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 21*芦花鞋 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课文《芦花鞋》一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A.29 B.30 C.312.“屑”的部首是( )A.肖 B.尸 C. 3.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搓(chuō)绳 抚(fǔ)摸 芦花 均匀B.庄稼(jià) 啧啧(zé) 篷松 空寂C.祈(qí)求 咯(gē)吱 麦穗 捋胡子D.倾覆(fù) 遗憾(gǎn) 闻声 疑惑4.“捋下来”的“捋”读音是( )A.lǚ B.lú C.luō5.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愣(nèng)搓进(cuō)拇指(mǔ) B.捆住(kǔn)雪屑(xiè) 嘴唇(chún)C.扭动(liǔ) 祈求(qǐ) 嘴唇(chún) D.扒手(pá) 遗憾(hàng)风靡(mǐ)二、填空题6.看拼音,写词语。qín dài yīng xiónɡ xiōnɡ huái chén zuì( )( )( )( )ɡù kè xùn chì zàn tàn sù jìnɡ( )( )( )( )7.回顾课文,回答问题。本文选自《_______》体裁________。全文分为4部分,各部分可分别用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概括。三、语言表达8.综合性学习。学校招募小小志愿者去捡拾垃圾,你约同学元元一起参加,元元却说:“我们的任务是学习,捡拾垃圾是环卫工人的事情。我才不去呢!”面对这种情况,你会怎样劝说元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将下面句子改为陈述句,要求句意不变。(1).难道下雪了青铜还坚持要去卖鞋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里能看到你的鞋,难道还能丢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阅读课文,完成练习上学,是青铜的一个梦。然而现在事情明摆着:他和葵花妹妹,只能有一人上学。夜晚,他躺在床 上,眼睛骨碌骨碌地睡不着。但一到了白天,他好像什么也不想,依然像往日一样,带着葵花到田野上游荡去。而葵花也显出没有任何心思的样子,一步不离地跟着青铜哥哥。他们仰脸去看南飞的大雁,去撑只小船到芦苇荡捡野鸭、野鸡、鸳鸯们留下的漂亮羽毛,去枯黄的草丛中捕捉鸣叫得十分好听的虫子……这天晚上,大人们将他们叫到了面前,将安排告诉了他们。葵花说:“让哥哥先上学,我明年再上学,我还小哩,我要在家陪奶奶。”奶奶把葵花拉到怀里,用胳膊紧紧地将她搂抱了一下,心酸酸的。青铜却像是早就想好了,用表情、手势准确无误地告诉奶奶、爸爸和妈妈:“让妹妹上学。我不用上学。我上学也没有用。我要放牛。只有我能放牛。妹妹她小,她不会放牛。”这两个孩子就这样不停地争辩着,把大人心里搞得很难受。妈妈竟转过身去——她落泪了。葵花将脸埋在奶奶的胸前,一个劲地哭起来:“我不上学,我不上学……”10.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一句话或几个字来评价以下人物。青铜:___________ 葵花:____________奶奶:___________ 爸爸和妈妈:____________12.故事最后到底谁去上学了?是用什么方式决定的?请预测一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外阅读。奇怪的大石头李晓明 刘凤东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小时候,他喜欢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的游戏。每次他都爱藏在一块大石头的后面。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草地上听到小伙伴的脚步声,他就悄悄围着大石头躲闪。大石头把他的身影遮得严严实实的,小伙伴围着石头转来转去,也找不到他。时间长了,他对这块大石头产生了兴趣: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李四光跑去问老师,老师想了想,说“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小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了。” “是谁把它放在那儿的呢?”“听说天上常常掉下来陨石,也许它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吧!”“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定非常大。它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它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这我可说不上来了。”李四光又跑去问爸爸,爸爸也说不清楚。这块突兀的大石头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它的四周都是平整的土地,没有一块石头呢?这个问题李四光想了许多年。直到他长大以后到英国学习了地质学,才明白冰川可以推动巨大的石头旅行几百里甚至上千里。后来,李四光回到家乡,专门考察了这块大石头。他终于弄明白了,这块大石头是从递远的秦岭被冰川带到这里来的。经过进一步的考察,他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13.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遗:①丢失;②漏掉;③余,留。(1)李四光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2)在放学路上,他遗失了一只手套。