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共1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化学 人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第4节第1课时 沉淀溶解平衡(共19张PPT)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平衡
第4节 沉淀溶解平衡
学习目标
3.4.1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1.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重点)
2.了解溶度积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3.学会运用溶度积与离子积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你知道吗
情境导入
一定温度下,固体物质的溶解度s(g)
难溶≠不溶
情境导入
你知道吗
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
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
AgCl 1.5×10-4 Ba(OH)2 3.89
AgNO2 222 BaSO4 2.4×10-8
AgBr 8.4×10-6 Ca(OH)2 0.165
Ag2SO4 0.796 CaSO4 0.21
Ag2S 1.3×10-16 Mg(OH)2 9×10-4
BaCl2 35.7 Fe(OH)3 3×10-9
“溶”是绝对的,“不溶”是相对的。
情境导入
写出饱和CaCO3溶液中的溶解平衡表达式
动动脑 动动手
情境导入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0.01 1 10 (Sg/100g水)

难溶物在水中一点都不溶吗
资料在线
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通常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1.溶解度的定义:
2.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注:物质在水中“溶”与“不溶”是相对的, “不溶”是指难溶,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
学习任务一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自主学习
任务探究·深度学习
化学式 溶解度/g 化学式 溶解度/g
AgCl 1.5×10-4 Ba(OH)2 3.89
AgNO3 222 BaSO4 2.4×10-4
AgBr 8.4×10-6 Ca(OH)2 0.165
Ag2SO4 0.796 CaSO4 0.21
Ag2S 1.3×10-16 Mg(OH)2 9×10-4
BaCl2 35.7 Fe(OH)3 3×10-9
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20℃)
资料
在饱和NaCl溶液中加入浓盐酸
解释: 在NaCl的饱和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NaCl(s) Na+(aq) + Cl-(aq)
NaCl饱和溶液中有固体析出
实验探究
【现象】
加浓盐酸会使c(Cl- )增加,平衡向左移动,因而有NaCl晶体析出。
可溶的电解质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那么难溶的电解质在水中是否也存在溶解平衡呢?
2.要使NaCl饱和溶液中析出NaCl固体,可采取什么措施?
加热浓缩
降温
加入浓盐酸(同离子效应)
思考:
1.NaCl在水溶液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有何特征?
NaCl的溶解速率与结晶速率相等;并且只要条件不变,该溶液中溶解的NaCl的量就是一个恒定值。
问题探究
【想一想】
1.当AgNO3与NaCl恰好完全反应生成难溶AgCl时,溶液中是否含有Ag+和Cl-?
有 溶解度:1.5×10-4
3.难溶电解质(如AgCl)是否存在溶解平衡?如何表示?
2.有沉淀生成的离子反应能不能完全进行到底呢?
化学上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沉淀达到完全。
Ag+
Cl-
当v溶解= 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AgCl(s) Ag+(aq) + Cl-(aq)
溶解
沉淀
溶解速率
沉淀速率
时间
速率
沉淀溶解平衡
交流讨论
图像表示
一、沉淀溶解平衡
1.概念
2.表达式
如:AgCl
AgCl(s) Ag+(aq) + Cl-(aq)
注:a.标明聚集状态
b.不等同于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难溶电解质溶解成离子的速率等于离子重新结合成沉淀的速率,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饱和状态)。
(2)溶解平衡的特征:
逆、等、动、定、变
(1)当v溶解= v沉淀时,得到饱和AgCl溶液,建立溶解平衡
总结感悟
①绝对不溶的电解质是没有的
②同是难溶电解质,溶解度差别也很大
③易溶电解质做溶质时只要是饱和溶液也可存在溶解平衡
⑵外因:
已知溶解平衡: Mg(OH)2(s) Mg2+(aq)+2OH-(aq),
请分析当改变下列条件时,对该溶解平衡的影响,填写下表
3.影响因素
⑴内因:电解质本身的性质
条件改变 移动方向 C(Mg2+) C(OH-)
升温 加水 加Mg(OH)2(s) 加MgCl2(s) 加NaOH(s) 加盐酸 → ↑ ↑
→ 不变 不变
不移动 不变 不变
← ↑ ↓
← ↓ ↑
→ ↑ ↓
归纳总结
影响溶解平衡的因素:
平衡右移,向溶解方向移动
②同离子效应
平衡左移,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
③离子反应效应:
减小离子浓度,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外因:
温度:
浓度:
温度升高,多数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
特例:
Ca(OH)2
稀释:
离子浓度:
将AgCl分别投入下列溶液中:
①40 mL 0.03 mol·L-1的HCl溶液
