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五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兴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五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兴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五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兴起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苏州模拟)“英国能够在18、19世纪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主要是由于其在16﹣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这一观点评论的是工业革命(  )
A.成功的前提 B.产生的影响 C.革新的过程 D.世界的地位
2.(2023 泉州模拟)“19世纪欧洲这种运输设施的开展,使先前未曾开发地区卷入世界经济活动内,更因其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工业革命成果得以扩大”。“运输设施”最有可能是(  )
A.马车 B.帆船 C.铁路 D.飞机
3.(2023 苏州模拟)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如图)。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客户,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C.人们时间观念增强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4.(2023 杏花岭区校级一模)(英国)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反映(  )
A.英国人口增长 B.工人队伍壮大
C.城市化加快 D.贫富分化加剧
5.(2023 池州模拟)读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城市化进程 B.殖民扩张步伐
C.农业的发展 D.战胜封建主义
6.(2023 长春一模)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清政府的挣扎徘徊 B.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7.(2023 东莞市一模)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8.(2023 东莞市一模)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很难招到成年男工,只能雇用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这些工厂中的女工和童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承担着生产任务。据此判断,对此时“女工和童工”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资产阶级的代表 B.经济危机的受害者
C.家庭收入的支柱 D.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9.(2023 定远县校级一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  )
A.八小时工作制度 B.纳税制度
C.现代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10.(2023 武陟县一模)导致如图中所示煤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C.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D.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11.(2023 芜湖模拟)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这意在说明(  )
A.实践呼唤理论 B.理论指导实践
C.理论诞生标志 D.工人开始联合
12.(2023 泉州模拟)马克思:“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反映了马克思(  )
A.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
C.坚持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
D.形成完整严谨的思想体系
13.(2023 泗阳县一模)“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开疆拓土的早期领导人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深深烙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部红色经典著作发表的意义(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C.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14.(2023 红桥区模拟)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②对应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5.(2023 金水区校级一模)“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材料所述事件(  )
A.开启了宪章运动的序幕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运动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16.(2023 高新区模拟)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章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变成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内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创新
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
C.深刻影响人类现代文化发展
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17.(2023 海南一模)某历史研究小组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手册,对于以下文段,最合适的小标题是(  )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二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思想来源,空想奠基 B.工人斗争,历史前提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由一到多,曲折发展
18.(2023 怀远县校级模拟)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9.(2023 南平模拟)如图所示板书设计的空框处应填入(  )
A.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工人协会创建 D.巴黎公社伟大实践
20.(2023 萧县一模)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1.(2023 泉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说:“我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和普通工人交往……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对这个受压迫遭诽谤的阶级给以公正的评价。”在与底层工人相处中,恩格斯调查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生产状况,研究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分析在种种不堪的环境中生存的工人阶级的阶级属性,认为工人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结、代表着生产力发展要求并推动人类实现解放的阶级。
﹣﹣摘编自高峰《恩格斯工人阶级先进性思想论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恩格斯的活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任选并写出图1、图2中的一幅图片序号,说明所选图片描绘的历史情境。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22.(2023 金水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蒸汽机车的不断改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英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1836﹣1837年英国铁路网极大扩展,将近2000英里左右的铁路线奠定了英国铁路运输的基础。由于英国早期铁路投资完全交给私人,缺乏国家整体规划,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安全之类的问题。由此英国议会开始对铁路发展进行干预和规范,出台1840年西摩尔条例、1842年格莱斯顿补充条例,成立铁路监察委员会,保障铁路健康运营以及公众安全。
——刘佳《简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铁路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开始》
材料二:
图1:大伦敦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分布20个火车站,通向全国各地以及欧洲大陆。
图2:邓迪市中心的火车站大楼本身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促进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铁路站场的特点。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铁路发展对中国有何启示。
23.(2022 河池一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
材料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任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5)综上所述,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4.(2023 柳南区一模)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让我们一起多角度去探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吧。
【探究一 政策支持与人口流动】
材料一 1949年解放……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需要大量农民进城做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解放初到1958年,人口流动规模是比较大的。
——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国家实行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
【探究二 网络普及与市场转型】
材料二 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整理自《巧克力市场报告》(2016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有哪些?
