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一)自主学习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易经.系辞》。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地理学》,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_____和_____两大方面。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建设、风土人情等。(1)日常生活: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2)生产建设:种植农作物、兴建工厂企业、选定交通线路、城市建设等。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低地之国”_____——围海造陆——风车——奶酪、郁金香。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长袍(服装);西班牙的斗牛;我国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二)合作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课堂练习1.北极因纽特人居住冰屋,其主要因素是( )A.纬度高,气候寒冷 B.地形复杂 C.长期的生活习性 D.资源缺乏2.人类的生活和生产( )A.可以随心所欲 B.可以改变自然规律C.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 D.要努力改造自然环境,使其只适合人类生产活动自学检测1.我国南方地区传统的交通工具主要是( )A.船只 B.马车 C.火车 D.汽车2.我国蒙古族的主要风俗习惯之一是饮用( )A.米酒 B.果酒 C.奶酒 D.青稞课后作业一、选择题1.“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受气候影响较大的是()A.日常生活 B.交通运输 C.工业生产 D.农业生产2.下列生活行为,不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是( )A.上学、放学轿车接送 B.衣服尽量手洗,很少用洗衣机C.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插头 D.尽量少使用空调3.下列选项不属于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是( )A.澳大利亚人喜欢冲浪B.纬度较高的国家爱好滑雪运动的人较多C.我国南方地区的房屋屋顶比北方陡D.2020年7月21日,美国单方面挑起事端,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4.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选择在内蒙古建厂,主要考虑的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 B.能源丰富 C.水源充足 D.市场广阔5.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身边的地理、终身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下列各项中,与地理无关的是( )A.今年暑假,我们一家借助地图自驾车游览了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B.2020年8月,我国四川盆地发生特大洪涝灾害,我在地图上找到了四川盆地C.为收看欧洲杯足球比赛现场直播,我们一家经常晚上12点起床观看D.进入初中了,我真高兴6.地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非洲人穿厚重的兽皮 B.长期住在水边的人们擅长游泳C.我国南方地区屋顶的坡度比较陡 D.日本人喜爱吃鱼7.地理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词语与地理无关的是()A.风土人情B.辨认方向C.随心所欲D.预报天气8.阿拉伯男子身着白色长袍,头戴白色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 )A.遮挡风沙烈日 B.为了防寒保暖 C.穿着美观大方 D.出于宗教信仰9.下列问题中,不属于地理问题的是( )A.宇宙到底有多大B.美丽的桂林山水是怎样形成的C.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D.昔日的海洋如今为什么变成了高耸的山峰二、综合题10.把下列活动的字母代号填在最佳开展地区(国家)后的括号内。阿尔卑斯山( )②西班牙( ) ③中国( ) ④夏威夷( )1.2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一课时)【自主学习】1.地理事物按一定的________缩小,并用______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______,就成为一幅地图。地图必然包含的三要素: 、 、地图上比例尺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式.4.给出三种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怎样比较大小 【合作探究】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比例尺大小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小结: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就越 。【反馈训练】1.读下图(图中的线路为公交车线路),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火车站在宾馆 方向,体育馆在宾馆 方向。(2)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量算宾馆到火车站的直线距离:先量得图上距离为 ,再算得实际距离为 千米。2.当你面朝东方对着初升的太阳时,你的左侧是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3.下列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的是 ( )A.比例尺 B.颜色 C.方向 D.图例4.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A.比例尺1:600万 B.1:6000C.1/60000000 D.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6千米5.在比例尺为“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0千米”的东西半球地图上。赤道的长度应该是列中的( )A、20厘米 B、40厘米 C、80厘米 D、10厘米6.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40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A、50千米 B、100千米 C、200千米 D、250千米7、下列四个图例,表示沙漠的是 ( )A、 B、 C、 D、1.2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课时)【自主学习】1.按性质分类:分为 和 ,自然地图包括 、 、 、 和 。社会经济地图包括 、 、 、 和人口分布图。2.电子地图是将 、 等经过 处理制成的,广泛用于 、导航、 、个人出行等方面。【探究问题】1.地理考察有哪些途径?进行地理考察应该做哪些准备?2.暑假我校将组织去大峡谷旅行,我们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准备?【反馈训练】1.下列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A.气候图 B.人口分布图C.工业图 D.城市分布图2.某班学生准备到郊外山地进行越野活动,设计行动方案时主要应参考的地图是 ( )A.地形图 B.交通图 C.导游图 D.气候图3.下列关于图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B.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C.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理事物的数字D.图例是地球上地理事物的缩影4.(2011·怀化)放暑假了,长沙的某学生来怀化旅游,他想游览芷江的受降坊,通道万佛山,洪江古商城等景点。作为东道主,你给他推荐哪一种导游图比较恰当 ( )A.世界政区图 B.世界地形图C.中国人口分布图 D.怀化旅游图课后作业下列比例尺最大的是( )。 A.1∶30 000 B.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00千米C.1∶2000 D.1∶200 李阳是树园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家住晶晶小区,每天步行上学。