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4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部编版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万仞(rèn)山 五千仞岳(yuē) 摩(mó)天B.遗(yí )民 蓟(jì)北 妻子(zi)C.漫卷(juǎn) 巫(wū)峡 襄(xiāng)阳D.涕(dì)泪 满衣裳(shang) 终不还(huán)2.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西出阳关无故人 故人西辞黄鹤楼 B.王师北定中原日 南望王师又一年C.遗民泪尽胡尘里 孤帆远影碧空尽 D.不破楼兰终不还 万里长征人未还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南望王师又一年”中一个“又”字体现了多少悲愤,多少辛酸及遗民的苦盼。B.“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C.“五千仞”是形容华山之高,“三万里”是形容黄河之长。D.《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与《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诗人听闻朝廷收复失地后的喜悦心情。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两项不同的是( )A.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B.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C.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不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5.下面不能用来形容方志敏的一项是( )A.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B.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6.关于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做出要抛掷的姿势。(动作描写 )B.沃克医生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神态描写)C.病人平静地回答:“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语言描写)D.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军长思索着……(动作描写)二、填空题7.读拼音,写词语。毛主席在彭德怀nǐ dìng( )好的电报上准备qiān zì( )时,下意识地chóu chú( )了一会儿,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juàn niàn( ),但他选择不搞tè shū( ),zūn zhòng( )朝鲜人民的意愿,让岸英ān zàng( )在朝鲜。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①肃然起( ) ②矜持不( ) ③( )己为公④一( )见血 ⑤从容( )定 ⑥情不自( )(1)与词语③意思相近的词语是___________。词语④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与词语⑤意思相反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选词填空。(填序号)A.看过周总理的传记后,我不禁对他____________。B.他听了老奶奶的故事后,____________地流下了眼泪。9.根据提示,填写本课所学的内容。(1)陆游是____代著名的________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实现统一的爱国情怀。《示儿》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样表达出了诗人毕生的心事。《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___在安史之乱中避难成都时所写,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诗人惊喜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2)诗中有情。《从军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戍边将士的胸怀与壮志;《凉州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戍边将土们的思乡之情。《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饱含遗民百姓企盼收复失地的愿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的那份喜极而泣之情。10.回顾课文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三、语言表达11.按要求写句子。(1)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用带点的字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和父亲分别放好鱼饵,然后举起鱼竿,把钓线抛了出去。(仿写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四十件毛衣从我新开的时装店装上开往国外的货轮。(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短文阅读。军神(节选)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点儿口吃地说:“你,你能忍受吗?①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试试看吧。”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脱去手术服的沃克医生擦着汗走过来,由衷地说:“年轻人,我真担心你会晕过去。”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沃克医生吓了一跳,不相信地问:“我割了多少刀?”“七十二刀。”②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12.“汗珠滚滚”“汗如雨下”都是形容____________。沃克医生“汗珠滚滚”是因为_____________;病人“汗如雨下”是因为_______________。13.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①,试从表达效果上分析“一刀刀”在句中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出了沃克医生不同于以往的表现,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15.读选文中画“ ”的句子②,这句话是对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的描写,表现出沃克医生_____________的心理。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沃克医生此时内心想法的一项是( )A.这个人具有勇敢无畏、坚忍不拔的品质,是个真正的男子汉。B.这个人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与众不同,有着钢铁般的意志。C.这个人的意志远远地超过一般军人,是一个神一样的人。D.这个人具有超人的能力,他一定在军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战无不胜。