【探究三 交通工具与社会变革】
材料三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写出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2022 两江新区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与深刻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共产党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党的性质和特点、党的理论基础、党的发展、党的最终目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产生。它直接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也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党员干部。《共产党宣言》不断译介和传播意味着中国人民不断正确的理解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摘编自《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2018年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涂“C”。
(1)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2)《共产党宣言》成为资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与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3)《共产党宣言》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    
(4)《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    
(5)《共产党宣言》不断的译介和传播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26.(2022 郑州一模)请结合下列图片反映的信息,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体现对“革命”的认识: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第1页(共1页)中考冲刺专题卷二十五
工业革命和工人运动兴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3 苏州模拟)“英国能够在18、19世纪成功地实现现代化,主要是由于其在16﹣17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这一观点评论的是工业革命(  )
A.成功的前提 B.产生的影响 C.革新的过程 D.世界的地位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材料中“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与其符合,A项正确;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是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19世纪中期,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排除B项;材料与工业革命革新过程不符,排除C项;工业革命的地位是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从18世纪后期起,其他西方国家纷纷学习英国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法国、美国、德国等国先后进行工业革命,排除D项。
故选:A。
2.(2023 泉州模拟)“19世纪欧洲这种运输设施的开展,使先前未曾开发地区卷入世界经济活动内,更因其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工业革命成果得以扩大”。“运输设施”最有可能是(  )
A.马车 B.帆船 C.铁路 D.飞机
【解析】根据材料从“更因其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工业革命成果得以扩大”及所学可知,题干所提到的“运输设施“最有可能是铁路。1825年,由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故C正确。马车、帆船都是较为落后的交通工具,并无法“克服运输量、畜力、季节及移动速度等限制”,排除AB项;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由此可知,飞机出现的时间是在20世纪初,而不是在19世纪,且飞机最早出现于美洲,而不是欧洲,排除D项。
故选:C。
3.(2023 苏州模拟)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如图)。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客户,用短棍敲门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阶级矛盾日趋尖锐 B.现代工厂制度确立
C.人们时间观念增强 D.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解析】A.“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的主要原因与阶级矛盾日趋尖锐无关,排除A。
B.根据材料“19世纪,英国和爱尔兰曾存在专职叫人起床上班的叫醒工。他们每早挨家挨户拜访顾客,用短棍敲或长杆敲窗,或者射豆子的办法。直到把客户叫醒为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因为当时英国的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需要准确的开工时间,出现“叫醒工”这一职业,故B正确。
C.“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为了让人们能准时上班,因此人们时间观念增强不是“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主要原因,排除C。
D.“叫醒工“这一职业出现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无关,排除D。
故选:B。
4.(2023 杏花岭区校级一模)(英国)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导致这一社会现象反映(  )
A.英国人口增长 B.工人队伍壮大
C.城市化加快 D.贫富分化加剧
【解析】根据材料“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所学知识可知,1867年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上社会阶层人数少但占有的财富多,人数较多的劳动者却占有了很少的财富,这说明当时的英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项正确;材料只是在通过人数比例和财富比例说明英国社会的贫富分化,无法从中得出英国人口增长的结论,排除A两项;虽然材料中有“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这一数据,但因为没用1867年前后的数据对比,所以无法得出工人队伍壮大这一结论,排除B项;城市化的表现之一是城市人口占比增多,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材料无法体现这一内容,排除C项。
故选:D。
5.(2023 池州模拟)读图,这反映出工业革命加快了英国(  )
A.城市化进程 B.殖民扩张步伐
C.农业的发展 D.战胜封建主义
【解析】从材料图示“英国各行各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可以看出,在工业革命时期,通过对百年英国各行各业就业人数进行比较,农业就业人数减少非常明显,而工业从业人数增长明显,服务业也有所增长,说明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进程,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三大行业的从业人数的变化,与殖民扩张无关,排除B项;农业的扩展不能反映材料信息,因为农业从业人数减少,排除C项;英国战胜封建主义与就业问题并无直接联系,排除D项。
故选:A。
6.(2023 长春一模)某历史论文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
A.清政府的挣扎徘徊 B.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
C.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D.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解析】材料关键词“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反映的都是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火车的发明,清朝受到侵略,用的信息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都是工业革命产生的结果,故C项正确;大清帝国的挣扎徘徊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没有关系,排除A项;东西方处于隔绝状态与逐渐缩小的世界无关,排除B项;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与大清帝国的衰落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7.(2023 东莞市一模)著名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这样写道:“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蒸汽机的历史意义”表现在(  )
