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仿真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八):我们传承的文明(综合卷二)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首届中国一南亚博览会暨第21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于2013年6月6日在昆明启幕。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源远流长,从下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与南亚地区的交往开始于 (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2.唐朝时,衢州人要到洛阳去经商,走水路先后经过的是 ( ) A.钱塘江一邗沟一江南河一通济渠 B.江南河一邗沟一通济渠一永济渠 C.长江一淮河一黄河—海河 D.钱塘江一江南河一邗沟一通济渠3.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发现美洲和经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完成他所指的“最重要的事件”的航海家分别是A. 哥伦布和麦哲伦B.迪亚士和达·伽马C. 哥伦布和迪亚士D.哥伦布和达·伽马4.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右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它们是 ( )①曲辕犁②直辕犁③水排④筒车⑤翻车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⑤5.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重要因素的是 ( ) A.大修驰道,使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B.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C.统一文字,推行全国D.建立皇帝制度,加强中央集权6.秦灭六国后,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 )A.蚁鼻 B.布币 C.五铢钱 D.圆形方孔钱7.嘉兴有一座石桥——长虹桥。它高大宏伟,自明朝起,静卧运河之上。运河悠悠扬扬穿过嘉禾大地,润泽众生,留下十里繁华。这座桥见证了 ( )21cnjy.com ①运河促进当地城乡经济发展 ②隋炀帝乘龙舟沿运 河下江南 ③唐朝嘉禾粮食由此运往长安 ④运河依 然起着水路运输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8.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是社会转型时期进行的重大改革。相比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除旧布新”主要体现在 ( )2-1-c-n-j-y A.废分封行县制 B.废土地国有兴私有 C.废旧俗兴汉化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9.下列史实能体现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是 ( ) A.鉴真东渡 B.张骞出使西域 C.玄奘西行 D.达·伽马远航10.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焚书坑儒 ②批判儒学,打倒孔家店 ③百家争鸣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A.①③②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11.某中学拟进行一次世界历史图片展,请你为以下这组图片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英国工业革命 C.美国南北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12.我国20世纪初期共同奏响思想解放主旋律的历史事件有 ( ) ①戊戌变法 ②辛亥革命 ③新文化运动 ④五四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学贵有法”,掌握一定的方法是复习课必备的技能。据此回答第13--14 。13.张老师在复习课上与学生一起制作了一幅思维导图,该图反映的主题是( )A.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新体制的创立 C.工业文明的浪潮 D.民族复兴的新道路14.小宁在复习时整理了一张知识卡片,根据卡片内容,标题应该是 ( )A.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 B.“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 C.外交领域的成就 D.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5.“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据史实推断,与此诗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16.面对鸦片战争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在19世纪70年代提出了“外须和戎,内需变法”的主张。这里的“变法”是指 ( )21教育网 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7.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不同的方针。以下方针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来源:21cnj*y.co*m】 ①打倒列强,除军阀 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③停止内战,共同抗日 ④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①③④②18.一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其中的四点结论让大家讨论,错误的一项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 B.台儿庄大捷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 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颗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19.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国民革命运动。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国民革命运动范畴的是 ( ) A.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国民革命纲领B.出师北伐,以期实现全国统一 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改编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20.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这是因为南京见证了 ( ) ①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②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③日军在南京的大屠杀 ④人民军队解放南京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二、非选择题(本题有5小题,共50分)21.(10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1)统治阶级为加强统治,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行了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2)孙中山:“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指出材料中所说的古代中国的考试制度是什么。(2分) 【探究二】经济篇(3)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唐朝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发展。(2分)【探究三】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21·cn·jy·com(4)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和宋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这一时期我国领先世界 的科技成就。(3分)www.21-cn-jy.com【探究四】感悟篇(5)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22.(1O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骞通西域以后,西域地区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等传播到中原地区,为人们的日常饮食增添了更多的选择,丰富了中原人民的生活……从此以后,西域各国纷纷归附汉朝,为此西汉政府专门设置机构总管西域事务。www-2-1-cnjy-com(1)依据材料一概括张骞出使西域对中原地区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写出西汉政府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2分)材料二:鲜卑族改为汉姓。 鲜卑姓 汉姓 鲜卑姓 汉姓 拓跋 兀 贺赖 贺 丘穆陵 穆 独孤 刘 步六孤 陆 贺楼 楼北魏着汉服的文官俑(2)材料二的图和表格反映的是哪一场改革?这场改革有什么积极作用?(3分)材料三:元朝的大统一结束了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基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版图……也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3)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政权?元朝“为中国此后六百多年的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石”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什么?(3分)【来源:21·世纪·教育·网】材料四:在清朝辽阔的疆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诸多民族。清朝在边疆地区,分设机构,进行有效的管辖。清朝的统一,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2)据材料二图片所反映的史实,分别简述中国人民为此所作的努力。(4分)(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3分)24.(10分)实现近代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向近代化迈进的过程中,中国和英国走的是不同的道路。下列图片反映了英国的近代化历程,据此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1)图一中的法律条文出自《 》,它确定了英国的政体为 。(2分) 图二是英国 过程中瓦特改进的机器,它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2分) 21*cnjy*com(2)以下是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示意图。请依据所学知识填出图中空白处内容。(4分)(3)依据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指出中英两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何不同之处。(2分)25.(1O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了反抗外来侵略和封建主义、实现国家独立和人民的共同富裕.进行了不懈努力。阅读下列图表材料,回答问题。21*cnjy*com 材料一:见下图。签订《南京条约》材料二辛亥革命博物馆材料三:见下图开国大典材料四:见下表。 年份 项目 1978199220022012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36242663810239851932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432027770324565(1)材料一中,该条约签订的时间和影响分别是什么?(3分)(2)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你认为该博物馆建在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材料三中,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宣告对中国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分)(4)分析材料四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3分)21·世纪*教育网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八):我们传承的文明(综合卷二)参考答案选择题1.B 2.D 3.D 4.A 5.C 6.D 7.D 8.C 9.C 10.D11.D 12.D 13.B14.D 15.C 16.A 17.D 18.C 19.B 20.C非选择题21.(1)郡县制。 (2)科举制。 (3)曲辕犁和简车。 (4)唐:诗歌。宋:词;印刷术、指南针或火药的发明或应用。(答任意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的也可给分) (5)吸收和借鉴前人宝贵经验;努力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勤思多问;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实践等。(答出其中一点或其他符合题意的一点均可)2·1·c·n·j·y22.(1)饮食丰富,物产丰富。西域都护。 (2)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3)蒙古族。行省制。 (4)历世达赖和班禅鄙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23.(1)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了。(2)图一:1911年l0月,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1912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图二:1937年,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英勇抗日,1945年8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24.(1)权利法案 君主立宪制 工业革命蒸汽时代(2)“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民主科学”(3)不同:英国近代化的历程首先是思想层面的变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变革,最后才是器物方面的变革,而中国近代的历程却是正好相反的,由学习器物到学习制度,最后到学习思想。【版权所有:21教育】25.(1)1842年。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因为武昌起义(辛亥革命)在这里爆发。(3)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意思对即可)改革开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