16.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呼刘伯承为“军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短文《丰碑》,完成练习。①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②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许多人围在一起,不知在干什么。将军边走边喊:“不要停下来,快速前进!”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有人冻死了。”③将军愣了愣,什么话也没说,快步朝前走去。④一个冻僵的老战士,倚靠一棵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一动也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可以看出镇定、自然的神情,却一时无法辨认面目。半截带纸卷的旱烟还夹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烟火已被风雪打熄。他微微向前伸出手来,好像要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⑤将军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边的肌肉明显地抽动了一下,蓦然转过头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老子……”一阵风雪吞没了他的话。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样子十分可怕。⑥没有人回答他,也没有人走开……⑦“听见没有?警卫员!快叫军需处长跑步过来!”将军两腮的肌肉大幅度地抖动着,不知是由于冷,还是由于愤怒。⑧这时候,有人小声告诉将军:“他就是军需处长……”⑨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的眼睛湿润了。他深深地呼出了一口气,缓缓地举起了右手,举至齐眉处,向那位与云中山化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了一个军礼。⑩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17.“丰碑”原指什么? 课文中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他红着眼睛像一头发怒的豹子,样子十分可怕。” 这是一个什么句? 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将军的警卫员回来告诉他:“……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里连用了三个省略号,它的表达效果是( )A.表现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B.暗示警卫员此时身体也很虚弱C.说明风很大,话音断断续续D.表现警卫员面对将军异乎寻常的问话十分紧张20.对“他怔怔地伫立了足有一分钟”这个细节描写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 )A.表现了将军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B.这“怀”和前边的“怒”形成强烈对比,表现了将军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C.这“怔”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D.使读者体会到将军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21.文中画线的句子:“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碑……”采用什么修辞手法? 同时这个句子有什么象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军需处长和将军的人物形象。军需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你想对文中的军需处长说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书面表达24.题目:他 了生活中,谁陶醉、生气、伤心……的样子让你印象深刻?把题目补充完整。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把这件事写下来,特别要把这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字数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1.C【详解】本题考查字音。A.五千仞岳(yuē)——yuè;B.妻子(zi)——zǐ;D.涕(dì)泪——tì;故选C。2.C【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字词的理解。A.相同。“西出阳关无故人”出自唐代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思是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故人西辞黄鹤楼”出自唐代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这里的故人意思都是指老朋友。B.相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出自宋代陆游《示儿》,意思是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意思是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这里的王师都是指南宋朝廷的军队。C.不同。“遗民泪尽胡尘里”出自宋代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意思是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这里的“尽”意思是流尽,没有了。“孤帆远影碧空尽”出自唐代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意思是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这里的“尽”意思是尽头。D.相同。“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意思是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万里长征人未还”出自唐代王昌龄《出塞》,意思是守边御敌鏖战万里征人未回还。这里的“还”意思都是回家乡。故选C。3.D【详解】本题考查古诗积累。A.正确。“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又”字充分体现了陆游的忧国忧民之情。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B.正确。“从军行”是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C.正确。“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出自宋代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五千仞”是形容华山之高,“三万里”是形容黄河之长。D.有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原文: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译文: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歌表达了作者有心杀敌却无力回天的感慨,以及诗人希望、失望而终不绝望的思想感情。