A.导致了西方的殖民扩张
B.提供了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C.促进了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解析】根据材料“蒸汽机的历中意义无论怎样夸大都不过……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结合所学知识,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蒸汽机的广泛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它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所以说,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其实就是以蒸汽机为基础的,D项正确;西方的殖民扩张开始于15世纪末,比蒸汽机年代要早,排除A项;新航路开辟是15到17世纪欧洲船队在全球远洋探索,排除B项;英国光荣革命的爆发于1688年,排除C项。
故选:D。
8.(2023 东莞市一模)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很难招到成年男工,只能雇用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这些工厂中的女工和童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承担着生产任务。据此判断,对此时“女工和童工”解读最准确的是(  )
A.资产阶级的代表 B.经济危机的受害者
C.家庭收入的支柱 D.社会价值的创造者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女工和童工”是劳动者,是无产阶级,排除A项;
材料没涉及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排除B项;
题干材料只是说明工厂中的女工和童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承担着生产任务,不能说明女工和童工是家庭收入的支柱,排除C;
根据题干信息,“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很难招到成年男工,只能雇用妇女和贫民救济院的穷孩子。这些工厂中的女工和童工是早期的工厂工人,承担着生产任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女工和童工是劳动者,是社会价值的创造者,D项正确。
故选:D。
9.(2023 定远县校级一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许多生产领域和行业开始使用机器。一些资本家花钱购买机器、原料,雇佣大批工人在一个巨大的工厂里生产,进入19世纪,传统的工场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诞生了。这里的“新的制度”指的是(  )
A.八小时工作制度 B.纳税制度
C.现代工厂制度 D.资本主义制度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在工业革命中瓦特完成了对蒸汽机的改进,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蒸汽时代,现代工厂制度诞生了。ABD分别是工作制度、税收制度和社会制度,不能替代传统的工场,排除。
故选:C。
10.(2023 武陟县一模)导致如图中所示煤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改良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珍妮机的发明与使用
C.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 D.汽车的发明与使用
【解析】依据题干中的图表可知,1790年后,英国煤炭产量急剧上升,结合所学可知,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此后,蒸汽机首先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并广泛的应用于其他领域,所以蒸汽机的动力能源煤炭的需求剧增。BCD不是煤的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A。
11.(2023 芜湖模拟)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和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这意在说明(  )
A.实践呼唤理论 B.理论指导实践
C.理论诞生标志 D.工人开始联合
【解析】A.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可知,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实践呼唤理论,符合题意。
B.从“他们迫切需要革命理论的指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之初,并没有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排除。
C.法国的里昂工人起义、英国的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织工起义,说明无产阶级已经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但并不能说这是革命理论诞生的标志,排除。
D.从题干所给的材料中,并不能直接说明工人开始联合,排除。
故选:A。
12.(2023 泉州模拟)马克思:“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反映了马克思(  )
A.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B.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
C.坚持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
D.形成完整严谨的思想体系
【解析】“马克思:‘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他在创作《资本论》的过程中,多次因现实问题的变化暂缓发表自己的观点”说明马克思能够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故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马克思具有与时俱进的思想特质,不能说明马克思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坚持人类社会演进的客观规律、形成完整严谨的思想体系,排除ACD。
故选:B。
13.(2023 泗阳县一模)“翻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你会发现,在开疆拓土的早期领导人身上,都留下了《共产党宣言》的深深烙印,许多老一辈革命家,都是读着《共产党宣言》,走上革命道路,进而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部红色经典著作发表的意义(  )
A.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
C.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
D.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
【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作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故A符合题意;工业革命极大提高社会生产力,开创了新兴的工厂制度,排除BD;推动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完善与《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无关,排除C。
故选:A。
14.(2023 红桥区模拟)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多年。据此判断,下面时空坐标中的②对应的是(  )
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第一国际”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解析】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题干时空坐标中的②对应的时间是“1871”,②对应的是巴黎公社的成立,B项正确;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排除A项;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排除C项;1921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排除D项。
故选:B。
15.(2023 金水区校级一模)“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材料所述事件(  )
A.开启了宪章运动的序幕
B.促进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运动
D.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解析】据材料“巴黎人民表达如下呼声:彻底改造社会,废除现存一切法律关系和社会关系,取消一切特权和剥削,以劳动世界来取代资本统治,就是用劳动者自己的力量来解救自己”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所述事件是巴黎公社。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公社得到第一国际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领导人都是第一国际的成员。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故D符合题意;材料反映的是巴黎公社,与宪章运动无关,排除A;巴黎公社发生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排除B;英国宪章运动是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运动,排除C。
