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资源简介

配套仿真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
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专机抵达新德里,开始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这次友谊和合作之旅成为“龙象共舞"的新起点。据此回答1---2题。21教育网
1.印度按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属于 (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殖民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2.依山相邻的两国,去“龙象争斗”,取“龙象共舞"有利于 ( )
①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 ②促进南北对话
③维护稳定的国际环境 ④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大连举行仪式正式服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对此认识有误的是(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B.有利于亚太地区及全球的和平
C.打破美国的军事封锁,开展军备竞赛 D.是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的需要
4.2l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又是协同合作的世纪。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命题的是( )
A.美国计划新的亚洲导弹防御体系,用于遏制来自朝鲜的威胁
B.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C.联合国《2013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前景》指出世界经济木来仍将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D.在全球贸易摩擦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博鳌亚洲论坛为各国搭建了多边交流的平台5.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美韩频繁军演、半岛局势陡然紧张,战争一触即发;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中心发牛爆炸,造成l0余人死亡,数十人受伤,爆炸后传来激烈的枪声。这些新闻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是( )2-1-c-n-j-y
A.和平与发展 B.总体和平,局部战乱 C.政治多极化D.经济全球化
6.1971年11月,美国《时代》周刊以“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作为封面标题,表明新中国将会在未来的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下列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www.21-cn-jy.com
A.中国参加万隆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7.随着冷战的结束,当今世界仍不太平,许多矛盾已凸现出来。其原因主要有( )
①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②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③恐怖主义带来严重威胁 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某校历史与社会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开展“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南北问题”专题探究活动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其中适合采用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①非洲:苦难的延续 ②朝鲜核试验 ③全球国家财富分布图 ④美韩联合军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经济全球化就是“共赢、平等、公平、共存"的经济全球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 )
A.世界各国经济共同发展 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D.不同社会制度和平共处
10.观察右侧漫画,你认为该画的主题应该是( )
A.全球气候变化加剧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世界两极格局终结 D.南北贫富差距扩大
11.金砖四国成员国都属于发展中国家。金砖国家领导人定期举行会晤,共同探讨建立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这种机制属于( )
A.南北对话 B.南北合作 C.南南对话 D.南南合作
12.近来巴以冲突升级,至少造成10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这说明是( )
①恐怖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根源
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③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是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④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使和平蒙受阴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20世纪7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与外国建交的又一高峰期,发生在该时期的外交事件有( )
①中苏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②APEC会议在上海成功举行
③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 2013年2月l2曰,朝鲜实施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中、俄等国对朝鲜进行了强烈谴责,美、日、欧要求联合国扩大对朝鲜的制裁。这说明 ( )
A.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 B.世界面临着核战争的成胁
C.和平问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D.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15.近年来,日本在岛屿问题上与俄罗斯、韩国、中国的争端不断升级,导致东亚及东北亚局势紧张,这表明 是影响世界和平的因素之一。 ( )21·世纪*教育网
A.恐怖主义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领土矛盾 D.宗教矛盾
16.务实合作凝聚共识。中印双方均强调“共同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这是因为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①保持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促进两国经济的发展
②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维护和平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发展经济就能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
④保持睦邻友好关系,对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发展其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 2013年6月,应美总统奥巴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这表明 ( )www-2-1-cnjy-com
①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②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③处理好大国关系是当前我国总任务 ④我国积极争取和平的图际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2011年是周恩来总理逝世35周年。某校学生要编写一期以“周恩来外交成就’’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关于周恩来的活动与评价中,最适合这一主题的是 ( )
A.深明大义——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顾全大局——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争取和平——奔赴重庆参加国共谈判 D.高瞻远瞩——推动中美关系坚冰消融
1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 )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 ②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政策,两国关系紧张
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针对日本“收购钓鱼岛"事件,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表明我国 ( )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尊重联合国的宪章与宗旨
③坚决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 ④已与日本达成相互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当今世界欧洲债务危机、全球经济复苏和加快非洲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2分)
材料一:二十国集团峰会是由法国、美国、德国、中国、印度、巴西等20国首脑,为寻求合作并促进世界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增长而定期召开的会议。21·cn·jy·com
(1)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看中国、法国分别属于什么国家?(2分)

