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二 古代亚非欧文明(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二 古代亚非欧文明(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二
古代亚非欧文明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2 阜新)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甲骨文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2.(2022 资阳)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在查阅四大文明古国资料时,当你看到“狮身人面像”、“太阳历”、“金字塔”等关键词时,正确的判断应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3.(2022 西藏)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司母戊鼎
C.帕特农神庙 D.释迦牟尼像
4.(2022 菏泽)有学者认为,这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该文明是指(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5.(2022 贵阳)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6.(2022 牡丹江)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金字塔 D.雅典的民主政治
7.(2022 沈阳)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映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A.天文历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医学 D.文学艺术
8.(2022 常德)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拉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尼罗河流域(  )
A.适应于农业耕作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有利于建金字塔 D.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9.(2022 湘西州)《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10.(2022 岳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
11.(2022 株洲)图中的石柱记载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12.(2022 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13.(2022 盘锦)“法者,治之端也”。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查士丁尼法典》——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D.《拿破仑法典》——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14.(2022 赤峰)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15.(2022 海南)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16.(2022 邵阳)如图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天方夜谭》
17.(2022 烟台)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18.(2022 济南)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19.(2022 毕节市)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20.(2022 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1.(2022 湘西州)《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22.(2022 聊城)如表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23.(2022 恩施州)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24.(2022 黑龙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25.(2022 兰州)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指出: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  )
A.开疆拓土 B.民主政治 C.经济繁荣 D.文化教育
26.(2022 绵阳)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不断探索,尝试着建立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无为而治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伯里克利改革
27.(2022 沈阳)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民主政体
28.(2022 内江)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
A.亚历山大 B.亚里士多德 C.屋大维 D.伯里克利
29.(2021 广州)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  )
A.强化了等级制度
B.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推动了海外贸易
D.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
30.(2021 滨州)考古学家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阿伊 卡努姆地区发现了一座城市遗址,其中有希腊式的露天剧场、市政厅和图书馆。对该城市建设者最合理的推测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31.(2021 南京)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
A.南亚次大陆 B.意大利半岛 C.希腊马其顿 D.阿拉伯半岛
32.(2021 泰安)“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33.(2021 扬州)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
A.法老 B.执政官 C.保民官 D.角斗士
34.(2021 绍兴)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询机构,但执政官必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它的同意,财务官在支出款项时也必须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国家存在这一机构的是(  )
A.古巴比伦 B.雅典 C.斯巴达 D.罗马共和国
35.(2020 宜宾)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2020年 B.农历五月初五
C.康熙十五年 D.民国元年
36.(2019 湖州)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37.(2022 临沂)“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38.(2022 大庆)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屋大维 D.罗伯斯庇尔
39.(2022 绥化)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0.(2022 郴州)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41.(2022 铜仁市)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42.(2022 嘉兴)有学者认为,从政治到军事、从法律到诗词、从建筑到美术,人们往往以罗马古典文明为良师益友。下列属于罗马古典文明成就的是(  )
A.城邦民主制 B.阿基米德定律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43.(2022 广州)意大利某广场立有一块公元前1世纪的关于屋大维的公共纪念碑,碑上有如下一段铭文(节选):
皇帝凯撒 奥古斯都 十二次担任总司令 十一次担任执政官 十四次担任保民官 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
该铭文内容可用于探究(  )
A.两河流域的文学 B.雅典民主的确立
C.古代埃及的艺术 D.古代罗马的扩张
44.(2022 潍坊)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45.(2022 盘锦)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罗马大竞鼓场 D.八达岭长城
46.(2020 泸州)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其中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莎士比亚 D.达 伽马
47.(2019 日照)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
A.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48.(2020 郴州)2020年是闰年,古人为了纠正古代历法中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设置闰年。这种设置闰年的方法最早出自(  )
A.古埃及太阳历 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农历 D.古罗马儒略历
49.(2022 长沙)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
A.释迦牟尼 B.孔子 C.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
50.(2022 湖北)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相传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少女,自愿嫁给生性残暴的国王山鲁亚尔。她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每每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刚好天亮。国王想听完故事,不忍惩罚她。就这样过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头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据此判断,这部著作是(  )
A.《格林童话》 B.《天方夜谭》 C.《源氏物语》 D.《哈姆雷特》
二.材料题(共7小题)
51.(2022 商水县二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马踏匈奴》属于石雕,花岗石坚硬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导致以写意为主,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青铜雕塑,辅以镀金,青铜其有较强的延伸性,因此运用写实技法,异常逼真。汉代依然属于农耕社会,工商业不发达,城市建设和功能也很简单,并不具备大型纪念性雕塑存在的因素。古罗马帝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城市生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很适于纪念性雕塑的摆放。《马踏匈奴》还属于陵墓雕塑的范畴,因为汉代具有厚葬的传统,“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重,对霍去病的厚葬将合了当时的习惯。古罗马人务实,追求享乐,注重现实,习惯于为尚在位的帝王塑像,歌功颂德。
——赵静、李海侠《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古代雕塑艺术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说明。
52.(2022 南召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蹴鞠除了是皇室庆典的表演项目之外,也是很受欢迎的民间体育项目。热爱踢球的宋代人还组织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间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又称“圆社”。古籍《事林广记》中收录了《齐云社规》,即蹴鞠俱乐部守则,里面还有“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关于踢球的严格规定。加入圆社,不是球技高超,而是道德品质优良、讲义气。
材料二 在古希腊各城邦的考古发掘中,有大量绘制着各种运动竞技项目的陶制器具……最初,奥运会运动员的选拔只面向贵族阶级开放。然而,由于体育教育在古希腊的普及,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平民进入选拔并参与竞赛。古希腊社会推崇身体之美,因此十分重视体能与体型的训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西方体育活动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件文物有何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
(2)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认识。
53.(2022 宛城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驰道有统一施工标准,标准规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也就是宽大约70m,每隔三丈就要种一棵树。为了路面排水,路基要高于地面,虽然是夯土路,但规定必须用铁锤夯实才可以。驰道中间的三丈之宽是专供皇帝使用的,两旁开辟有人行道。……就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 罗马大道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从公元前500年开始修建,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而延伸。至2世纪,罗马帝国内有372条大道,这些大道以罗马为中心,将罗马帝国各个区域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罗马道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道路由弧形的石头组成,这些石头和高于路面的行人道方便排水,而道路两旁除有行人道外,还有马道和排水沟渠。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秦驰道和罗马大道在建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秦朝和罗马能进行大规模道路修建的共同原因。
(2)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古代的交通建设?
