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2.7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2.7请到我的家乡来 教案

资源简介

《7.请到我的家乡来》第三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请到我的家乡来》这课是依据课程标准“我们的社区”里的第 1 条、第 2 条编写的。让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行政区的位置。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美, 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本课有四个板块组成, 分别是“我的家乡在哪里”、“我是家乡小导游”、“家乡的特产真不少”、“我的家乡人”。先了解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在此基础上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 接着了解家乡丰富的特产, 最后在探寻中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板块间互有联系,层层推进,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独特的自然风光,独特的物产、独特的家乡人、独特的家乡文化,理解“一方水土养一 方人”的含义。让学生不仅从认知上更从情感上深切地感悟到家乡景美、物美、人更美,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核心素养目标
1.让学生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在的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以及家乡人的特点,感知家乡人的可爱,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能运用简单的地图知识了解家乡所在省级行政区的位置。
2.通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和物产情况,认识家乡人的特点,激发对家乡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视频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7课《请到我的家乡来》,(板书课题)大家一起读课题,好,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要认真看,看完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1)提问:视频上讲的是什么地方?(板书:衡水)你看到了什么?
预设:衡水湖、老白干、人民公园,衡水名人、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2)这些人、物、景都是衡水的骄傲,从刚才的回答中我感受到同学们对衡水的热爱,因为衡水是我们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吗?家乡就是我们从小生活和成长的地方。我们的家乡是哪里?衡水。你能从地图上找到我们的家乡吗?
二、家乡在哪里
1.在地图上找家乡(课件出示中国行政区划图)
(1)这是一张中国行政区划图,她看起来象什么?介绍:中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我们的家乡就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我们的家乡衡水属于哪个省? 你能在图上找到河北省吗?
(2)我们来看这张中国地图,同桌互相说说河北省周围有哪些省级行政区邻居。
(3)指名汇报。
河北省东临——渤海,东南邻--山东省,南邻---河南省,西邻--山西省 北邻-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邻--辽宁省。
我们来看,我们河北省的地图中间包围着两座城市,一个是首都北京,一个是直辖市——天津,是北京和天津联系全国的必经之地,因此河北省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4)示河北省地图,想象一下,河北省的地图象什么?伸出你的左手,半握拳,像不像河北省的形状?我的家乡衡水就在大拇指下边的手腕上,从河北省地图上指出衡水。
2.讲故事,了解家乡名字的来历。
同学们,你们知道“衡水”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吗?
衡水最初曾是河流名。“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碑文提到,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的 “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xi)礼”。 这里的“衡水”是河流的名字,又名“横漳”或“衡漳”。到了隋朝开皇十六年,新置衡水县。县之名称,取“漳水横流 ”之意。此后,衡水县名称历代沿用。
3.了解家乡历史
衡水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为什么这么说呢?(出示:1946年衡水县城地图):这是1946年的衡水县地图,你能找到我们学校吗?我们南门口小学成立于1946年,到现在已经有77年的历史了,我们学校同我们的家乡衡水一样,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南门口小学的一名学生,你是不是感到无比的自豪呢?大家知道我们学校为什么叫南门口小学吗?七十多年前的衡水县城周围是有城墙的,西南北各有一个城门:东门叫迎旭门,在旭景城小区附近,所以旭景城小区名字跟迎旭门有关系。西门叫来熏门,南门叫登赢门,北门叫漳带门,大家猜一猜我们学校为什么叫南门口小学?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家乡的历史,回家好好调查吧。
三、家乡名胜多
(一)了解衡水有哪些自然人文景观
师:刚才我们一起回顾了家乡的历史,现在,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家乡衡水的风景名胜吧!下面我们先来盘点一下家乡衡水的自然人文景观都有哪些。
学生自由说衡水的自然人文景观。
(二)通过图片认识家乡的自然人文景观。
下面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老师出示图片,学生说出景观名称。
(三)重点介绍衡水湖
1.我们衡水市的自然人文景观很多,下面我们挑两个最熟悉的景观来介绍,第一个要介绍就是衡水湖。(出示衡水湖图片)我们先来欣赏一下美丽的衡水湖。
2.学生汇报衡水湖资料
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查找衡水湖的资料,有些同学还做了手抄报,快来跟跟大家分享一下吧。学生汇报,教师点评。
预设一: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在桃城区以南,冀州市以北,史称“千顷洼”。湖面面积75平方公里,相当于11个杭州西湖那么大。
预设二:相传大禹治水时,在衡水湖处掘了一锨土,从而留下了这片大洼,历经时代变迁,最后演变成了现在的衡水湖。
预设三:目前衡水湖已记录发现的鸟类有300多种,既有天鹅、大雁、白鹭等常见的鸟类,又有青头潜鸭、丹顶鹤、金雕等珍稀鸟类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63种。
预设四:衡水湖的水很多,丰水季节,波光粼粼,一望无际,可以用“落霞与孤鹜(wu)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
预设五:衡水湖里的鱼很多,有鲤鱼、鲢鱼、草鱼、鲫鱼,味道十分鲜美。
预设六:衡水湖的荷花很美,有的全开了,露出了嫩黄的花蕊,有的刚展开两三片花瓣,像一个个害羞的少女,有的还是花骨朵,饱胀的马上要破裂时的我能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来形容。
预设七:我站在湖边的观景台上往远处看,衡水湖好大呀,湖水与天相接,令人心胸开阔,天空中不时飞过几只鸟,它们自由自在,展翅翱翔。
预设八:我坐着游船去过衡水湖里边,我发现衡水湖水特别清澈,湖底的水草飘飘摇摇,有许多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湖里还有许多芦苇,像一道道碧绿的墻。
3.教师总结:在河北省东南部广阔的平原上,镶嵌着一颗耀眼的明珠,它就是衡水湖。它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京南第一湖”等美誉。
我们发自内心的说一声:美丽的衡水湖,我爱你!