故选:D。
16.(2023 高新区模拟)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分析方法不仅广泛运用于今天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社会科学,而且还广泛运用于政治家的演说、记者的新闻报道和报章杂志的思想传播中。“八小时工作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等马克思主义话语已经变成很多国家老百姓的大众文化内容。这说明马克思主义(  )
A.随着实践变化而不断地创新
B.推动西方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
C.深刻影响人类现代文化发展
D.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解析】创新性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项;题干材料与西方国家工人运动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在现代社会的广泛运用,其中的部分概念更是家喻户晓,深入大众文化,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深刻影响人类现代文化发展,C项正确;D项与材料中的现象无关,排除。
故选:C。
17.(2023 海南一模)某历史研究小组正在撰写一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手册,对于以下文段,最合适的小标题是(  )
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二者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思想来源,空想奠基 B.工人斗争,历史前提
C.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D.由一到多,曲折发展
【解析】依据题干“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由此可见最合适的小标题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C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空想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排除A项;题干中主要讲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对前人优秀文明成果的批判继承,没有涉及工人斗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排除B项;二战结束之后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曲折发展,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18.(2023 怀远县校级模拟)下列选项中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B.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
D.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A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排除B项;1871年巴黎公社的建立,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排除C项;1917年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排除D项。
故选:A。
19.(2023 南平模拟)如图所示板书设计的空框处应填入(  )
A.无产阶级政党建立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国际工人协会创建 D.巴黎公社伟大实践
【解析】根据题意,本板书设计意图是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分化和对立,工人阶级开始觉醒,工人运动兴起。工人阶级需要科学的理论做指导,马克思主义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产生。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1871年的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B项正确;无产阶级政党建立、国际工人协会创建、巴黎公社伟大实践均属于实践活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
20.(2023 萧县一模)人民大学教授郝立新在评价某文献时说:“它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该文献是(  )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拿破仑法典》
【解析】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共产党宣言》在伦敦正式出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据“它吹响了工人阶级革命的号角,成为革命运动的先导。它预示并指导了工人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革命的发展。”及所学知识可知,该文献是《共产党宣言》,C项正确;ABD项文献都是资产阶级文献,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
故选:C。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1.(2023 泉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恩格斯说:“我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全部用来和普通工人交往……这样一来我就有机会对这个受压迫遭诽谤的阶级给以公正的评价。”在与底层工人相处中,恩格斯调查工人阶级悲惨的生活、生产状况,研究造成这一状况的深层原因,分析在种种不堪的环境中生存的工人阶级的阶级属性,认为工人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结、代表着生产力发展要求并推动人类实现解放的阶级。
﹣﹣摘编自高峰《恩格斯工人阶级先进性思想论析》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简述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恩格斯的活动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任选并写出图1、图2中的一幅图片序号,说明所选图片描绘的历史情境。
(3)综合上述材料,提炼一个主题。
【解析】(1)根据材料一“认为工人阶级是大工业的产物,是与先进生产力相联结、代表着生产力发展要求并推动人类实现解放的阶级。”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结合所学可知,恩格斯一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将马克思的学说主义化,公开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这面伟大而鲜明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体系化,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在德国社会民主党内的指导地位,为世人“了解马克思主义铺平了道路”;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撰写了马克思主义的通俗读本,使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千百万无产者的学说“,让更多民众懂得并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化,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当作毕生研究内容,推进马克思主义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恩格斯的活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够正确地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2)根据图示,图1是《在国际工人协会(第一国际)成立大会上》,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1864年10月11日,马克思领导的第一个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正式成立。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1864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图2是攻占东宫,这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场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