据图完成2-3题。 李阳家所在的晶晶小区位于树园中学的( )。 A.西北方 B.东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3.从晶晶小区到树园中学约550米,如果这段路在图上显示的长度约为5.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约为( )。 A.1∶1 000 B.1∶10 000 C.1∶100 000 D.1∶1 000 000 4. 下列关于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B.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大 C.两幅地图,若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内容的范围不同 D.图幅相同的两幅图,比例尺越大,范围越大 5.下列四幅图中,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②④①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①④ D.①③④② 6. 下列关于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错误的是( )。 A.电视新闻 B.访问互联网 C.阅读各种报刊 D.道听途说 7. 有关学会思考地理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学习地理仅仅了解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就够了 B.要通过对比、分析与综合,探究它们的特征与成因,思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C.要善于提出各种地理问题,敢于对某种地理结论提出疑问 D.要多角度地观察、认识某些地理事物和现象 8. 野外旅行不一定要准备( )。 A.随身听 B.地图 C.照相机 D.笔记本 9. 读“某村平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村庄甲在村庄乙的________方。 (2)图中小河的流向是________。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测试题一、选择题1.下列四幅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中,比例尺最大的是 ( )A.世界地图 B.亚洲地图C.陕西地图 D.黄帝陵景区地图2.到海南去旅游,最好选用的地图是( )A.世界政区图 B.中国政区图C.海南省旅游图 D.海南省地形剖面图3.如图所示图例,表示河湖的是( )A. B. C. D.4.到吉林市旅游,要游览吉林各旅游景点,应该查找( )A.吉林市导游图 B.吉林市铁路图C.吉林市地形图 D.吉林市气候图5.下列符合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做法是( )A.多使用一次性产品 B.大力开发火电 C.尽量使用私家车 D.垃圾分类回收6.在1:10 000 000的地图上,图上3厘米表示实地距离( )A.100千米 B.300千米 C.30000千米 D.10000千米7.下列关于在地图上识别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四面都是北方B.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C.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D.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南方8.若下列四幅地图图幅大小相同,哪一幅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 )A.世界地图 B.中国地图C.山东省地图 D.邹城市地图9.下列四幅地图的图幅大小相同,图中表示内容最详细的是( )A.中国地图 B.亚洲地图C.广东省地图 D.潮州市地图10.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现象一 澳大利亚和英国南极调查局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当前南极冰层融化速度是600年前的10倍,这是1000年来的冰层最快消融速度。现象二 即将失去生存地而绝望的北极熊。造成上述现象一、二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各地频繁发生地震,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B.各地频繁发生森林火灾,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C.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全球气温升高,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D.局部地区不断发生战争,现代武器的运用,致使两极地区冰雪融化11.读图,回答问题。(1)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________方向。(2)村庄位于图中的________方向。(3)假设图中的比例尺是1:100000,两地之间图上距离是3厘米,他们的实地距离是________。12.读某村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面对此图,判断方向的方法是 定向法.(2)图中小河的流向大致是从 往 流.(3)图中养鸡场在村庄的 方向.2.1《认识地球一》一、地球的形状 一、地球的形状(1)中国比较早且有代表性的是b图(盖天说)和c图(浑天说)。(2)首次证实了地球是“球体”的是 d 图,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实现了环球一周的壮举。他率领船队依次经过 洋、 洋 、 洋和 洋。(3)a图是地球卫星照片,确证了地球是一个球体。(4)根据对以上图片的理解,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排序 bcda 。(5)地球的真实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二、地球的大小三、地球仪 参考课本知识,在地球仪图上填写下列名词:地轴、北极、南极 课后作业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 )A.规则球体 B.正圆形球体 C.纺锤形球体 D.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图1所示的现象,其反映的地理事实是( )A.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地球绕太阳公转3、本初子午线是( ) A.南北纬度的分界线 B.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C.东西经度的分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叫赤道,最长的经线是零度经线 B.地球仪的经线共有180条,纬线共有90条 C.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D.赤道既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又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5、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6、与160°E经线构成经线圈的经线是( ) A、20°W B、20°E C、160°W D、180°7、西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 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 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8、经度180°和纬度0°的地点位于( )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9、南北回归线位于( ) A、高纬度 B、低纬度 C、中纬度 D、低中纬度分界线2.1《认识地球二》 合作探究1:经纬线、经纬度的相关知识经线 纬线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_______________的弧线 地球仪上与赤道______并 的线特 点 形状 半个圆,且都不平行,所有经线都交于_______________ 一个圆,且都相互__________方向 指示________方向 指示________方向长度 都________ (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 , ______最长度的划分 概念 给经线标注度数 给纬线标注度数划分 从_________向东、向西各分____度 从________向南、向北分______度符号 东经(____)、西经(____) 南纬(____)、北纬(____)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愈向东愈______,西经度的度数愈向______愈大 北纬的度数愈向北愈______,南纬的度数愈向______愈大图示主要 经纬线 本初子午线_______、 180度经线 赤道______、南北回归线_______、______南北极圈_____、______作 用 半球划分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东半球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西半球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_; 赤道以南为 ___半球, 赤道以北为 ___半球定方向 指示____方向.