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认识方程:方程》说课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方程》。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一、说教材《方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认识方程》的课时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展开的,为下面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的教学作好铺垫,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材在编排时从以多种形式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让学生从这些具体的情境中获取信息,发现等量关系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述,然后尝试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表示各个相等关系。教材教学皆在让学生发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活动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2、使学生经历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建模的数学思想和符号化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分类、抽象和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3、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说教学重难点能准确从生活情境中建立方程的数学模型,然后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理解方程的意义。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四、说学情小学生活泼好动,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我采用形式多样,趣味性较强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更好地学习。另外,学生已经完成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的学习,积累了较多的数量关系的知识,且已学过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五、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学生分组探究等形式进行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更方面能力的培养。为了充分分会学生的主体性,我将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自己探索,并在互相合作的基础上提升自己的认识。并让学生能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发现能力等。六、说教学过程板块一、导入新课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两个小朋友的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就是平衡,今天我们就用到一种称量的工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时,托盘就会平衡,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组的天平。产生质疑,引入新课。板块二、探究新知出示例2的情境图。让学生逐渐贴近方程的概念,并在例2完成后让学生小组讨论这四个式子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与沟通合作能力,在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后,我将进行补充总结并提出方程的概念,即像x+15=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在得到方程概念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发现方程与等式的异同点,提升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之后,让学生自己写出两条方程来,并由教师选取学生所作方程用幻灯片展示,由学生判断正误。活动1:引导学生用等式表示天平的平衡状态。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让学生在天平平衡的直观情境中体会等式的含义,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等式是方程的生长点,首先让学生体会等式的含义,是从等式到方程的有效链接。活动2:尝试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情境中的相等关系。该活动分为3个环节:(1)借助天平的直观演示,教师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找出“糖果的质量+50克砝码的质量=200克砝码的质量”的等量关系,并讨论如何用式子表示。(2)脱离天平的直观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每袋饼干的价格×4=26元”的等量关系,尝试用式子4Y=26表示。(3)学生自主找出“2枝钢笔的总价+16元=50元”的等量关系,并用式子2Z+16=50表示。这三个环节各有侧重点,层层递进,其等量关系逐渐复杂,得到的方程难度逐步加大。这样既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有利于知识的顺利迁移。总得来说,活动2是从直观到抽象、由扶到放的学习过程。旨在体现教师的主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板块三、练习巩固,深化理解 让学生完成书上的试一试与练一练的第三题部分习题,在练习中考察学生对于方程概念的理解程度,并请几名同学到黑板上书写自己的答案,全班同学共同检验。通过这两道题目,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 完成书上习题后,我将给定一个方程,学生根据方程创设数学情境,同桌互说之后再向全班同学说自己创设的数学情境,丰富课堂练习形式,有助于学生开阔数学视野,也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板块四、总结归纳,揭示方程。本环节分为两步:1、观察分析,合作分类,揭示方程的意义。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相反,他要主动构建信息的意义,这种构建不可能由他人代替。在学生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分类,自主建立关于方程的数学模型,揭示方程的意义,主动获取新知。2、即时练习,加深理解。及时练习环节分为判断和变式练习,在此主要谈一谈“变式练习”的设置。在判断方程的基础上,设计“淘气、笑笑写方程”这个环节,即:x ()= 7和6+ () =10。让学生利用所学新知进行辨析,在认知冲突中,强化方程概念,更深层次地感受方程的意义。板块五、课堂小结。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由此可见,每件事结尾工作的重要性,讲课亦是如此,课堂小结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成功的一节课,小结起到了重要作用。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新知进行一次梳理,通过总结概括再次让学生体验到探索新知的乐总之,本节课要学生在愉快的观察中发现数学、在积极地思考中学习数学、在快乐的生活中找到数学,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七、说板书设计根据一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八、教学反思1. 利用天平这个直观教具,形象地说明了等式的含义,天平保持平衡时,天平两边和等式两边之间的关系,为列方程打下了基础。2. 结合具体情境,放手让学生找出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学生自己列出的三个方程,使他们感受到了方程能刻画现实生活中的等量关系。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