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劳动技术下册教案

资源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 劳动技术 学科教学进度表 教者:赵守恩
科 目 劳动技术 教学班级 四年级(2 )班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劳动技术四年级下册
上 课 日 期 2月12日 每 周节 数 1 总 授 课 数 16 考 试 次 数 1
周次 时间 预定进度 页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说明
起 讫 起 讫
一 2.13 2.17 开校报到,安全教育
二 2.20 2.24 线上线下衔接复习
三 2.27 3.3 1.清洗家用垃圾桶
四 3.6 3.10 2.拆洗枕套
五 3.13 3.17 3.旧毛巾改制收纳袋
六 3.20 3.24 4.厨房物品巧收纳
七 3.27 3.31 5.择洗西蓝花
八 4.2 4.6 6.包馄饨
九 4.10 4.14 7.电热水壶的使用
十 4.17 4.21 8.正确使用加湿器
十一 4.24 4.28 9.整理阅览室
十二 5.1 5.6 “五一”劳动节
十三 5.8 5.12 期中测试
十四 5.15 5.19 10.正确垃圾分类
十五 5.22 5.26 11.“节约用水”宣传活动
十六 5.29 6.2 “六一”儿童节
十七 6.5 6.9 12.多肉植物的栽培
十八 6.12 6.16 13.养殖观赏鱼虾 端午节
十九 6.19 6.23 14.缝制鞋套
二十 6.26 6.30 15.制作简易立体花朵
二十一 7.3 7.7 16社区“食品安全”宣传
二十二 7.10 7.14 期末检测
总  的  教  学  目  的
教   育 教   养
1.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2.培养学生能根据老师要求收集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和做事认真的好习惯。3.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4.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5.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6.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1.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2.使学生逐步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3.学会做简单的家务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增添生活情趣。4.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正确理解劳动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认识劳动创造人、劳动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5.体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认劳动不分贵贱,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 6.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任务一 清洗家用垃圾桶
活动目标:
1.巩固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垃圾桶变脏的危害。
2.学习清洁垃圾桶的方法。
3.知道要定期清洁垃圾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垃圾桶、清洁剂(洗衣粉、洗洁精)、百洁布、刷子、垃圾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学习了怎样进行垃圾分类,不同类型的垃圾要放在不同的垃圾桶里。垃圾桶给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便利,但是长时间的储存生活垃圾,垃圾桶不仅变脏了,还会滋生细菌。那就需要我们定期去清洁垃圾桶,这周我们就来一起学学怎样清洁垃圾桶吧!
二、认识几种家用垃圾桶
在家中也要进行垃圾分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家中常用的垃圾桶吧! 踩踏式垃圾桶和翻盖垃圾桶可以放在厨房和卫生间,这样可以避免异味。无盖的垃圾桶可以放在客厅,储存其他垃圾或可回收垃圾。
思考交流:我们为什么要定期去清洁垃圾桶?
长时间不清洁会让垃圾桶变得脏脏的,还有可能会吸引蚊虫和滋生细菌。所以环卫工人要定期清洁垃圾桶。
四、分步指导,出示课件
接下来我们就来一起看一看清洁垃圾桶的步骤吧!
(1) 往垃圾桶里加入清洁剂 。(2)往垃圾桶里倒一些水。
(3)用百洁布或毛刷清洁。(4)垃圾桶外面也要洗干净。
将垃圾桶内外冲洗干净。(6)把盖子也要洗干净。
(7)找个合适的地方将垃圾桶晾干。
五、尝试实践、模拟练习
学习了清洁垃圾桶的好方法,小朋友们赶紧给教室里垃圾桶们洗个澡吧!
温馨提示:
垃圾桶晾干后,记得要套上垃圾袋再使用!
2.清洁时可以带上小围裙和橡胶手套,避免衣服弄湿。
六、课外实践
1.家长引导与学生讨论,引导小学生说一说长时间不清洁垃圾桶的危害。
2.给家中的垃圾桶们洗个澡吧!