(3)材料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诞生,材料二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活动,以及成功实践,因此主题可以是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或马克思主 义的诞生与实践;或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实践;或共产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或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关系:恩格斯的活动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提供了实践基础,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能够正确地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现实的阶级斗争的需要。
(2)序号:图1。历史情境: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序号:图2。历史情境: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以列宁为代表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通过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建立起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国家,使社会主义从科学理论变成现实的社会主义制度。
(3)主题: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或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实践;或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实践;或共产主义运动理论与实践;或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等。)
22.(2023 金水区校级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蒸汽机车的不断改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英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1836﹣1837年英国铁路网极大扩展,将近2000英里左右的铁路线奠定了英国铁路运输的基础。由于英国早期铁路投资完全交给私人,缺乏国家整体规划,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安全之类的问题。由此英国议会开始对铁路发展进行干预和规范,出台1840年西摩尔条例、1842年格莱斯顿补充条例,成立铁路监察委员会,保障铁路健康运营以及公众安全。
——刘佳《简论19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国铁路的发展及国家干预的开始》
材料二:
图1:大伦敦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分布20个火车站,通向全国各地以及欧洲大陆。
图2:邓迪市中心的火车站大楼本身是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促进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铁路站场的特点。
(3)综上所述,你认为英国铁路发展对中国有何启示。
【解析】(1)据材料一“随着蒸汽机车的不断改良,19世纪三四十年代成为英国铁路发展的重要时期。1836﹣1837年英国铁路网极大扩展,将近2000英里左右的铁路线奠定了英国铁路运输的基础。由于英国早期铁路投资完全交给私人,缺乏国家整体规划,出现了一系列诸如安全之类的问题。由此英国议会开始对铁路发展进行干预和规范,出台1840年西摩尔条例、1842年格莱斯顿补充条例,成立铁路监察委员会,保障铁路健康运营以及公众安全”和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促进英国铁路大发展的原因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的重视等。
(2)据材料二“大伦敦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分布20个火车站,通向全国各地以及欧洲大陆”“大伦敦中心城区30平方公里分布20个火车站,通向全国各地以及欧洲大陆”可知,英国铁路站场的特点是数量众多,交通便利等。
(3)综上所述可知,我认为英国铁路发展对中国的启示是铁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铁路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仍具独特优势;技术创新、政府重视、科学规划是铁路事业发展的保障等。
故答案为: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政府的重视等。
(2)数量众多,交通便利等。
(3)铁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铁路交通运输在现代社会中仍具独特优势;技术创新、政府重视、科学规划是铁路事业发展的保障等。
23.(2022 河池一模)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二: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五四运动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2)依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产生什么影响?
材料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初步形成……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
材料四: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洞察时代大势,把握历史主动,进行艰辛探索,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伟大社会革命。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任举两例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5)综上所述,概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2月24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出版。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的发展起来。
(2)根据材料二“经过五四运动,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他们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可知,“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式有刊物宣传、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根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的阶级觉悟。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在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觉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根据材料三“在中国,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发动和组织广大的农民,打击敌人……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就是在新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条件下,继续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可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把工作重点放在敌后农村的原因是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的基本特点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故答案为:
(1)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主要方式:刊物宣传;组织工会;开办劳动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影响:提高了工人阶级的觉悟;促进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觉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3)原因: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的指导。
(4)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基本特点: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24.(2023 柳南区一模)学习历史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样的,让我们一起多角度去探究人类社会生活的变迁吧。
【探究一 政策支持与人口流动】
材料一 1949年解放……中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需要大量农民进城做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解放初到1958年,人口流动规模是比较大的。
——葛剑雄《人往高处走,社会离不开迁徙自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当时国家实行的哪一经济规划有关?
