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7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二)-备战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7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二)-备战中考科学一轮复习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专题07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二)
【知识点回顾】
一、人体的血液和循环
考点1 指认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1.心脏
(1)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由____________构成,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与____________相连,心室与____________相连。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能开关的瓣膜,分别叫房室瓣和动脉瓣。
(2)瓣膜的特点
瓣膜只能向____________开放,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
2.血管的种类、功能、分布及特点
血管 种类 功能 分布 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 多分布 在较深 的部位 管壁________,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动由总到分支。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位置有 深有浅 管壁______,弹性______,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动由分支汇合。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分布很 广 管壁由一层____________构成,管内血流速度     。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呈____________通过。
3.人体的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当然,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相互连通,且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从____________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流回到____________。
肺循环:从____________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____________。
(2)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其内流动血液的性质,比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血液循环示意图
考点2 辨认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1.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异常病
血 液 的 组 成 血浆 运载____________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
血 细 胞 红细胞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吞噬异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症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________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________的地方,容易结合氧;在氧浓度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2.血液的种类
血液
考点3 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1.人体ABO血型
人类的血型由遗传决定,而且终生不变。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____________决定的。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________ 抗B
B B ________
AB A、B 无
O ______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红细胞上存在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时,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2.输血
(1)原则:____________。
(2)异型输血:异型之间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异型间可行的输血:(见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__________
O A、B、AB
3.AB型可以接受____________的血液,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____________,因此被称作万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输送,不能大量输送。
二、尿的生成和排出
考点4 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
1.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这些废物是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肾小球的____________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____________。
(2)肾小管的____________作用
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__________和大部分的____________、    等。
(3)尿液排出
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三、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考点5 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及特点
1.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转变。
2.意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结束。
3.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
【例题精析】
(2022 宁波)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宁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鳃盖用湿棉花覆盖
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
C.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慢
(2022 嘉兴)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2021 温州)1628年,人类第一次准确地认识到心脏是一个促进血液单向循环的泵。如图,能正确表示左、右心室收缩时心脏内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2020 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2020 金华)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
(2)在正常、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填序号)。
(2021 绍兴)如图是小敏在复习整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时的手绘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胃道”中被消化成    进入血液。
(2)气体A在肺泡中的浓度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肺部毛细血管中浓度。
(3)与C处血液相比,D处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    含量减少。
(4)心脏结构1、2和3、4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是    。