材料二:非洲是全球最贫穷的大洲,全非洲一年的贸易总额只占全世界百分之一。根据联合国在2009年发表的人类发展报告,人类发展指数排名最低的24个国家中,其中有22个都是非洲国家(第159位王至第182位)。非洲贫穷的原因有部分是因为其动荡的历史有关。非洲非殖民化的不稳定加剧了冷战冲突。【版权所有:21教育】
(2)材料二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什么问题?材料中造成此问题的因素有哪些?(6分)

(3)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里?应发挥哪些国际组织的作用?(4分)
22、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不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8分)2·1·c·n·j·y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材料一中,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条约是什么?(2分)

展示一: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20世纪50年代,中国率先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即可) (4分)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设立“经济特区’’始于哪一年?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5)综上所述,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经历了屈辱外交——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演变历程,对此你有何感想?
23【关注热点,期盼和平】 (10分)
材料一:“日本政府与所谓的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这一事件引起海峡两岸人民同仇敌忾,以实际行动抗议日本的这一做法。中国政府一再声明,钓鱼岛系中国神圣领土,决不允许别国染指。
材料二: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起代号为“防务之柱”的大规模军事行动,造成140名巴方人员死亡.950多人受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日本、以色列的行为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哪一宗旨? (2分)

(2)面对日本“购岛”闹剧,海峡两岸人民为什么会“同仇敌忾”? (4分)

(3)以色列的军事行动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回题。 (10分)
材料一:15世纪起,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刺激了海洋航海探险活动的开展和高涨,直至17世纪.是人类历史上的海洋探险时代,史称“地理大发现”时期。
材料二:十七世纪是中英两国发展的分水岭。英国选择了民主,而中国选择了专制;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
材料三: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崛起,并成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来自海上的危机并没有解除.钓鱼岛主权的严重受损,南海开发的争议还时有发生……
(1)根据材料一,说说“地理大发现”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请结合史实说明17世纪“英国选择了海洋,而中国选择了陆地”,这样的选择对两国各自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分)21*cnjy*com
(3)从中国的外交和内政角度,谈谈当代中国应如何面对来自海上的机遇与挑战。 (4分)
25.某校以“钓鱼岛是中国的”为主题策划展览。以下是展览的儿个板块: (12分)
【板块一】走进钓鱼岛
(1)钓鱼岛位于我国最大岛屿 的 方向;气候类型为 ;1895年,钓鱼岛被割让给日本.但 (历史事件)后,钓鱼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4分)
【板块二】透视钓鱼岛事件
日本的算盘:按照日本前国土交通大臣扇千景的说法,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中埋藏着足够日本消耗320年的锰、1300年的钴、100年的镍、100年的天然气以及其他矿物资源和渔业资源。美国的做法:钓鱼岛矛盾激化后,美国一方面向日本承诺,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保护范围,一方面又要中国不要挑起战争。有人形容美国的做法是“一手按住中国一手向日本递刀”。
(2)请根据材料分析日本争夺钓鱼岛的主要原因,并从联合国原则角度评价美国的做法。 (4分)
【板块三】钓鱼岛是中国的。
亮剑中国: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
益,建设海洋强国”。专家们表示,“海洋强国”目标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关键是什么?请从外交和内政两个角度分析中国该如何维护海洋权益? (4分)
26.朝鲜在北部地下核试验场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起各界强烈反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8分)
材料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指出:“中方一直坚持朝鲜半岛的无核化,2003年开始.中方就一直成为六方会谈的召集方和主办国。虽然朝鲜在2009年就宣布退出六方会谈,尽管是这样.中方仍然在为恢复六方会谈而努力。”
材料二: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答中外记者问指出,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制裁不是安理会行动的目的,也不是解决有关问题的根本办法。只有标本兼治,通过对话全面均衡解决各方的关切,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1)朝核问题反映了当今世界还存在什么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2分)

