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学设计一、内容说明“活出生命的精彩”是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二框的内容。二、课标要求“活出生命的精彩”属于“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的相关部分,课程标准中对这一部分的内容要求体现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和敬畏生命,热爱生活,追求生命高度,成就幸福人生。三、教材分析“活出生命的精彩”是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第二框内容,通过前一节课《感受生命的意义》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追问生命的意义是有价值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贫乏与充盈,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使命,在肯定和尊重自己生命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善待他人的生命,立志在平凡的人生创造伟大的价值。四、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面临一个重要的身份转换期,从小学生变为中学生,身心发展都经历着重要的变化。如何在这一过程中更好地认识生命的意义、明确生命的目标、促进生命的发展,是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本框通过生命教育,唤醒学生珍惜生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理解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编织自己生命的未来。五、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黄文秀的学生生活,掌握充盈自己生命的方法,让生命得到滋养,不断充盈自己的生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日常生活。2.通过分析黄文秀的工作经历,引导学生拒绝冷漠,关切他人,明白生命的意义来自对生活的付出,来自与他人的分担和分享。3.通过小组讨论,分享身边平凡却在默默奉献的人,理解平凡的人也能在生活中创造伟大,增强自己实现生命价值的能力。六、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充盈生命2.教学难点: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伟大七、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展示黄文秀的朋友圈。提问:边看边思考,你觉得她是一位怎样的女生?她的生活怎样?学生回答教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通过普通女孩黄文秀的事例,来看看她是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的?【新课讲授】第一目:贫乏与充盈多媒体展示材料(黄文秀的学生生活)小学:家境贫寒,但阳光乐观,对生活充满希望初中:立志努力学习,改变家庭困难,专心学业,帮助家中务农高中:伙食费比同学少一半,但付出却比被人多一倍,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担任学生会干部,组织策划学生活动,乐于为大家服务大学:受党和国家的扶贫资助,加入中国共产党,勤工俭学,参加考研研究生:2013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究生问题:家境贫穷的黄文秀,生活贫乏吗?教师提问:通过观看文秀的生活,你能感受到贫穷与贫乏的区别吗?能具体说一下二者区别在哪吗?(贫穷≠贫乏)(预设)学生回答:贫穷应该指的是没有钱,生活不富裕;贫乏指的应该是生活比较单调。教师引导: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可以得知,贫穷并不等于贫乏,贫穷主要指的是我们的物质生活,而贫乏一般指我们的精神生活。教师提问:通过阅读这段材料,你认为文秀的生活是怎样的?(预设)学生回答:文秀虽然物质生活没有那么富裕,家境比较贫穷,但是精神生活是充盈的、丰富的。教师:我们可以看出,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匮乏,文秀的精神生活是充盈丰富的。那她又是怎样使自己的生活充盈起来的呢?学生讨论,分享观点教师归纳总结:①在同样的时间里,也有人热爱学习,乐于实践,在探索中扩展生活的阅历,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②当我们敞开自己的胸怀,不断尝试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建立联系时,生命中的道德体验就会不断丰富,对生命的感受力、理解力就会不断增强。生命得到滋养,也因此而一点点充盈起来。第二目:冷漠与关切展示材料(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分析材料的时候呈现文字):一心为民,把扶贫路当“长征路”:黄文秀刚上任时,不会说桂柳话,村民们对这样一个大学生“第一书记”也表示怀疑。百坭村村主任班智华说:“大家的第一感觉好像就是这个书记是来我们村里走走过场的”。面对猜疑与拒绝,她没有失去信心,白天跋山涉水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晚上就住在办公室。坚持深入的开展群众工作,常常脱下外套帮贫困户家扫院子;贫困户不让她进家门她就去两次、三次;贫困户不在家,她就去田里,边帮他们干农活边聊天。时间久了村民们见得她多了,开始慢慢地接受她。倾力扶贫,全村103户贫困户大部分脱贫:黄文秀到村里开展工作后,带领村“两委”一班人通过外出考察学习、请技术专家到现场指导、挨家挨户宣传发动、党员带头示范种植等方式,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8年,黄文秀带领全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18户56人,教育脱贫28户152人,发展生产脱贫42户209人,共计88户417人,贫困发生率从22.88%降至2.71%;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6.38万元,实现翻倍增收。勤俭节约,把群众的家当做自己的家:黄文秀生活很简朴,却对村里的贫困户非常大方,每当贫困户有困难需要她在经济上援助时,她都慷慨相助,还经常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对她们嘘寒问暖。她还帮助考上大学的贫困生争取各项补助,让村里苦读多年的寒门学子获得上大学的机会。当噩耗传来,很多被她生前照顾过的乡亲们泪如雨下、泣不成声,说永远失去了一位好女儿,一位好姐妹,一位真正把他们当亲人的外乡人。结合材料分析:1.村民对黄文秀的态度变化:从( 冷漠 )到( 热情 )2.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黄文秀为村民们帮了许多实事,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暖村民3.这种变化带来了什么样的结果?村民非常信任和支持黄文秀,在她的带领下团结一致努力脱贫。学生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通过同学们对材料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冷漠,所有的冷漠也许都有理由,但是我们没有人愿意遭遇冷漠,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拒绝冷漠。结合黄文秀的事迹,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拒绝冷漠、关切他人。①我们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发展,而且要关切他人的生命,设身处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②让我们用真诚、热情、给予去感动、温暖他人,消融冷漠,共同营造一个互信、友善、和谐的社会。第三目:平凡与伟大展示材料与图片:在百坭村的“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去向牌”上,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今日去向情况被标注为“请假”。村委主任班智华说:“村民与村干部觉得她并没有离开,所以用这种特殊的方式怀念她。”教师提问:村民为什么认为她没有离开?(预设)学生回答:一是她的精神,二是她为村民做的实事、扶贫成果还在。教师追问:从黄文秀身上,你看到了那些精神?(预设)学生回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勇于担当、忠于职守……教师提问:那这些精神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一个人的伟大在于他能够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时,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小组讨论:在我们身边,有没有人和黄文秀一样有着同样的精神呢?可不可以分享一下?学生分享教师归纳总结:通过同学们的分享,我们可以发现身边就有很多人,虽然普通,但却在平凡中创造着伟大,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然后影响着后续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样,在我们面临生活当中困难的时候,也要不放弃,用自己的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去书写自己生命的价值。而最后当我们将自己的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就会从平凡之中闪耀出伟大,进而活出生命的高度。①运用自身的品德、才智和劳动,创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长久的、不平凡的社会价值,为我们留下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②面对生活的艰难考验,不放弃、不懈怠,为家庭的美好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时,就是在用认真、勤劳、善良、坚持、责任、勇敢书写自己的生命价值。③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围绕黄文秀的一生,展开了对《活出生命的精彩》的学习。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如何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也就是要做到三点:一是拒绝贫乏,充盈生命;二是拒绝冷漠,关切他人;三是在平凡之中创造伟大。希望我们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活出生命精彩,拥有精彩的人生。【板书设计】拒绝贫乏,充盈生命——厚度活出生命的精彩 拒绝冷漠,关切他人——温度在平凡中创造伟大——高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