(2022 温州)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滤过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    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
(2020 温州)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   ,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2 文成县一模)2021年11月12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原理是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进入循环系统,激发免疫。在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2.(2022 柯桥区一模)能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解释的是(  )
A.植物的茎中有导管,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
C.心脏的左心室壁较厚,利于将血液泵入心房
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对尿素的重吸收
3.(2022 杭州二模)如图X代表某一科学概念或结构,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表中与此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X ① ② ③ ④
A 种子的胚 胚芽 胚根 胚轴 子叶
B 人体的组织 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C 血液的成分 血清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D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4.(2022 北仑区模拟)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a~f为各种血管,①、②为相关气体,③为相关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B.与e相比,f中血液含氮废物含量明显减少
C.c血管中血液的定向流动是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D.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5.(2022 温州模拟)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如图,1、2、3分别是(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6.(2022 余杭区二模)如图是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淋巴因子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7.(2022 龙湾区模拟)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某种物质,经过肾单位的路径为①→②→④→⑤→⑥(如图),该物质最有可能是(  )
A.蛋白质 B.尿素 C.葡萄糖 D.红细胞
8.(2022 温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肾功能正常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  )
A.尿素 B.血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2022 椒江区二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   ,它是    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腔是[A]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此血管中流的    血。
10.(2022 温州模拟)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①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的进行,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室?   。
(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21 吴兴区模拟)为探究单纯服用中药汤剂和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两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情况见下表。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检测
甲组 选择80名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平分为甲乙组。 _____ 检测患者24h内尿样 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含量。
乙组 口服中药汤剂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肾病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该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
(2)表中甲组的处理方法是    。
(3)对甲乙两组治疗前、后的尿样进行检测,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2.(2022 鄞州区校级一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食谱中有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和黄花菜饺子。
(1)航天员吃完鼓鱼饺子后,饺子中的鱼肉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则a物质是    。
(2)b代表太空舱中的氧气,它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选填图乙中的“A”、“B”、“C”、“D”)。
(3)航天员在太空中出现脸比地球上圆的现象,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部分囤积于下肢的血液向头部转移,造成血液部分逆流,对航天员的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请分析我们在地球上,除重力影响外,血液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
13.(2022 永嘉县一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美属萨摩亚旗手内森克鲁普敦无惧严寒,以赤膊涂油、身套草裙的“清凉装扮”亮相,后来他被大家称为“冬奥会最抗冻的旗手”。如图为血液流经旗手身体某部位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手臂处毛细血管网,则C中的血液是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相比温暖环境,此时旗手手臂上A血管管腔的大小和血液流量如何变化?   。
14.(2022 湖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为不同的结构。
(1)结构    中的液体为尿液。(填序号)
(2)④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低,这与图中    有关。(填结构名称)
(3)排尿是人体排出水分的重要途径,请再写出一种人体排出体内水分的途径    。
15.(2022 杭州二模)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如图是王伟同学在参加体育中考时,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王伟早晨吃了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    (填图中字母)系统中被消化吸收。
(2)D表示的是    系统,当进行图中①过程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当营养物质随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    的滤过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16.(2022 萧山区模拟)如图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是通过    系统排出。(填图中相应字母)
(2)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A系统中的    (填器官名称)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
(3)人体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物质②从B系统进入血液后会与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4)人体中很多结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    的生物学观点。
