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课标】7.1立足职场有法宝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立足职场有法宝
Please enter the relevant text content here. Operation method: select all the text in this paragraph with the mouse, and enter the text directly to replace it. The text format will not change.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第一框
总议题:如何立足职场?
公平的对待,法律守护劳动者
按部就班,劳动也要签合同
1
2
抢人大战
2023年“抢人大战”、“用工大战” ,很有可能是改革开放45年来最激烈的。
向来低调的经济大省广东,频频“出招,广东是以暖心真情求良才。合则约见?这也太不广东!全省开展“百日千场助万家”招聘对接专项行动的一盘棋。说白了,就是“抢人”!时间从12月19日持续到2023年3月底。
我们这条件比他那还好!
01
导入新课
只有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才能赢得人才的青睐,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他们不会是骗人的吧?
有劳动法,他们不敢!
我成香饽饽了!
01
导入新课
PART 01
法律守护劳动者
1
议题一:公平的对待,法律守护劳动者
01
议学情境一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该公司违背了《劳动法》中的什么原则
01
议学问题
不正确。工作是劳动的一部分, 个人通过工作获得生存资源,当然有责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但同时,工作必须符合人活动的完整性,也就是工作必须符合和保障人的休息状态、运动状态,满足人的生存性活动和兴趣性活动。严重违背了《劳动法》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01
议学提示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就业
劳动训练。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
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01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2、劳动者与劳动法
(1)劳动者:
①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
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
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②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
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⑵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①内涵: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01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3)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①体现: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
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
少数民族劳动者、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特殊
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
法权益。
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01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4、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⑵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
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
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⑷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等等…………
01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PART 02
劳动也要签合同
2
议题二: 按部就班,劳动也要签合同
粤地薪高诱,一纸可保证
符合条件的工程师岗位1年合同30万年薪,3年合同35万年薪,5年合同40年薪
签还是不签呢?
要来我们这工作,就得签劳动合同。
01
议学情境二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这个含同签还是不签?可不可以不签?如果签的话该怎么签?
01
议学问题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2、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
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3、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
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合法 指劳动合同的主体、形式和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公平 劳动合同的内容应当公平、合理。
平等自愿 双方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劳动合同的订立完全出于当事人的意愿,任何一方都不得强制对方接受某种条件。
协商一致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双方意思表示达成一致的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
诚实信用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应诚实,恪守信用。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4、劳动合同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
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
③形式不合法:法律规定的有效形式主要是书面形式。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5、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1)有效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5、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2)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01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法律守护劳动者
劳动合同
宪法
劳动法
意义
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平等竞争原则
特殊劳动保护原则
内容
原则
效力
基本
原则
01
小结
1.(2021春·浙江嘉兴·高二校考期中)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的意义是( )
①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才能维权
②劳动合同赋予公民劳动的权利
③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④利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1
练习
【答案】D
【详解】③④:材料中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订立劳动合同有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③④符合题意。
①:有了劳动合同,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没有劳动合同,并不意味着劳动者不能维权,①说法错误。
②: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不是劳动合同赋予公民劳动的权利,②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01
练习
2.(2022春·黑龙江黑河·高二校联考期中)下列属于无效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的是( )
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②采取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
③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
④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协商一致的原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01
练习
【答案】B
【详解】③④:这两个选项是签订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的要求,而不是无效劳动合同的构成要件,③④不选。
①②:具有下列情境形一的,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以欺诈或胁迫的手段或趁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律责任;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①②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01
练习
3.(2022春·黑龙江佳木斯·高二校考期中)为了实现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先后制订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其意义是( )
①促进了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②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③保证了公民不会失业,并获得劳动收入
④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1
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②④:我国先后制订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促进了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①②④符合题意。
③:制定相关法律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而不能保证劳动者不会失业,“保证”说法不正确,③排除。
故本题选B。
01
练习
4.(2022春·江苏盐城·高二江苏省阜宁中学校联考期中)李某大学毕业后被某网络公司聘用,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对此合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李某获得社会保险的条款必须写入此合同之中
②该网络公司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可单方面解除合同
③李某与网络公司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确立了劳动关系
④劳动报酬可以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也可以以实物形式支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1
练习
【答案】A
【详解】①: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李某获得社会保险的条款必须写入此合同之中,①正确。②: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②正确。③: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③错误。④: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报酬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不能以实物形式支付,④错误。故本题选A。