(四)认识衡水安济桥。
1.同学们,在我们学校附近滏阳河上就有一处人文景观(出示衡水安济桥图片)它是谁呢?哪个小组查了安济桥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预设一:衡水安济桥又名衡水老桥,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胜利东路,横跨在滏阳河上。于乾隆三十一年十月(公元1766年)建成,乾隆赐名“安济”,意思是“保水安,济苍生”。
预设二:老桥是一座七孔石拱桥,桥身全长116米,两侧各有望柱58根,每根柱顶有形态各异的石狮;望柱之间有石头拦板。桥东西两头,各有一对较大的石狮。由河水、石桥、狮子、明月等元素构成的“衡桥夜月”美景,曾是古衡水八景之一。
2.感受安济桥屈辱的历史。
师:大家看,这是1937年的老桥,老桥怎么了?
1937年,沿河南犯的日军炸毁了老桥的中孔,这是日寇侵略我们家乡衡水的罪证啊!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如今,安济桥以历史文物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同学们,我们可以利用节假日去踩一踩深深的老车辙,摸一摸老桥那斑驳的栏杆,仔细欣赏形态各异的石狮子,回味衡水历史的沧桑。
四、家乡特产多
1.引入。我们的家乡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动人的传说,还有丰富的特产呢!
2.认识家乡特产
什么是“特产”?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我们的家乡衡水都有哪些特产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出示图片边介绍(老白干系列白酒、内画鼻烟壶、侯店毛笔、宫廷金鱼并称为衡水三绝。深州蜜桃、阜城漫河西瓜、安平丝网、枣强裘皮、桃城区老景观烧鸡、衡水湖烤鸭蛋等。)
3.重点介绍老白干
师:我们家乡的特产太多了,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家乡最有名的特产——老白干播放衡水老白干广告:(1915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甲等金奖白酒,是衡水老白干,衡水老白干,地缸酿造,不上头。)你知道老白干获得“甲等金奖”是怎么回事吗?
师介绍:1915年,为了庆祝巴拿马运河开凿成功、正式通航,美国政府在旧金山召开了万国博览会,邀请各个国家带去自己的特产进行展览、评比,我们家乡的人就带着老白干,历尽千辛,漂洋过海来到旧金山,没想到我们老白干被评为最高奖项——甲等金奖,从此衡水老白干享誉世界。
让学生猜一猜“老”“白”“干”各有什么含义。
老白干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兴于汉,盛于唐,正式定名于明。并以“醇香清雅、甘冽丰柔”著称于世。衡水老白干酒的酿造生产190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老白干”这三个字有着深刻的含义。所谓“老”,是指历史悠久;“白”,是指酒质清澈;“干”,是指酒度高,达67度。
五、家乡名人多
1.家乡的景美,物美,人更美, 我们衡水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你知道有谁吗?
出示蔡旭哲图片,你认识他吗?有谁来说说你对蔡旭哲的了解,指名说。师讲蔡旭哲的小故事。
师介绍弓仲韬,弓仲韬(1886年-1964年3月)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在李大钊的启发教育下,学习研究马列主义,在安平县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根据学生对衡水名人的了解再介绍董仲舒、孔颖达、高适等衡水名人。
这些家乡的名人让我们敬佩,我们就不再一一列举,其实我们还有千千万万普通的劳动者,比如工人、农民、医生、教师、警察、志愿者等等,他们用勤劳的双手默默地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样的人同样让我们敬佩。
六、课堂小结——谈收获
1.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生自由谈。
2.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家乡衡水不仅有悠久的历史,美丽的风景,丰富的特产,更有着一群勤劳智慧的衡水人.。师生共同为家乡做宣传:生态湿地,大儒之乡,美丽衡水欢迎八方来客,请到我的家乡——衡水来!
附板书设计:
7.请到我的家乡来
历史悠久
衡水——家乡 风景迷人
特产丰富
人才辈出
第三次教学反思
反思这次教学,我感受很深,从第一次试教到今天上课,我试教了三次,改了三次教案,改了四次课件。特别是最后一次,我改掉了课件中最华丽的部分。虽然感到心痛,但是现在看来,我觉得改的非常值,因为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出发点和归宿点,任何偏离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将无异于目标的达成。我觉得本课中最令自己满意的是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准备充分,整个教学环节设计完整,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提前一周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方式了解衡水湖、老桥等风景名胜;了解我们家乡有哪些特产,有哪些名人,并用手抄报的形式表现出来,为课堂交流做了充分准备。
第二,在倾听学生汇报时,基本能关注到学生的表现,捕捉学生语言中的信息、思维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启发和引导。
我创新性地使用教材。我的四个教学环节都是根据教材安排的,但每个环节的内容我都是围绕家乡衡水来开展的,让学生脚脚踏实地了解家乡,才能让他们以发自内心的热爱家乡。尊重教材,挖掘教材,改造教材,补充教材,让教材以鲜活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