北极是地球上最___的地点,南极是地球上最___的地点 指示__________方向(劣弧定向)定位置 地球仪上,经纬线相互交织,构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确定任何一点的地理位置(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2:在下图中填写重要纬线以及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旋转中心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地球自转地球公转课后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地球形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是一个正圆的球体 B.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C.地球是一个赤道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D.地球是一个两极略鼓的不规则的球体2. 关于经线和纬线的正确叙述:A.所有经纬的长度都相等 B.所有的经线的长度都相等C.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纬线的度数由北向南逐渐减小读下面四幅经纬网回答3——4题3.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既属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A.①② B.③④ C.③ D.④4.在图中数字所示的地点中,又太阳直射的是:A.② B.③ C.①② D.③④5.有关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纬线长度都相等,指示东西方向 B.经线相互平行,指示南北方向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经线指示东西方向6.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0°和180°经线 B.赤道C.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 D.东经20°和西经160°经线7.当我国最东端的乌苏里江7点太阳升起,我国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上的边防战士可能在:A.午休 B.做早操 C.收看新闻联播 D.黑夜巡逻8.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太阳绕地球转 D.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斜交9.阅读下图,选择正确答案。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数据是:A.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 B.极半径是6371千米C.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D.地球陆地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10.俄罗斯“和平号”坠入44.4°S 、150°W的南太平洋海域,此海域属于:A.南半球和东半球B.南半球和西半球C.北半球和东半球D.北半球和西半球1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A.自北向南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东向西12.本初子午线是指:A.0°经线B.180°经线 C.20°W经线D.160°E经线13.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A.地球不停的自西向东自转B.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C.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14.人们对地球形状认识正确的是:A.人类自产生以来就知道“地”是一个球体B.目前,对“地”的形状没有统一的说法C.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D.我国古代的“盖天说”就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二、综合题读地球公转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地球公转轨道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当地球公转至A处时,太阳直射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这一天是北半球的 日(节气)。你学校驻地昼夜长短的情况 。(3)我国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10月15日乘坐载人宇宙飞船首飞成功,当时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中的大体位置位于上图中的(1) AB之间 (2) BC之间 (3) CD之间 (4) AD之间一、纬线和纬度1.纬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 垂直 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2.纬线特点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圆形(除极点外)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到两极缩为一点 东西3.纬度划分起始线 度数划分 符号 低中高纬度划分0°纬线(赤道)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 北纬N 南纬S 低纬度:0°~30° 中纬度:30°~60° 高纬度:60°~90°4.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赤道 。【相关拓展】纬线长度与纬度的关系在比较两条纬线的长度时,只需要比较二者纬度的大小即可,度数大的反而短,不管是南纬还是北纬。二、经线和经度1.经线定义: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2.经线特点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半圆弧 相等 南北3.经度划分起始线 度数划分 符号本初子午线(0°经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东经 E ,西经 W4.经线圈组成:任何两条相对的经线(经度之和为180°),都组成一个经线圈。5.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三、经纬网1.定义: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络。2.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四、地球的运动自转 公转旋转中心 地轴 太阳方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周期 一天 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相关拓展】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即“北逆南顺”(1)纬度变化规律(2)经度变化规律(3)东西半球及东西经度划分20°W~0°~160°E属于东半球,160°E~180°~20°W属于西半球。判读口诀:“小小为东,大大为西”。某地的经度,若是东经,则与160°E比较,小于160°E在东半球,大于160°E在西半球;若是西经,则与20°W比较,小于20°W在东半球,大于20°W在西半球。