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5.2 《基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题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道德修养:认识基本政治制度是为了确保人民更好地当家作主,自觉提升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情感。 法治观念: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作用。知道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责任意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我们要了解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重点 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内容和意义。难点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聚焦政协:#明星参加政协会议# 材料:2023年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隆重开幕。来自34个界别的2100多名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迎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肩负亿万人民的殷切期待,齐聚首都共商国是。中国电影报道官博发布了参加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影视圈的政协委员们集体照片。其中影视明星张凯丽、甄子丹和靳东在现场合影网民们热烈讨论。 说一说:全国政协会议中为何不乏明星艺人的身影?你对中国的政协制度了解多少? 教师点拨:全国政协有几个重要的界别就是“文化艺术界”“体育界”以及“新闻出版界”,这些界别很容易出明星委员的。 结合材料及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政协会议上的明星委员提起学生探究政治协商会议的兴趣,为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了铺垫。讲授新课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探究政协:#从政协界别看统一战线# 材料: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现有2169名,来自34个界别。其中,非中共委员60.8%,56个民族都有委员,委员名单适应新时代全国政协作为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和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要求,具有四个特点:①代表性广泛。委员基本涵盖各领域、各方面,分布比较广泛。②结构进一步优化。积极推荐在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疫情防控、防灾减灾等重大斗争、重大任务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分子作为委员,也统筹考虑民族、宗教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安排。③新任和连任比例比较适当。在保留一定数量十三届委员基础上,补充一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④委员素质较高。普遍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和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群众基础和社会形象较好。 视频补充:《政协界别是个啥?》 说一说:政协界别的分布具有怎样的特点?这种分布具有怎样的重大政治意义? 教师点拨:(1)具有广泛性、专业性的特点。(2)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和人民群众建设祖国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感悟:国家建设需要各行各业付出努力。 课堂笔记:1.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爱国统一战线?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探究政协:#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的关系# 材料:中国的民主党派,多数成立于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其社会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他们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这同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政纲基本上是一致的。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积极响应,并公开表示自觉地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共同建立新中国。拉开了召开新政协、筹建新中国的序幕,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个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兴起。 视频补充:《为什么民主党派是共产党的亲密朋友?》 说一说: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说说这种关系的历史渊源。 教师点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加国家政权。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团结合作,支持他们发挥参政党作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推动国家政权建设。 学生感悟: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 相关链接:#我国各民主党派概况# 课堂笔记:2.政协制度和政协机构? (1)政协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2)政协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人民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相关链接:#政协委员是怎么产生的?# 探究政协:#政协委员聚焦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材料:2023年3月11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期间,委员们围绕“国之大者”、民之关切,发挥协商座谈、提案办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作用,报送情况反映、意见建议,为中共中央科学决策和推进决策落实提供参考。 回顾十年来,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通过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专家协商会等形式把民主协商从空间上延伸到企业、校园、社区、村寨,为党和政府决策提出真知灼见。同时,人民政协发挥协商式监督特色优势,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开展民主监督。 视频补充:《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聚焦民生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说一说:结合上述情境,谈谈政协制度在我国民主政治生活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教师点拨:有利于激发民众的积极因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利于巩固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学生感悟:政协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课堂笔记:3.政协制度的意义? 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②它有利于反映民意,集中民智,促进科学民主决策; ③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④有利于凝聚人心,反对分裂,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探究:#最美“石榴花”在列车上绽放# 材料:“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是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为响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团结一家亲”结亲活动组织开行的一趟高品质旅客列车。列车长米尔班·艾依提总是想方设法为旅客营造和谐温馨的旅行环境,受到了各民族群众的一致赞誉和好评,累计收到旅客表扬信1350封、锦旗74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关负责人指出,“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的开行,为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创造了新载体,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新便利,为支持“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增添了新的色彩。 配套视频:《最美“石榴花”在列车上绽放》 说一说: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怎样的民族关系?形成这种民族关系的原因有哪些? 教师点拨:(1)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基本方针等。 学生感悟:我国是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课堂笔记:4.我国的民族概况和民族关系? (1)民族概况: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 (2)民族贡献: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3)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4)制度含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5)制度地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6)行政区划: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三级。 (7)自治机关: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8)自治权:在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即根据本地方、本民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自主管理本地方、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9)与中央的关系: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是国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民族自治机关必须服从中央的领导。 民族探究:#少数民族地区“这十年”# 材料:2022年8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成就与举措。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赵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 配套视频:《中国这十年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说一说:上述材料表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发挥了怎样的重大作用? 教师点拨: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学生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课堂笔记: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意义: ①有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与各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 ②有利于把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民族自治地方的具体实际、特殊情况结合起来; ③有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与热爱自己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④符合我国国情,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探究:#居民齐抓管 小区换新颜# 材料:车辆乱停乱放、垃圾随意丢弃、流动商贩随意出入等问题在老旧小区普遍存在,当前有的老旧小区根本没有物业管,有的物业公司管得很差。一些居民因物业“服务差”不交费,而一些物业公司也往往以“入不敷出”为由敷衍了事…… 配套视频:《居民自治显成效 老旧小区换新颜》 说一说:基层群众自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怎样才能达到较好的自治效果? 教师点拨:(1)保障基层人民群众当家作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党和政府积极引导,基层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担当责任。 学生感悟:基层自治需要群众齐抓共管。 课堂笔记: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1)含义:我国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由居民或村民分别选举产生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2)地位: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组织形式:城市的居民委员会和农村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 误区矫正: 误区: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组织。 矫正: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基层群众民主管理基层公共事务的机构,不是国家基层政权组织。 基层探究:#中国基层治理密码# 镜头一:某社区居委会进行换届选举,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要求大家推举候选人。 镜头二:最近,某社区越来越多的居民把私家车停在社区健身场地上,引发健身居民与车主的矛盾。居委会组织居民代表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镜头三:某村村委会相关成员向村民大会汇报过去一年的工作(包括:工作得失、财务状况等),接受村民评议和监督。 说一说:结合材料,思考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如何实现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教师点拨:成立自治机构,制定自治方案,接受群众监督和制约。 学生感悟: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具有显著优势。 课堂笔记: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内容: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与管理;村民制定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规范村委会和村民的行为。 (5)意义:有利于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拓展延伸:#采访、了解身边的民主状况# ①你所在的居委会或村委会的成员是否由选举产生?你认为还应该如何改进? ②你认为居委会或村委会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了哪些作用?还应该发挥哪些作用? ③你是否参与过居委会或村委会组织的活动?如果有机会,你会参与吗?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案例,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积极参与到实践调研,撰写调研报告。 通过认识全国政治委员的界别,引导学生认识和感受爱国统一战线。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了解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亲密关系,认识我国的政治协商制度和机构。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政协委员们在促进国家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理解和认同政协制度的显著优势。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结合民族一家亲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感受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兴民族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少数民族地区“这十年”的发展变化,引导学生感受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优势。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老旧小区的改善变化,激发学生对基层群众自治的探究兴趣。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具体的案例镜头,引导学生探究基层群众自治的运转逻辑和制度优势。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增强学生民主参与意识,提高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国基本政治制度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学习,提高了认识,懂得了通过这些政治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