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题型复习-高一数学上学期同步讲与练(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题型复习-高一数学上学期同步讲与练(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题型复习
题型一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1】已知集合,,则( )
A. B.或 C. D.
【变式1-1】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变式1-2】已知集合,,若,则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x为( )
A.5 B.8 C.20 D.25
【变式1-3】已知集合,若,,则与集合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变式1-4】集合,,,若,,则一定有( ).
A. B.
C. D.不属于P,Q,M中任意一个
题型二 判断元素的个数
【例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这两个吉祥物的中文名字中的汉字组成集合M,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4 C.5 D.6
【变式2-1】已知集合,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
A.9 B.8 C.5 D.4
【变式2-2】已知集合,,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
【变式2-3】以实数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个元素.
A.0 B.1 C.2 D.3
题型三 根据元素的个数求参数
【例3】已知集合A={x|ax2﹣3x+1=0,a∈R},若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变式3-1】集合至多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变式3-2】由,,a组成的集合含有元素2,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变式3-3】已知集合.
(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集合A;
题型四 子集与真子集的个数
【例4】把“2024”中的四个数字拆开,可构成集合,则该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 )
A.8 B.7 C.16 D.15
【变式4-1】已知集合,,,则集合P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4 B.64 C.15 D.63
【变式4-2】已知集合A满足,这样的集合A有( )个
A.5 B.6 C.7 D.8
【变式4-3】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题型五 利用子集关系求参数
【例5】已知集合,,且,则( )
A.2 B.-2 C.2,-2 D.2,-2,1,-1
【变式5-1】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5-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变式5-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题型六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例6】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变式6-1】设全集,集合,则 ( )
A. B. C. D.
【变式6-2】设全集为,集合,,则( )
A. B. C. D.
【变式6-3】已知集合,则( )
A. B.E C.F D.Z
【变式6-4】(多选)设集合,,若集合,则P可以是( )
A. B. C. D.
题型七 根据集合的交并补求参数
【例7】已知集合,若,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7-1】已知集合A={0,1,2,3,4},B={x|x>m},若有三个元素,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3,4) B.[1,2) C.[2,3) D.(2,3]
【变式7-2】已知集合,设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
【变式7-3】已知集合,或,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题型八 韦恩图的应用
【例8】设全集U是实数集R,,都是U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变式8-1】已知全集,则正确表示集合和关系的韦恩图是( )
A. B. C. D.
【变式8-2】如图,三个圆的内部区域分别代表集合,,,全集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区域表示( )
A. B. C. D.
【变式8-3】已知M,N均为R的子集,且,则( )
A. B.M C.N D.R
【变式8-4】某单位周一、周二、周三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分别是14,10,8.若这三天中至少有一天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是20,则这三天都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的最大值是( )
A.6 B.5 C.7 D.8
题型九 集合与新定义
【例9】已知A,B都是非空集合,且.若,,则( )
A. B. C.或 D.或
【变式9-1】集合P={3,4,5},Q={6,7},定义={(a,b)|a∈P,b∈Q},则的真子集个数为( )
A.31 B.63 C.32 D.64
【变式9-2】设U={1,2,3,4},A与B是U的两个子集,若A∩B={3,4},则称(A,B)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规定:(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变式9-3】设是实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对于任意的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则称是“和谐集”.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A.存在一个集合,它既是“和谐集”,又是有限集
B.集合是“和谐集”
C.若都是“和谐集”,则
D.对任意两个不同的“和谐集”,总有
题型十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10】“0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变式10-1】下列选项中,“”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变式10-2】下列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是( )
A.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四边形有两个内角都为直角
D.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组对角互补
【变式10-3】荀子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来自先秦时期的名言阐述了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的哲理.由此可得,“积跬步”是“至千里”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变式10-4】(多选)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则是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题型十一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
【例1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值为( )
A.1 B. C.或1 D.或
【变式11-1】已知条件:,:,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变式11-2】已知,,.若r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变式11-3】设:,:,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题型十二 全称量词命题与特称量词命题
【例12】已知命题,使得,则为( )
A.,都有 B.,使得
C.,都有 D.,使得
【变式12-1】命题“”的否定是( )
A. B.不存在
C. D.
【变式12-2】已知集合,,若命题,是真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变式12-3】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则集合M可以是( )
A. B. C. D.第一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重点题型复习
题型一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例1】已知集合,,则( )
A. B.或 C. D.
【答案】D
【解析】∵,∴或.