探究二 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1)方格状经纬网(图甲)①BC所在直线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AC所在直线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B点经C点到达A点,方向如何变化?先向西再向北。③A点在B点的什么方向? 西北 。(2)以极地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乙)①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说明点O为北极。②DF所在圆圈为纬线,指示东西方向;EF所在直线为经线,指示南北方向。③从E点经F点到达D点,方向如何变化?先向北再向东。④D点在E点的什么方向? 东北 。教师引导,归纳总结:在经纬网地图上判断方向依据是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南北方向比较容易判断,东西方向比较难判断。(1)依据经度判断东西方向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正东或正西(“劣弧定向”原则)。两地同是东经,数大在东、数小在西;两地同是西经,数小在东、数大在西;两地分别为一东经一西经:两地经度和<180°,东经度的地点在东;两地经度和>180°,西经度的地点在东; 两地经度和=180°,不分东西。(2)极地经纬网图中判断东西方向:在相比较的两地之间的劣弧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箭头,箭首为东,箭尾为西。经纬网练习题1、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 )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2、某海上救援队收到一远洋捕捞船的求救信号,得知轮船遇难地点在(20°N,160°W)。右面经纬图上表示遇难轮船所在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3、读经纬网图,对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的经纬度为(60°E,40°N)B.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早C.有极昼极夜现象的只有丁点D.位于西半球的只有甲点4、如图,图中湖北鄂州(30.23°N,114.52°E)位于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5、判断图中P点的地理坐标及所在的半球( ) A.20°S10°W西半球 南半球 B.20°N10°E东半球 北半球 C.20°N10°E西半球 南半球 D.20°S10°E东半球 南半球6、根据下列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C、D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2)判断A、B、C、D分别位于南北、东西哪个半球?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2.2 海陆分布学习目标一:海洋与陆地自【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8页,结合图2-26、图2-27,完成下列题目。海陆比例:世界上海洋和陆地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海陆分布:各半球都是陆地面积_______海洋面积;陆地面积北半球比南半球_____,东半球比西半球_______,具有_________性。学习目标二:七大洲【自主学习】阅读课本29页,结合图2-26、图2-27,完成下列问题。大陆、岛屿、大洲是什么?2、七大洲的位置和特征(1)填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洲的名称: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_ G_________(2)大洲是由_________和它周围的_________共同组合而成。(3)最大的大陆是________,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__,最小的大洲是_________。【合作探究】(4)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全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是_________。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多、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的是_________。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_________、_________。洲际分界线【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0页和《地理图册》2-3页世界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亚欧分界线:__________山脉,________河,___海,_________山脉,___海,_______海峡。亚非分界线:__________运河,______海。欧非分界线:_____________海峡,_______海。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海峡。南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运河。(2)完成下表:两侧的大洲 沟通的海洋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土耳其海峡白令海峡学习目标三:四大洋【自主学习】阅读课本31页,完成下列问题。大洋、海、海峡是什么?2、___________:面积最大(1/2)、最深,岛屿岛屿最多的大洋。___________:世界第二大洋,形状略呈S形。___________:世界第三大洋。___________:面积最小、最浅,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水温最低的大洋。【自学检测】根据东西半球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上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大洲名称:①_______;④________;⑥________;⑦________。(2)填出上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大洋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3)①⑤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①②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③⑤大洲的分界线为_________。第二章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班级 姓名(2015·青岛)读图3海陆分布示意图,完成1题。1.图中①大洲和②大洲的分界线是A.白令海峡 B.苏伊士运河C.巴拿马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2. 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B. 海洋彼此相连 C. 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D. 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3. 关于下图中四个大洲的表述,错误的是( )A. ①是我们国家所在的大洲B. ③大洲与④大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C. ②大洲濒临三大洋 D. 四个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①②③④4. 如右图中,按①、②、③的数字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B.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C.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D.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5. 面积最小的大洲与面积最小的大洋分别是( )A. 南极洲、印度洋 B. 欧洲、北冰洋C. 欧洲、印度洋 D. 大洋洲、北冰洋6.读“亚洲与欧洲、非洲分界图”(如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欧、亚洲之间是以 山脉、 河和 山脉作为分界线。(2)黑海与地中海之间的狭窄水道是_______,也是亚洲与 洲的分界线。(3)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以______运河和______海作为界线。