17.(2022 南浔区一模)血液流经遍布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会发生物质交换。
(1)血液流经图甲所示的毛细血管时,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    结合,由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2)血液流经图乙所示的毛细血管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经过    (填图丙中的序号)被重吸收送回到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18.(2021 绍兴模拟)如表是正常成年人的血浆和尿液中主要物质浓度 (单位:%)的比较,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A 0 0 2.0 0.05 1.6
B 7~9 0.1 0.2 0.002 0.91
(1)样品中属于尿液的是    (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
(2)样品A中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样品B,这是因为   。
(3)如果样品A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   部位可能发生病变。样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专题07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转换(二)
【知识点回顾】
一、人体的血液和循环
考点1 指认人体心脏、血管的结构以及血液循环
1.心脏
(1)心脏的结构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主要由____________构成,有四个腔: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心房与____________相连,心室与____________相连。在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能开关的瓣膜,分别叫房室瓣和动脉瓣。
(2)瓣膜的特点
瓣膜只能向____________开放,保证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即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
2.血管的种类、功能、分布及特点
血管 种类 功能 分布 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送往身体各处 多分布 在较深 的部位 管壁________,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________。血液流动由总到分支。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处送回心脏 位置有 深有浅 管壁______,弹性______,管腔大,管内血液流速慢。血液流动由分支汇合。
毛细 血管 连接最小的动脉和静脉 分布很 广 管壁由一层____________构成,管内血流速度     。血液流动时红细胞呈____________通过。
3.人体的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个部分,当然,这两个部分实际上是相互连通,且同时进行的。
体循环:从____________射出的鲜红色的动脉血,经过体循环,变成了暗红色的静脉血,流回到____________。
肺循环:从____________射出的暗红色的静脉血,经过肺循环,变为鲜红色的动脉血,从肺静脉流回____________。
(2)不能根据血管的名称来判断其内流动血液的性质,比如肺动脉流的是静脉血,肺静脉流的是动脉血。
血液循环示意图
考点2 辨认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知道骨髓造血的功能
1.血液的主要组成及其功能
成分 功能 异常病
血 液 的 组 成 血浆 运载____________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
血 细 胞 红细胞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吞噬异物,抗感染 太少,抵抗能力差;太多,炎症
血小板 加速血液____________ 凝血功能降低
(1)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
(2)血红蛋白的特点:在氧浓度________的地方,容易结合氧;在氧浓度________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2.血液的种类
血液
考点3 描述人体ABO血型系统与输血
1.人体ABO血型
人类的血型由遗传决定,而且终生不变。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____________决定的。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 ________ 抗B
B B ________
AB A、B 无
O ________ 抗A和抗B
血液的红细胞上存在两种凝集原,分别叫做A凝集原和B凝集原;血液的血清中则含有与它们相对抗的两种凝集素,分别叫抗A凝集素和抗B凝集素。同时,每个人的血清中都不含有与他自身红细胞的凝集原相对抗的凝集素。
2.输血
(1)原则:____________。
(2)异型输血:异型之间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是否会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异型间可行的输血:(见下表)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AB
B ____________
O A、B、AB
3.AB型可以接受____________的血液,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____________,因此被称作万能供血者。不同血型之间的输血,一般只能小量地输送,不能大量输送。
二、尿的生成和排出
考点4 描述人体内尿的生成和排出的过程
1.营养物质(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有: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这些废物是通过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____________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
(1)肾小球的____________作用
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外,血浆中的部分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由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内,形成____________。
(2)肾小管的____________作用
原尿流过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能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包括____________和大部分的____________、    等。
(3)尿液排出
肾盂内的终尿,经输尿管流入膀胱,在膀胱内蓄积到一定的量以后,通过神经系统给大脑发出指令产生“尿意”。最后经尿道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所见的小便。
三、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考点5 概述人体生命活动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及特点
1.生物体不断地与外界环境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转变。
2.意义: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如一旦停止,生命就结束。
3.物质与能量的变化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
考点1 1.(1)心肌 静脉 动脉 (2)一个方向 2.厚 快 薄 小 上皮细胞 很慢 单行 3.(1)体循环 肺循环 左心室 右心房 右心室 左心房 肺静脉 右心房
考点2 1.血 凝固 (2)高 低 2.多 少
考点3 1.凝集原 A 抗A 无 2.(1)输同型血 (2)AB 
3.任何血型 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考点4 1.泌尿系统 2.(1)滤过 血细胞 大分子蛋白质 原尿 (2)重吸收 全部的葡萄糖 水 无机盐
考点5 1.物质 能量 物质 能量
【例题精析】
(2022 宁波)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宁根据观察到的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绘制如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鳃盖用湿棉花覆盖
B.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
C.血管1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D.血管2是小动脉,血流速度最慢