( )(3)由于心里紧张,他遗忘了一个步骤。( )14.李四光的研究成果是( )A.大石头是从秦岭被洪水带到这里来的。B.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15.根据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B【详解】本题考查数自然段。课文《芦花鞋》一共有三十个自然段。课文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制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的故事,赞美了青铜勤劳、淳朴、善良等美好品质。2.B【详解】本题考查部首。“屑”字的部首是“尸”,字形结构为左上包围结构,总笔画数为10。3.C【详解】此题考查字音字形的辨析能力,学生要注意区分形近字、同音字。A选项搓(cuō)。B选项庄稼的稼都轻声“jia”;篷松应该是蓬松。D选项憾(hàn)。4.C【详解】本题考查多音字。同学们做题时要结合词语意思读出正确读音。同学们日常也需要多积累字词读音,朗读时要留意发音。捋:[lǚ ]用手指顺着抹过去,使物体顺溜或干净。组词:捋胡子、捋麻绳。[luō]用手握住条状物向一端滑动。组词:捋袖子、捋下、捋虎须。捋下来[luō xià lái]:顺着长条形东西抚摸。选项C的读音正确。故选C。5.B【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A选项愣lèng。C选项扭niǔ。D选项憾hàn。故答案为B。6. 秦代 英雄 胸怀 沉醉 顾客 训斥 赞叹 肃静【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秦、雄、胸怀、醉、顾、训斥、赞、肃”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7. 青铜葵花 小说 青铜家编芦花鞋 芦花鞋大受欢迎 雪中卖鞋 青铜送鞋【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与填空。《青铜葵花》是一部长篇小说,2005年4月首次出版。该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葵花的命运,她先是和她的父亲在干校生活,父亲不幸遇难后,又被另一位主人公青铜一家领养,并和青铜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这个女孩召回城市。青铜从此便常常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那座城市的方向。该小说叙事简洁流畅,文字纯净唯美,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青铜葵花》中的《芦花鞋》的故事,主要写了青铜一家人为了增加收入,一起动手编制芦花鞋,然后让青铜背着到油麻地镇上去卖,青铜顶着刺骨的寒风去卖自己一家人做的101双芦花鞋,回到家时,他的脚已经冻得通红,赞美了青铜勤劳、淳朴、善良等美好品质。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如何编芦花鞋,可概括为:青铜家编芦花鞋;第二部分讲的是青铜的芦花鞋很受欢迎,可概括为:芦花鞋大受欢迎;第三部分讲的是芦花鞋卖光了,可概括为:雪中卖鞋;最后一部分讲的是青铜把自己的芦花鞋送人了,可概括为:青铜送鞋。8.作为一个学生,我们不仅仅要学习文化知识,同时也要学习社会知识,同时也要加强个人品德修养,当志愿者去捡垃圾,就是对自己爱劳动、有社会责任的一次教育,你还是和我一起去吧。9. 下雪了青铜还坚持要去卖鞋。 这里能看到你的鞋,丢不了。10.兄妹互让上学机会 11. 坚定、懂事 善良、乖巧 慈祥、疼爱孩子 善良、无奈 12.一家子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去上学,最后是葵花去上学了10.小标题是对一段话的概括性语言。因为字数的限制,在写小标题时要抓住关键词,精炼语言。此段主要讲解青铜和葵花兄妹互让上学机会的事。11.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在解答时可以从人物的动作、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注意表达清楚,正确分析人物形象。12.此题为思路拓展题,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猜测即可,但要言之有据,注意语句通顺。13. ③ ① ② 14.B 15.李四光由一块奇怪的大石头而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13.考查了多义字。“多义字”也就是一个汉字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中有不同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一个多义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表达的意思,首先要理解给出的词语的意思,再在语境中理解汉字的意思,然后选出正确的答案。14.此题考查课文的理解能力。从句子“经过进一步的考查,他发现在长江流城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他的这一研究成果震惊了全世界。”可以看出他的研究成果是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15.此题考查段意的理解和概括能力,首先要理解一篇文章主要在讲什么,然后再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出来。本篇文章主要讲李四光由一块石头引发兴趣,进而研究发现在长江流域有大量第四纪冰川活动的遗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