3.与小学生共同讨论多久清洁一次垃圾桶。
4.期待小朋友们分享自己的照片呦
任务二 拆洗枕套
一、知识目标:使学生能通过学习知道平时勤换枕套的重要性,并掌握拆洗枕套的正确方法。  
二、技能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拆洗枕套的方法与步骤,并能把沙发上的靠枕摆放整齐。  
三、情感目标:通过课堂练习与技能的培养使学生能养成勤洗枕套的良好生活习惯,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使学生能更加的热爱生活并能对生活充满信心。  
四、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主要是通过情感教育,提升学生整理房间意识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这一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具准备:课件、枕套、洗衣液、洗衣盆  
教学过程:   
直接导入  
枕套(图2-1)使用时间久了,会有非常多的污垢,需要经常拆洗。干净的枕套可以提高我们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学会自己拆洗枕套,是提升自己、参与家务劳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怎样拆洗枕套吧! 
认识枕套的各组成部分。  
师出示枕套,认识区分正反面(背面),找到拉链所在位置。    
师出示枕芯,看看枕心是什么形状的找一找枕心的四个角,摸一摸,枕心里面填充的.是什么   
比较枕套枕芯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讲解套枕套的方法及步骤    
师示范讲解。  
看图学习方法与步骤,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1)初步学习掌握方法。
a.在盆中放入清水、食盐、白醋和花露水,放入枕套浸泡10分钟,最后将枕套搓洗干净。
B.备一盆清水,放入白醋、食盐和花露水,放入枕套浸泡10分钟,最后将枕套搓洗干净并用清水冲洗几遍。
C.怎样清洗发黄的枕套:将枕套放入盆中,加入白醋、温热的水和小苏打,最后将枕套清洗干净就可以了! 
枕套清洁妙招:在盆中放入清水和白醋,放入枕套搓洗,再放入洗发水搓洗,最后放入花露水将枕套洗净并放在通风处晾干。
E.枕套的正确洗法:在盆中放入温水、食盐、小苏打、白醋和洗衣液,然后放入枕套浸泡20分钟,最后将其搓洗干净就可以啦!
分工合作,加强掌握所学技巧。   
第一组:,两个同学独立完成拆洗枕套的任务,其他两个组员合作完成任务。  
第二组:两人合作完成套枕套任务。   
比一比,看谁套的枕套洗得最干净。  
只要我们掌握住换枕套的技巧,我们就可以经常把枕套拆下来洗一洗,然后给枕芯晒一晒,最后把干净的枕套套上,让我们的沙发变得干净舒适,现在,就让我们行动起来!     
拓展。(靠枕的功能 ):你喜欢靠枕吗,为什么?我们可以抱着或者靠着靠枕看电视、看书,靠枕也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还可以向靠枕诉说自己的心里话甚至一些小秘密。 分享说一说自己最近的开心事。  
复习巩固   
看板书说一说拆洗枕套的步骤。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给拆洗枕套的方法,希望你在家里经常换洗靠枕,让我们生活的环境干净舒适。  
板书设计:   
拆洗枕套(套枕套的步骤)
任务三 旧毛巾改制收纳袋
教学目标
1.了解收纳盒在生活中的用处,学会制作收纳盒。
2.能根据作品需求选择合适的旧毛巾进行改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
3.通过制作收纳盒学习,体会收纳盒的实用性,体验收纳盒的方便,实用。学习家中各种不同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看懂图例,掌握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收纳盒,做到美观实用。
教学准备:晾衣架、缝衣针、剪刀。旧毛巾、缝衣线。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家里不用的旧毛巾(图3-1)、旧浴巾,扔掉它们会觉得很浪费,但是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不知道有什么用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学怎样把旧毛巾改制成收纳袋吧!
观察讨论,思考设计
1、出示收纳盒图片,观察这些收纳盒有什么特点?
思考设计、你想制作一个啥样的收纳袋,画出你的设计方案。
把自己的设计方案跟同学们交流。
探究与实践
注意事项:收纳袋是用来容纳物品的,结实耐用最重要。缝制时使用结的缝衣线,或者来回多缝制几圈,上一针与下一针的距离不宜过,针脚要细密。
探究与实践
把旧毛巾挂在晾衣架上。将旧毛巾对折,下面一层比上面留出约10厘米(图3-2)。
2.将两层毛巾分别向上折叠到合适位置(图3-3)。
3.用缝衣针线将毛巾的两边缝起来,形成两个大口袋(图3-4)。
在毛巾的中间部分,选取合适的位置,缝出若干个口袋。缝好之后,一个简易又好看的收纳袋就完成了(图3-5)。
小贴士
1.使用缝衣针时注意安全,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2.不同尺寸的毛巾可以制成不同用途的收纳袋。
四、劳动成果展示
同学们,你学会用旧毛巾改制收纳袋了吗?把你改造的收纳袋挂在墙上,装上各类物品,看看实用效果怎么样。
五、劳动评价
从针脚匀称,装饰美观两个方面对自己作品做评价吧。
六、拓展创新
你的家中一定还有闲置不用的旧物品吧,动动脑筋,开启你旧物品再利用之旅吧!