【探究二 网络普及与市场转型】
材料二 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亿元)
——数据整理自《巧克力市场报告》(2016年)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有哪些?
【探究三 交通工具与社会变革】
材料三 钱乘旦在《英国通史》中对19世纪的英国社会这样描绘道:“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3)依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英国人的生活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写出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
【解析】(1)根据材料一“1949年解放……中国大规模的建设开始后,很多农民就到城市做了工人。当时北方建了很多大规模的棉纺厂,很多农民就进了城做了工人。还有很多人支援东北重工业,所以也有大批的流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我国实施了“一五”计划,使得城市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工人,由此引起了人口的流动。1953年至1957年我国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重工业为主,我国开始了工业化建设。当时东北作为我国重工业基地兴起了一系列重工业城市,主要有鞍山、沈阳、哈尔滨等。
(2)根据材料二“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亿元)”可知,中国巧克力线上市场规模的发展趋势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趋势出现的背景有: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3)根据材料三“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可知,19世纪英国人的时间观念发生变化,逐渐养成守时的生活习惯;根据材料三“……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可知,19世纪英国人乘坐火车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之一;根据材料三“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可知,19世纪英国人开始随身带表等;结合所学可知,推动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的开展。
(4)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人类社会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有:社会的变革(时代变迁),观念的更新(思想解放),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明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等。
故答案为:
(1)原因:城市工业发展,需要大量工人;规划:第一个五年计划。
(2)趋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背景:计算机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3)变化:时间观念发生变化,逐渐养成守时的生活习惯,乘坐火车成为人们的出行方式之一,开始随身带表等;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
(4)因素:社会的变革(时代变迁),观念的更新(思想解放),外来文化的影响(西方文明的影响),经济的发展等。
三.解答题(共2小题)
25.(2022 两江新区模拟)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与深刻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共产党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党的性质和特点、党的理论基础、党的发展、党的最终目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产生。它直接培养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家,也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的党员干部。《共产党宣言》不断译介和传播意味着中国人民不断正确的理解过程,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断加深和深入研究的过程。
﹣﹣摘编自《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2018年1月31日中国社会科学网)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请涂“A”;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请涂“B”;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请涂“C”。
(1)1849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A 
(2)《共产党宣言》成为资产阶级运动蓬勃发展与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B 
(3)《共产党宣言》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  A 
(4)《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革命纲领。  C 
(5)《共产党宣言》不断的译介和传播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  A 
【解析】(1)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材料是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没有涉及它发表的时间。
(2)根据所学和材料“马克思、恩格斯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与深刻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可知,《共产党宣言》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与影响世界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故题干表述违背了以上材料所表达的意思。
(3)根据所学和材料“《共产党宣言》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党的性质和特点、党的理论基础、党的发展、党的最终目标,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的产生”可知,《共产党宣言》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的理论体系。故题干表述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4)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材料是说《共产党宣言》发表的意义,没有涉及它发表的原因。
(5)根据所学和材料“不断译介和传播意味着中国人民不断正确的理解过程”可知,《共产党宣言》不断的译介和传播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故题干表述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故答案为:
(1)C。
(2)B。
(3)A。
(4)C。
(5)A。
26.(2022 郑州一模)请结合下列图片反映的信息,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体现对“革命”的认识: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解析】“攻占巴士底狱”反映的是法国大命,“19世纪早期使用蒸汽机的英国煤矿”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题目:法国大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论述: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广为传播。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故答案为:
题目:法国大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论述: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使民主、共和观念广为传播。19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兴起,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其最重要的成就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法国大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虽然性质不同,但它们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