2.3 世界的地形(第1课时)自主预习什么叫地形?陆地地形分为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海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对高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陆地地形之最:最大的平原_______ 最大的高原 ______ 最长的山脉________ 最高的山脉__________ 最大的盆地 ________海底地形的类型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 。合作交流五种基本陆地地形的特点世界陆地两大山脉带的分布。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4、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预习诊断1.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吐鲁番盆地最低处海拔-15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8789千米 B.8699米 C.8999米 D.11103米2.下列关于地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与高原的共同点是地面起伏较小B.山地与丘陵的共同点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环绕,中部一定是平原D.相对高度小,而绝对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3.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A. 亚洲的喜马拉雅山脉 B.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C.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 D.中国的大兴安岭4.右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 )A.150米 B.200米C.300米 D.400米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 共同点海拔高低 地面起伏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1、比较五种基本地形特点2.3世界的地形(第2课时)自主解惑1、什么是等高线?2、猜一猜A、B两处哪个坡度较陡?哪个坡度缓?缓坡、陡坡处的等高线有何区别?3、山峰、鞍部、陡崖的等高线特点。4、山谷、山脊处的等高线有何不同。5、等高线数值大,海拔 ;数值小,海拔 。等高线密集,坡度 ;等高线稀疏,坡度 。预习诊断:测一测,本节知识你掌握了吗?1、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时,选择的高度是( )A.海拔 B相对高度 C两地间的高度差 D相对高差2.等高线一般不会交叉,如果地形图上若干等高线在某个地区重合,则这个部分的地形一定是( )A鞍部 B.陡崖 C.山顶 D.洼地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周围是一片较深的黄色,中间有一片绿色,据此我们可以判断中间地区的地形是()A山地 B高原 C丘陵 D盆地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越深则表示海洋的深度()A不深不浅B越深C越浅D视具体情况而定5.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高线是指地面上相对高度相等各点的连线B.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一定相等。C.不同的等高线一定不能相交。D.等高线愈密集的地方,地面坡度愈平缓。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1)判断A、B、C的海拔高度各是多少米?(2)从B到山顶和从C到山顶,哪个坡更容易?为什么?预习反馈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______ 蓝色表示 _______,棕色表示 ______2、山顶与盆地的特点:3、山脊与山谷的特点:4、鞍部的特点:5、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⑴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A________, C________, E________, G_________,⑵在A 、B两条线路中,从_______处爬山 比较容易。⑶山峰D的海拔高度大约是__________米。疑难互动1、判读山顶和鞍部的方法:归纳: 山顶:山顶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2、判读山脊和山谷的方法归纳:3、判读陡崖的方法归纳:陡崖处等高线重叠在一起缓坡处等高线稀疏; 陡坡处等高线密集。课后检测1、下图所示与名称搭配正确的是( )2、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海拔高度 B、等高线上注记的高度是相对高度C、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较平缓 D、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较陡峻3、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不在同一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不同同一条等高线上的两点,海拔肯定相同等高线闭合的地方,表示的是山峰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的地方,表示的是山谷4、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的部位是( )A、洼地 B、谷地 C、鞍部 D、脊部5.图中表示陡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6.上图四地中,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7.图中②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A.山谷 B.山脊 C.鞍部 D.盆地8、读下图完成问题:三个村所在位置的地形名称是:王村地处 ;余村地处 ;李村地处 。(2)以张村为基点,丁山的相对高度约是 米。(3)图中河流甲的流向是 。第四节 海陆变迁通过成语“沧海桑田”导入,说明地表形态是在不断变化的。喜马拉雅山上发现鱼/海螺/海藻化石台湾海峡的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知识渗透大陆漂移假说的证实:搜集证据______的东侧与_______的西侧可以恰巧拼合海牛和鸵鸟的行动能力有限,但两个物种都出现在南美洲和非洲将目前的七个大洲进行拼合,也有类似拼合的边缘(二)理论建立:地球2亿年前是一片“泛大陆”----大陆开始分裂,漂移-----6500万年前分成若干块,继续分裂,漂移-----现在七大洲的位置------继续进行分裂,漂移。。。。(三)板块构造学说1. 六大板块: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2. 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两种运动方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地理名称 板块名称 运动方式 导致的结果喜马拉雅山脉 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碰撞挤压 增高地中海红海3.板块构造与地理现象板块位置与地壳活动;一般说来,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______,有的________,地壳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① ______________ 地震带;② 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与板块构造和火山地震带的实用解释①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上最多的国家,请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其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日本多发火山地震,请分别用板块构造理论和火山地震带理论解释板块构造理论:火山地震带理论:课后作业1、下列板块中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是( )A.南极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2、澳大利亚大陆所处的板块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3、关于板块构造学说,说法不正确的是( )A.