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红楼梦阅读专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部分区2022-2023学年下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红楼梦阅读专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红楼梦阅读专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下面是《红楼梦》中与梦相关的情节。请在横线处填入作品中人物的名字。(4分)
① _________梦幻识通灵
②___________梦游太虚幻境
③__________学诗,梦中得佳句
④___________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
(2)请从以上情节中任选一个,概述该情节的内容,并分析它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6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长篇小说注重叙事节奏。《红楼梦》在家族兴衰与宝黛爱情两条主线上,形成六大叙事高潮: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请从中任选一个高潮事件,完成下面题目。
(1)请简要概述该高潮事件的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2)请简要说明该事件成为“高潮”的理由。(6分)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请梳理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4分)
回目 寿星 相关事件列举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薛宝钗 ②
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母提议凑份子、宝玉素衣祭香魄、凤姐泼醋起风波、宝玉为平儿理妆
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贾宝玉薛宝琴邢岫烟平儿 ③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贾母 荣宁两处齐开筵宴、邢夫人陷熙凤于难堪
(2)《红楼梦》生日宴上多有不相宜之处,但又有相宜之理。请选择一个人物,分析生日宴事件,并结合作品其他相关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相宜之理”。(6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写到众人夜宴掣花签的娱乐,其中有如下情节:
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表明湘云早就对黛玉不满,借此表达愤恨。
B.是湘云对黛玉打趣的还击,不是玩笑之语。
C.湘云因黛玉曾乘坐类似的船进京而开玩笑。
D.湘云以此打趣宝玉曾不舍得黛玉离开之事。
(2)请结合原著,分析“香梦”的意蕴与所寓情感。(4分)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9题。(共6分)
19.根据下面提示的《红楼梦》中相关情节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薛宝钗的形象。(6分)
(1)宝釵在自己的庆生宴上,为贾母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2)探春大观园里搞改革,宝钗给探春提具体的改革建议。
(3)金钏投井而死,宝钗探望王夫人,说了一番话,消除了王夫人的自责心理。
红楼梦阅读专题
北京市朝阳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下面是《红楼梦》中与梦相关的情节。请在横线处填入作品中人物的名字。(4分)
① _________梦幻识通灵
②___________梦游太虚幻境
③__________学诗,梦中得佳句
④___________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
(2)请从以上情节中任选一个,概述该情节的内容,并分析它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6分)
15.(10分)
(1)(4分)参考答案:①甄士隐②贾宝玉③香菱④史湘云
【评分参考】每空1分。
(2)(6分)略
【评分参考】概括情节2分;分析作用4分。
北京市丰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9.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0分)
长篇小说注重叙事节奏。《红楼梦》在家族兴衰与宝黛爱情两条主线上,形成六大叙事高潮:元妃省亲、宝玉挨打、祭宗祠开夜宴、抄检大观园、黛死钗嫁、贾府抄家。请从中任选一个高潮事件,完成下面题目。
(1)请简要概述该高潮事件的内容,不超过60字。(4分)
(2)请简要说明该事件成为“高潮”的理由。(6分)
19. (10分)
