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课时 网络改变世界【核心素养要求】道德修养:通过系列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践行明礼遵规,明大德、守公德、眼私德,发展良好的道德行为。法治观念:了解网络的积极影响,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合理使用网络。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能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责任意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互联网,培养对网络生活的正确态度,培养开放与包容的胸怀。有序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尤其是绿色上网。【教学对象分析】认知结构方面:虽然互联网现在比较普及,尤其是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的阶段,学生和网络已经是“零距离”接触,但由于学生的学识和阅历的局限,他们对互联网也只是浅层次的运用,他们对互联网技术给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科技创新方面带来的影响理解不足,不能深入认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大数据等对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意义。情感方面:中学生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和稳定,很容易受到互联网的影响。虚拟性的网络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多样化文化与价值观削弱了家长和教师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所以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网络有正确合理的认识。生活背景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大部分学生都拥有手机,甚至把手机带到学校,偷偷在宿舍、课室玩,他们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无意义的事情上。学生对互联网的使用和理解更大的问题是,他们往往局限于日常生活经验,还达不到人类科技发展的历史层面和道德层面,需要教师给予引领和提升。【教学内容分析】本教材使用的是部编版新教材,此内容为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的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第一课时。本节“网络改变世界”主要围绕网络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展开的,由于内容和活动比较多,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是重点,网络是把双刃剑是难点,所以分成两个课时完成,而本次教学设计为第一课时的知识点,即网络的积极作用。本课内容旨在培养学生对网络有正确和全面认识,然后学会合理使用网络。【教学重点】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教学难点】网络对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教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教学法,活动教学法。这两个方法可以开拓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会合作【设计思想】学生对授课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利用学校具备多媒体的条件下,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如下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通过这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下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引导的教育原则,实现创新的教育理念。一、课前准备教师:知识的准备。在教学前,教师要深入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给人类社会变革带来了重大影响和无限可能,教师只有以历史的、宏观的视角和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互联网的发展,才能给学生以引领。精心准备适合学生的素材并结合教材的内容,制作PPT。学生:提前预习本课内容,反思自己的上网行为。二、教学设计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一.预习检查(由学生展示) 《同步导学与优化训练》P7的导学《网络改变世界》的内容,先由各个小组的小组长检查本小组完成情况,再挑选其中的1-2个小组来展示。 这是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有初步的了解,方便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以调整。二.教学导入:你说我说大家说互联网 1.先由学生自由发言,说说自己对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了解 2.PPT展示小调查: 你有没有上过网? 你在网上关注的内容是什么? A新闻 B、学习资料 C、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D、音乐、影视 E、游戏 F、聊天 G、其他 (3)如果没有互联网,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这个环节首先要学生自由发言,引起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理性思考,网络如何颠覆生活、改变世界 一、学习网络的积极作用 活动一:请你出谋划策,学习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故事:明明是泰美的初中生,他父母都在外打工,平时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也只有在逢年过节才回家。当看到其他同学都能和父母一起,明明也很想见见自己父母,但自己要上学,父母要上班,不能回来,他该怎么办才能见见自己的父母呢?你能帮帮他么?又怎么帮呢?(PPT展示素材并伴有背景音乐)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结论。当一个小组回答完毕后,接下来的小组回答不能重复前一个小组的答案,只能做相关的补充。(讨论时间2分钟,展示时间3分钟) 教师:1、在学生讨论时间,在各组走动,可以适当指导学生。 2.展示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综合,在黑板板书:打电话、微信、视频、微博、QQ、邮件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网络对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的好处,并由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同时PPT也将此知识点展示出来。 活动一让学生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尤其是和明明有相同处境的学生特别能引起共鸣,因为都是留守孩子。而且对于这个问题,学生更是熟悉,每个同学都可以在本组内说出自己的意见,发言的时候由每组推介一名同学来回答。故事续写二:为了方便联系,明明父母买了手机给他,并配了一台电脑给他。他在书店看上了一本书,但价格比较高;他父母的生日也快到了,他想买件礼物给他们,但又不知道怎么及时给父母。你能猜出明明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吗? 问题延伸(教材P11的探究与分享):你有网络购物的经历吗?如果有, 你通过网络购买过哪些商品? 网络的使用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互联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便利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教材内容,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结论。