犹如七巧板,板块形状固定不变B.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中C.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4、喜马拉雅山脉是由( )A.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B.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C.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成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挤压而成5、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 )A.红海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6、结合下图分析印度尼西亚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A.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B.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C.位于太平洋板块的内部D.位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7、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图中A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B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D板块的名称是__________;C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____洲和亚洲;E板块上的陆地主要属于______洲和______洲;F板块以海洋为主,主要属于__________洋。(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日本多地震的原因是( )A.日本多山,四周是海洋B.日本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C.日本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D.日本多火山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检测题读“东西半球分布图”,完成1~2题。1.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北半球B.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半球C.七分陆地、三分海洋D.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2.有关大洲、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亚洲是跨经度最多的大洲 B.太平洋是世界最大的大洋C.苏伊士运河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D.大洋洲全部位于南半球3.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关于图上大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面积最大、地形最复杂的大洲是①B.海拔最低的大洲是②,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是⑦C. ③大洲地形以高原为主,⑥大洲面积最小D. ④⑤大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4.我国一艘科学考察船从青岛起航,计划依次穿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再返回青岛。它将先后途经( )A.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B. 马六甲海峡—好望角—巴拿马运河C. 巴拿马运河—好望角—马六甲海峡D.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马六甲海峡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板块是( )A. 印度洋板块 B. 太平洋板块C. 亚欧板块 D. 美洲板块6.下图中有关大洲、大洋的分布,描述错误的是( )A. 赤道穿过的大陆是南美,非洲大陆B.环印度洋的大洲是南极洲、非洲、亚洲、大洋洲C. 与亚洲陆地相连的大洲是非洲D.四大洋中纬度位置最高的大洋是北冰洋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简图(单位:米),读图完成7~8题。7. 甲山山顶的海拔可能为( )A.710米 B.670米 C. 570米 D. 510米8. 图中乙河的流向大致是( )A. 由西南流向东北 B. 由东流向西C. 由西北流向东南 D. 由西流向东读图,完成9~10题。9. AB两地的相对高度( )A. 100米 B.150米C. 300米 D.450米10. 图中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 OA处 B.OB处C. OC处 D. OD处10、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是由哪两大板块碰撞而成的( )A.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B.美洲板块与欧亚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11.结合“板块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和地震B.喜马拉雅山会不断地增高C.地中海会不断地增大D.澳大利亚大陆极少发生地震12.下列地理现象或事实,能够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是( )①地中海面积不断减小 ②昼夜交替 ③喜马拉雅山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 ④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远古人类头盖骨化石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1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判断,下列地形单元中,与阿尔卑斯山脉成因相同的是( )A.红海 B.大西洋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脉地球表面海陆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下列事例中不能作为例证的是( )A.在喜马拉雅山地区发现大量古老的海洋生物化石B.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森林遗迹C.日本冲之鸟岛涨潮淹没,退潮露出 D.极地发现煤田15. 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甲地位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上,赤道穿过甲地,请写出甲地的地理坐标( , )。(2)连接A,D两大洋的海峡是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我国所在的大洲是 。(均写出数字序号和大洲名称)(4)①③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山、 河、大高加索山、 海峡,⑤⑥两大洲的分界线是 运河。(5)被五大洲包围的大洋B是 洋。(6)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 。(只写大洲名称)(7)⑤⑥两大洲的西部地区分布有 山系,由北美洲的 山脉和南美洲的 山脉组成,此地区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16.链接生活:山东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课外开展“一起去登山”野外考察活动。请你结合相关资料,一块参与他们的研究过程。活动设计:(1)体验攀岩的刺激应在________地附近。把红旗插在该地区的最高峰,最高峰的海拔为______米。C处所处地形名称为________。在图中哪一处还可能形成小溪流,要求用虚线(……)画出。(2)B处河流的流向为________;A处河流流速较D处________(快或慢)。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___(填B或D)处最合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