答案示例:
元妃省亲 元春获恩准回家省亲(开端,1分),贾府为此兴建省亲别院(发展,1分)。元宵节元妃回家省亲,与亲人叙离别情,为省亲别院与各院落赐名,之后命宝玉和众姐妹题诗(高潮,1分)。元妃赐物于众人后,与亲人挥泪而别(结局,1分)。 元妃省亲事件描绘省亲时繁华奢靡,极写贾府的兴盛与荣耀(本身高潮点理由,3分),但又以财用之短、元妃之悲、戏文之伤等情节暗示人物命运和贾府的衰亡,构成了《红楼梦》家族兴衰这一主线上的高潮和转折点(全书主线高潮转折点理由,3分)。同时,由元春省亲“以势补天”的失败,使贾府“无才补天”的问题更加凸显,所以贾政要对贾宝玉进行严苛的入世教育,从而为下一个高潮“宝玉挨打”的出现作了铺垫(是引出其他高潮事件的转折点的理由,3分)。
评分标准 事件内容(4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1分。按点给分,意思对即可。 高潮理由(6分):事件本身是高潮点的理由(3分)+是全书主线高潮转折点的理由(3分)+是引出其他高潮事件的转折点的理由(3分)。(小说两条主线:宝黛爱情、家族兴衰)。共三个要点,答出两个要点即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5.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10分)
(1)《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请梳理相关内容,填写下面表格。(4分)
回目 寿星 相关事件列举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薛宝钗 ②
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母提议凑份子、宝玉素衣祭香魄、凤姐泼醋起风波、宝玉为平儿理妆
第六十二回第六十三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贾宝玉薛宝琴邢岫烟平儿 ③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贾母 荣宁两处齐开筵宴、邢夫人陷熙凤于难堪
(2)《红楼梦》生日宴上多有不相宜之处,但又有相宜之理。请选择一个人物,分析生日宴事件,并结合作品其他相关情节,分析人物行为的“相宜之理”。(6分)
15. (10分)
(1)(4分)
①答案:王熙凤
②示例:贾母出资摆戏、宝钗点戏、宝钗解读戏文、湘云直言引不快
③示例:湘云醉眠芍药裀、香菱情解石榴裙、众人行令吃酒
(6分)
评阅参考:
明确人物及生日宴中不相宜事件(1分);结合作品其他相关情节(2分);
分析相宜之理(3分)。
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1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共5分)
《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中,作者写到众人夜宴掣花签的娱乐,其中有如下情节:
黛玉一掷,是个十八点,便该湘云掣。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湘云笑指那自行船与黛玉看,又说:“快坐上那船家去罢,别多话了。”
(1)下列选项中,对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分)
A.表明湘云早就对黛玉不满,借此表达愤恨。
B.是湘云对黛玉打趣的还击,不是玩笑之语。
C.湘云因黛玉曾乘坐类似的船进京而开玩笑。
D.湘云以此打趣宝玉曾不舍得黛玉离开之事。
(2)请结合原著,分析“香梦”的意蕴与所寓情感。(4分)
16.(5分)
(1)D(1分)
【解析:A项,从语境中显现的玩闹氛围来看,湘云并非以此表达愤恨;B项,是湘云对
黛玉的玩笑之语;C项,原著没有黛玉乘坐的船与此船类似的内容。】
(2)(4分)
答案要点:
①形容海棠夜晚开花,令人迷醉,表达对美好景象的喜爱之情。
②形容湘云醉卧石凳上后花瓣满身、红香散乱、沉于梦中的景象,表现对美好生命的赞美之情。
③“梦”有空幻之意,故“香梦”蕴含对美好的生命在末落的封建时代终被扼杀的叹惋之情。
【评分细则:答出1重意蕴及所寓情感,得2分;答出2重意蕴及所寓情感,得4分;共4分;意思对或言之成理均可得分。】
北京市延庆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一模考试语文试卷
(二)根据要求,完成第19题。(共6分)
19.根据下面提示的《红楼梦》中相关情节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薛宝钗的形象。(6分)
(1)宝釵在自己的庆生宴上,为贾母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2)探春大观园里搞改革,宝钗给探春提具体的改革建议。
(3)金钏投井而死,宝钗探望王夫人,说了一番话,消除了王夫人的自责心理。
19.(6分)
答案要点:
(1)行为举止:行为豁达,随分从时,沉静矜持,平和稳重、宽容忍让;
(2)为人处世:孝顺、体贴、细心周到、乐于助人;
(3)聪敏,有深刻的洞察力;博学多才(涉猎广泛,工诗善画懂戏懂医、精于女红,擅长理家)自觉遵循传统女德规范,淑女的典范。
评分标准:共3个要点,每个要点2分。其中,概括薛宝钗的形象,1分;结合相关情节分析,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