【解答】解:A、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A正确。
B、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时,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为清晰,B正确。
C、图中1是毛细血管,红细胞呈单行通过,C正确。
D、图中2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是静脉,血流速度较慢,D错误。
故选:D。
(2022 嘉兴)在人一生中,心脏为什么可以永不停歇地跳动而不疲劳?以下模型代表心脏一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舒缩时间的关系(每小格代表0.1秒)。从模型中可知,每次跳动中心房和心室同时休息的时间是(  )
A.0.1秒 B.0.4秒 C.0.5秒 D.0.7秒
【解答】解:由题干可知,每小格代表0.1秒,黑色方格代表收缩,白色方格代表舒张,因此从题干图示可知,当心房与心室同时舒张时,也就是都为白色空格的时候,心房和心室都为四个空格,即0.4秒。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021 温州)1628年,人类第一次准确地认识到心脏是一个促进血液单向循环的泵。如图,能正确表示左、右心室收缩时心脏内血流方向的是(  )
A. B.
C. D.
【解答】解:左心室和主动脉相连,右心室和肺动脉相连。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这时动脉瓣处于打开状态,保证血液由心室进入动脉。
故选:C。
(2020 绍兴)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只能通过a调节亮度
B.图乙中的②是在使用低倍镜观察
C.丙中的b为毛细血管
D.图丙中为使b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需向下移
【解答】解:A、使显微镜视野光线增强一点应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a凹面镜。A错误
B、在显微镜的物镜中,相对长的为高倍物镜,相对短的为低倍物镜,B错误
C、丙中的b血管内红细胞单行通过为毛细血管,C正确
D、我们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物的移动方向和像的移动方向正好相反。所以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视野偏右上方,若要把所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载玻片应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C。
(2020 金华)人体血液日夜奔流在血管中,把各器官、系统联系在一起。如图为心脏及相连血管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③表示的结构名称是 左心室 ;
(2)在正常、完整的循环过程中,图中①②③④结构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 ④ (填序号)。
【解答】解:(1)在心脏的4个腔中,③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
(2)含氧多、颜色为鲜红的血是动脉血,含氧少、颜色为暗红的血是静脉血。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静脉血变成动脉血,由①肺静脉流回②左心房和③左心室,即①肺静脉、②左心房和③左心室内流着动脉血;血液流经全身各处毛细血管网,动脉血变成静脉血,由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和④右心室,即④右心室内流着静脉血。因此图中血液含氧量最低的是④右心室。
故答案为:(1)左心室;
(2)④。
(2021 绍兴)如图是小敏在复习整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时的手绘图,请据图回答。
(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胃道”中被消化成  氨基酸 进入血液。
(2)气体A在肺泡中的浓度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肺部毛细血管中浓度。
(3)与C处血液相比,D处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  尿素、氧 含量减少。
(4)心脏结构1、2和3、4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是  防止血液倒流 。
【解答】解:(1)蛋白质在消化道被消化的过程是: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在小肠内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
(2)气体的扩散作用是指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人体经过吸气,肺泡内充满了新鲜的空气,肺泡内B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中氧气的浓度,而A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血液中的浓度小;因此,B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A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
(3)由于C肾动脉中的血液流经肾脏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成排出,故D肾静脉血液中最明显的变化是尿素含量迅速减少,同时血液中的氧气提供给肾脏细胞呼吸利用,因此D肾静脉血液中的氧含量也明显减少。
(4)心脏结构1、2是房室瓣保证了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3、4是动脉瓣,保证了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因此心脏中1、2和3、4这些瓣膜的存在,保证了血液的流动方向是:心房→心室→动脉,而不能倒流。
故答案为:(1)氨基酸;(2)小于;(3)尿素、氧;(4)防止血液倒流。
(2022 温州)在学习了“泌尿系统”相关内容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肾单位模型”,以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针对该模型的科学性设计了评价表。
“肾单位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合理,有创意,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1处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肾小球中不同成分的滤过作用,效果明显 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但效果不明显 不能模拟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某同学利用橡皮管、漏斗、水、相同的塑料颗粒、注射器等材料制作了如图所示的模型。
(1)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写出其中一种成分。  血细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质 。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  ③ 中流出。(选填图中序号)
(3)根据评价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指标二”被评为“待改进”。为使该模型的“指标二”达到优秀水平,请你对该模型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
【解答】解:(1)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用塑料颗粒模拟血液中不能进入肾小囊的成分是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
(2)若该模型能模拟肾单位功能,则形成的“尿液”将从部位③集合管中流出。
(3)对“指标二”的建议: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故答案为:
(1)血细胞或大分子的蛋白质
(2)③
(3)使用不同大小颗粒模拟不同成分,并在部位①处戳出若干小孔,使代表尿素等物质的小颗粒能滤过,代表大分子蛋白质等物质的大颗粒不能滤过
(2020 温州)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会释放让人产生幸福感、增强记忆力的物质。
(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大脑的过程中,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室? 右心房 
(2)运动时呼吸加快,经肺泡处的 气体交换 ,血液含氧量升高。