若,解得或.
当时,,不满足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故舍去;
当时,集合,满足题意,故成立.
若,解得,由上述讨论可知,不满足题意,故舍去.
综上所述,.故选:D.
【变式1-1】已知集合,且,则实数的所有取值构成的集合是________.
【答案】
【解析】由,得,解得,
故答案为:.
【变式1-2】已知集合,,若,则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x为( )
A.5 B.8 C.20 D.25
【答案】B
【解析】因为,故的个位数为3或8,排除ACD.
当时,,解得满足条件.
故选:B
【变式1-3】已知集合,若,,则与集合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中,,,
故.中,,,故.
故选:B.
【变式1-4】集合,,,若,,则一定有( ).
A. B.
C. D.不属于P,Q,M中任意一个
【答案】B
【解析】若,,则,,,,
所以,,所以.故选:B.
题型二 判断元素的个数
【例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寓意点亮梦想、温暖世界.这两个吉祥物的中文名字中的汉字组成集合M,则M中元素的个数为( )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由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知,两个“墩”相同,去掉一个,“容”“融”不同都保留,
所以有5个元素.故选:C
【变式2-1】已知集合,则A中元素的个数为( )
A.9 B.8 C.5 D.4
【答案】A
【解析】当时,,得,
当时,,得
当时,,得
即集合A中元素有9个,故选:A.
【变式2-2】已知集合,,则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_____.
【答案】6
【解析】因为,,,所以时,;
时,或,时,或3或4.

所以集合B中元素的个数为6.故答案为:6.
【变式2-3】以实数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 )个元素.
A.0 B.1 C.2 D.3
【答案】C
【解析】当时,,此时集合中共有2个元素;
当时,,此时集合中共有1个元素;
当时,,,此时集合中共有2个元素;
综上所述,以实数为元素所组成的集合最多含有2个元素.
故选:C.
题型三 根据元素的个数求参数
【例3】已知集合A={x|ax2﹣3x+1=0,a∈R},若集合A中至多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取值范围是 _____.
【答案】{0}∪[,+∞).
【解析】当a=0时,方程可化为﹣3x+1=0,解得x,故成立;
当a≠0时,Δ=9﹣4a≤0,解得;
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0}∪[,+∞).
故答案为:{0}∪[,+∞).
【变式3-1】集合至多有一个元素,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集合至多有一个元素
即集合有一个元素或者零个元素
①当集合有一个元素时,等价于有一个根
即,解得
②当集合有零个元素,即时,等价于无实数根
即,解得
综上,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变式3-2】由,,a组成的集合含有元素2,则实数a的可能取值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答案】A
【解析】当时,,
当时,三个数分别为2,4,1,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时,三个数分别为2,2,-1,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时,三个数分别为2,2,-1,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当时,三个数分别为5,5,2,不符合元素的互异性.
所以实数a的值可能为1,只有一个.故选:A
【变式3-3】已知集合.
(1)若A是空集,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中只有一个元素,求a的值,并求集合A;
【答案】(1);(2)①当时,;②当时
【解析】(1)当时,方程化为,有一个根,不符合题意;
当时,若方程无根,
则即
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
(2)当时,方程化为,有一个根,;
当时,若方程只有一个根,
则即
此时方程化为,有二重根,
题型四 子集与真子集的个数
【例4】把“2024”中的四个数字拆开,可构成集合,则该集合的子集的个数为( )
A.8 B.7 C.16 D.15
【答案】A
【解析】由题意,集合 中共有3个元素,其子集的个数为 .故选:A.
【变式4-1】已知集合,,,则集合P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
A.4 B.64 C.15 D.63
【答案】D
【解析】由已知得,所以集合P的真子集的个数为.故选:D
【变式4-2】已知集合A满足,这样的集合A有( )个
A.5 B.6 C.7 D.8
【答案】C
【解析】由题得集合.故选:C
【变式4-3】已知集合,,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答案】C
【解析】由知.又,则集合.
