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案(表格式)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教案(表格式) -2022-2023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5.3《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课 型 新授课 备课人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标要求: 学会正确运用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 (2)比较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的区别。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高中课改新教材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三框。在本框中,教材为我们介绍复合判断的联言判断、选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为后面的推理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恰当,进而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三、学情分析: 第一,选修3《逻辑与思维》,共4个单元,13课,32课时,时间紧、任务重。第二,本书侧重逻辑推理,考察和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第三,学生已经学习过《哲学与文化》,教材内容部分重合,加之哲学学习后,学生有了一定的辩证思维能力,有利于教学资源整合和学生的理解学习。
四、教学目标: (1)必备知识: ①复合判断含义、组成及其种类; ②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真假判断; ③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真假判断 ;④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 (2)关键能力: ①理解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②掌握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真假判断; ③掌握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真假判断 ④掌握假言判断的结构、种类。
五、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学会多方面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判断更恰当,进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同时,素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教学,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六、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复合判断的种类及真假判断。 教学难点:复合判断真假判断。
七、教学策略及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利用多媒体设置问题情境,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八、教学手段:多媒体
九、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展示案例:《谁是作案人》 学生推理 思考问题 回顾已学推理知识,引出本节课学习主题。
推入新课 一、复合判断及其种类1、复合判断的含义 2、复合判断的构成 3、复合判断的种类 1.展示自主学习任务及要求。 2.展示探究问题:下列判断属于简单判断的是哪些?属于复合判断的是哪些?如果是复合判断,请指出它的联结词和支判断。 结合具体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复合判断和简单判断的区别,认识复合判断的构成及种类,提高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
正确运用联言判段 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真假判断 展示问题:下列复合判断哪些属于联言判断?哪些属于选言判断?哪些属于假言判断?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 探究1:结合实例“小桃不仅聪明伶俐(P),而且善良(q)”,分类归纳联言判断真假判断?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联言判断的含义、结构及真假判断,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真假判断 展示问题:下列复合判断哪些属于联言判断?哪些属于选言判断?哪些属于假言判断?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真假。 探究2:结合实例“窗台上的那些肉丢了,或者是猫干的,或者是狗干的。”和“这节课,要么上语文课,要么上政治课。”,理解归纳选言判断中的相容选言判断、不相容选言判断,并通过归类分析其真假判断?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选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真假判断,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正确运用假言判段 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真假判断 展示问题:下列复合判断哪些属于联言判断?哪些属于选言判断?哪些属于假言判断?请说明你的判断依据。 引导学生从实例中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真假。 探究3:结合实例“如果天下雨,地面就会湿”、“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和“一个数是偶数,当且仅当,这个数能被2整除”,理解假言判断的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并通过分类归纳三种假言判断的真假判断? 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分析材料和提取信息的能力。理解假言判断的含义、结构、种类及真假判断,提高学生辨别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十、知识总结:详见课堂板书
布置作业: 详见《正确运用复合判断》(导学案)
十二、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