54.(2022 西峡县一模)阅读材料,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临时制刑,不预设法”,可以随意对平民及新兴地主用刑。即使有人制定了一些法律,也会被贵族所垄断,不能让百姓知道,便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罗马建立共和国后,贵族常常利用对习惯法的解释权,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平民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据上述材料,比较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的相同之处。请谈谈你对古代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2)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倡“法治”的?你能为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55.(2023 大渡口区一模)根据如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雅典伯里克利改革,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公元前73年 罗马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封形式,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上述事件中,哪个事件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选择表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56.(2022 商城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认为,贫穷不应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国家事务。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他规定公职津贴和由抽签产生公职的办法。公职任期仅为一年,以便于有更多人参与。
——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摘自[宋]汪沫《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推动公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伯里克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所体现的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该制度是怎样推动社会公平的?
(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请你结合古代史的内容,再举出一例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的举措并加以说明。
57.(2022 濮阳二模)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第1页(共1页)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二
古代亚非欧文明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0小题)
1.(2022 阜新)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的是(  )
A.甲骨文 B.金字塔
C.《汉谟拉比法典》 D.种姓制度
【解析】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故B正确;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的文明成果,排除A;《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的文明成果,排除C;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文明成果,排除D。
故选:B。
2.(2022 资阳)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多样性。在查阅四大文明古国资料时,当你看到“狮身人面像”、“太阳历”、“金字塔”等关键词时,正确的判断应是(  )
A.古代中国 B.古代埃及 C.古代巴比伦 D.古代印度
【解析】据所学知,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类文明的杰出成就,古埃及人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B项符合题意;排除ACD三项。
故选:B。
3.(2022 西藏)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下列属于古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金字塔 B.司母戊鼎
C.帕特农神庙 D.释迦牟尼像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成果,A项正确;司母戊鼎是古中国文明的成果,排除B项;帕特农神庙是古希腊文明的成果,排除C项;释迦牟尼像是古印度文明的成果,排除D项。
故选:A。
4.(2022 菏泽)有学者认为,这一古代文明“源远流长,成就卓著,但对后世的思维方式影响不大……因为生活在沙漠边缘的……人只热衷于创造各种死亡仪式。”该文明是指(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古印度文明
【解析】依据“古代文明”“生活在沙漠边缘”可知与古埃及文明有关。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尼罗河两岸陆续出现几十个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000年,初步统一的古代埃及国家建立起来。古埃及国王也称法老,是古埃及最大的奴隶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被看做是神的化身。他们为自己修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金字塔就成了法老权力的象征,也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因为这些巨大的陵墓外形形似汉字的“金“字,因此我们将其称之为“金字塔“,A符合题意。古巴比伦文明和古印度文明,没有生活在沙漠边缘,排除BD;古希腊文明是海洋文明,排除C。
故选:A。
5.(2022 贵阳)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产生的。古代埃及文明发源于(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埃及文明位于尼罗河畔,A项正确;古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无关,排除BCD项。
故选:A。
6.(2022 牡丹江)下列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果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金字塔 D.雅典的民主政治
【解析】金字塔是非洲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是古代埃及国王的陵墓,是权力的象征,也是埃及人民的骄傲。《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文明成果,种姓制度是古印度文明成果,雅典民主政治是古希腊文明成果,排除ABD。
故选:C。
7.(2022 沈阳)古埃及人发现,每年7月,当太阳和天狼星在地平线上同时升起时,尼罗河就会开始涨水。他们据此制定了每年365天的太阳历。材料反映了古埃及的文明成就是(  )
A.天文历法 B.建筑雕塑 C.解剖医学 D.文学艺术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由于计算尼罗河泛滥周期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太阳历,属于天文历法范畴,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中制定太阳历的内容不符,排除BCD三项。
故选:A。
8.(2022 常德)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拉地区的大河流域,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这主要是尼罗河流域(  )
