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年级下册5.1 《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课题 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核心 素养 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增强制度自信和国家认同。 道德修养: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法治观念:明确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懂得如何与人大代表沟通交流。 责任意识: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重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意义。难点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聚焦两会:#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 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配套视频:《3分钟告诉你什么是两会》《全国两会怎么开》 说一说:你知道“两会”吗?全国两会怎么开?观看视图找线索。 教师点拨:两会是对自1959年以来历年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统称。由于两场会议会期基本重合,而且对于国家运作的重要程度都非常的高,故简称做“两会”。 依照惯例,全国两会在3月召开。由于人民代表大会要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3月的时间刚好足够处理相关事宜;并且农历春节一般会在一月到二月举行,所以选在3月可以避免与春节相重叠。 图解两会:#什么是两会?两会何不同?# 学生感悟:“两会”是中国每年的头等大事。 结合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最新最热时政“全国两会”的召开,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发展大事,通过关注和辨析“两会”引导学生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思考。讲授新课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探究人大:#全国人大会议议程# 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 说一说:从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要议程中,你能发现人大制度的哪些内容? 教师点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学生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笔记: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内容? (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③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这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各自的职权,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④实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探究人大:#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结果出炉# 材料:2022年12月中旬至2023年1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主持下,35个选举单位依法选举产生了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2977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442名,占代表总数14.85%,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归侨代表42名;连任代表797名,占代表总数26.77%;妇女代表790名,占代表总数26.54%,与上届相比提高1.64个百分点;一线工人、农民代表497名,占代表总数16.69%,提高了0.99个百分点,其中有56名农民工代表;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34名,占代表总数21.3%,提高了0.73个百分点;党政领导干部代表969名,占代表总数32.55%,降低了1.38个百分点。同时,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36,澳门特别行政区代表12名,台湾省代表13名。 配套视频:《全国人大代表怎样炼成?》 说一说:全国人大代表是怎样产生的?其分布具有什么特点?承担着什么使命? 教师点拨:(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2)人大代表的分布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3)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学生感悟: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探究人大:#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 材料: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秘书处共收到代表议案271件、代表建议8000多件。在这些议案中,代表团提出的19件,30名以上的代表联名提出的252件;有关立法方面的268件,有关决定事项的3件,有关监督方面的3件;代表建议中,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等基层代表建议占建议总数将近一半,代表单独提出建议占比80%以上。 这些承载着满满民意的议案建议,通过调研、走访等方式形成的议案170件,占议案总数的62.7%;形成的建议约4800件,占建议总数的近60%。代表建议重点关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污染治理、医疗公平等方面。 配套视频:《议案是如何从提出到落实的?》 说一说: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建议是怎样提出的?有何重大作用?又是如何落实的? 教师点拨:(1)代表议案可以是代表联名提出,也可以是代表团提出。议案由各代表团在规定代表议案截止时间前送交大会秘书处。(2)代表议案是讨论、解决国家某一问题的办法、措施、意见和方案。(3)议案提出后,主席团会决定是否列入会议议程。列入会议议程的议案,提案人应当向会议提出关于议案的说明。议案由各代表团进行审议,主席团可以并交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议、提出报告,由主席团审议决定提请大会全体会议表决。获得全体代表过半票数的议案就会当场宣布通过,从此就具有了法律效力。如果通过的是法律议案,会由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 学生感悟:人大代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课堂笔记:2.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义务? (1)职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2)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方法技能:#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 手机联系。 微博留言。 前往人大代表联络处。 到人大代表之家。 在人大代表述职时沟通。 二、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探究人大:#从人大代表履职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 配套视频:《解码全过程人民民主》 说一说:结合视频,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 教师点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了人民大众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国家体制,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自由和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是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自己意愿的代表,组成代表机关,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学生感悟:应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课堂笔记: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 ②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制度安排。 探究人大:#第二次修改立法法# 材料:2023年3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这是2000年制定立法法以来的第二次修改。此次修改贯彻落实了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健全了宪法实施监督制度,完善了立法权限、立法程序和备案审查制度。立法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两次审议,两次向党中央请示报告,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大会前组织代表研读讨论,大会期间代表两次小组讨论,实现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体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 配套视频:《为何立法法修改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 说一说:结合立法法的修改和落实,谈谈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教师点拨: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的基本要求,就是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上述制度内涵的有关环节和内容,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和领导干部的民主法治意识,使我国国家权力配置各方利益的规则和程序更加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要求,更能满足人民对美好政治生活得更高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学生感悟: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课堂笔记: 4.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②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③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④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机关既有合理分工又有相互协调,保证国家统一高效组织推进各项事业。 拓展空间:#2023年我给全国两会捎句话# 材料:2023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为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即日起,某网站“民生热线”栏目推出“共绘新蓝图 @代表、委员 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广大网友可以围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改革开放、营商环境、依法治国、社会保障、内需促消费等话题建言献策,提出您的建议和期待。 配套视频:《说心声,道期盼,我给2023两会捎句话》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观看材料及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阅读教材中方法与技能的内容,并与老师同学讨论。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结合案例理解基础知识。 观看视频及材料,思考并回答问题。 通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引导学生感受和探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了解根本政治制度,增强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结果,引导学生了解人大代表的来源和使命,增强学生对人大制度的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引导学生感受人大代表的尽心履职,增强学生对人大制度的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学习方法技能,增强政治生活实践能力。 结合人大代表的进行履职,感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对人大制度的政治认同。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结合修改立法法的历程,引导感受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思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效途径。 注重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通过模拟建议,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知道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形式。知道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认识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了人大代表的职权,认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意义,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