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东南亚教案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 东南亚教案2022-2023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第七章 了解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一、核心素养
区域认知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归纳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3、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4、知道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及其分布状况。
综合思维
1、能举例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
1、了解华人和华侨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知道马六甲海峡在世界海洋运输中的地位。
2、归纳东南亚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3、归纳东南亚气候的分布及特点。
4、知道东南亚占世界前列的热带作物和矿产及其分布状况。
难点:
1、能举例说明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2、分析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情景导学,明确主题
问题导入:世界上最大的群岛?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它们位于世界上哪个地区?
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1、地理位置
读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说一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要求在图7-1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以及马六甲海峡的具体位置,并观察它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
通过活动,让学生感悟到东南亚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地处低纬(热带)地区;处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2、地形地势
读图7-1“东南亚地形分布”,思考马来群岛和中南半岛的地形特征和地势特征。
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
思考:1、为什么印度尼西亚多火山?
2、火山喷发可能会引发巨大灾害,但为什么也有人选择在火山周围居住呢?
火山爆发——火山灰——使土壤肥沃——利于农业发展
在图中1、找出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红河,说出他们流向和地形分布的关系。
总结: 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征:山河相见,纵列分布
地势特征:北高南低
2、这些河流上、下游的地形有何差异?这对河流的流速有何影响?
上游:山地;水流湍急
下游:平原;水流缓慢
思考:东南亚的大城市分布在哪里?
活动交流,展示评研
呈现东南亚的气候类型分布图,总结东南亚的气候分布特征。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讲授讲解,提炼归纳
读图7-6“东南亚物产分布”,了解东南亚主要有哪些农产品和矿产品;找出主要热带作物及其产地(通过图片形式说明天然橡胶、油棕、椰子、蕉麻、大米的用途)
找出东南亚重要的水稻生产国;议一议,东南亚地区种植水稻具有哪些有利的自然条件?
河流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生长。
展示“下南洋”路线图,说明东南亚是世界上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
读图7-8“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分布”,找出东南亚的11个国家。看看哪些国家位于中南半岛上,哪些国家位于马来群岛上?通过图文形式介绍部分重要国家。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新加坡——“花园城市”,
老挝——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四、板书设计
7.1 东南亚
一、范围: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
二、地理位置:
(1)纬度位置:低纬度地区,热带
(2)海陆位置:海: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陆:亚洲与大洋洲之间 “十字路口”
马六甲海峡
三、自然环境
1、地形地势
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征:山河相见,纵列分布
地势特征:北高南低
马来群岛:地形特征:山地丘陵为主,多火山
2、河流
中南半岛:流向:自北向南流
主要河流:湄公河——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
(受自然环境影响,东南亚城市、人口、农业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原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等)
马来群岛:河流长度短,流速快——(原因:面积狭小、地形崎岖等)
3、气候
中南半岛: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马来群岛: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高温多雨。
四、人文环境
1、农业:主要粮食作物:水稻 (有利气候条件:水热充足)
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油棕、蕉麻、椰子等。
2、人口:世界上海外华人和华侨最集中的地区
3、重要国家:
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新加坡——“花园城市”,
老挝——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前后联系,引导学生思考本课学习与以往知识的联系,做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课堂设置了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效果较好,能帮助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并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