A.适应于农业耕作 B.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C.有利于建金字塔 D.民主政治起源较早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人类最早的文明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适合于农业耕作,产生了古埃及文明,因此,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形象地把古埃及文明称为“尼罗河的赠礼”,故A符合题意;古埃及文明是农业文明,故B不符合题意;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尼罗河流域与埃及修建金字塔没有因果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古希腊民主政治起源较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2 湘西州)《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这反映了该法典(  )
A.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B.提高了奴隶的政治地位
C.促进古巴比伦经济发展 D.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解析】根据“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被处以割耳之刑。”可知,材料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符合题意。
故选:A。
10.(2022 岳阳)《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反映此法典维护的是(  )
A.奴隶的利益 B.奴隶主的利益
C.手工业者的利益 D.婆罗门的利益
【解析】《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非其奴隶的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师应断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故选:B。
11.(2022 株洲)图中的石柱记载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这一法典是(  )
A.《十二铜表法》 B.《查士丁尼法典》
C.《拿破仑法典》 D.《汉谟拉比法典》
【解析】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一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选项D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拿破仑法典》是法国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法律文献。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12.(2022 宿迁)《汉谟拉比法典》规定: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据此可知,它(  )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主张君权神授
C.提倡自由与平等 D.是欧洲民法的基础
【解析】根据“拐带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奴隶者,都要被处以死刑。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的地位要高于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可知,材料直接反映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君权神授,排除B项;
奴隶社会存在阶级压迫,并未提倡自由与平等,排除C项;
《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民法的基础,排除D项。
故选:A。
13.(2022 盘锦)“法者,治之端也”。下列关于法律文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汉谟拉比法典》——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B.《罗马民法大全》——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C.《查士丁尼法典》——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
D.《拿破仑法典》——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解析】“法者,治之端也”意为良法已备,是国家治理的开端。根据所学可知,《汉谟拉比法典》中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故A正确;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1787年宪法》;集中了古罗马帝国的全部法律条文的是《罗马民法大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的是《权利法案》。
故选:A。
14.(2022 赤峰)下表是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在位时统治者的行为和职责。据此可以推断古巴比伦(  )
国王汉谟拉比 国王任命的总督 基层公社的首领
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在位的好几个年份都作为“开凿河渠之年”而载入史册。 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 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管理市场、管理税收和司法等。
A.重视发展农业 B.法律体系严密
C.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D.商品经济活跃
【解析】根据题干“下令并严厉监督总督兴修水利”“分管各城市和州的军事、行政、税收、司法和水利灌溉”“管理公社的土地、分配水流”可知,这三段文字都提到了要注意水利,反映的是故巴比伦重视发展农业,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材料关联不大,排除。
故选:A。
15.(2022 海南)大河流域孕育了古代灿烂的人类文明。下列诞生于两河流域的文明成果是(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法理概要》
【解析】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16.(2022 邵阳)如图所示知识结构图,①处的内容应为(  )
A.《汉谟拉比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查士丁尼法典》 D.《天方夜谭》
【解析】古代两河流域创造了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成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A项正确;《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是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颁布的,《天方夜谭》是阿拉伯的文学瑰宝,故排除BCD项。
故选:A。
17.(2022 烟台)婆罗门教圣典《吠陀经》将种姓制度的等级描述得很具有艺术性,说是诸神们齐心协力一起灭了一个体型庞大的巨人,然后巨人的嘴演化成了婆罗门,巨人的手臂演化为刹帝利,巨人的腿部演化出了吠舍,巨人的脚部变成了首陀罗。据此可知,种姓制度(  )
A.是艺术创作的产物 B.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
C.反映了“众生平等” D.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种姓制度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说种姓制度是艺术创作的产物不符合史实,排除A;封君封臣制度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排除B;说种姓制度反映了“众生平等”不符合史实,排除C。
故选:D。
18.(2022 济南)把握关键词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孔雀王朝”“种姓制度”“创立佛教”,这些关键词体现的古代文明是(  )
A.古代埃及 B.古代两河流域