《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原文: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译文:剑外忽然传来收蓟北的消息,刚刚听到时涕泪满衣裳。回头看妻子和孩子哪还有一点的忧伤,胡乱地卷起诗书欣喜若狂。日光照耀放声高歌痛饮美酒,趁着明媚春光与妻儿一同返回家乡。心想着就从巴峡穿过巫峡,经过了襄阳后又直奔洛阳。诗歌表达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消息之后惊喜欲狂的心情,反映了诗人渴望安定生活的思想。故选D。4.C【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意思的理解和运用,平时注意积累。A.本句运用反问句式表示肯定的意思,表述的意思是: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那些富翁们会齿冷三天!B.运用陈述句,表达“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让富翁们齿冷三天”。C.本句是否定句,表达意思是: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那些富翁们不会齿冷三天!故AB意思相同,故选C。5.B【详解】考查名人名言的理解。《清贫》是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狱中写就,记述了被俘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后,坦荡地表白矜持不苟、廉洁奉公是共产党员的美德。指出清贫、洁白、朴素是革命者战无不胜的力量源泉。“清贫”,清白、贫穷,一无所有。本文用这个词作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表明本文写共产党员以恪守清贫为美。A.“一身正气为人,两袖清风处世”意思是满身正气做人,清正廉洁当官。形容一个为官之人,不贪不奢,只靠朝廷俸禄,一心为民请命。一身正气:意思是一身都是正气,比喻做人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两袖清风:意为两袖中除清风外,别无所有。现多比喻为官清廉、不贪赃枉法严于律己的人。B.“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俗语,意思是马温顺老实,人就爱骑它;人忠厚老实,就容易被人欺侮。多用来鼓励人要有斗争勇气,不宜太老实;也用来表示自己不能让人欺侮。不适合用来形容方志敏。C.“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诫子书》。是诸葛亮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写给他儿子垂髫时期的诸葛瞻之书。意思是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地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政治家于谦的《石灰吟》。全诗: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象征着有志之土无论面对怎样严峻的考验,都能从容不迫。选B。6.D【详解】考查描写手法判断。A.“拿着”“拉出”“拉开”运用动词,可知是动作描写。B.“愣住”“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是对沃克医生的神态描写,表现了医生的震惊。C.“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是刘伯承的话,可知是语言描写。D.“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这是军长思索的内容,可知是心理描写,故错误。7. 拟定 签字 踌躇 眷念 特殊 尊重 安葬【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根据语意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通顺。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拟、签、踌躇、眷、尊、葬”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8. 敬 苟 舍 针 镇 禁 大公无私 比喻话说得简短而能切中要害 惊慌失措 惶恐不安 ① ⑥【详解】考查补全词语。肃然起敬,形容对某人或某件事产生了敬佩之情。矜持不苟,指庄重谨严,丝毫也不马虎,十分庄重、庄严。舍己为公,意思是指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一针见血,意思是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从容镇定,沉着冷静,不慌乱。情不自禁,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感,比喻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1)舍己为公的近义词:大公无私、克己奉公、无私奉献从容镇定的反义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慌里慌张(2)A.根据语境,看了周总理的传记应是对其感到敬佩,填肃然起敬。B.根据语境,听了老奶奶的故事,他不受控制流下眼泪,故填情不自禁。9. 宋 爱国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杜甫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详解】本题考查古诗词的掌握。(1)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人,宋代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全诗: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意思是:三万里长的黄河奔腾向东流入大海,五千仞高的华山耸入云霄触青天。中原人民在胡人压迫下眼泪已流尽,他们盼望王师北伐盼了一年又一年。诗人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描述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南望”又一年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表达了诗人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实现统一的爱国情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宋代陆游的《示儿》。全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意思是:原本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没有了,只是感到悲伤,没能见到国家统一。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时,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诗人以热切期望的语气表达了渴望收复失地的信念,诗的情调由悲痛转化为激昂,充分体现了年迈衰老的陆游爱国、报国之情,从中受到感染,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结合这两句诗中“却看妻子”、“漫卷诗书”可知,这是两个连续性的动作,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用妻儿的欢欣来衬托诗人的欣喜之情。(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唐代王昌龄的《从军行》,全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意思是: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遮得连绵雪山一片黯淡。