任务四 厨房物品巧收纳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学习物品收纳的方法,掌握收纳的基本原则,了解更多收纳方法,感受动手操作的乐趣。
2.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了动手整理收纳的乐趣,培养了生活自理能力及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的意识。
3.学生在探究物品收纳活动中,通过交流与分享激发了学生对物品收纳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励学生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的欲望,体验劳动的成就感。
活动重点:学会几种收纳技巧进行收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家里人做家务。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自己收纳物品,主动承担家务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1.课件、毛巾、玻璃瓶、清洁剂等。
2.通过网络查找了解有关收纳工具、收纳的技巧和方法的相关资料;去超市实地考察,认识了解收纳工具。
活动时间: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
课件展示一组学生在家未整理收纳的、杂乱的场景。
二二、交流与分享
对于杂乱的厨房,你有哪些好的整理收纳经验与同学们交流。
探究与实践
家里最常见的收纳袋,就是这种多用悬挂式收纳布包,相信很多人家里都不止一个。可以挂在沙发、床边用来收纳小杂物,还能用来装书包杂志,当做手工工具包。
1.用清洁剂清洁餐具,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图4-2)。
2.清洗干净的筷子、勺子放入专用的筷筒中,刀具可以放左专门的刀具架或用挂钩把它悬挂起来(图4-3)。
3.将清洗干净的碗碟收 纳在橱柜抽屉栏或专门的碗碟架上(图4-4)。
4.家中常用的炖锅、炒菜锅,体积大又重,可以放在厨具下方的抽屉柜里,使用率低的锅具,可以放在厨具的转角处(图4-5)。日常生活劳动
最好使用玻璃器皿装调料,玻璃器皿不容易与调料发生化学反应,性质稳定,同时不会影响调料本身的质量(图4-6)。
6.把粮食分类进行收纳,存量较少的,可以放在干净、干燥的矿泉水瓶、饮料瓶、玻璃瓶等可以密封保存的容器里,放置在低温、干燥、避光的地方,可以保存较长时间(图4-7)。
小贴士:
1.在整理收纳厨房时,如果杂乱的东西比较多,可以选择性地将用不到的东西扔掉,这样厨房会更加整洁,收纳起来比较方便。
2.常用的物品收纳在方便拿取的地方,不常用的物品,尽量放在橱柜里。灶台上方的柜子尽量不要放过重的物品。
3.可利用挂钩等小工具提升空间的利用率。
4.放在橱柜里的厨具,一定要擦干内外的水渍,再进行收纳。
五、劳动成果展示
把你整理好的厨房物品,拍照展示一下吧!
六、劳动评价
从整洁美观,分类得当,摆放整齐三个方面对自己作品做评价吧!
七、拓展创新
说你还有哪些厨房收纳和厨房美化的建议呢?
任务五 择洗西蓝花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和实践体验活动,使学生掌握正确择菜,洗菜的方法。
使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探究、乐于动手,敢于创新,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择菜、洗菜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蔬菜、洗菜盆、去皮刀、水桶、盐、托盘、垃圾袋等。
教学过程
欣赏与揭题
欣赏歌曲,谈谈感受师:这节课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名字叫《劳动最光荣》。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听完之后要谈一下自己的感受。(课件出示)师:劳动创造了财富、创造了价值,劳动促进了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劳动晶光荣。
2、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做过家家务劳动吗?
二、问题与思考
1、过渡:同学们在家中择过菜吗?你择过什么菜?