C.古代希腊 D.古代印度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在古印度,哈拉帕文明是它的早期文明,后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半岛,后来建立孔雀王朝,实行种姓制度,释迦牟尼创立佛教,D项正确;古代埃及的文明代表是金字塔,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代表是《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希腊是海洋文明,排除ABC三项。
故选:D。
19.(2022 毕节市)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 悉达多创立佛教,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古印度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这说明早期佛教(  )
A.尊奉黄帝和老子,也吸收神仙方术
B.反对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地位
C.将长期遭受苦难的犹太人解脱出来
D.解决水源与牧场的资源之争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的乔达摩 悉达多(释迦牟尼)创立佛教,宣扬“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它认为世间万物发展都有因果缘由,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行,因此B表述正确。
故选:B。
20.(2022 娄底)雅利安人在恒河等流域确立统治过程中,实行了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该制度发端于(  )
A.古代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解析】根据“雅利安人在恒河流域等建立了一系列国家……种姓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发端于古代印度。C正确;古埃及发源于非洲尼罗河流域。A错误;古巴比伦发源于西亚两河流域。B错误;古希腊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D错误。
故选:C。
21.(2022 湘西州)《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作品,作品中描述了唐僧、孙悟空、如来佛祖等一系列角色,其中与“如来佛祖”有关的宗教是(  )
A.伊斯兰教 B.佛教 C.道教 D.基督教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诞生于古印度,主张众生平等等,《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等称谓都与佛教相关,B符合题意。
故选:B。
22.(2022 聊城)如表所列内容为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的目录(部分)。据此推断,第三章的标题应是(  )
第一编农业文明时代 第一章古代西亚文明 第二章古代埃及文明 第三章____________ 第四章古代中华文明
A.古代希腊文明 B.古代印度文明
C.古代罗马文明 D.古代阿拉伯文明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世界史上,农业文明时代包括古代西亚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华文明,B项正确;古代希腊文明、古代罗马文明是海洋文明,古代阿拉伯文明是封建社会的文明,排除ACD三项。
故选:B。
23.(2022 恩施州)文物古迹见证历史。如图反映的文明成果起源于哪一地区(  )
A.古代埃及 B.两河流域 C.古代印度 D.古代希腊
【解析】题目中“释迦牟尼佛像”是佛教雕塑。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引起人民不满,反对婆罗门特权的情绪不断高涨;公元前6世纪,古代印度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佛教就在这种形势下产生了。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 悉达多,又称释迦牟尼。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
故选:C。
24.(2022 黑龙江)印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特别是那些生活在拥挤贫民窟中的原低种姓人群更容易感染病毒。下列图示中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  )
A.
B.
C.
D.
【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在这一制度中,第一等级是婆罗门,掌管祭祀;第二等级是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第三等级是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第四等级是首陀罗,主要由被征服居民构成,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要为前三个等级服务。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能够反映和造成这个群体低种姓地位的是A。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25.(2022 兰州)雅典执政官伯里克利指出: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  )
A.开疆拓土 B.民主政治 C.经济繁荣 D.文化教育
【解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迎来了辉煌时代,发展到古代世界的最高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据题干关键信息“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但我们是他们的榜样。因为行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并结合所学,雅典成为“邻人榜样”是因为民主政治,B符合题意;ACD不是雅典成为邻人榜样的原因。
故选:B。
26.(2022 绵阳)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人类不断探索,尝试着建立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无为而治 B.种姓制度
C.《汉谟拉比法典》 D.伯里克利改革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主政时期,雅典达到全盛,奴隶制的民主政治也随之发展到高峰。D项正确;无为而治,与道家思想相关,排除A项;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排除C项。
故选:D。
27.(2022 沈阳)伯里克利曾表述:“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因为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一政体具体表现在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如图)。上述材料表明古代雅典建立了(  )
A.种姓制度 B.君主专制 C.联邦制 D.民主政体
【解析】依据题干“政体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公民大会成员都有参加讨论发言和投票表决之权”和所学知识,可见体现了古代雅典建立了奴隶制民主政体,尤其是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所有公民开放,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D项正确,排除B项;古印度实行种姓制度,种姓之间等级界限分明,排除A项;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排除C项。
故选:D。
28.(2022 内江)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
A.亚历山大 B.亚里士多德 C.屋大维 D.伯里克利
【解析】据所学知,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他建立了津贴制度。
故选:D。
29.(2021 广州)公元前4世纪,随着亚历山大东征,大量希腊人迁到东方,吸收当地的文化与风俗。希腊文化传入印度与佛教结合,形成了一系列雕塑、绘画艺术。可见,亚历山大帝国(  )
