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少年有梦 教学设计 (表格式)

资源简介

《少年有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到梦想对人生的重要意义,懂得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知道拉近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要付出怎样的努力。 3.树立人生梦想,不断为之付诸行动,把梦想变为现实的能力,培养自己坚持不懈奋斗的意志。
教学重点 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
教学难点 如何通过努力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教学步骤     教学预设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情景预设 同学们,有一位科学家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解决了新中国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温饱问题,并在耄耋之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就是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今天就让我们通过袁隆平的故事来学习《少年有梦》的第二课时“努力就有改变”。 2.展示课题 利用名人案例的方法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课题,让学生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讲授新课 (一)梦想离不开努力。 袁隆平爷爷给青年人提了几点寄语,我们来看一看吧! 1.观看视频《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 讨论:同学们,你们从袁隆平爷爷的寄语中感受到了什么? 交流分享 2.知识小结: (1)袁隆平院士提到了成功源于汗水,世上没有天才,所谓的天才是1%的天赋加上99%的努力。 (2)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韧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二)正确认识梦想与现实 你是怎样认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的呢?有几位同学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我们一起来辨析一下吧! 同学A:从小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奋斗,梦想才能实现。 师:正确, 实现梦想要有实际行动,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同学B:现实常常会把梦想打败。 师:正确,认识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梦想不一定能完全实现。 同学C:梦想与现实是平行线,永远无法相交。 师:错误,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没有认识到经过努力奋斗,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同学D:总有一个梦想会在现实中开花。 师:正确,梦想与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但经过努力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三)努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下面我们通过以下视频来看一看,袁隆平院士是怎样用他的一生践行梦想的? 1.视频展示《袁隆平爷爷的故事》 思考: 袁隆平院士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努力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派代表发言。 预设生1: 努力,需要立志。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预设生2:努力,需要坚持。如果努力不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只能是画饼充饥。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2.教师小结: 同学们,你们说的真好,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了要实现梦想,需要努力。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坚持,还需要方法。 人生漫漫,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让我们在中学时代这段旅程中敢于追梦,相信努力就有改变! 用名人的寄语来打动和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热情和勇气。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考,通过讨论辨析,寻找拉近梦想与现实之间距离的方法是需要努力。 通过观看视频,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思考及合作探究能力,并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归纳知识点的能力。 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实现梦想的理解,将知识点升华。
布置作业 三、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作业制定一份属于你的努力计划吧! 1.未来三年里,我最大的梦想。 2.为了实现梦想,我需要培养的品质。 3.我需要做的准备。 4.我目前可以开始的具体行动。  让学生通过制定努力计划来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坚定自己努力的态度,实现目标。
板书设计 1.2 少年有梦 努 努力,是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就 有 改 态度 变 要为实现梦想而努力 立志 坚持 方法 梳理知识脉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袁隆平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人生需要有梦想,要把梦想变为现实就要努力,要努力就要坚持、立志、方法,总之,教学效果达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