边塞古城,玉门雄关,远隔千里,遥遥相望。守边将士身经百战,铠甲磨穿,壮志不灭,不打败进犯之敌,誓不返回家乡。这两句描写了战斗的艰苦激烈,体现了将士的报国壮志愈加坚定。“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出自唐代王之涣《凉州词》,全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意思是: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这两句抒发了戍边将土们的思乡之情。“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出自唐代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全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结合这两句诗中“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10. “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枚炸弹,把你炸死去!” “绝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哪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了我。” “一个铜板也没有。” 临危不惧、革命意志坚定【详解】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填空。《清贫》是方志敏同志于1935年狱中写就,记述了被俘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后,坦荡地表白矜持不苟、廉洁奉公是共产党员的美德。根据原文中:他们之中有一个左手拿着一个木柄榴弹,右手拉出榴弹中的引线,双脚拉开一步,作出要抛掷的姿势,用凶恶的眼光盯住我,威吓地吼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可知国民党兵士的威吓:“赶快将钱拿出来,不然就是一炸弹,把你炸死去!”根据原文中:“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那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另一个兵士一面说,一面弓着背重来一次,将我的衣角裤裆仔细地捏,总企望着有新的发现。”可知他们怀疑、企望:决不会没有钱的,一定是藏在那里,我是老出门的,骗不得我。根据原文:“哼!你不要作出那难看的样子来吧!我确实一个铜板都没有;想从我这里发洋财,是想错了。”我微笑着淡淡地说。“你们要相信我的话,不要瞎忙吧!我不比你们国民党当官,个个都有钱,我今天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我们革命不是为着发财!”我再向他们解释。”可知道方志敏的回答:确实是一个铜板也没有。通过记叙方志敏被俘时两个国民党士兵搜身而一无所获后,坦荡地表现了方志敏的临危不惧、矜持不苟、廉洁奉公的美德。11. 面孔衬上尾巴。 小红是一个爱睡懒觉的孩子,一到节假日,就不愿意锻炼身体。 妈妈一下班,就放下手提包,立即走进厨房,细心地做起晚餐来。 毛衣装上货轮。 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详解】此题考查句型转换和语言表达。(1)缩句。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缩写时:一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意;二要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三要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句子中“玲珑的”、“小”“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等词语都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要删掉。因此句子缩写为:面孔衬上尾巴。(2)用“一……就……”造句。“一……就……”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一”后面的事件一旦发生,就会导致“就”后面事件的结果。如: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3)仿写表示连续动作的句子。写连续动作的句子时,首先要联系生活想象一个画面,提取画面中的动作,按照先后顺序,可以用上连接词连贯起来。如:小明推开门走进教室,放下衣服,打开书包拿出语文书,读了起来。(4)缩句。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缩写时:一要认真读懂原句,明白句意;二要找出句子的主要部分“谁”(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主、谓、宾),删掉次要部分(定、状、补);三要检查是否缩成最简单的句子,是否保持了原句的主要意思。句子中“四十件”“从我新开的时装店”“开往国外的”都是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要删掉。因此句子缩写为:毛衣装上货轮。(5)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一是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为第三人称(他)。(注: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您)或“你们”,应该认真分辨“你”或”你们”在句中指的是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转述;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用变换。)句子改为:父亲说,对,这是他对我们的希望。12. 出汗很多的样子 病人没有打麻醉剂,他为病人感到担忧 病人正在承受手术时没有打麻醉剂的巨大疼痛 13.“一刀刀”强调了手术的复杂,说明病人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 14.从侧面反衬出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15. 神态、语言 震惊、敬佩 D 16.因为刘伯承有着坚强的意志,可以忍受常人不可忍受的痛苦,他被刘伯承深深地震撼了,对他产生了由衷的敬佩之情。【解析】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汗珠滚滚, 大汗淋漓,很多汗珠的意思,汗如雨下,意思是汗珠像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两个词语都是形容汉出得非常多。沃克医生汗珠滚滚是因为病人主动要求不打麻醉剂,从沃克医生说的话: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可知手术的复杂,病人汗如雨下是因为他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一刀刀”说明了割的刀数之多,也让我们看到了手术的复杂,也说明病人需要忍受巨大的疼痛,忍受一刀一刀的痛苦。14.本题考查句子作用。从“颤抖”“汗珠滚滚”可知,这句话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动作和神态,从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的紧张,也从侧面表现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坚定。15.本题考查描写方法。读画线句子,从“惊呆”、“大声嚷道”可知这是对沃克医生的神态和语言描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沃克医生为刘伯承的行为所震惊,同时也读出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读所给选项,A、B、C三项都写出了沃克医生的敬佩的态度,D选项具有超人的能力说法不正确。