A.强化了等级制度
B.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C.推动了海外贸易
D.统一了东西方的语言文字
【解析】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率军东征,他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最远到达印度河流域,从而建立起一个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的东征严重破坏了被征服地区经济的发展,但使希腊文化传播到了东方,东方文化逐渐渗入到希腊文化中,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题干信息这段话强调了亚历山大帝国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B符合题意。
故选:B。
30.(2021 滨州)考古学家在今天阿富汗北部的阿伊 卡努姆地区发现了一座城市遗址,其中有希腊式的露天剧场、市政厅和图书馆。对该城市建设者最合理的推测是(  )
A.亚历山大帝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根据材料“在今天阿富汗北部”、“有希腊式的露天剧场、市政厅和个图书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远征曾经将今天阿富汗地区纳入帝国的疆域,远征过程中曾积极传播希腊文化,选项A正确;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势力未到达今天阿富汗地区,选项BC不符合题意;阿拉伯帝国不会在当地大力传播希腊文化,选项D排除。
故选:A。
31.(2021 南京)公元前4世纪,“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固然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开创了欧亚非文化交流的新时代。”这个“帝国”的崛起始于(  )
A.南亚次大陆 B.意大利半岛 C.希腊马其顿 D.阿拉伯半岛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帝国是指亚历山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率领3.5万大军,进攻波斯帝国,灭亡波斯帝国后,亚历山大继续南下,攻占地中海东岸地区,随后,兵不血刃进入埃及,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从埃及转而进入两河流域,与波斯大军再度会战,他以五六万精锐之师取胜,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其版图西起希腊,东到印度河流域,北抵中亚,锁定南达埃及,地跨欧、亚、非三洲,亚历山大东征具有侵略性质,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掠夺了东方世界的无数财富,但是,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故C正确;ABD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选:C。
32.(2021 泰安)“用最迅速最深入的方式将希腊文化灌注到亚洲”,而“东方的影响也以席卷一切之势涌入西方”。历史学家布恩的观点反映出亚历山大的扩张(  )
A.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B.中断了东西方文化发展进程
C.打通了亚欧商贸通道
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汇
【解析】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在客观上把希腊的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的文化深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故D正确。
故选:D。
33.(2021 扬州)罗马共和国曾设立一重要官职,由平民自己选出,对侵害平民利益的法令具有否决权。这一官职是(  )
A.法老 B.执政官 C.保民官 D.角斗士
【解析】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故选:C。
34.(2021 绍兴)元老院在形式上只是咨询机构,但执政官必须在所有重大事务上征得它的同意,财务官在支出款项时也必须得到它的同意。下列古代国家存在这一机构的是(  )
A.古巴比伦 B.雅典 C.斯巴达 D.罗马共和国
【解析】依据课本知识,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罗马共和国建立后,逐步征服了意大利半岛,古代罗马共和国的主要机构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这属于罗马共和国的政体,D是正确的选项。
故选:D。
35.(2020 宜宾)罗马人将古埃及的太阳历修订为“儒略历”,每四年增加1天为“闰年”,后来为世界大多数地区通用,称为公历。下列属于公历纪年的是(  )
A.公元2020年 B.农历五月初五
C.康熙十五年 D.民国元年
【解析】公元,即公历纪年法,是一种源自于西方的纪年方法,又称西历或西元。1912年,中华 民国临时政府改用这种历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使用国际社会上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历作为历法与纪年。A属于公历纪年。
故选:A。
36.(2019 湖州)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  )
A.是罗马共和国第一部成文法典
B.规定发放津贴鼓励公民参与政治
C.规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D.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解析】19世纪的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人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再一次以宗教,末一次以法律。这里的以法律征服世界,指的是罗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
故选:D。
37.(2022 临沂)“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保民官在罗马共和国时代曾起过一定的作用,但到帝国时代,它已形同虚设。”这段话中的“保民官”(  )
A.开始设立于屋大维统治时期
B.不能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
C.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
D.能始终保护罗马平民的利益
【解析】罗马共和国时期,国家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由300名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两个权力相等的执政官主持日常政务,平民参加的公民大会是形式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平民同贵族进行了长期斗争,争取了许多政治权利。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据题干“保民官的权力之大甚至可以否决罗马元老院的决议,但其权力只限于罗马的城区和近郊。”可知,这段话中的“保民官”为平民争取了一些政治权利,选项C符合题意;题干中的“保民官”开始设立于罗马共和国时期,屋大维建立的是罗马帝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B说法错误,排除。选项D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故选:C。
38.(2022 大庆)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等关键词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
A.图特摩斯三世 B.汉谟拉比
C.屋大维 D.罗伯斯庇尔
【解析】与“元首制”“罗马帝国”“奥古斯都”都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屋大维。公元前31年,屋大维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故选:C。
39.(2022 绥化)2世纪时,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  )
