民主》
思考: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师生总结知识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同时难以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应结合典型案例并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选取案例要选择有针对性、学生较为熟悉的,避免简单地讲解、灌输,要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