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4.2 双星多星问题任务一::双星和多星问题本质:万有引力来充当向心力的圆周运动1. 双星宇宙中有相距较近、质量相差不大的两个星球,它们离其他星球都较远,其他星球对它们的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将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通常,我们把这样的两个星球称为“双星”如图所示。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和,它们之间的距离为L,则两星向心力大小_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双星的运行轨道半径___________。双星的运动周期T=,双星的总质量m1+m2= 。特点:(1).两颗子星的向心力大小:(2)两颗子星的轨迹圆心相同,且两轨道半径之和等于:(3)两颗子星的运行周期:总结::“四同” “三反”例1.在两个黑洞合并过程中,由于彼此间的强大引力作用,会形成短时间的双星系统。如图所示,黑洞A、B可视为质点,它们围绕连线上的O点做匀速圆周运动,且AO大于BO,不考虑其他天体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黑洞A的向心力大于B的向心力 B.黑洞A的线速度大于B的线速度C.黑洞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 D.两黑洞之间的距离越大,A的周期越小任务二. 多星系统的特点(1)多颗星体共同绕空间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三星、四星模型①三星直线等间距排列,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 提供向心力②三星正三角排列,另外两星球对其万有引力的 提供向心力③四星一颗在中心,另外三星球等间距排列,对其万有引力的提供向心力(2)每颗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都相同,以保持其 不变(3)分析多星问题的步骤①要明确各星体的 位置,画出示意图;②明确各星体的转动方式,找出 ,确定转动轨道半径;③受力分析,找出 来源;④抓住每颗星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和角速度 这一特点例2.(多选)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位于同一直线上的离其他恒星较远的三颗恒星,甲、丙围绕乙在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若三颗星质量均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 )A.甲星所受合外力为 B.乙星所受合外力为C.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 D.甲星和丙星的角速度相同例3.如图所示,假设在宇宙中有恒星A、B双星系统绕点O做顺时针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1,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RAA.若知道C的轨道半径,则可求出C的质量B.若A也有一颗运行周期为T2的卫星,则其轨道半径大于C的轨道半径C.B的质量为D.设A、B、C三星由图示位置到再次共线的时间为t,则课堂练习题型1 双星模型1.(2022北京八十中期中)双星系统由两颗星组成,两颗星在相互引力的作用下,分别围绕其连线上的某一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发现,双星系统演化过程中,两星的总质量、距离和周期均可能发生变化。若某双星系统中两星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经过一段时间演化后,两星总质量变为原来的k倍,两星中心之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n倍,则此时圆周运动的周期为 ( )A.T B.T C.T D.T2.(2022福建厦门模拟)(多选)如图所示,恒星A、B构成的双星系统绕点O做顺时针方向的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1,它们的轨道半径分别为RA、RB,RAA.若知道C的轨道半径,则可求出C的质量B.恒星B的质量为MB=C.若A也有一颗运动周期为T2的卫星,则其轨道半径一定小于C的轨道半径D.设A、B、C三星由图示位置到再次共线的时间为t,则t=3.(2022河南安阳测试)“开阳”双星是人们在1650年第一个用肉眼发现的双星。双星由两颗绕着共同中心旋转的恒星组成,即组成双星的两颗子星绕它们连线上的某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已知两颗子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二者相距r,两颗子星的半径远小于r,引力常量为G,求:(1)质量为m1的子星的转动半径r1;(2)质量为m2的子星的运动周期T。题型2 三星模型4.(2022江西景德镇期中)太空中存在一些离其他恒星较远的、由质量相等的三颗星组成的三星系统,通常可忽略其他星体对它们的引力作用。已观测到稳定的三星系统存在两种基本的构成形式:一种是三颗星位于同一直线上,两颗星围绕中央星在同一半径为R的圆轨道上运行;另一种形式是三颗星位于边长为L的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并沿外接于等边三角形的圆形轨道运行。设这三个星体的质量均为M,并设两种系统的运动周期相同,引力常量为G,则 ( )A.直线三星系统中甲星和丙星的线速度相同B.直线三星系统的运动周期为T=4πRC.三角形三星系统中星体间的距离为L=RD.三角形三星系统的线速度大小为v=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