A.罗马帝国 B.波斯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公元前27年,屋大维首创了“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最高统治实权。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故选:A。
40.(2022 郴州)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  )
A.罗马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阿拉伯帝国
【解析】东汉史书上记载的“大秦”在公元2世纪成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其“内湖”。据此可知,“大秦”是罗马帝国。2世纪,罗马帝国进入黄金时期。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了罗马帝国的“内湖”。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A。
41.(2022 铜仁市)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交通条件的限制,古代文明的地域范围大多有限,其文明发源地有来自于大河流域,也有来自于海洋,以下内容正确的是(  )
A.古埃及文明诞生于恒河
B.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
C.古罗马文明诞生于黑海
D.古印度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
【解析】结合所学古代文明的史实可知,古希腊文明诞生于爱琴海,符合材料信息,B项正确;古代埃及诞生于尼罗河流域,排除A项;古罗马文明诞生于地中海地区,排除C项;古印度文明出现于印度河流域,排除D项。
故选:B。
42.(2022 嘉兴)有学者认为,从政治到军事、从法律到诗词、从建筑到美术,人们往往以罗马古典文明为良师益友。下列属于罗马古典文明成就的是(  )
A.城邦民主制 B.阿基米德定律
C.《荷马史诗》 D.《十二铜表法》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成文法内容涉及诉讼程序、所有权和债务权、宗教法、刑法、民法等。《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D项正确;ABC项都是古希腊的文明成果,排除ABC项。
故选:D。
43.(2022 广州)意大利某广场立有一块公元前1世纪的关于屋大维的公共纪念碑,碑上有如下一段铭文(节选):
皇帝凯撒 奥古斯都 十二次担任总司令 十一次担任执政官 十四次担任保民官 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
该铭文内容可用于探究(  )
A.两河流域的文学 B.雅典民主的确立
C.古代埃及的艺术 D.古代罗马的扩张
【解析】屋大维是罗马帝国的缔造者,由材料“他把埃及交给罗马人民统治”,可知材料反映了古罗马的扩张,D项正确;材料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A项目;材料与雅典无关,排除B项;材料与古代埃及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44.(2022 潍坊)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这说明《荷马史诗》(  )
A.包含着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
B.是古埃及宝贵的文学遗产
C.奠定了欧洲民主政治的基础
D.反映了古希腊的哲学成就
【解析】根据“十九世纪后期,德国商人施立曼根据《荷马史诗》,完成了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可知,特洛伊和迈锡尼遗址的发掘之所以能够成功发掘,与《荷马史诗》有很大的关系,这说明《荷马史诗》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包含着一定的古希腊真实历史信息,A符合题意;BCD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A。
45.(2022 盘锦)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近代西方文学、艺术、史学等无不发端于此。以下建筑,属于古希腊的是(  )
A.金字塔 B.帕特农神庙
C.罗马大竞鼓场 D.八达岭长城
【解析】观察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金字塔属于古埃及的建筑;帕特农神庙属于古希腊的建筑;罗马大竞鼓场属于古罗马的建筑;八达岭长城属于古中国的建筑。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46.(2020 泸州)古希腊哲学成就突出,其中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的哲学家是(  )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莎士比亚 D.达 伽马
【解析】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这位哲学家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提出“认识你自己”,追求知识才能产生美德,有了理性才能产生尊严。据题干关键信息“认识你自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哲学家是苏格拉底。A符合题意。
故选:A。
47.(2019 日照)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  )
A.维持了罗马帝国统一 B.巩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C.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 D.维护了庄园的公共秩序
【解析】德国的一位法学家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最为平和、最为持久”说明罗马法成为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罗马法是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基础。
故选:C。
48.(2020 郴州)2020年是闰年,古人为了纠正古代历法中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一天的办法设置闰年。这种设置闰年的方法最早出自(  )
A.古埃及太阳历 B.苏美尔人的阴历
C.中国农历 D.古罗马儒略历
【解析】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是古代罗马人创设的。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人的太阳历。凯撒命人以太阳历为蓝本编制新的历法,称“儒略历”。为纠正每年将近6小时的误差,采取每4年增加1天的办法进行调整,即每逢被4整除的那一年为闰年,在2月份增加1天。4世纪,罗马皇帝以此作为基督教历法。
故选:D。
49.(2022 长沙)他是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终生在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认为求得知识最好的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材料描述的“他”是(  )
A.释迦牟尼 B.孔子 C.苏格拉底 D.穆罕默德
【解析】根据材料“古希腊的伟大的哲学家、认识你自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苏格拉底提出的言论。苏格拉底的思考转向人类社会,终生探讨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等问题。他指出,求得知识的最好办法是有系统的问和答;他提出认识你自己“,所以材料中的“他“是苏格拉底,C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AB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
50.(2022 湖北)这部著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反映了阿拉伯帝国的社会生活。相传山鲁佐德为拯救无辜的少女,自愿嫁给生性残暴的国王山鲁亚尔。她每天晚上讲一个故事,每每讲到最精彩的地方刚好天亮。国王想听完故事,不忍惩罚她。就这样过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动,与她白头偕老。因此它又名《一千零一夜》。据此判断,这部著作是(  )
A.《格林童话》 B.《天方夜谭》 C.《源氏物语》 D.《哈姆雷特》