(3)不同状态流经不同部位的血液量如图所示。请分析运动时流经骨骼肌血液量大大增加的意义。 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更快地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解答】解:(1)运动时,人体肌肉组织会产生一种对大脑健康有促进作用的特殊物质。该物质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达脑部细胞时,经过心脏四腔的顺序分别是:肌肉部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
(2)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经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3)运动时,全身骨骼肌的活动加强了,呼吸也加深加快,可以吸入更多的氧,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流经骨骼肌的血流量增大,为骨骼肌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即能量;所以图中骨骼肌在运动时的血液流量变化是增加,发生变化的生理意义是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更快地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故答案为:(1)右心房;
(2)气体交换;
(3)为骨骼肌提供更多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并更快地将骨骼肌产生的代谢废物运走。
【习题巩固】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22 文成县一模)2021年11月12日,陈薇院士团队研发的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亮相,原理是将疫苗雾化成微小颗粒,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从而进入循环系统,激发免疫。在此过程中,疫苗通过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心脏结构中的(  )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解答】解:由图示分析可知,疫苗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和肺部,再通过肺泡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然后经肺静脉首先进入心脏的左心房。
故选:A。
2.(2022 柯桥区一模)能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观点解释的是(  )
A.植物的茎中有导管,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B.植物的叶表皮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
C.心脏的左心室壁较厚,利于将血液泵入心房
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利于对尿素的重吸收
【解答】解:A、植物的茎中有导管,能够自下而上的运输水分和无机盐。A错误。
B、植物叶表皮细胞扁平,排列紧密,没有叶绿体,无色透明,利于外界光线透入。B正确。
C、在心脏的4个腔中,左心室的肌肉壁最厚,它是体循环的起点,收缩时将血液压入主动脉。C错误。
D、肾小管外布满毛细血管,能够重新吸收原尿中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无机盐,而不重吸收尿素。D错误。
故选:B。
3.(2022 杭州二模)如图X代表某一科学概念或结构,其内容包括①、②、③、④四部分,下表中与此图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X ① ② ③ ④
A 种子的胚 胚芽 胚根 胚轴 子叶
B 人体的组织 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C 血液的成分 血清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D 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A.A B.B C.C D.D
【解答】解:A、胚是种子的主要结构,包括胚根、胚芽、胚轴、子叶,A正确。
B、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B错误。
C、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C错误。
D、化学反应分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D错误。
故选:A。
4.(2022 北仑区模拟)如图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a~f为各种血管,①、②为相关气体,③为相关液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c相比,d中血液含氧量明显增多
B.与e相比,f中血液含氮废物含量明显减少
C.c血管中血液的定向流动是血管内瓣膜的作用
D.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解答】解:A、血液流经小肠时,由于小肠壁的细胞需要氧化分解有机物为其提供能量,因此血液中的氧气会减少,故与c小肠动脉相比,d小肠静脉内血液的含氧量会降低,A错误。
B、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部分水、无机盐和含氮废物尿素等形成③尿液被排出体外,所以与血管e肾动脉相比,血管f肾静脉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尿素的含量明显减少。B正确。
C、c血管是小肠动脉,动脉血管内没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C错误。
D、肋间外肌和膈肌舒张时,肺内气压降低,气体②进入肺,氧气进入血液后经b肺动脉首先到达心脏的左心房,D错误。
故选:B。
5.(2022 温州模拟)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的血管如图,1、2、3分别是(  )
A.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解答】解:1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2的红细胞单行通过,是毛细血管。图中3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
故选:D。
6.(2022 余杭区二模)如图是描述某种人体结构或生命活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和肺动脉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C.若乙代表B淋巴细胞,甲代表抗原,则丙,丁分别代表淋巴因子和记忆细胞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则丙,丁分别代表乳酸和尿酸
【解答】解:A、若乙代表人的左心室,甲代表肺静脉,则丙,丁可分别代表主动脉。不能代表肺动脉,故A错误;
B、若乙代表人的小肠,甲代表食物中的脂肪,脂肪在小肠内被多种消化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则丙,丁分别代表甘油和脂肪酸,故B正确;
C、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的,B细胞受到抗原和淋巴因子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和效应B细胞,故C错误;
D、若乙代表人的组织细胞,甲代表葡萄糖,葡萄糖在组织细胞内被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则丙,丁分别代表二氧化碳和水。故D错误。
故选:B。
7.(2022 龙湾区模拟)健康成年人血液中的某种物质,经过肾单位的路径为①→②→④→⑤→⑥(如图),该物质最有可能是(  )
A.蛋白质 B.尿素 C.葡萄糖 D.红细胞
【解答】解: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过滤到④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⑤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如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壁的上皮细胞重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⑥肾静脉里的血液里,而没有被重吸收的物质如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则形成了尿液。
故选:C。
8.(2022 温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肾功能正常时,在尿液形成的过程中,下列成分能按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  )
A.尿素 B.血细胞
C.葡萄糖 D.大分子蛋白质
【解答】解:图中所示箭头方向是: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肾小管外毛细血管。
尿的形成过程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