因此选择D。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读文章内容可知因为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得异常坚强,他在没有使用麻醉剂的情况下,没有晕死过去,也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还能准确地数清刀数,这坚强的意志简直是钢板铸成的。当过军医的沃克医生,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坚强的军人,被他钢铁般的意志折服,所以称他为“军神”。17.原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课文中指军需处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 18.这是一个比喻句。从这句话体会到了将军当时的愤怒,对每个战士的关心爱护,反映了战争时期的艰苦生活,赞扬了军需处长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 19.A 20.B 21.比喻,军需处长的宗高精神永垂不朽 22. 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爱护战士,英勇无畏 23.军需处长,您真了不起,为了其他的战士您英勇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向您致敬。我们都应该发扬您舍己为人的革命主义精神,您是我心中永远不朽的丰碑。【解析】17.考查词语的本义和语境义。“丰碑”的本义是高大的石碑。语境义可结合句子“大雪很快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变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可知丰碑指的是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18.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他红着跟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把“他”比作“一头发怒的狮子”,是比喻句。根据前后语境可知,他发怒是因为发现战士冻死,他觉得军需处长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士兵的关爱。19.考查了对省略号的理解。结合句子“……前面……冻死了一个人....”这是警卫员说的话,说话断断续续,看出事情很急,而且“冻死了一个人”,表现了警卫员的急促和不安。故选A。20.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句子“他怔地位立了足有一分钟”可知,这句话表现了军长由暴怒到惊愕以至于深深感动的复杂心理。这"怀”是为了衬托前边的“怒”,并为下文的“敬”作铺垫,使读者体会到军长此刻内心的极度不平静。这句话并没有表现军长爱护战士、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故选B。21.考查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认真阅读原文可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丰碑”原指高大的石碑,比喻不朽的杰作或伟大的功绩。,课文中指军需部长的高尚品德与舍己为人的精神。军需处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红军精神是不朽的,它像一座闪闪发光的丰碑,激励着红军战士勇往直前。同时它也象征了以军需处长为代表的红军指战员先人后己,勇于献身的英雄主义精神。22.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本文主要讲述了一支红军队伍在前进途中,发现一个冻死的老战士,将军对此非常愤怒,要找军需处长问罪,却得知这个被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的故事。文章赞扬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关爱他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他红着跟睛像一头发怒的狮子”把“他”比作一头发怒的狮子,可知,他发怒是因为发现战士冻死,他觉得军需处长没有做好本职工作,从中可以体会到他对士兵的关爱。“将军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雪花无声地落在他的脸上,溶化成闪烁的泪珠,他的眼睛湿润了。”体会到将军无所畏惧。同时也体现了军需处长的高尚品质。23.考查语言表达。结合文章主旨进行表达即可。文章赞扬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关爱他人、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表达对其的敬佩、赞扬、感激即可。24.例文:他陶醉了我的同学小明平日里做事总是漫不经心,少有见到他专注于某一件事。然而,在最近学校组织的一次画展参观活动中,我看到了他认真、陶醉的模样,这让我印象深刻。那天,学校组织我们到文化宫欣赏“春回大地”主题画展。来到文化宫门口,老师让我们分小组进行参观,一个半小时后在门口集合。我们异口同声地答应后,便开始了参观。我和小明一组,边走边看!但是走着走着,小明却没了踪影。几经搜寻后,我终于在人群中发现了一个专注的身影。只见,小明正以蜗牛的速度向前“蠕动”着。他的眼光呢?始终停留在那一幅幅作品之上。而他的表情就更加精彩了:嘴巴不自禁地张开,发出了一阵接一阵的赞叹;眼睛睁得大大的,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见到这样的小明,我也甚是意外,从未想过这位仁兄还有这样不为人知的一面!好不容易,我们终于来到画展的中段。小明突然停下了那本来就缓慢无比的脚步,在一幅水墨画前停了下来,一脸陶醉地盯着那幅画。我留意到,此时小明的眼睛瞪得比之前更大了,正像放大镜似的细细欣赏着画作。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出了一分羡慕和十分崇拜!身边的人来来往往,小明始终纹丝不动,保持着同一个动作,仿佛时光都凝固了。他盯着画看了很久,终于轻轻呼了一口气,赞叹道:“这幅画虽然只有黑白二色,但是从神韵上却丝毫不比那些色彩斑斓的画作逊色啊!妙啊!妙啊!真是太漂亮了,太漂亮了……”我看着他那痴痴的样子,都不好意思打断他的雅兴,只能站在原地等待。过了许久,小明才回过神来。我赶紧提醒他继续往前走,后面还有很多作品等着呢!小明若有所失地回头又看了一眼那幅水墨画,才艰难地迈出了第一步。看他那紧皱的眉头,抿住的嘴唇,仿佛是丢了一件无价之宝一般!在接下来的参观中,我好奇地问小明,为何会对这些画作情有独钟。小明说他从小就喜欢书画,可惜没有机会学,所以每次看到书画作品都忍不住要好好品味一番。我们边聊边走,很快参观的时间就结束了。我看到小明那一脸的不舍,心想:此刻,那一幅幅作品定是在他脑海里徘徊,继续上演着精彩的一幕吧。【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审题立意:题目要求写半命题作文,围绕谁的心情这一中心意思,将他当时的样子补充作为题目即可。选材分析:好好回忆一下,谁的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如他伤心、生气、感动等的样子。写作时要把重点放在事件的叙述上,发生了什么事,他当时的表现又是怎样的?构思指导:开头:可以开篇点题,谁的什么样子让你印象最深刻。正文:选择一件具体的事例说说这印象深刻的经历,起因、经过、结果都要叙述清楚,重点介绍经过,可以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能使场面更加真实可感,他为什么会这样,将人物的行为具体地展现出来,表现出他的内心世界,突出他当时的心情。结尾:可以谈谈自己对这次经历的感受,语言要真挚。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