2、探究西蓝花的择法
(1)问题与思考:怎样择西蓝花?择西蓝花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①.把西蓝花的叶子拿掉,放在砧板上,用刀切掉根部。
②.把外表的泥巴先冲掉。
③.在洗菜盆中接入能淹没整个西蓝花的水,并加入一汤匙食盐搅拌至融化。
④.把西蓝花头朝下浸入盐水中,静置5-10分钟。
⑤.将西蓝花头朝上,用流动水再冲洗一遍后轻轻抖落花蕾中残留的水。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指名演示汇报。
(4)教师总结并板书。
3、演示土豆去皮
(1)过渡:不同的菜去掉的部分是不同的,土豆去掉哪部分?用削皮刀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板书)
(2)指名演示。
4、探究其它蔬菜的择法
(1)过渡: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这些蔬菜需要去掉哪些部分?(课件出示)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三、实践与体验
1、过渡:同学们知道了这么多菜的择法,就可以帮老师择菜了。
2、教师出示择菜要求。
3、学生实践体验择菜,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择菜情况,交流与评价。
四、探究与体验
1、过渡:同学们择的菜都很干净,择好了菜,就可以洗菜了。
2、思考与交流:这位小朋友在洗菜时,她哪些地方做的不合适?应该怎么做?(出示洗菜视频)
3、教师总结洗菜注意事项。
4、思考探究不同菜的洗法,展示洗菜小知识。
5、教师出示洗菜要求。
6、学生实践体验洗菜,教师巡视指导。
7、展示洗菜情况,交流与评价。
五、拓展与创新
1、过渡:同学们洗的菜都很干净,你会洗水果吗?你洗过什么水果?怎样洗的?
2、播放洗水果视频,感知不同水果的洗法。
3、小结:感受劳动的快乐。
4、作业:尝试制作一份美味的果蔬沙拉,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吃。
任务六 包混沌
教学目标:  
了解包馄饨所需要的材料,学习包大馄饨。   
2、学习在包馄饨时的捏、翻、压等动作。  
3、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4、教育小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小学生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1、小学生在家观摩爸爸妈妈包馄饨。  
2、馄饨皮、馅、筷子、碗等   
活动过程:   
启发引入
在我国,除水饺之外,混沌(图6-1)也是大众喜爱的美食它的做法和水饺类似,包法有些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混沌吧!
二、了解包大馄饨的材料   
教师出示材料:今天我们要来包大馄饨,瞧,包大馄饨需要哪些材料呢   
引导小学生进一步认识材料  
 馄饨皮是用什么做的 馅里面有哪些菜,是怎样做出来的   
三、探究与实践:了解包大馄饨的步骤   
教师示范包大馄饨
1.包馄饨前,先将双手洗净,擦干(图6-2)。
2. 取一张混沌皮,摊放在一个手掌上,再用筷子取适量的馅在馄饨皮的中间(图6-3)。
3.将馄饨皮的两个相对的角对折成一个三角形,把馅包在里面(图6-4)。
4.捏实馅周围的馄饨皮,包紧馅,留出至少半厘米的馄饨边捏实馄饨皮(图6-5)。
5.此时,饥钝在手中是呈三角形状的。伸出中指放在三角形中间,形成一个弧形(图6-6)。
6.把两边的角往里面对折,捏紧。如果捏不紧,可以蕴一点儿清水(图6-7)。
7.把包好的馄蚀放在干净的案板上(图6-8)。  
知识链接:在我国西南地区,如四川省,馄饨也被称为“抄手”。这个名称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从“抄手”的外观来看,很像一个人把手抄在胸前的形象;第二种说法是因为“抄手”皮薄,烹任者抄手之间,“抄手”就煮熟了。
通过提问,帮助小学生巩固包馄饨的步骤。  
四、尝试实践:学包大馄饨  
教师介绍操作要求,学生包大馄饨,教师巡回指导。   
小贴士
1.如果面皮很干,有可能一次捏不紧,可以用手指蘸一点儿清水涂在面皮要捏紧的部位上。
2.第一次包馄饨很容易掌握不好馅的量,可以先少放一点儿,等熟悉之后再适当多放一点儿馅。
劳动成果展示
你学会包馄饨了吗?这种包法是不是特别有趣?请家人给你忙碌的身影拍张照片,留作纪念吧!
五、劳动评价
从操作规范、馅料适中、外形美观对自己的作品做个自我评价吧!
六、拓展创新
混沌不仅皮薄馅嫩、味美汤鲜,而且吃法也是多种多样。包馄饨后,我们可以煎着吃、煮着吃、炸着吃等,和其他同学讨论下哪种吃法更好吃吧!