因此,“A尿素、B血细胞、C葡萄糖、D大分子蛋白质”能够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流动的是:葡萄糖。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9.(2022 椒江区二模)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 左心室 ,它是  体 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注射药物,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腔是[A] 右心房 。
(3)②代表的血管是  主动脉 ,此血管中流的  动脉 血。
【解答】解:(1)图中心壁最厚的腔是D左心室,这是与它射血距离远的功能相适应的。左心室射血进入主动脉经全身各级动脉、全身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的过程称为体循环,因此D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2)医生为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注射药物,药物由四肢静脉汇集到上下腔静脉首先到达心脏的腔是A右心房。
(3)②代表的血管是主动脉,此血管输送的血液到全身组织细胞,为全身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因此该血管中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故答案为:(1)左心室;体;(2)右心房;(3)主动脉;动脉。
10.(2022 温州模拟)如图甲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过程的示意图,其中A、B、C表示物质,①②表示相关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经过①被消化为葡萄糖,随着②的进行,进入血液循环后首先进入心脏的哪个腔室? 右心房 。
(2)图乙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结合图甲分析,下列生理活动过程中物质含量的变化能用图乙曲线表示的有 AD 。
A.血液流经肺部时B含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小肠时C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时B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
【解答】解:(1)葡萄糖经过吸收进入血液,经过静脉进肝门→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出毛细血管。可见,葡萄糖首先进入心脏的右心房。
(2)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当血液流经肺部时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故此曲线能够表示;
B、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当血液流经小肠时,消化道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甘油和脂肪酸会通过消化道壁进入血液,血液中葡萄糖等养料的含量增高。此曲线不能表示;
C、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消耗了氧气,产生了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此曲线不能表示。
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时,由于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使得血液中尿素的含量降低。此曲线能表示。
故答案为:(1)右心房
(2)AD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1.(2021 吴兴区模拟)为探究单纯服用中药汤剂和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两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情况见下表。
实验对象 处理方法 检测
甲组 选择80名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相似的志愿者,平分为甲乙组。 _____ 检测患者24h内尿样 中红细胞和蛋白质的含量。
乙组 口服中药汤剂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肾病患者尿检后,发现尿液中有红细胞和蛋白质,则该患者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肾单位中的  肾小球 。
(2)表中甲组的处理方法是  中药汤剂辅以针灸 。
(3)对甲乙两组治疗前、后的尿样进行检测,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  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较好 。
【解答】解:(1)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的和肾小囊内壁时,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不能被过滤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全部的葡萄糖、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外包绕的毛细血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尿素和无机盐等就形成了尿液。据以上知识判断:正常的尿液中不会有蛋白质和红细胞,若出现了,可能是肾小球有炎症通透性增强使本来不能过滤的红细胞、蛋白质被过滤到原尿内,而肾小管对红细胞、蛋白质没有重吸收作用导致的。
(2)该实验是探究单纯服用中药汤剂和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两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除实验变量外,其他条件都相同,所以参与该实验研究的80名志愿者在年龄、病情、身体状况等方面应该一致。甲组中药汤剂辅以针灸,乙组单纯服用中药汤剂。治疗一段时间检测患者尿样中蛋白质和红细胞的含量。
(3)据柱状图可见:甲组尿液中红细胞、蛋白质含量在治疗前后下降率最显著。由此可见: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较好。
故答案为:(1)肾小球
(2)中药汤剂辅以针灸;
(3)中药汤剂辅以针灸这种方法治疗肾病的效果较好。
四.解答题(共7小题)
12.(2022 鄞州区校级一模)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的食谱中有猪肉白菜饺子、鲅鱼饺子和黄花菜饺子。
(1)航天员吃完鼓鱼饺子后,饺子中的鱼肉蛋白质通过消化系统的消化,最终以a的形式被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则a物质是  氨基酸 。
(2)b代表太空舱中的氧气,它进入血液循环后,最先到达心脏的  A (选填图乙中的“A”、“B”、“C”、“D”)。
(3)航天员在太空中出现脸比地球上圆的现象,是因为在失重环境下,部分囤积于下肢的血液向头部转移,造成血液部分逆流,对航天员的身体会有一定的影响。请分析我们在地球上,除重力影响外,血液不会倒流的原因是  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 。
【解答】解:(1)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胰液和肠液中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然后被消化道壁吸收。所以其消化终产物是a氨基酸,完成此过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肠。
(2)b代表的气体是氧气,氧气扩散进入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可见b氧气最先进入A左心房。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向一个方向开: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这样就保证了血液只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动脉,而不能倒流。人体四肢静脉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故答案为:(1)氨基酸;
(2)A;
(3)房室瓣、动脉瓣和静脉瓣。
13.(2022 永嘉县一模)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美属萨摩亚旗手内森克鲁普敦无惧严寒,以赤膊涂油、身套草裙的“清凉装扮”亮相,后来他被大家称为“冬奥会最抗冻的旗手”。如图为血液流经旗手身体某部位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B是手臂处毛细血管网,则C中的血液是  静脉血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2)相比温暖环境,此时旗手手臂上A血管管腔的大小和血液流量如何变化? 血管管腔变小,血流量减少 。
【解答】解:(1)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
