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第一课 走进思维世界【课标导航】1.通过了解认识的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认识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通过了解战略思维等理性认识方式,认识思维对于人们认识事物的指导意义。3.通过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认识思维的间接性4.通过子解中国古代的山、木等象形字,认识思维的概括性5.通过列举人类不断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事例,认识思维的能动性6.通过发散思维、 辩证思维、形而上学思维的实例,认识思维的形态和分类。7.通过列举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事例,认识思维的基本形态。【导图构建】【记忆达标】第一框 思维的含义与特征1.广义的思维?狭义的思维?P32.感性认识含义?理性认识含义?联系?P33.思维的特征?思维的共性是什么及含义?P44.实践与思维的关系?P4第二框 思维形态及其特征不同形态的划分标准,具体类别?P52.思维的基本形态是什么?怎么理解?P63.抽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是什么?P64.形象思维的基本形式和特征是什么?P65.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P6【考点精析】知识点一 思维的含义1.思维的意义:由于有思维参与其中的人类社会实践,人成了万物之灵。2.体悟思维:只要我们在“想”、在“考虑”,就能切身体会到我们在思维。3.思维的内涵(1)思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思维与意识同义,狭义的思维与理性认识同义。(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反映。拓展:全面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区别 内容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形式 感性认识以人的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事物,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理性认识只能由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三种形式阶段 认识的初级阶段 认识的高级阶段特点 直接性和形象性 间接性和抽象性联系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建立在感性认识基础上的理性认识才是真实可靠的,坚持理性认识从感性认识中来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因为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更深刻、更全面、更可靠的反映,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指导人们按规律办事,有效地改造世界提醒:从性质上看,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都有正确与错误之分。4.思维的方式(1)类型: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2)意义:认识事物本质、把握事物规律的重要的思维方式,是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知识点二 思维的特征1.思维风格的差异:人人都会思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风格。不同风格的思维在速度、方式、质量乃至结果上有很大的差异。2.思维的共同特征特征 内涵间接性 思维能够凭借获得的感性材料、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实现对未知事物的认识概括性 思维能够从多种事物及其各种各样的属性中,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把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能动性 思维能够提炼加工感性材料,形成有别于客观实际的认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拓展: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 关系 思维的间接性 思维的概括性区别 含义 所谓间接性,就是人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或其他事物的媒介,理解或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可能感知到的事物,以推测事物过去的进程,认识事物现实的本质,推知事物未来的发展 多次经历某些事物之后,把它们的共同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举 例 (1)人类学家根据古生物的化石及其他有关资料,就能推知人类进化的规律;(2)医生根据对病人的体温、血压、血液、尿液、心电图、脑电图等检查的有关资料,就能确诊病患和病因;(3)气象工作者根据已有的气象资料,就能预知今后天气的变化;(4)教师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可以推断学生的内心世界;(5)地震工作者可以根据动物的反常现象或其他仪表的数据来分析与预报震情;(6)人们不知道某些疾病与遗传基因的关系,但人们可以根据实验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 (1)人们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2)把枣树、苹果树、梨树等依据其根、茎、叶、果等共性统称为“果树”(3)每次看到“月晕”就要“刮风”,地砖“潮湿”就要“下雨”,就能得出“月晕而风”“础润而雨”的结论(4)人们认为“凡正常运行的计算机都有中央处理器”作用 能够弥补直接感知的不足,克服感性认识的局限,更深刻、更正确、更全面地反映客观事物。这种间接性也可能因为感性材料的虚假或片面,或加工制作的失误,导致认识失真 凭借思维的概括性,人们才能以简驭繁地认识世界,从千差万别、纷纭复杂的事物现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联系 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征。正因为思维具有概括性,人们才凭借已获得的感性材料、经验和知识,舍去表面的、非本质的属性,从而抓住内在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思维才体现出间接性的特点3.思维的作用:思维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思维能够指导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提醒:思维的间接性特征与思维来源于实践并不冲突(1)要获得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在实践中接触和变革事物,占有丰富、真实的感性材料,然后对其进行科学的加工制作,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2)思维还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弄清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否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知识点三 思维的基本形态1.思维形态的分类划分标准 类型 含义从思维的方向看 发散思维 向不同方向扩散的思维聚合思维 向同一方向收敛的思维从思维对认识对象的思考角度看 综合思维 整体地认识对象的思维分析思维 分别地认识对象的思维从思维反映认识对象的方式看 辩证思维 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形而上学思维 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待事物和思考问题的思维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 抽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形象思维 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2.思维的基本形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了事物的共同属性,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形成了概念,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和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知识点四 思维形态的基本特征1.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1)抽象思维: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2)形象思维: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关系:两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在实际思维活动中,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拓展: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关系抽象思维 形象思维区别 含义 人们把以概念作为基本单元进行的思维,称为抽象思维 如果人的思维抽象、概括的是事物的形象特征,并以感性形象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就属于形象思维基本单元 概念 感性形象思维形式 概念、判断、推理 感觉、知觉、表象联系 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而区分的两种不同思维形态;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思维,都来源于实践。形象思维是抽象思维的基础,抽象思维依赖于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待于上升到抽象思维二、正确理解概念、判断与推理(1)在抽象思维中,对某一事物或某类事物及事物的性质、关系等,人们是运用概念来反映的。(2)概念只有结合起来构成判断,才能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从而形成确定的思想。(3)人们要从若干已知的事物情况认识未知的事物情况,或者说明事物情况出现的原因,就必须运用推理。提醒:思维形态≠思维形式(1)根据思维加工时所使用的基本单元不同,思维可区别为不同的形态,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2)抽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概念,形象思维的基本单元是感性形象。抽象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综合认识思维形态(1)感性材料与感性认识不同,前者是客观事物,后者是主观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而非正确、错误之别。(2)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个体思维与群体思维是根据不同标准划分的,其中不免交叉现象,比如:既是个体思维又同时是抽象思维等。【易错陷阱】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 )2.“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广义角度讲的,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3.思维具有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三大特征。( )4.思维能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 )5.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思维分为辩证思维和形而上学思维。( )6.形象思维是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 )7.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形象化、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答案提示》提示:× 正确思维促进认识对象的发展进步。2.提示:× “逻辑与思维”中所说的“思维”主要是从狭义角度来讲的,指认识的高级阶段。3.提示:× 思维具有间接性、概括性和能动性三大特征。4.提示:× 思维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思维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实现预期的目的。错误的思维歪曲地反映认识对象,会把人们的实践引向歧途,不能实现预期的目的。5.提示:× 根据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的不同,思维分为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6.提示:× 抽象思维是通过语词巩固下来,并以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7.提示:× 抽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是基本单元的概念性、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