②50 mL 0.03 mol·L-1的AgNO3溶液
③30 mL 0.02 mol·L-1的CaCl2溶液
④10 mL蒸馏水
AgCl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④>①=②>③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物达到沉淀溶解平衡状态时,饱和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化学计量数次方的乘积。
2.表达式:
对于反应MmAn(s) mMn+(aq)+nAm-(aq),
Ksp =[c(Mn+)]m · [c(Am-)]n
【试一试】写出下列难溶物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表达式:
BaSO4
Fe(OH)3
Ag2CrO4
Cu(OH)2
算一算:已知25℃Ksp[Fe(OH)3]≈2.7×10-39,氢氧化铁饱和溶液中c(OH-)≈_______________,pH ≈ 。
3×10-10 mol/L
4.7
溶度积
学习任务二 溶度积常数及溶度积规则
自主学习
总结感悟
常见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与溶解度(25°C)
Ksp
Ksp
1.8×10-10
5.4×10-13
8.5×10-17
1.1×10-10
2.6×10-39
5.0×10-9
1.5×10-4
8.4×10-6
2.1×10-7
2.4×10-3
3.0×10-9
7.1×10-4
CaCO3
BaSO4
Fe(OH)3
比较AgCl AgBr AgI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__
比较BaSO4、CaCO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____
比较AgCl、 Fe(OH)3在水中的溶解能力:______ ______
AgCl > AgBr > AgI
CaCO3〉 BaSO4
AgCl>Fe(OH)3
3、Ksp的意义:
一定温度下, Ksp的大小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对于同类型(阴阳离子数目比值相同)的难溶电解质,Ksp越大,其溶解能力越强。
4、影响Ksp的因素:
K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本身的性质和温度有关
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在同温度下,Ksp越大,溶解度越大;不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应通过计算才能进行比较。
5. 溶度积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例1:298 K时硫酸钡的溶解度为1.04×10-5 mol·L-1,如果在0.010 mol·L-1的硫酸钠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是多少?
解:①先求Ksp BaSO4 Ba2+ + SO42-
1.04×10-5 1.04×10-5
  Ksp= c(Ba2+) · c(SO42-) =1.04×10-5×1.04×10-5 =1.08×10-10
②求S Na2SO4 === 2Na+ + SO42- BaSO4 Ba2+ + SO42-
0.01 0.01 初 0 .01
平衡 S S+0.01≈0.01
Ksp= c(Ba2+) · c(SO42-)=S×0.01
  S=Ksp/0.01=1.08×10-10/0.01 =1.08×10-8 mol·L-1
  S<<0.01,即前面的近似是合理的。
答:溶解度是1.08×10-8 mol·L-1。
例2:已知Ksp,AgCl=1.8 10-10, Ksp, Ag2CrO4 =9.0 10-12,试求AgCl和Ag2CrO4的溶解度(用g/L表示)
解:(1)设AgCl的溶解度为S1(mol/L),则:
AgCl(s) Ag+(aq) + Cl-(aq)
平衡 S1 S1 S1
(2)设Ag2CrO4的溶解度为S2(mol/L),则:
Ag2CrO4(s) 2Ag+(aq) + CrO42-(aq)
平衡 S2 2S2 S2
在水中:AgCl溶解度小于Ag2CrO4的溶解度
溶度积规则——判断有无沉淀生成
对AaBb aAb++bBa-来说,
(1)Qc=ca(Ab+)cb(Ba-)<Ksp,溶液未饱和,还可溶解;
(2)Qc=ca(Ab+)cb(Ba-)=Ksp, 恰好饱和,达到平衡;
(3)Qc=ca(Ab+)cb(Ba-)>Ksp, 过饱和,有沉淀析出。
例1:AgCl的Ksp=1.80×10-10,将0.001 mol/L NaCl和0.001 mol/L AgNO3 溶液等体积混合,是否有AgCl 沉淀生成
解: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Ag+ 和Cl-浓度都减小到原浓度的1/2。
c(Ag+)=c(Cl-)=1/2×0.001=0.000 5(mol/L)
在混合溶液中,则Qc =c(Ag+) · c(Cl-)=(0.000 5)2=2.5 ×10-7
因为Qc>Ksp,所以有AgCl 沉淀生成。
例2: 在1L含1.0×10-3mol·L-1 的SO42-溶液中,注入0.01mol BaCl2溶液(假设溶液体积不变)能否有效除去SO42- 已知:Ksp(BaSO4)= 1.1×10-10
解:c(Ba2+)=0.01mol/L, c(SO42-)=0.001mol/L,
生成BaSO4沉淀后,Ba2+过量,
过量的c[Ba2+]=0.01-0.001=0.009(mol/L).
溶液中残留的c[SO42-]=Ksp/c[Ba2+]
= 1.1×10-10/9.0×10-3=1.2×10-8(mol/L)
因为,残留的c[SO42-]=1.2×10-8mol/L<1.0×10-5mol/L
所以, SO42-已沉淀完全,即有效除去了SO42-。
注意:当剩余离子即平衡离子浓度﹤10-5mol/L时,认为离子已沉淀完全或离子已有效除去。
例3:已知Ksp(AgCl)=1.56×10-10,Ksp(AgBr)=7.7×10-13,K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 ,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
A.Cl-、Br-、 CrO42- B. CrO42- 、Br-、Cl-
C.Br-、Cl-、 CrO42- D.Br-、 CrO42- 、Cl-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