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2明确概念的方法》教学设计课题 4.2明确概念的方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授课对象 高二级学生日期 设计人 节次 教材来源 人民教育出版社政治选择性必修三《逻辑与思维》目标确立依据 课标分析 课标摘录:2.1 知道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和外延的统一。 课标分解: 1.学生学什么 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 2.学生学到什么程度 理解定义常见方法;理解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要遵循的逻辑规则;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 3.学生怎么学 (1)根据一则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正确下定义。 (2)根据“盲人摸象”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3)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教材 分析 概念是抽象思维运行的基本单元。逻辑思维是抽象思维,所以,教材讲解逻辑思维知识首先从概念开始。本课设计了两框: 第二框“明确概念的方法”,介绍了如何才能明确概念,即如何才能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这两个方面。教材介绍了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一定义,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划分,并介绍了正确的定义和划分要满足的条件。在阐述概念的定义和划分时,教材分别介绍了定义和划分要遵循的必要的逻辑规则,这是保证正确进行概念的定义和划分的逻辑基础。学情分析 “形式逻辑”是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中的重要内容,它旨在通过向学生传授系统的逻辑学知识,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逻辑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与其他的人文学科相比,该学科在形式性、抽象性、系统性等方面具有更为突出的表现。然而,抽象思维、形式性分析,恰恰是大部分文科学生的弱项。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直接决定于本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方法。 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在努力夯实一些重要概念、讲清一些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思考,突出趣味性,寓教于乐,是我们中和本学科的形式性、抽象性,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一个手段。目标叙写 学习目标 (1)根据一则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正确下定义。 (2)根据“盲人摸象”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3)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明确内涵的方法,明确外延的方法评估任务 (1)根据一则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正确下定义。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 (2)根据“盲人摸象”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 (3)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同时,设计了1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3)活动设计 1.活动一:学生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2.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探究、分享各个议学任务。 2.活动三:限时完成针对性训练题。 3活动四:自主构建本课知识网络。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估要点新课预习检查 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课前自主预习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并课前完成练习册的主干知识的填空题。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资料,并在课堂上反馈。 全体学生都能完成。展示学习目标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明确本节课要掌握的学生目标。 (1)根据一则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正确下定义。 (2)根据“盲人摸象”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3)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 全体学生明确学生内容和学习任务。讲授新课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含义 2.定义的结构 3.下定义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 议学情境 有一天,小丽问妈妈:“妈妈,绅士是什么呢?”她妈妈回答说:“这是一种生物,是一个能吃、能喝、会睡觉,可是什么也不会做的有生命的东西。”过了一会儿,小丽跑到妈妈跟前说:“妈妈,我现在知道绅士是什么东西了。人在工作,马在干活,牛也在劳动,唯有猪只知道吃睡而什么也不干。毫无疑问,猪肯定是绅士了。”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为什么小丽会闹出把猪当绅士的笑话呢?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一、明确内涵的方法——定义 1.含义: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2.定义的结构:被定义项 定义联项 定义项 3.下定义的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他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 “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议学评估 种差加属概念是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若被定义项为a,种差为b,属概念为c,定义联项为d。则下面关于概念定义格式分析正确的是( ) A.a+b+c+d B.a+d+b+c C.c+d+a+b D.c+a+d+b 根据一则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要明确概念的内涵,就需要正确下定义。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1)讲授新课 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必须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议学情境 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得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盲人摸象”的故事启示我们给概念下一个正确的定义应该具备哪些条件呢?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4.下一个正确的定义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例:要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就要知道现代化是什么,还要深入了解中国国情。 (2)必须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例如: 假设以下语句都是定义: (1)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2)现代化就是中国式现代化。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同语反复”:在定义概念中,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循环定义”:在定义概念中,间接包含了被定义概念;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 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 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例如: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中国式现代化不是同步富裕的现代化。 (2)中国式现代化不是西方式的现代化。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例如: 假设以下语句是定义: (1)儿童是祖国未来的花朵。 (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议学评估 在给人下定义时,有人说:“人是会呼吸、能活动、知冷暖的动物。”这个定义( ) A.正确,符合定义应该遵循的逻辑规则 B.正确,符合种差加属概念的定义方法 C.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关于定义“大国就是比小国大的国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犯了同语反复的错误 B.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C.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根据“盲人摸象”的故事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同时,设计了2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2)讲授新课 明确外延的方法 1.含义 2.方法 3.构成: 议学情境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议学任务:合作、探究、分享 同学们能够明确自己要完成什么任务吗?为什么?请分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的错误在哪里?请同学们帮老师布置任务。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引导、小结。 议学小结 二、明确外延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划分的方法。 1.含义:划分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2.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3.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4.作出正确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例如: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 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常见的文学作品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音乐、雕塑 子项外延之和>母项外延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例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这就是“越级错误”。 议学评估 下列划分及其所犯错误对应正确的是( ) ①调解分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诉讼调解、诉讼外调解——多出子项 ②第一顺序继承人分为父母、配偶、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越级划分 ③知识产权分为著作产权、专利权、注册商标专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划分标准不一 ④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类型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不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设计议学情境,学生根据议学任务开展合作、探究,理解明确外延的方法。同时,设计了1道针对性训练题及时跟踪学生的掌握情况。(学习目标3)课堂小结 1.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 2.学习对应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反思,对没有达成的学习任务进行跟进。 全体学生进行知识回顾与反思作业布置 必做: (1)反思课堂学习内容、整理笔记; (2)限时完成练习册配套练习题; (3)熟记原理内容 2.选做:《五三高考》 3.预习:下节课教材内容、练习册预习内容 笔记留痕、错题的归因分析板书设计复盘反思基于目标的复盘式评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