【解析】《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的一部民间故事集,书中所讲的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故事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真实反映了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反映了阿拉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题干这部著作是《天方夜谭》,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
二.材料题(共7小题)
51.(2022 商水县二模)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材料二《马踏匈奴》属于石雕,花岗石坚硬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导致以写意为主,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马克奥利略骑马像》则是青铜雕塑,辅以镀金,青铜其有较强的延伸性,因此运用写实技法,异常逼真。汉代依然属于农耕社会,工商业不发达,城市建设和功能也很简单,并不具备大型纪念性雕塑存在的因素。古罗马帝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城市生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很适于纪念性雕塑的摆放。《马踏匈奴》还属于陵墓雕塑的范畴,因为汉代具有厚葬的传统,“事死如事生”的观念很重,对霍去病的厚葬将合了当时的习惯。古罗马人务实,追求享乐,注重现实,习惯于为尚在位的帝王塑像,歌功颂德。
——赵静、李海侠《汉代与古罗马帝国纪念性雕塑之比较》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古代雕塑艺术在交流中不断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说明。
【解析】(1)根据“《马踏匈奴》属于石雕,花岗石坚硬易碎,难以雕琢细腻的变化,导致以写意为主,突出对象的神态和动感”“运用写实技法,异常逼真”可归纳出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的差异是汉代重视写意,罗马注重写实。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中国采用的花岗岩易碎,罗马采用的金属延伸性强。根据“汉代依然属于农耕社会,工商业不发达,城市建设和功能也很简单,并不具备大型纪念性雕塑存在的因素”“古罗马帝国的商贸业十分发达,城市生活在整个国家中处于支配地位,因而,很适于纪念性雕塑的摆放”可归纳出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的差异是汉代远离城市中心,罗马多处于城市中心。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古代城市功能简单,罗马重视商品经济,城市功能完善。根据“《马踏匈奴》还属于陵墓雕塑的范畴,因为汉代具有厚葬的传统”“古罗马人务实,追求享乐,注重现实,习惯于为尚在位的帝王塑像,歌功颂德”可归纳出汉代与古罗马纪念性雕塑的差异是汉代主要限于陵墓雕塑,罗马注重为帝王塑像。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是中国“事死如事生”,重视厚葬,罗马追求现实享乐。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雕塑艺术在交流中不断发展。古罗马万神庙体现希腊建筑柱式风格,而龙门石窟则反映了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故答案为:
(1)差异1:汉代重视写意,罗马注重写实。原因:中国采用的花岗岩易碎,罗马采用的金属延伸性强。差异2:汉代远离城市中心,罗马多处于城市中心。原因:中国以农耕经济为主,古代城市功能简单,罗马重视商品经济,城市功能完善。差异3:汉代主要限于陵墓雕塑,罗马注重为帝王塑像。原因:中国“事死如事生”,重视厚葬,罗马追求现实享乐。
(2)古罗马万神庙体现希腊建筑柱式风格;龙门石窟反映了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52.(2022 南召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蹴鞠除了是皇室庆典的表演项目之外,也是很受欢迎的民间体育项目。热爱踢球的宋代人还组织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民间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又称“圆社”。古籍《事林广记》中收录了《齐云社规》,即蹴鞠俱乐部守则,里面还有“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关于踢球的严格规定。加入圆社,不是球技高超,而是道德品质优良、讲义气。
材料二 在古希腊各城邦的考古发掘中,有大量绘制着各种运动竞技项目的陶制器具……最初,奥运会运动员的选拔只面向贵族阶级开放。然而,由于体育教育在古希腊的普及,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平民进入选拔并参与竞赛。古希腊社会推崇身体之美,因此十分重视体能与体型的训练。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西方体育活动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两件文物有何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
(2)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认识。
【解析】(1)根据“蹴鞠除了是皇室庆典的表演项目之外,也是很受欢迎的民间体育项目”、“加入圆社,不是球技高超,而是道德品质优良、讲义气”可知,宋代的体育活动有表演和健身特点,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根据“由于体育教育在古希腊的普及,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越来越多的平民进入选拔并参与竞赛。古希腊社会推崇身体之美,因此十分重视体能与体型的训练”可知,古希腊的体育活动的特点是参与群体广泛;重视体能、体型训练和竞技。这两件文物的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结合所学可知是了解当时体育状况的直观依据;有利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没有固定答案。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进行作答,言之有理即可。如东西方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或多样性)特点,东西方文化具有差异性。
故答案为:
(1)特点:宋代,有表演和健身特点;有一定的道德教化作用。古希腊,参与群体广泛;重视体能、体型训练和竞技。共同的历史研究价值:是了解当时体育状况的直观依据;有利于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2)认识:东西方体育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世界文化具有多元性特点,东西方文化具有差异性。
53.(2022 宛城区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驰道有统一施工标准,标准规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也就是宽大约70m,每隔三丈就要种一棵树。为了路面排水,路基要高于地面,虽然是夯土路,但规定必须用铁锤夯实才可以。驰道中间的三丈之宽是专供皇帝使用的,两旁开辟有人行道。……就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材料二 罗马大道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从公元前500年开始修建,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而延伸。至2世纪,罗马帝国内有372条大道,这些大道以罗马为中心,将罗马帝国各个区域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罗马道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道路由弧形的石头组成,这些石头和高于路面的行人道方便排水,而道路两旁除有行人道外,还有马道和排水沟渠。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秦驰道和罗马大道在建造上的相同之处,并概括秦朝和罗马能进行大规模道路修建的共同原因。
(2)综合上述探究,你如何看待古代的交通建设?