又,
则满足条件的集合C可以为,,,,共4个,
故选:C.
题型五 利用子集关系求参数
【例5】已知集合,,且,则( )
A.2 B.-2 C.2,-2 D.2,-2,1,-1
【答案】C
【解析】,又,则,,故选:C
【变式5-1】已知集合,,若,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故0,3均为中的元素,所以,故选:B
【变式5-2】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集合,且,∴.故选:C.
【变式5-3】已知集合,,若,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由题意,得,.
①当,即,即时,,满足题意;
②当,即时,
若,则或,解得.
综上,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题型六 集合的交并补运算
【例6】已知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又,
所以.故选:B
【变式6-1】设全集,集合,则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
所以,
因为全集,
所以,故选:C
【变式6-2】设全集为,集合,,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故选:B.
【变式6-3】已知集合,则( )
A. B.E C.F D.Z
【答案】A
【解析】
易知 ,所以.故选:A.
【变式6-4】(多选)设集合,,若集合,则P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AB
【解析】因为,,
所以或,或,
因为集合,所以集合可以是AB.
故选:AB
题型七 根据集合的交并补求参数
【例7】已知集合,若,那么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故选:B
【变式7-1】已知集合A={0,1,2,3,4},B={x|x>m},若有三个元素,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
A.[3,4) B.[1,2) C.[2,3) D.(2,3]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则A={0,1,2,3,4},B={x|x>m},,
若有三个元素,则有,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2,3);故选:C
【变式7-2】已知集合,设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
【解析】当时,,解得:,此时,
,符合题意;
当时,,解得,
因为集合,,
所以或,
因为,
所以,解得:,
所以时,,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变式7-3】已知集合,或,若,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答案】
【解析】由,得,从而.
①若,则,解得;
②若,在数轴上标出集合A,B,如图所示,
则,解得.
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题型八 韦恩图的应用
【例8】设全集U是实数集R,,都是U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集合.故选:B
【变式8-1】已知全集,则正确表示集合和关系的韦恩图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解得或,则,
又因为,所以集合与集合有公共元素0,且没有包含关系,
故选项A中的韦恩图是正确的.故选:A.
【变式8-2】如图,三个圆的内部区域分别代表集合,,,全集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区域表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
A. 对应的是区域1;
B. 对应的是区域2;
C. 对应的是区域3;
D. 对应的是区域4.故选:B
【变式8-3】已知M,N均为R的子集,且,则( )
A. B.M C.N D.R
【答案】C
【解析】M,N均为R的子集,且,如图,于是得,
所以,故选:C
【变式8-4】某单位周一、周二、周三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分别是14,10,8.若这三天中至少有一天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是20,则这三天都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的最大值是( )
A.6 B.5 C.7 D.8
【答案】A
【解析】作维恩图,如图所示,
则周一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为,周二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为,
周三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为,这三天都开车上班的职工人数为x.
则,得,
得,当时,x取得最大值6,故选:A
题型九 集合与新定义
【例9】已知A,B都是非空集合,且.若,,则( )
A. B. C.或 D.或
【答案】D
【解析】由题意,得,,
故或.故选:D
【变式9-1】集合P={3,4,5},Q={6,7},定义={(a,b)|a∈P,b∈Q},则的真子集个数为( )
A.31 B.63 C.32 D.64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得,,则中有6个元素,
∴的真子集个数为26﹣1=63个.故选:B.
【变式9-2】设U={1,2,3,4},A与B是U的两个子集,若A∩B={3,4},则称(A,B)为一个“理想配集”,那么符合此条件的“理想配集”(规定:(A,B)与(B,A)是两个不同的“理想配集”)的个数是(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
【答案】C
【解析】对子集A分类讨论:
当A是二元集{3,4}时,
此时B可以为{1,2,3,4},{1,3,4},{2,3,4},{3,4},共4结果;
当A是三元集{1,3,4}时,此时B可以为{2,3,4},{3,4},共2种结果;
当A是三元集{2,3,4}时,此时B可以为{1,3,4},{3,4},共2种结果;
当A是四元集{1,2,3,4}时,此时B取{3,4},有1种结果,
根据计数原理知共有4+2+2+1=9种结果.故选:C.