(2)朝鲜地处朝鲜半岛,北部与中国东北为邻,请问朝鲜和中国东北都属于什么气候类型?朝鲜西南方濒临什么海域? (2分)21cnjy.com
(3)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国为什么这么积极主动的为恢复六方会谈而努力并且主张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4分)  21*cnjy*com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和平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0:BCCDB ABABD 11-20:DCDCC BDDAA
非选择题
25.(1)台湾岛 东北方向 哑热带季风气候 抗日战争的胜利 (2)钓鱼岛海域资源丰富,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解决本国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做法违反了联合国“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的原则,不利于中美关系的廿三常发展,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3)依靠科技。,对外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决捍卫自己的领土和主权,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发挥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作用;在国内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国防实力,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提高民族凝聚力。(言之有理即可)【来源:21cnj*y.co*m】
配套仿真试卷:http://book.21cnjy.com/store/7364.shtml
2014年社会思品考前40天查漏补缺系列(十):
和平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知识梳理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
两大主题
原因
相互关系
解决途径
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1)绝大多数国家都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普遍反对建立一国独霸的单极世界
(2)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和大量核武器的存在,提醒人们要维护和平
(3)国际社会祈盼和平的呼声不断高涨,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强大,争取和平是当今 时代的主题之一
(1)和平与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2)和平是发展的必要前提,经济发展是维护和平的坚实基础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另一个主题
(1)当今国际社会仍然是一个贫富差别悬殊的世界
(2)落后、贫困、危机、债务困扰着占世界人口2/3的发展中国家的人民
2.当今世界的基本态势
(1)冷战结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意味着东西方两大集团对峙格局的终结。
(2)世界多极化: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洲则加快了一体化进程,世界正在向多极化发展。
(3)基本态势:总体和平,局部战乱。(4)时代潮流:维护世界持久和平。
二、分析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1.威胁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主要因素
产生
危害
举例
恐怖主义
领土、民族、宗教、资源等矛盾交织的产物
给世界政治、经济、安全形势带来严重威胁
(1)美国的9·11事件
(2)昆明恐怖事件
霸权主义、
强权政治
超级大国依仗其经济、科技、军事优势,鼓吹“先发制人”和“预防性干预”,以争夺和控制世界战略要地和资源重地
是世界长期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
(1)北约轰炸南联盟。
(2)伊拉克战争
(3)北约轰炸利比亚
局部战乱
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领土纠纷、资源争夺
使国际和平蒙受阴影
乌克兰问题
2.维护世界和平的途径
(1)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根本途径)。(2)维护和平的力量团结起来,反对战争,争取和平。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三、了解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分析造成南北问题的原因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地域分布
(1)分布:大多数发达国家地处北半球,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南半球,因此,发展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经济差异
地域分布
举例
发达国家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亚洲的日本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
发展中国家
工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中国、印度、埃及、巴西、阿根廷
2.造成当今世界发展问题的原因
表现
原因
发展形势
对策
发展问题突出表现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也称为南北问题
(1)历史原因:源于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广大地区的殖民 侵略。
(2)根本原因: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 本改变
(3)现实原因:一些国家独立后,长期的不稳定和战乱;沉重的外债等
“冷战”结束后,南北关系的形势总体走向缓和,但南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1)根本途径: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2)发达国家:增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减免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在国际贸易中实行等价交换
(3)发展中国家: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断推进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4)中国: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增强同它们的团结;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不懈努力,促进国际社会饷共同繁荣和发展
四、知道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主要外交成就
1.新中国外交原则
外交原因
内.容
意义
毛泽东
提出了三条外交原则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揭开了中国外交史的新篇章
周恩来
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奠定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基础
2.我国的外交政策
(1)我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外交政策的新内容
①内容:提出了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②影响:
A.我国对外政策又有重大发展,赋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以新的内容。
B.中国外交活动进入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主动、最有利、最活跃的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21教育网
3.我国外交的主要成就及原因
(1)主要成就
时间
外交成就
影响
新中国
成立初期
我国与苏联等26个国
家建立外交关系
粉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图谋
1971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在国际上得到承认
1972年
美国总统访华,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结束了长达20多年的敌对、隔绝状态
1979年
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及相关会议在中国上海成功举行
这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2001年
中、俄、哈、吉、塔、乌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这是第一个以中国城市起名的国际组织,它进一步加强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
2009年
我国已同171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取得外交成就的原因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实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新战略。
③我国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效力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