任务七 电热水壶的使用
教学目标:
1、认识电热器具的一般原理,培养孩子参与家务的意识。
2、了解使用电热水壶的方法。懂得用电安全风险控制。
3、掌握电热水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电源线、插座、电热水壶。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做萝卜蹲(大米蹲、热水壶蹲)游戏,说三次。
二、认识热水壶
1.热水壶的结构和原理。
2.热水壶的安全使用风险。
用电安全风险控制:
1、电水壶与多功能插座保持
一定距离。电水壶与多功能插座距离
过近,热水溅出漏电。
2、烧水时避免电源线与壶面接触。
3、加水时不可高过要求最大水位。不要在基座上直接倾斜倒水。
4、加水时保持壶体表面干爽无水,水位不可高过要求最大水位。
5、通电前保持手干爽无湿水,烧水前必须关好壶盖。
6、保持底座(插孔)干爽无水。
7、水烧好后拔出电源插头。烧水后,倒水前确认壶盖关好
8、烧水时不得打开壶盖,或打开时不要俯对壶盖。家庭烧水时应远离儿童。
9、烧水中故障,必须先切断电源,倒掉热水、降温后再检查。
三、探究与实践
1.将电热水壶移离底座(图7-2)。
2.按下开盖按钮,打开壶盖,向壶内灌入清水,注意不要过最高水位线(图7-3)。
3.盖好壶盖,将电热水壶放在底座上(图7-4)。
4.插上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按钮,电源指示灯亮,电热水始加热(图7-5)。水开后,开关自动断电,电源指示灯灭(图7-6)。
小贴士
1.电源插座、插头、电源线和自动开关装置等要时刻保持干燥与清洁。
2.电热水壶装水不能超过最高水位线,避免水在沸腾时溢出壶外,发生漏电事故。但装水也不宜过少,否则会很快烧干。
3.水壶不用时,要拔掉插头,确保水壶不通电,存放在干燥的位置。
四、劳动成果展示
你掌握电热水壶的正确用法了吗?你知道要在哪些方面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吗?为纪念本次学习的成果,用电热水壶烧开的水给自己泡一杯茶,并拍照纪念一下吧!
五、拓展创新
茶杯用久了就会有茶垢。那么,怎样去除茶杯的茶垢呢?其实,用食盐干擦,或者用加热的白醋充分溶解后刷洗,就可以轻松去除茶垢。快动手试试吧!
任务八 正确使用加湿器
教学目标:
1.了解加湿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2.用认真阅读课本或说明书的方式,学习使用加湿器.
3.使学生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加湿器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重点:了解加湿器的种类和使用方法,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难点:掌握一些使用和保养加湿器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加湿器、纯净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引出课题:你了解加湿器吗?怎样正确使用加湿器?
2.教师介绍加湿器: 使用加湿器时不是加湿量越大越好,其实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应保持在40-60%RH之间,加湿器的加湿量控制在每小时300-350毫升之间为宜。加湿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1.空气加湿器不宜全天使用,使用一半时就应该停下。
2.每天换水,每周清洗。
3.因自来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不仅会对加湿器的蒸发器造成损害,同时还会影响其寿命,所以加入空气加湿器中的水不能使用自来水。
4.加湿器的温度则需根据室内外的温度进行调节,当然得根据天气情况。
二、技法探究
加湿器如果使用得当,不仅加湿效果会更好,而且更省电。
学生讨论:
1.从加湿器的上下结构处旋转打开(图8-2)。
2.把纯净水或凉白开加入盛水的容器中(图8-3)。
3.把上半部分装回原位(图8-4)。
4. 插好电源(图8-5)。
加湿器使用时,要经常换水,否则加湿器中的霉菌等微生物随着气雾进入空气,再进入人的呼吸道中,容易引发肺炎等呼吸道疾病。
打开加湿器开关,调节喷雾大小(图8-6)。
6.根据屋内的具体情况,设置好加湿时间(图8-7)。
小贴士
连接加湿器的电源时,要擦干手,不要用湿手连接电源。
三、劳动成果
你学会如何正确使用加湿器了吗?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吧!
四、劳动评价
从定期清洗、水质干净、注意安全三方面对自己使用热水器的情况做个评价吧!
五、拓展师展创新
同学们,学会使用加湿器后,让我们学习一下如何清洗加湿器吧!清洗前,断掉加湿器的电源,接着往加湿器水箱倒入适量的清洗液,浸泡10分钟,然后倒出清洗液,洞洗干净。用软毛刷子蔬水刷洗加湿器的底座时,注意不要让水浸入加湿器内部。最后,用湿布将加湿器的表面擦干净,放在室内晾干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