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3年中考语文助词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单选题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助词)B.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D.我在房间里读书。(动词)2.下列有关词性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或语气等,如“最深远”中的“最”是表范围的副词。B.介词跟名词或动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C.“时代需要雷锋精神”和“钟南山爷爷虽然八十多岁了,依然很精神”中的“精神”词性是一样的。D.“吃了用了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句中加点的两个“了”是动态助词,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3.“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句中“谁”“是”“最”“可爱”“的”“人”词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副词 动词 形容词 形容词 助词 名词B.代词 副词 形容词 介词 副词 名词C.代词 动词 副词 形容词 助词 名词D.副词 副词 介词 介词 副词 名词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贾生》这首诗托古讽今,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社会现实,寄寓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B.“铭”是古代刻在器皿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例如刘禹锡的《陋室铭》。C.《回忆鲁迅先生》的作者是现代女作家萧红,代表作品有小说《生死场》《堂吉诃德》《呼兰河传》等。D.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助词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王川对班主任说:“这一次我考的不好,主要原因是思想上有自满情绪,今后我要谦虚谨慎,努力学习。”B.这次中国女队在新加坡夺取了乒乓球团体冠军,凭得是过硬的技术和顽强的拼搏精神。C.有意见你就提出来吗,何必发那么大 火呢?伤了和气大家面子上都不好看。D.请你不要客气啦!邻里之间互相帮助是应该的嘛,以后说不定我还要麻烦您呢!6.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词性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副词)B.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介词)C.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连词)D.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拟声词)7.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这之前,我当然知道他,那是上学时期,大量读新文学作品的时候。B.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C.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所以所作都是自己的写话风格。D.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8.下列各项中划线的“了”字与“但是,前思后想,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到了儿点了头”中的前一个“了”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你看过电影《没完没了》没有?那是一部喜剧色彩很浓的片子。B.毛泽东不愧是军事家,不用到前线去,对战场的情况就了如指掌。C.这个人说话一套一套的,其实对事情不甚了了。D.事情已拖了近一年,到现在了无进展。9.下列语法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大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句中划线词的词性是助词。B.“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这个句子中“真挚而美好”是并列短语。C.“空气干燥、地势平坦、风力很强”都是主谓短语。D.“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这一列树是忧愁而快乐的。”句中划线词的词性是连词。二、填空题10.正确选用结构助词“的、地、得”,填入句中横线里。秋天,梧桐树 叶儿黄了。一阵风吹来,悠悠 飘舞在空中,如金色 蝴蝶。菊花却开 那么热闹,有红的、紫的、黄、的、白的……一串红也不示弱,热烈 怒放着,红 那么妖艳,那么可爱。三、综合题1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富于想象的人,会幸运地避免 ▲ 在个人的狭窄的情感角落里,把挫折与悲痛化作一柄银锄,不断拓展他的情感世界,从而去爱每一个善良的人,每一棵青绿的草,每一条伸向远方的路,并在这爱中,( ▲ ),把青绿 ▲ 得更加青绿,把路伸向更远的远方。想象这种对心灵世界的无尽拓展,不是许多人都 ▲ 的魔力吗?(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关闭 滋生 孜孜以求 B.幽思 温润 梦笔生花C.幽闭 滋润 梦寐以求 D.幽静 湿润 求之不得(2)选出下列语法知识分析有误的一项( )A.“更加”是副词,“把”是介词。B.“善良”是形容词,“得”是助词。C.“挫折与悲痛”是并列短语,“世界”是名词。D.“不断拓展”是补充短语,“远方的路”是偏正短语。(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断传播善良 B.把善良撒播得更加善良C.一定会撒播善良 D.把善良传播得更加善良12.班级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语文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什么是“孝”?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是:“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的《新书》界定为“子爱利亲谓之孝”。东汉许慎认为,“孝”字是由“老”字省去右下角的形体和“子”字组合而成的一个会意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孝”的古文字形与“善事父母”之义是吻合的,因为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1)阅读上面材料,找出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语段中划线的“什么”是代词,“最”是副词,“的”与“从”是介词。B.语段中“善行和美德”是由两个名词组合成的并列短语。C.“善事父母为孝”中“善”的意思是“对待,侍候”。D.画线句子开头的“因为”换成“因而”,上下文就自然连贯了。(2)好友宁宁向你倾诉烦恼,埋怨他妈妈管教太严,他还和妈妈吵了架,现在想离家出走。请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话对他进行劝说。(60字左右)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父母在世,不出远门,要是出游,告知去处)B.事父母几谏。(“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3)请仔细观察下面的“孝”字创意logo,请概述画面内容并分析其含义。1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A.形容声音很大)的喷气式发动机(hōng)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chà)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B.在冰、雪面上平稳移动)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1)给语段中的两处拼音写上汉字。hōng chà 鸣声 那(2)根据意思填写相应的词语。A.形容声音很大 B.在冰、雪面上平稳移动 (3)下列句子中对划线词的词性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助词)B.稳稳地停了下来(助词)C.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名词)D.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形容词)答案1.A 2.D 3.C 4.C 5.D 6.D 7.D 8.A 9.A10.的;地;的;得;地;得 11.(1)C (2)D (3)B12.(1)A(2)示例一:宁宁,孔子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即使你要外出,也必须要让妈妈知道,否则你妈妈会担心的。她管你严格,完全是出于对你的爱呀,你说对不对?示例二:宁宁,孔子说过,事父母几谏。如果你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要与她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负气出走。你妈妈管你也是为你好,如果你能心平气和地和她进行沟通,相信她会理解你的。(3)画面内容:“孝”字下面的“子”变形为一幅温馨的画面:一位老人坐着,前面是一位子女给他洗脚,后面是一位子女给她捶背。画面含义分析示例一:只有发自内心地感恩、尊敬父母,孝道才能在中国代代传承;画面含义分析示例二:子女们有了“孝心”“孝行”,会受到天下人的尊敬。13.(1)轰;刹 (2)震耳欲聋;滑行 (3)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