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会运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2、通过表演,用身体的动作感受彝族民歌的特有韵味。3、能主动参与彝族歌舞的表演,体验彝家娃娃的幸福生活。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身心可塑性强,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三、教学重点 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感受彝族音乐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听辩音的高低,感受旋律的起伏。5、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律动激趣1、伴随着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伴奏律动进教室(课件:音乐)师:请同学们随音乐跟老师一起踏上我们的音乐旅程吧!(播放课件伴奏,学生律动进教室)2、师:同学们的舞步很欢快,舞姿也很美。今天这趟旅程老师带你走进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彝族,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他们的风土人情。(播放ppt,播放彝族风情图片,师讲解,伴奏作为背景音乐。)3、师:彝族朋友们舞跳得很棒,歌也唱得很好,今天这些朋友们带给我们一首歌曲,我们用小耳朵认真聆听。(引入歌曲)(2)学习歌曲1、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这首歌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带着任务性的歌曲聆听,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聆听歌曲的好习惯,而且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倾听。)2、再次聆听歌曲范唱,这首歌曲哪个词语出现次数最多?每次出现音高都一样吗?(帮助学生进一步欣赏歌曲,加深对歌曲旋律的印象以及帮助听辨音的高低。)师:同学们的小耳朵真灵,虽然这几个“阿里里”长得一样,可是他们住在不同的地方,有的在山下,有的在半山腰,有的住在山顶,看看谁能准确找到他们的位置,把他们送回家!仔细听,答案在老师的歌声里。3、老师范唱。(老师唱的时候做出手势动作比出音高位置,有助于学生形象感知。)4、出示图谱检测学生是否找到“阿里里”的准确位置。5、学生有感情地读歌词。师:同学们安全地把他们送回家,那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一起读下歌词吧!6、用“lu”音模唱歌曲(老师弹琴)。7、学生加入歌词跟随老师琴声演唱。(纠正音准,声音处理,提示学生应唱得轻快,有弹性。)8、再次跟琴完整演唱歌曲。9、师生接唱。师:彝族有个风俗习惯:朋友们见面喜欢用对歌的形式交流感情或抒发心情,今天我们也来用对歌抒发一下快乐的心情!10、分组接唱。11、全体同学跟音乐伴奏完整演唱歌曲。(纠正,处理感情)12、全体同学再次完整跟音乐伴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三)、编创表演、体验情感师:彝家娃娃不仅歌儿唱得好,而且舞跳得很棒。让我们随着热烈、欢快的曲调一起舞动起来吧!1、分组讨论。师:你们想用什么方式在火把节上表演呢?2、分组展示。(播放音乐)3、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师生共同表演彝族歌舞。六、课堂小结在欢快的彝族歌舞中,我们的音乐旅程也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彝族小朋友不仅带着我们领略了他们的风土人情,还用音乐向我们传递快乐。在以后的音乐旅程中,我们还将欣赏感受更多少数民族的音乐,下面让我们随音乐一起律动走出教室。(播放《彝家娃娃真幸福》音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