【解析】(1)依据材料一“秦驰道有统一施工标准,标准规定: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也就是宽大约70m,每隔三丈就要种一棵树。为了路面排水,路基要高于地面,虽然是夯土路,但规定必须用铁锤夯实才可以。驰道中间的三丈之宽是专供皇帝使用的,两旁开辟有人行道。……就这样,一个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把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材料二“罗马大道是古罗马的重要基础建设,从公元前500年开始修建,随罗马共和国及罗马帝国版图的扩大而延伸。至2世纪,罗马帝国内有372条大道,这些大道以罗马为中心,将罗马帝国各个区域有效地连接在了一起。罗马道路主要由石头铺成,部分混入金属材料。道路由弧形的石头组成,这些石头和高于路面的行人道方便排水,而道路两旁除有行人道外,还有马道和排水沟渠”可知,秦驰道和罗马大道在建造上的相同之处有都以都城为中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铺设多条道路;路面宽、路基深、设施较完备;途中设有驿站;道路与对外交通线相连接。秦朝和罗马能进行大规模道路修建的共同原因有国家统一,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发展等。
(2)综合上述探究可知,古代的交通建设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等。
故答案为:
(1)都以都城为中心;构成了四通八达的全国交通网;铺设多条道路;路面宽、路基深、设施较完备;途中设有驿站;道路与对外交通线相连接;国家统一,实行中央集权制度,经济发展等。
(2)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国家统一等。
54.(2022 西峡县一模)阅读材料,结合图片,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临时制刑,不预设法”,可以随意对平民及新兴地主用刑。即使有人制定了一些法律,也会被贵族所垄断,不能让百姓知道,便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罗马建立共和国后,贵族常常利用对习惯法的解释权,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平民纷纷要求制定成文法。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1)据上述材料,比较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的相同之处。请谈谈你对古代民主与法治的认识。
(2)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最早提倡“法治”的?你能为提高人们的法制意识做一件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解析】(1)第一问据上述材料比较铸刑鼎与《十二铜表法》的相同之处,据“春秋时期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对平民及新兴地主用刑。即使有人制定了一些法律,也会被贵族所垄断,不能让百姓知道,便于贵族随意处置百姓”“罗马建立共和国后,贵族常常利用对习惯法的解释权,保护自己,损害平民利益,激起了平民的反抗”可知背景都是由于贵族任意利用、解释法律,损害百姓利益;据“公元前536年,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将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公布于众”“公元前451~450年…将制定的法律刻在板子上,公布于罗马广场,此即《十二铜表法》”可知方式都是将法律铸刻在坚固物体上并公布于众;据“开启了中国古代公布成文法的先例”“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甚至欧洲法学的渊源”可知影响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问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春秋铸刑鼎与罗马《十二铜表法》都说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进而得出今天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推动社会发展等。
(2)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最早提倡法治,主张将法律作为君主治理国家的工具。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可以从宣传手段的角度予以分析,如办一期宣传我国法律的板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做法律宣传志愿者等等。
故答案为:
(1)相同点:背景:都是由于贵族任意利用、解释法律,损害百姓利益;方式:都是将法律铸刻在坚固物体上并公布于众;影响: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认识: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坚持依法治国,推动社会发展等。
(2)战国时期法家代表韩非最早提倡法治。做法:办一期宣传我国法律的板报: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做法律宣传志愿者等。
55.(2023 大渡口区一模)根据如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 事件
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 雅典伯里克利改革,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
公元前73年 罗马斯巴达克发动奴隶起义
8世纪前期 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封形式,实行封君封臣制度
17世纪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75﹣1781年 美国独立战争
1789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
1857年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61年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内战爆发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1)上述事件中,哪个事件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选择表中的两个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解析】(1)上述事件中,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2)本题是小论文题。写小论文,史实要正确,语句要通顺,条理要清楚。必须做到观点明确、清楚;论据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论证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选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和法国大革命爆发,可拟定观点为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结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果以及历史意义和法国大革命以及历史意义进行论述即可,如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1)美国独立战争。
(2)观点: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论述: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为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法国大革命爆发,1792年,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促进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6.(2022 商城县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伯里克利认为,贫穷不应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国家事务。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他规定公职津贴和由抽签产生公职的办法。公职任期仅为一年,以便于有更多人参与。
——摘编自(法)阿尔德伯特等《欧洲史》
材料二: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摘自[宋]汪沫《神童诗》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了推动公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伯里克利采取了哪些措施?
(2)材料二所体现的现象与中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该制度是怎样推动社会公平的?
(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请你结合古代史的内容,再举出一例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的举措并加以说明。
【解析】(1)根据材料一“伯里克利认为,贫穷不应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国家事务。为了保证每个人都能平等参与,他规定公职津贴和由抽签产生公职的办法。公职任期仅为一年,以便于有更多人参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推动公民平等参与国家事务,伯里克利采取的措施有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材料二所体现的现象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结合古代史的内容可知,有利于推动社会公平的举措有罗马设立保民官。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故答案为:
(1)扩大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使每一名公民都有参政的机会。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这些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具有立法、司法等多种职能。为了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伯里克利还建立了津贴制度。
(2)科举制;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3)罗马设立保民官;罗马设立了平民自己选出的两名保民官,有权否决执政官与元老院提出的对平民不利的决议。
57.(2022 濮阳二模)根据下面材料呈现的信息,回答问题。
材料一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
材料二《史记 秦始皇本纪》记载“天下之事无论大小皆决于皇上,国家政事,不论大小,都由皇帝决定”。那时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简上的,据说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来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斤,不看完不休息。
材料三“公民大会”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的一切重大事务。大会每月约举行4次,在公民大会中,容许有充分的发言自由。
(1)上述材料展示了古代东西方哪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对于研究东西方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怎么评价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
【解析】(1)观察材料一图片可知,图(1)皇帝玉玺展示了东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图(2)雅典民主实施陶片放逐法时的陶片展示了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2)从材料类型来说,材料一属于原始材料,属于第一手资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
(3)材料二中秦始皇不分昼夜批阅奏章,体现了当时政治制度的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的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这两种政治制度文明各有利弊;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其特点是由各自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的。
故答案为:
(1)东方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
(2)属于第一手资料或者原始材料,有很充分的证明力。
(3)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
(4)各有利弊;对后世都产生重要影响;由各自不同文化和地理环境决定。(或其他言之有理任两点均可)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