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观察物体:搭一搭》说课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课时内容《搭一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搭一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观察物体》的课时内容。观察物体是小学阶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以观察物体为载体,不断的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材设置了“搭一搭”的情景,包括两项比赛,第一项比赛是由观察到的5个小正方体组合,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第二项比赛是根据从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搭一个用5个小立方块组成的立体图形。评判那个是正确的。引导学生在观察、对照的基础上找出正确的立体图形。并通过试一试中的题目让学生进体会根据从两个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不能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只能确定达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练一练安排了巩固画图和确定搭立体图形范围的练习。
二、说教学目标
1. 能依据视图摆出不同形状的物体。
2. 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判断,能合理地进行想象推理,并且能正确表达操作中的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能够描述、判断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图形的形状。
教学重点
能按要求搭成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
四、说学情
学生在一、三年级已经学习过观察生活中的简单物体,为本单元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打下了基础,学生在第一课学习了从立体图形到三个方向的平面图形,第二课学习了从一个方向的平面图形无法确定立体图形,学生在学习本课时已经有了观察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所以更加容易学习本课:从三个不同方向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但是,学生的逆向思维还不成熟,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整的空间观念,所以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学习还存在一点难度。
五、说教法
本节课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并及时把自己的想法和同学进行交流。同时也要关注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对他们适当加以点拨和开展同伴间的帮助。教学时,从解决问题入手,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将教学课堂延伸到课外,学习现实的有意义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板块一、导入新课
喜欢搭积木吗?老师这里有几幅用小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看出什么了?
在这个环节中引导学生发现同一个立体图形从不同面观察会得到不同的平面图形。
师:从老师给你的几幅平面图形中,你能想象出老师搭出的是一个怎样的立体图形吗?
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出示原立体图形。
师:和你想的一样吗?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旨在把枯燥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求知欲望的火花,从而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新知识凝聚动力】
板块二、探究新知
(一)、1、动手操作
你能搭出这个立体图形吗
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部分享。
小组之间互相拼搭立体图形:
有的先按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拼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再按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拼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最后按从上面看到的图形的要求拼出立体图形;有的先按从右面看到的图形拼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再按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拼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立体图形,最后按从正面看到的图形的要求拼出立体图形……
老师搭了一个立体图形,请你用手中的正方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就给出的条件无法恢复原图形,能搭出的图形太多了。
师:那怎么办?
生:再加一个条件。
师:允许你再选择一个条件,商量一下要什么条件?
根据学生的要求任意出示某一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引发思考:现在你能搭出立体图形吗?
引导学生发现还是不能恢复原图形,但是却知道了要搭出这个图形最少要几个正方体、最多可以是几个正方体。
师:看来还得增加条件呢
(再出示一个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生搭出立体图形。
小结:加深认识
有两个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就能帮助我们知道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所需的正方体个数范围,有三个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我们就可以恢复原形状。
(设计意图:在这一活动中,用4个正方体引导学生探究,即唤起学生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回忆,又引导学生在操作中理性思考,搭建了思维坡度,为后面学习5个正方体奠定基础。)
2、观察图形,画出草图。
师:现在增加一点难度,我这里有一个由5个正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请大家在作业纸的方格图上分别画出从上面、正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巡视,选择几幅作品展示交流。
师:每个同学运用手中的5个正方体任意搭出一个立体图形,然后请你的同桌画出这个立体图形的正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
教师在巡视中选择画得完全一样的平面图形张贴在黑板上。
3、逐层深入,探究规律。
(1)、师:看这几幅作业是完全一样的,估计他们的同桌搭出的也一定是完全一样的立体图形,你们也来搭一搭好吗?
学生搭出不同作品。
引发思考:怎么会搭得不一样呢?一定要用5个正方体才能搭出从XX面看是这样的平面图形吗?
引导学生交流后小结:只给一个面不仅无法恢复原立体图形,甚至无法确定小正方体的个数,因为在立体图形中从一个面看会有很多小正方体是被遮挡住的。
(2)、师:如果给你两个条件会是怎样的?
再选择一个条件吧。
由学生自己选择一种情况进行探究。
引导小结:从两个面看到的平面图形虽然不能让我们确定是哪一种立体图形,但我们可以确定搭出这个立体图形所需的正方体个数的范围。
(3)、反馈练习:练一练第2题。
(4)、师:如果可以选择3个面会是怎样的?
(学生再选择增加一种情况试一试)
师生小结:限制条件越多搭出的立体图形越少,当有了3个面的平面图形时完全可以准确的搭出一个立体图形来。
(设计意图:在前面的活动中,学生已经初步感知了要想恢复一个立体图形的原形状,我们需要从几个面看到的平面图形,在这一环节虽然只增加了一个小正方体,但可能出现的情况就要多很多,通过增加这样的难度,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并引导学生从感性的发现到理性的小结,在逐层递进的过程中思维得到提升。)
板块三、游戏
游戏规则:
1、四人一组。
2、其中一人想出一个图形,其他3人通过提问搭出这个图形。
3、提一个问题即搭出图形的加5分,多提一个问题递减1分。
4、得分多者为胜。
(设计意图:本课时是小学阶段观察物体教学内容的总结版块,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会了理性的观察物体,并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安排这样的内容就是要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游戏、比赛中巩固所学。)
板块四、课堂总结
根据三种视图拼搭的立体图形,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
1.先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入手,再逐步调整。
2.搭完后,要从三个方向观察一下拼搭的是否正确。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搭一搭
由三种视图拼搭立体图形的方法。
1.先从一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入手,再逐步调整。
2.搭完后,要从三个方向看拼搭的是否正确。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八、教学反思
1. 本节课我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 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投入到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本节课先让学生按要求搭积木,再让学生从正面、右面和上面观察自己刚刚摆成的立体图形是否正确。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自己思考、推理,再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获得观察物体的体验。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