毛细血管是组织细胞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地方,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氧气会进入组织细胞,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进入血液,所以血液流经B手臂处毛细血管网后,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即C体静脉内流静脉血。
(2)环境温度降低时,为减少散热,血管会收缩,血管管腔变小,血流量也会减少。
故答案为:
(1)静脉血。
(2)血管管腔变小,血流量减少。
14.(2022 湖州模拟)如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为不同的结构。
(1)结构  ③ 中的液体为尿液。(填序号)
(2)④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低,这与图中  肾小球、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管 有关。(填结构名称)
(3)排尿是人体排出水分的重要途径,请再写出一种人体排出体内水分的途径  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或皮肤排出汗液) 。
【解答】解:(1)③收集管中流的液体为尿液。
(2)血液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不重吸收尿素,因此④肾静脉中尿酸和尿素含量比①肾动脉低。
(3)人体内的水分还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把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通过皮肤排出汗液也能排出体内水分。
故答案为:
(1)③
(2)肾小球、肾小囊内壁和肾小管
(3)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或皮肤排出汗液)
15.(2022 杭州二模)人体各个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协调,以完成生命活动。如图是王伟同学在参加体育中考时,身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部分物质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为保证测试时充足的能量供应,王伟早晨吃了鸡蛋、牛奶、面包等食物,这些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在  A (填图中字母)系统中被消化吸收。
(2)D表示的是  泌尿 系统,当进行图中①过程时膈肌和肋间肌处于  收缩 (填“收缩”或“舒张”)状态。
(3)当营养物质随血液流经一个肾单位时,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  肾小球 的滤过进入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解答】解:(1)A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
(2)D表示泌尿系统。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所以当进行图中①吸气所示过程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故答案为:
(1)A
(2)泌尿;收缩
(3)肾小球
16.(2022 萧山区模拟)如图为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思维导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图中所示人体排出代谢废物的途径是通过  BC 系统排出。(填图中相应字母)
(2)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A系统中的  小肠 (填器官名称)通过①过程进入血液循环。
(3)人体氧化分解有机物所需的物质②从B系统进入血液后会与  血红蛋白 结合,运输到全身各处组织细胞。
(4)人体中很多结构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  结构与功能相适 的生物学观点。
【解答】解:(1)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B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C泌尿系统排出。
(2)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主要由A消化系统中的小肠通过①吸收过程进入血液。
(3)氧气用过B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后,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通过循环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分解有机物,释放能力,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4)人体中小肠绒毛壁、肺泡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等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的透过,这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故答案为:(1)BC。
(2)小肠。
(3)血红蛋白。
(4)结构与功能相适。
17.(2022 南浔区一模)血液流经遍布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时,会发生物质交换。
(1)血液流经图甲所示的毛细血管时,氧气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  血红蛋白 结合,由血液运往全身各处。
(2)血液流经图乙所示的毛细血管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  静脉血 (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血液流经肾小球后形成原尿。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经过  ④ (填图丙中的序号)被重吸收送回到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中。
【解答】解:(1)血液流经图甲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氧气浓度比血液中的氧气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肺泡中的二氧化碳浓度高,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扩散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静脉血就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当血液流经图乙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肺泡毛细血管除外)时,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血液,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氧供细胞利用。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血液流经图2小肠处的毛细血管时,变成营养物质丰富,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④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中,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
故答案为:
(1)血红蛋白
(2)静脉血
(3)④
18.(2021 绍兴模拟)如表是正常成年人的血浆和尿液中主要物质浓度 (单位:%)的比较,根据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尿酸 无机盐
A 0 0 2.0 0.05 1.6
B 7~9 0.1 0.2 0.002 0.91
(1)样品中属于尿液的是 A  (填“A”或“B”),你判断的依据是 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
(2)样品A中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样品B,这是因为 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
(3)如果样品A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 肾小球 部位可能发生病变。样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 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
【解答】解:(1)样品A中没有蛋白质和葡萄糖,只有尿素、尿酸和无机盐等,是尿液。
(2)样品A中的尿素、尿酸、无机盐的质量分数明显高于样品B,这是在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
(3)如果样品A中出现了蛋白质,表明肾脏的肾小球部位可能发生病变,通透性过大。样品A中不含葡萄糖的原因是被肾小管全部重新吸收了。
故答案为:
(1)A;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球;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