01
练习
5.(2022春·黑龙江双鸭山·高二双鸭山一中校考期中)劳动合同的下列条款中,不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必备条款的是( )
A.劳动报酬
B.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C.劳动合同期限
D.福利待遇
01
练习
【答案】D
【详解】D:福利待遇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可备条款,不是必备条款,D符合题意。
ABC: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以及劳动合同期限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ABC排除。
故本题选D。
01
练习
6.(2022春·黑龙江伊春·高二校考期中)赵某于2018年4月2日应聘到某公司工作,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3个月后的一天,赵某在工作中受伤,要求公司支付医疗费并享受工伤待遇,公司以未与赵某签订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为由予以拒绝。对此,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赵某与公司未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无从确认
B.赵某与公司之间的劳动关系自赵某开始工作之日起已建立
C.赵某的要求体现了劳动法中实行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D.公司应当在赵某工作两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01
练习
【答案】B
【详解】B:《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本案中尽管该公司与赵某并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赵某已经在该公司工作,因此他与公司之间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B应选。
A:由以上分析可知,A说法错误,不选。
C:特殊劳动保护是指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女职工、少数民族劳动者及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C说法错误,不选。
D:《劳动合同法》规定,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D说法错误,不选。
故本题选B。
01
练习
7.(2022春·天津静海·高二校考期中)我国劳动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  )
A.确立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法律关系,有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B.解决用工过程中因产生矛盾而引起的纠纷
C.防止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受到用人单位的侵犯
D.以法律的手段捍卫劳动者的尊严和利益
01
练习
【答案】A
【详解】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劳动者与用人单位间的劳动法律关系的确立,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都是通过签订劳动合同实现的,A项正确。
B:选项不是签订劳动合同的目的,故B排除。
CD:劳动合同保护合同双方的权利,故CD排除。
故本题选A。
01
练习
8.(2023·高二校考单元测试)劳动法是我国关于劳动制度的基本法律规定,是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基础。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
②劳动法可以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害
③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④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01
练习
【答案】B
【详解】①③:劳动法是一部劳动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①③符合题意。
②:劳动法不能保证劳动者的权益不受侵害,②错误。
④:材料未强调劳动的作用,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01
练习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1 立足职场有法宝 教学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精神:归纳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认识劳动合同的意义。
2.法治意识: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遵循劳动法的原则。
3.公共参与:签订劳动合同的基本要素。
【教学重点】
解释劳动合同的主要内容。理解签订劳动合同的意义。
【教学难点】
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阅读材料《抢人大战》
2023年“抢人大战”、“用工大战” ,很有可能是改革开放45年来最激烈的。向来低调的经济大省广东,频频“出招,广东是以暖心真情求良才。合则约见?这也太不广东!全省开展“百日千场助万家”招聘对接专项行动的一盘棋。说白了,就是“抢人”!时间从12月19日持续到2023年3月底。
教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上职场!
总议题:如何做到心中有数上职场
议题一:劳动者权利需牢记 明明白白工作
议题二:解决劳动争议途径多 清清楚楚维权
第一幕:明明白白工作
议题一:劳动者权利需牢记 明明白白工作
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摄像师身体不适坐地休息3次被辞 公司被判赔15万》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并说明该公司违背了《劳动法》中的什么原则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不正确。工作是劳动的一部分, 个人通过工作获得生存资源,当然有责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责任与义务。但同时,工作必须符合人活动的完整性,也就是工作必须符合和保障人的休息状态、运动状态,满足人的生存性活动和兴趣性活动。严重违背了《劳动法》中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原则。
一、法律守护劳动者
1、法律对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保障
(1)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2)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就业劳动训练。
(3)为了实现宪法赋予公民的劳动权利,我国制定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这些劳动法律、法规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劳动者与劳动法
(1)劳动者:
①含义:指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人。
②要求:应当达到法定就业年龄,除特殊情况外,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劳动法:
①作用:劳动法主要调整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即劳动关系。
②意义:为公民的合法劳动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有助于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①地位:劳动法的首要原则;
②意义: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可以提升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劳动法就是劳动者权益保护法;
③内涵:劳动法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应享有的各项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⑵劳动者平等竞争的原则
①内涵:
a.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歧视。
②要求: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歧视,营造公平就业制度环境。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3)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①体现:对劳动者的权利进行倾斜保护。
劳动法还注重对未成年工、残疾劳动者、少数民族劳动者、退役军人劳动者等特殊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②意义:显示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怀,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相关链接】:国家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实行特殊劳动保护
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劳动;
⑵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⑶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矿山井下、有毒有害、国家规定的高强度劳动;
⑷用人单位应当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等等…………
第二幕:劳动也要签合同
议题二:按部就班,劳动也要签合同
议学情境二:阅读材料《粤地薪高诱,一纸可保证 》
符合条件的工程师岗位1年合同30万年薪,3年合同35万年薪,5年合同40年薪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这个含同签还是不签?可不可以不签?如果签的话该怎么签?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教师总结:
二、劳动也要签合同
1、劳动合同的含义及意义
(1)含义: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2)意义:有了劳动合同,劳动者维权有据,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的内容(条款)
(1)必备条款:是任何劳动合同必须具备的条款
主要包括: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等。
(2)可备条款:是除必备条款外劳动合同中可以规定的条款
包括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条款。
致、诚实信用的原则
【知识拓展】劳动合同违反合法原则的具体情况包括:
①主体资格不合法:如用人单位的职能部门直接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一方达不到法定就业年龄,不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
②内容不合法:凡是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相矛盾、相抵触的条款,均属无效条款。
③形式不合法:法律规定的有效形式主要是书面形式。
4、劳动合同的约束力
(1)有效合同及其法律效力:
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即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双方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
①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劳动者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作,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
(2)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的情形
①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②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③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本课小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