【变式9-3】设是实数集的一个非空子集,如果对于任意的与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且,则称是“和谐集”.则下列命题中为假命题的是( ).
A.存在一个集合,它既是“和谐集”,又是有限集
B.集合是“和谐集”
C.若都是“和谐集”,则
D.对任意两个不同的“和谐集”,总有
【答案】D
【解析】A项中,根据题意是“和谐集”,又是有限集,故A项为真命题;
B项中,设,
则,,
所以集合是“和谐集”,故B项为真命题;
C项中,根据已知条件,可以相等,故任意“和谐集”中一定含有0,
所以,故C项为真命题;
D项中,取,,都是“和谐集”,
但5不属于,也不属于,所以不是实数集,故D项为假命题.故选:D.
题型十 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10】“0A.充分不必要 B.必要不充分 C.充要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
【答案】A
【解析】“0所以“0“”成立时,“0所以“0所以“0【变式10-1】下列选项中,“”成立的一个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对于A,“”能推出“”,但“”不能推出“”,所以A正确;
对于B,当,时,满足,但,即“”不能推出“”,
故选项B不是“”的必要条件,所以B错误;
对于C,当,时,满足,但,即“”不能推出“”,
故选项C不是“”的必要条件,所以C错误;
对于D,可知,即“”能推出“”,且“”能推出“”,
是充要条件,所以D错误.故选:A.
【变式10-2】下列是“四边形是矩形”的充分条件是( )
A.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B.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四边形有两个内角都为直角
D.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有一组对角互补
【答案】D
【解析】对A,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才是矩形,故A错误;
对B,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为平行四边形,故B错误;
对C,四边形有三个内角为直角才是矩形,故C错误;
对D,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则为平行四边形,则相邻两角互补,
又有一组对角互补,
故相邻两角相等,又相邻两角之和为,故相邻两角均为直角,
故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D正确.
故选:D.
【变式10-3】荀子曰:“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这句来自先秦时期的名言阐述了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的哲理.由此可得,“积跬步”是“至千里”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B
【解析】根据“做事情不一点一点积累,就永远无法达成目标”,
即要达成目标必须一点一点积累,
所以 “积跬步”是“至千里”的必要条件.故选:B
【变式10-4】(多选)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则是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 )
A. B. C. D.
【答案】BD
【解析】由题知,A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而灯泡亮,开关不一定闭合,
故A中是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亮,且灯泡亮,则开关闭合,
故B中是的充要条件;
C中电路图,开关闭合,灯泡不一定亮,灯泡亮,则开关一定闭合,
故C中是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中电路图,开关闭合,则灯泡亮,灯泡亮,则开关闭合,
故D中是的充要条件.故选:BD.
题型十一 利用充分必要条件求参数
【例1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m的值为( )
A.1 B. C.或1 D.或
【答案】B
【解析】把代入,得:,解得:或.
当时,可化为:,解得:,
此时“”是“”的充要条件,应舍去;
当时,可化为:,解得:或,
此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故.故选:B
【变式11-1】已知条件:,:,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所以,即.故选:D.
【变式11-2】已知,,.若r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且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易得.记p,q,r中x的取值构成的集合分别为A,B,C,
由于r是p的必要不充分条件,r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则,,则,解得,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变式11-3】设:,:,若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是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所以.
故答案为:
题型十二 全称量词命题与特称量词命题
【例12】已知命题,使得,则为( )
A.,都有 B.,使得
C.,都有 D.,使得
【答案】C
【解析】因为,使得,所以为:,都有.故选:C.
【变式12-1】命题“”的否定是( )
A. B.不存在
C. D.
【答案】D
【解析】命题的否定,只否定结论,并把全称量词变为存在量词,
所以原命题的否定为“”,故选:D
【变式12-2】已知集合,,若命题,是真命题,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答案】
【解析】由于命题,是真命题,所以,
当时,,解得;
当时,,解得,
综上,m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变式12-3】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则集合M可以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为假命题,为真命题,可得,
又为真命题,可得,
所以,故选:B.
【变式12-4】已知命题“,使得等式成立”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答案】
【解析】若原命题为真命题,则,使得成立,则;
若原命题为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故答案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