(讨论时间2分钟,展示时间3分钟) 教师:抽查三个小组的三个同学将延伸问题的答案写到黑板上。教师与学生们将以上列举的网络使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购物、学习、寻医问药、娱乐、人际交往、文化交流等。根据总结,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归纳出来并在黑板板书,同时也用PPT展示出来。 这个环节的安排,可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论是安排故事续写的问题还是问题延伸都比较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活跃课堂氛围。发散思维,拓展视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故事续写三:泰美今年的荔枝和龙眼都大丰收啦,明明家也不例外,爷爷奶奶种植的荔枝龙眼也获得大丰收,但是面对丰收,老人高兴不起来,只因产量大,果子卖不出去,有些甚至烂在树上。明明想把自家的果子卖出去,于是上网查找资料,在读大学表哥的帮助下他找到一个好方法,不但帮自己家的果子卖出去,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难题。那他是想到什么好方法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配以图片和音乐) 图1:新媒体 图2:电子商务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以小组为单位,探讨本问题,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结论。当一个小组回答完毕后,接下来的小组回答不能重复前一个小组的答案,只能做相关的补充。(讨论时间5分钟,展示时间5分钟) 教师:1、在学生讨论时间,在各组走动,可以适当指导学生。 2.展示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点与综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就是“互联网+传统农业”等并由此引申观点,在PPT归纳展示.另外还要和学生普及“互联网+”的相关内容 3.教师板书: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本环节的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或许很多学生家里也面临这个问题,他们也想知道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果子滞销的问题,所以他们会更认真,更积极去思考这个问题,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兴趣,而且也让学生认为本学科是很实用的,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活动二: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故事续写四:这段时间明明发现自己家乡的一条河浑浊不堪并伴有阵阵臭味,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过观察,原来是靠近河流的工厂私自偷排没经过任何处理的污水。他想向政府反映这个问题,于是他通过政府网站的“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县长信箱”等反映问题。 问题延伸:教材P12探究与分享:政府开通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什么作用? 探究问题:明明有向相关部门提建议的权利吗?为什么? 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给出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结论。(展示5分钟) 教师:1、在学生讨论时间,在各组走动,可以适当指导学生。 2.展示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点与综合,在PPT归纳展示 3.教师板书: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这个环节可以指引学生要多关注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并知道碰到事情如何处理,而且也借此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和公民意识。故事续写五:暑假到了,明明的父母把他接到了城里。在这里,明明好像发现新大陆一样,到处都有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共享的出现有什么作用?他困惑了。 问题延申:教材P13探究与分享:根据你的经验,物联网还有哪些常见的应用。 学生:独立思考2分钟,给出自己的看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每组选出一位代表发言,阐述本组的结论 (展示时间5分钟) 教师:1、在学生讨论时间,在各组走动,可以适当指导学生。 2.展示时间,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指点与综合,在PPT归纳展示 3.教师板书: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本环节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对世界更有深层次的了解三、归纳总结:1、各个小组经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再由其中2个小组进行展示,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教师总结:同学们,经过本节课的探究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网络带给我们的便利,不管是生活、经济、政治、文化,网络都时刻在改变和影响着我们。但是互联网在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弊端,至于网络消极的一面,我们留到下节课再来探讨和揭晓。(PPT展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先由学生总结,可以大致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教师在总结时可以更有针对性。四、课堂练习与作业布置 1、巩固练习:金牌学案的选择题。 2、课后作业:预习第三框内容并思考:结合自己的经历或观察身边人的遭遇,想想我们享受互联网带来便捷的同时还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困惑或麻烦呢? 课后作业是为引导学生去反思自己上网行为,为第三框学习做铺垫。【板书设计】 网络让信息传递迅捷,方便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网络改变世界 网络让生活便利多彩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搭建新平台三、教学反思本节课授课的主要内容是网络的积极作用,包括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和推动社会进步,。教学方法运用了较多的案例分析法和分组讨论法,所选的案例都是以明明这个同学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来展开的,使学生在分析案例和讨论的过程中真正体会到互联网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和给促进了社会进步。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是运用了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而且选用的案例都是以我们学生为对象的,这样与学生的距离拉近,使其就更容易理解和分析案例了,也容易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再者用分组讨论的方法,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思想发生碰撞,活跃课堂气氛,而教师只是从旁指点引导,把课堂主动权回归学生,体现学生是主体的教育原则。但不足的是,学生阅历少,思维比较狭窄,考虑问题比较单一,今后的的教学要注重拓宽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多维度考虑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