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6.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设计
授课题目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国式民主制度
教材版本 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授课班级 高一十九班 课时 1课时
课标要求 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政治制度。
教材分析 本课高中政治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的内容。本单元以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为主线,重点介绍了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彰显了我国全过程民主的鲜明特点。本课作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开篇之作由两目构成。开篇“探究与分享”通过列举实例引发学生对协商民主的思考。第一目阐述了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我国政党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基本内容、特点及意义;第二目主要阐述了政协的性质、组成、主题、职能以及人民政协与协商民主的关系。通过本节课学习要求学生明确我国的政党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制度优势,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独具特色的创举意义重大。学好这个制度可以为全面理解中国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奠定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政党协商与政协协商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着重要意义。 科学精神: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和内容,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特点和作用,明确政协的性质与职能。 法治意识:明确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公共参与: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我国政党制度的知识,积极主动参与政治生活,为国家治理贡献力量。
重点 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政协的性质及职能。
难点 中国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前面两课的学习对于我国制度体系已经有了相当的了解,教师应在深挖教材上下功夫,引发学生思考。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应在问题设置及素材选取上关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心理特点分层推进,有效激趣。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真实情境体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 2、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提供情境材料,设置合作讨论题目,让学生在合作回答问题中生成知识。 3、合作探究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形成基本正确的观点,同时学会合作学习。
议题 主议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中国式民主制度 子议题:1、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 2、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2分钟) 提出以下问题: 我国国体及本质、我国的政体、国体政体的关系;除此之外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还有哪些。并板书体系,在此基础上提问我国的民主形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并从政党协商和政协协商引出本课内容。 回答问题,完成学案上的构图填空 。 立足单元教学,明确为保证全过程民主我国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在此基础上引出协商民主,从政党协商及政协协商切入本课。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环节一:凝心聚力,共谋发展——我国的政党制度。
1、教师介绍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历程,并引出我国政党制度的含义、地位。(3分钟) 2、教师呈现幻灯片2023年两会民主党派的提案带领学生了解民主党派的性质。 呈现PPT概括民主党派的性质及概况。(2分钟)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中西政党制度的对比。通过视频素材及课本相关内容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初步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及我国政党制度特点,感受我国政党制度的重大意义。 4、讨论完成后教师就易错点进行点播,使学生准确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特点、作用破解重点。(7—9分钟) 学生在课本进行标注,感悟我国政党制度是生长于中国土壤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学生结合已有认知,初步回答,并结合两会实际感受政党协商的重要意义,并认识民主党派的性质、作用。 结合视频深化对于西方政党制度的认识,并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表格,谈谈对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内容及特点的认识,进行展示并在课本中进行标注。 学生标注并加深理解。 在学科融合背景下,要求学生根据政党制度历史发展中领悟我国政党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以真实情境为背景,理解政党协商。 通过本环节要求学生具有国际视野,了解西方政党制度,通过对比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把握政党制度的内容,理解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及意义,认同我国政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鲜明特色和强大生命力的政治制度。 本环节主要应用讲授法,提高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准确性。教师对学生回答进行提炼总结,从“人民利益”、“政党关系”“科学决策”三个角度认识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意义完成政治认同及科学精神目标。 完整认识我国政党制度及易错点的强化。
环节二:商议求同,协以成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教师呈现政协会徽,并就构成元素进行提问和点播,引出政协的性质并就易错点进行强化。(2分钟) 2、呈现探究材料,要求学生通过课本阅读回答材料中分别体现了政协的哪些职能。教师注意对于学生回答的规范性的要求并通过PPT呈现相关知识。(5-7分钟) 3、教师归纳并点出注意点学生做好标注。通过讲授介绍进入新时代,作为协商民主的专门渠道和重要机构,政协要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认真履职增进共识,促进团结。 出示练习。(3分钟) 4、拓展提升及作业: 提出开放型问题:如何提出一份高质量提案。通过三则政协提案和视频为学生一定指导。(5分钟) 5、课堂小结及升华。(3分钟) 在升华部分结合开始的板书直观呈现我国的全过程的民主具有日益完善的制度保证。点明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帮助学生树立制度自信。 学生可自主探究也可通过小组讨论解答问题。 学生做好标注。 进行练习。 学生小议并总结一份好的提案的构成要素。完成导学案上完成一份高质量提案的课后作业。 提升趣味性,准确把握生活的政治常识,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此处注重培养学生提炼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并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规范化运用,破解重点。 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为作业布置及运用奠定基础。 作为拓展部分,对于那些政治素养较高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在了解提案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能够有效激趣并达成公共参与的素养目标。 帮助学生建立完备的知识体系,并明确本课重难点。进一步加深对全过程民主的认识,树立制度自信以达成政治认同科学精神两个素养目标。
板书
副板书
教学反思 在设计本课时,立足单元教学,设置恰当的教学情境,通过学生的真实体验来获得认知,注重学生收集信息能力,合作能力,探究问题能力,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不足之处及重构:1、结合具体学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参与度,如政党制度发展历程及中西政党制度对比可由学生进行资料搜集及上台讲解。 2、首先研读新课程标准;再读课本和教学参考和其它书籍;时政素材和最近报道两会的新闻,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如在讲解参政权及政协职能时可根据具体素材分析三种职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